七月网

相声打电话哪年作品?相声打电话哪年作品最火

七月网3610

打电话是我国著名相声

问题一:《打电话》是我国著名相声演员()和敦儒和的相声《打电话》是来自马季&郭启儒合说的一段相声,被选入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13课。

相声打电话哪年作品?相声打电话哪年作品最火

马季:原名马树槐(1934年――2006年),著名艺术表演家,相声大师。

郭启儒:(1900年――1969年),北京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问题二: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人们的喜爱,《打电话》就是我国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和郭启儒合说的传统相声

《找堂会》、《大保镖》、《文章会》、《夸住宅》、《开粥厂》、《当行论》、《报菜名》、《地理图》、《黄鹤楼》、《八大改行》、《八扇屏》、《三近视》、《白事会》、《扒马褂》、《论捧逗》、《绕口令》、《关公战秦琼》、《蛤蟆鼓》、《金殿斗智》、《珍珠翡翠白玉汤》、《山东斗法》、《假行家》、《金刚腿》、《反七口》、《批聊斋》、《批三国》、《歪讲三字经》、《歪讲四书》、《韩信击缸》、《小神仙》、《反四辈》、《丢驴吃药》、《双槐树》、《硕二爷》、《君臣斗智》、《杨乃武写状》、《口吐莲花》、《醋点灯》、《卖五器》、《邵康节测字》、《字像》、《大相面》、《大西厢》、《对对子》、《怯拉车》、《怯卖菜》、《揣骨相》、《大上寿》、《化蜡扦》、《波斯猫》、《训徒》、《老老年》、《窝头论》、《歪批百家姓》、《五百出戏名》、《洋钱伤寒》、《贼说话》、《三节会》、《哏政部》、《麦子地》、《巧嘴媒婆》、《杨树标》、《枪毙刘汉臣》、《白宗巍坠楼》、《熬柿子》、《卖布头》、《找五行》、《黄半仙》、《风雨归舟》、《日遭三险》、《黄鹤楼》、《捉放曹》、《打灯谜》、《古董王》、《卖挂票》、《韩复榘演讲》、《朱夫子》、《汾河湾》、《康熙私访》、《开茅房》、《吃饺子》、《揭瓦》、《打油诗》、《粥挑子》、《戏迷摆寿》、《戏迷砸砂锅》、《戏迷入洞房》、《傻子转文》、《傻子拜寿》、《纪晓岚》、《百兽图》、《小诸葛测字》、《山东跑堂》、《山西家书》、《买估衣》、《三性人》、《买卖论》、《怯跑堂》、《傻子进城》、《偷斧子》、《怯跟班》、《读祭文》、《道光吃热汤面》、《五人义》、《娃娃哥哥》、《赞马诗》、《三瘸婿》、《三怪婿》、《吃西瓜》、《小淘气》、《王二姐思夫》、《张飞爬树》、《酒令》、《学四相》》、《学四省》、《学梆子》、《玉堂春》、《四大名旦》、《训子》、《卖药糖》、《财迷还家》、《切糕架子》、《学满语》、《怯洗澡》、《戏迷游街》、《武训徒》、《学京话》、《戏迷转》、《改良拴娃娃》、《说乐梦》、《庸医》、《点痦子》、《渭水河》、《姐夫戏小姨》、《卖黄土》、《增和桥》、《问路》、《避雨》、《行话》、《说大话》、《磕巴论》、《中秋节的生日》、《忌字》、《跑媒拉纤》、《买金笔》、《江南围》、《借轿子》、《讨军饷》、《九头案》(注:此传统相声下半部分已失传,仅残存上半部分)、《数来宝》、《学唱数来宝》、《对坐数来宝》、《找陈宫》、《杂学唱》、《追柳》上半部分)、《追柳》、《戏曲哭笑论》、《山东二黄》、《哭四出》、《乌龙院》、《学汉剧》、《学坠子》、《学大鼓》、《学唱太平歌词》、《学英语》、《洋鼓洋号》、《外八扇》、《朋友论》、《圣贤愁》、《传代钱》、《怯算命》、《赌论》、《反正话》、《学外语》、《戏说长沙》、《红灯记》、《聚宝盆》、《算人口》、《两头忙》、《扭嘴儿》、《改良数来宝》、《卖马》、《法门寺》、《草船借箭》、《战长沙》、《携琴访友》、《属牛》、《二十四孝》、《杜十娘》、《下神儿》、《糊涂一辈子》、《一妻一妾》、《熟了就好了》、《送媒》、《大力丸》、《翻跟头》、《皇帝选陵》、《十二缺》、《灶王爷》、《白蛇传》、《假斯文》、《借火儿》、《兄妹联句》、《孟姜女》、《竞水》、《暴发户》、《家务事》、《慈禧入宫》、《学行话》、《黄白胖子》、《九月九》、《阎王请医》、《看葡萄》、《乘嘴衙役》、《家兄》、《文庙》、《双音字》、《倒坐观音台》、《刮眉毛》、《东坡鱼》、《俏皮话》、《帮厨》、《写对联》、《窦公训女》、《连升三级》、《天文学》、《大娶亲》、《学西河》、《称谓》、《......>>

