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肾病康复网(肾病康复助手)

七月网2600

一、肾病综合症能治好么

1.肾病综合症是能治好的,但绝对没有什么特效药,也没有什么偏方,祖传秘方偏方一类都是骗人的,因为这个病要能治疗好,你自己的因素占一半,就是要注意饮食及生活,不要乱吃东西,生活得有规律,如果你这一半不注意,那么永远都治疗不好,而且会转尿毒症.所以说如果谁抛开饮食及生活来卖什么秘方什么特效药的,那都是骗子,你自己要谨慎点,不要害了自己.

肾病康复网(肾病康复助手)

2.西医治疗一般多用激素、免疫制剂、雷公藤、环磷酰胺等西药.

3.激素、免疫制剂、雷公藤、环磷酰胺等西药有一定的副作用,等病情得到控制要对药物进行减量,减到微量停药,西医治疗的好处是控制病情快,但后期减药容易复发,折磨人,但只要注意饮食及生活,一般减药还是会很成功的,最后也可以完全治好.但就是要注意饮食及生活,还有减量要有规律,用上了就不能随便停药,也不能随便减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的好处是,副作用小,后期停药不容易发病,但如果找不到好的中医病情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有的还会加重,但如果找到好的中医病情控制也绝对不会弱于西医,但最好就是中药结合中医食疗,食疗就是注意饮食了,生活也要有规律.

4.中西医结合治疗,先用西药很好的控制病情治标,中药巩固治疗治本,好处是减西药不容易发病,最后停西药用中药完全代替西药,再来慢慢停中药,很容易治好,副作用也比单纯的西医治疗小很多.

5.治疗期间包括好了以后都要注意饮食及生活,不注意病根本就治不好.一定要记住这点,所有的治疗都是在注意饮食及生活的基础上的,没有这点,怎么治疗都是无效的,即使有点效也只是暂时的.

6.如果你用上了激素,那么建议你中西医结合治疗吧,中药对血脂高,血压高,尿蛋白高,血浆蛋白低的疗效还是很好的,包括你身体的身体的乏力,失眠梦多都能用中药慢慢条理过来.

7.要找正规的医生看,有肾毒性的药不要吃,不知道那些食物跟药品有肾毒性,那么你在百度上搜索一下.这点你要牢记,肾毒性的要及食物会加快肾的损伤从而导致肾病加重,甚至转尿毒症.

8.最重要的一点,上面重复了几遍了,注意饮食及生活,不要乱吃东西,不要劳累,生活要有规律,不要熬夜,一定要做好你自己的一半,治疗次起作用,病才会好,即使是治好了以后都要注意这点,不然病还是会反复发作.

以上是百度知道"肾病专家团"为你解答,意见仅供参考,祝你早日康复!

二、肾脏病的预防与医治

一,应转诊到肾脏专科进行CKD的确认、病因的筛查及治疗计划的确立。CKD是慢性肾脏损害的一个统称,是由很多疾病组成。对于每一例疑似是肾脏病者,我们要回答下述问题:①真的是肾脏病吗?②假如是,那么是属于哪一个肾脏病综合征?③这综合征的根底疾病是什么?和④肾功能损害程度。

常见的肾脏病可归纳为两大类,即肾小球疾患和肾小管、间质疾患。肾小球疾患的特征是;有较显著的蛋白尿(常>1.5g/24h)和血尿(可为镜下或肉眼血尿):如有大量蛋白尿(>3.5g/24h)或肾小球性血尿(尿畸形红细胞),便可以肯定是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患的特征是:蛋白尿