问题三:《打电话》是我国著名相声演员____和郭启()合说的相声马季,郭启儒

问题四:相声打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相声《打电话》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里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由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告诉我们:说话太唆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丹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问题五:打电话是由著名相声演员谁和谁合说的相声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打电话是马季和郭启儒和说的相声.这段是对口相声,打电话人的特点是罗嗦(也是打电话人的名字),这段相声主要讽刺了那些不顾及他人心理,以自我为中心,说话罗嗦,没有主次,语言表达不清的人.打电话要言简意赅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问题六:打电话的体裁是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相声《打电话》是来自马季&郭启儒合说的一段相声,被选入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13课。

马季:(1934年――2006年),著名艺术表演家,相声大师。

郭启儒:(1900年――1969年),北京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相声,一种民间说唱曲艺。相声一词,古作象生,原指模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为象声。象声又称隔壁象声。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相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一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相声在两岸三地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三不管儿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鼻祖为张三禄,著名流派有“马(三立)派”、“侯(宝林)派”、“常(宝)派”、“苏(文茂)派”、“马(季)派”等。著名相声表演大师有马三立、侯宝林、常宝、苏文茂、刘宝瑞等多人。二十世纪晚期,以侯宝林、马三立为首的一代相声大师相继陨落,相声事业陷入低谷。

问题七:有关打电话的相声,不是马季和郭启儒的20分不知道楼下回答

问题八:著名相声大师有哪些?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张三禄――朱绍文――春长隆、冯昆治、范长利、桂祯、徐长福、沈竹善

张三禄――阿彦涛――恩绪、高闻奎

张三禄――沈春和――魏昆治、王有道、***、高闻元、裕二福

第三代――第四代

恩绪――李德、李德祥、张德泉、华子元、来德如、王葆山、广阔泉、高玉峰、谢芮芝、骆采舞、戴致斋

桂祯――裕德隆、玉来子

徐长福――焦德海、徐茂昌、刘德智

冯昆治――高德明、吉坪三、高德光、高德亮、常葆臣、郭伯山

春长隆――马德禄

高闻元――唐玉福、李万兴、张杰尧、韩子康、刘月樵

范长利――周德山、郭瑞林、李瑞丰、张德俊、杜茂林、徐瑞海、朱凤山、马良臣

魏昆治――张伯俊、丁伯品、阎伯山

***――恒瑞丰

沈竹善――冯振声、孙伯珍、卢德俊、张星武、范瑞亭

第四代――第五代

裕德隆――王兆麟、陶湘如、李少卿、张云武、张绍堂、吴景春

李德――马桂元、玉小亭、焦葆奎、郑仲衡

焦德海――张寿臣、李寿增、富寿严、李寿清、叶寿亭、于俊波、常连安、朱阔泉、汤金澄、于江、尹凤岐、彦授辰、路彩祥、白葆亭

卢德俊――赵霭如、陈雨亭、赵寿舫、何寿亭、崇寿峰、冯乐福、金钰堂、何玉清、庞子泉、李得子

周德山――马三立、刘桂田、李桐文、连秀全、宝寿华、魏常玉

马德禄――高寿亭、高桂清、杨闻华、尹寿山、郭荣起

范瑞亭――焦寿海、陈桂林、陈桂鑫、聂闻治、冯子玉

郭瑞林――侯一尘、谭伯如、陶湘九、李寿芳、马四立、胡兰亭

李瑞丰――寇寿亭、董湘臣、陈紫荃

李德祥――马寿岩

吉坪三――秦醒民、熙醒生

刘德智――郭启儒、张春奎

冯振声――常福荃、杨海荃、韩小痴、叶太珍、祝景荃、张闻斌

张杰尧――单松亭、关松明、袁松麒、班松麟、田松山、刘松江、辛松斌、郑松涛、陈松波、杨松临、王松声、王松葵

马良臣――李永春

高德明――于佑福、冯大荃、张松青

朱凤山――阚天忠、谢天荣、赵天寿、李天林、杨天茂

高德亮――高凤山、赵玉贵

第五代――第六代

张寿臣――赵立梧、常宝、刘宝瑞、刘化民、康立本、叶立中、冯立樟、朱相臣、冯立全、袁佩楼、沈君、张少清、穆祥林、于世德、胡振江、戴少甫、侯少尘、邢炳涛、田立禾、佟大方、张嘉利

焦寿海――赵佩茹、刘奎珍、李洁尘、耿宝林、张宝珍、刘广义、孙宝琦、杨绍奎、佟浩如、张宝、李存民、张福祥、张玉堂、李润杰、张明新、崔怀禄、赵稳增、张立林、张宝珠

李寿增――孙少林、赵兰亭、欧宝灿、王树田、张振圻、汤一民、张佩如、曹宝春、夏万福、马金良、来少如、焦立海、丁守义、刘玉凤

马三立――阎笑儒、张笑勤、张笑非、金笑天、班德贵、连笑昆、常宝华、高笑临、谌笑宇、王笑予、方笑文、任笑海、尹笑声、于宝林、常宝丰

常连安――高元钧

马桂元――冯宝华、赵宝贵、骆宝珊

朱阔泉――王凤山、李宝麒、侯宝林、王宝童、马志明

侯一尘――连春仲、常宝霖、关春山、赵春田、马敬伯、于春藻、张世芳

赵霭如――王长友、孙宝才、罗荣寿、黄鹤来、李桂山、王闻禄、李延年、张喜林、何善平、张善曾

于俊波――曲福恩、白全福、郭全宝、孙玉奎、白家林

吴景春――吴苹

富寿严――靳宝琏

高桂清――冯立铎、史文翰、关立铨、张立森

汤金澄――王俊

郭启儒――全常保、于连仲、邵其炳、齐信英

尹寿山――边振新

聂闻治――郑祥泰

李少卿――李宝璋、武奎海、刘聘臣、张闻得、刘宝森

赵寿舫――张永熙、陈宝泰

陈雨亭――王世臣

郭荣起――常宝霆、郭宝明、杜三宝、杨少华、谢天顺、张宝如

崇寿峰――李宝山、关宝奇、付海峰

何寿......>>

问题九:相声《打电话》给你有什么启发这个相声给我们了一个启示,那就是要尽量的节约时间,不要耽误我们或人们的时间,也是“谋财害命”的意思,而且,打电话要简互明了,不要拖延时间,不要废话连篇!所以,打电话就要抓住一点,要简单明了,不要耽误别人的时间!

打电话是什么相声

《打电话》是来自马季与郭启儒合说的一段相声,被选入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13课。

中文名称:打电话

类型:相声

出演:马季、郭启儒

台词:

马季:电话人人都会打。

郭启儒:可不是嘛。

马季:电话是现代通话的一个工具,联系工作办点儿事都比较方便。

郭启儒:是比较方便。

马季:但是打电话的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

郭启儒:什么问题?

马季:尽量地节约时间。

郭启儒:对。

马季:是吧。不要打起来没完。有个别人好像跟电话有浓厚的感情,只要拿起来,他就说个没完。

郭启儒:还真有这样的人。

马季:是呀,可真有这样的人。那天我在长安街上碰到了一位,这位拿起电话打个没完没了,打的是公用电话。

郭启儒:就是呀,那就更不应该时间长了。

马季:其实是一点儿小事情。

郭启儒:什么事呀?

马季:约他的朋友看戏。这点儿事,让我们打电话一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郭启儒:那可不是嘛。

马季:拿起电话来,拨通了号。喂,你是广播文工团吧?郭先生在不在?

郭启儒:就是我呀。

马季:哎,郭老呀。我是小马。我给您买了戏票了。6点半钟您在剧院门口等我。就这样呀。不见不散呀。回见回见。完了。

马季:不到半分钟呀。

郭启儒:就是呀。

马季:那位也是这么一点儿事。他不是这样打,我给他算了算,连来带去他打了两个多小时。

郭启儒:就这点儿事打了两个多小时?

马季:就是呀。我给你学学。

郭启儒:怎么打的?

马季:拿起电话来。“嗞嗞……”。

郭启儒:这是干什么呢?

马季:拨号啦。喂……喂……喂……,“嗞嗞……”。

马季:喂……喂……,怎么不说话,哎呀,拿倒了!喂,你的电话是4局5678吗?我这是1局2345。喂,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郭启儒:没听出来。

马季: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郭启儒:还不对。

马季:是耗子呀。这人外号叫耗子。

郭启儒:怎么这么个外号。

马季:四害之一,接电话来了。好哇,前些日子消灭四害你没敢出来吧?嗯,我是谁?我是谁你不知道?

郭启儒:那他怎么知道呀!

马季: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唆。

郭启儒:是够啰唆的。

马季: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郭启儒: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马季:你别搞错了。嘚儿啷....你们几位怎么回事?等着打电话?

郭启儒:可不是嘛。

马季:哎呀,你们到别的地方打行不行?坐电车三站,那边还有个公用电话。我这还早着呢!我这要四个钟头差不多。

郭启儒:好家伙!他全包了。

马季:喂,小王,我是啰唆呀!

郭启儒:甭提这名了。

马季: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郭启儒:废话。

马季:讨论吗?……不讨论。

郭启儒:人家没事。

马季: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郭启儒:他在这报账呢!

马季:什么戏呀?你猜猜?

郭启儒:怎么又让别人猜。

马季:嗯?京戏,不——对。嗯?评戏,不——对。嗯?越剧,哎!

郭启儒:对了?

马季:不——对。

郭启儒:不对你乐什么呀?

马季:真猜不着了,我告诉你,歌剧,《刘三姐》,没看过呀?看看吧,好极了。腔调美着呢,其中有一段我可喜欢了。就那段,小王,你现在不是没事嘛,你拿着电话,你注意,我给你学一学。你们几位再等一会儿。小王,我现在开始学:

唱山歌来——

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哎,

不怕滩险弯又多……

马季:小王,你看我表情怎么样?

郭启儒:那怎么看得着!

马季:什么?没听见?还没吃饭呢?我给你准备吧。我买十二块饼干,我吃四块,给你留八块。

郭启儒:呵呵,挺照顾人。

马季:长安大戏院,从你家出来,坐六路公共汽车。往前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

郭启儒:尽是废话!

马季:嗯。下车之后你往对面走。从西边数第三个电线杆子,我在那儿等你。七点一刻开演,我七点等你。七点钟。

马季:喂,小王,你别来了。

郭启儒:怎么不来啦?

马季:现在都八点半了。

相声打电话台词

相声《打电话》

表演者:马季、郭启儒

马:电话人人都会打。

郭:可不是吗。

马:电话是咱们现在通话的一个工具。

郭:是喽。

马:联系工作、办点事情都比较方便。

郭:哎,很方便。

马:但是打电话的时候。

郭:啊。

马:呀注意一个问题。

郭:哦?什么问题呀?

马:尽量的节约时间。

郭:对。

马:是吧。

郭:哦。

马:你别打起来没完。

郭:是呀。

马:有个别人呢,他没有这个群众观点。

郭:哦,这个个别人呀。

马:哎,个别人。

郭:哦。

马:他好象和这个电话机有浓厚的感情。

郭:啊?

马:只要拿起来,他说上就没完。

郭:切儿说呢。

马:哎,真有这样的人。

郭:是呀。

马:我那天在长安街上,我碰见一位。

郭:哦。

马:这位打起电话没完没了。

郭:哦?打什么?公用电话呀?

马:就是呀。

郭:那更不应该时间长了。

马:其实是一点小事情。

郭:什么事呀?

马:约他的朋友去听戏去。

郭:就这事呀。

马:这点儿事,要让咱们打这个电话,用不了一分钟就解决问题了。

郭:那可不是吗。

马:拿起电话来。

郭:嗯。

马:拨通了号。

郭:嗯。

马:喂,你是广播文工团吗?

郭:哦,对。

马:郭启儒先生在不在呀?

郭:哦,就是我呀。

马:哎呦,郭老呀。

郭:哦?

马:我是马季呀。

郭:哦。

马:我给您买了电影票了。

郭:是呀。

马:六点半钟呀,您在大华电影院门口等我。

郭:好了。

马:就这样啊。

郭:嗯嗯嗯。

马:不见不散了啊。

郭:哦哦哦。

马:回见,回见。

郭:好,回见。

马:完了。

郭:这,也就有半分钟呀。

马:就是呀。

郭:啊。

马:那位可就这么点儿事。

郭:哦。

马:他没这么打。

郭:是呀。

马:我给他算了算。

郭:啊。

马:连来带去,他打了俩多小时。

郭:就这点儿事,打两个多小时?

马:就是呀。

郭:好吗。

马:我给你学学呀。

郭:怎么打的呀?

马:拿起电话来。

郭:嗯。

马:咔~咔~咔~。

郭:这是干什么呢?

马:拨号呢。

郭:哦。拨号呢。

马:咔~咔~,喂,喂?

郭:嗯?

马:喂?咔~咔~咔~。

郭:又从新拨一回。

马:咔~咔~咔~,喂,喂?怎么不说话呀?

郭:哦?

马:哎呦,拿倒了。

郭:嗨,这个呀。

马:喂?

郭:嗯。

马:哎呀通了。

郭:嗯。

马:喂,你电话是四局五六七八吗?我这是一局二三四五呀。

郭:嘿,瞧这俩号码呀。

马:喂。

郭:嗯。

马:你贵姓呀?嗯?老胡同志呀。

郭:哦。

马:哎呦...嗯?不是老胡。

郭:哦,没听出来。

马:哦,老张呀。

郭:嗯。

马:哎呦,我没听出...嗯?不是老张?老刘呀!嗨...嗯?不是老刘?

郭:还不对呀?

马:哦,你是耗子呀。呵

郭:耗子?

马:那人外号就耗子。

郭:呵,怎么这么个外号呀?

马:嗯,耗子,哎呦,有意思哎。

郭:嗯?

马:四害之一呀,呵呵!哦,出来接电话来啦。哦,好呀,前些日子消灭四害你没敢出来吧。呵呵呵呵

郭:他怕人给他逮了去。

马:逗着玩。啊?我是谁?我是谁你不知道啊。

郭:那他哪知道呀。

马:不知道你猜猜。

郭:猜?

马:猜不着?使劲猜!

郭:使劲猜?

马:真猜不着?猜不着我告诉你呀。

郭:那你告诉人家吧。

马:我姓罗,我叫罗嗦。

郭:你,你是够罗嗦的。

马:哎~,对对对,是我。

郭:嗯。

马:我找小王讲话。嗯。我的未婚妻呀!

郭:哦。

马:嗯。喂,她是女的啊。

郭:废话!可不是女的吗。

马:你别找错喽。嗯,好。谢谢你,我等她一会儿。噔咯啉咯......

郭:怎么着,要唱?嗯?瞧什么呢?

马:你们几个怎么回事?

郭:怎么回事呀?

马:等着打电话的?

郭:那可不是吗。

马:哎呀,你,你们上那边打好不好?坐电车三站,那边还有个电话。

郭:你让人那边打去?

马:你非上着打来干吗?我这早着呢啊!我得有四个钟头差不多啊。

郭:好家伙!他一人包了。

马:死心眼!喂,哎小王呀!我是罗嗦呀。

郭:就别提这名了。

马:哎,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没事呀!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郭:尽是废话。

马:讨论吗?也不谈论呀。

郭:人家没事吗。

马:那好极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

郭:嗯。

马:票都买好了,嗯,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

郭:对。

马:嗯,票价?八毛一张的。

郭:哦。

马:我买两张花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他五块,找我三块四。

郭:哦,他这报帐呢。

马:呵呵,嗯?什么戏呀,你猜猜。

郭:怎么又让人猜呀?

马:嗯?新戏,不对。嗯?评戏,不对。嗯?越剧,哎~

郭:对了。

马:不对。

郭:不对,你哎什么呀!

马:啊,真猜不着啦?猜不着我告诉你呀。

郭:你告诉人家吧。

马:歌剧!嗯。

郭:什么戏。

马:刘三姐。

郭:哦,刘三姐。

马:没看过呀,那看看吧,好极了。

郭:哦。

马:腔调美着呢,其中有一段我最喜欢了。就是那段,那个,那个,小王你现在不没事吗。

郭:干什么呀?

马:啊,你拿着电话,你注意我给你学一学啊。

郭:学一学?!

马:哎,你们几围再等一会啊。

郭:嘿。

马:小王我现在开始学了啊。

郭:行了,您来吧。

马:唱山歌呀~这边唱来,那边红~山歌好比春江水呀~不怕滩险弯又多啊~呦唆~喂,小王你看我这表情怎么样?

郭:那怎看的见呀!

马:哎呦,对了,什么?你说什么?他们鼓掌我没听见。

郭:嗨!别提这事了。

马:还没吃饭呢?

郭:哦。

马:哎呦,我给你准备吧。

郭:怎么准备呀?

马:我买十二块饼干,我吃四块,给你留八块。

郭:呵呵,还挺照顾她的。

马:啊?不认识?长安大戏院啊!就是从你家里出来,你坐一路公共汽车。

郭:嗯。

马:花一毛钱,坐三站。车上有座你就坐着,人多你就站着啊!

郭:尽是废话!

马:嗯。下车之后你往对面瞧。

郭:嗯。

马:从西边数第三个电线杆子,我在那等你。

郭:哦。

马:好不好?七点一刻开演。嗯。我七点等你。七点钟啊!准时不见不散啊!

郭:嗯。

马:七点钟!咱们在...喂,小王那什么你别来了啊!

郭:怎么别来了?

马:现在都八点半了!

郭: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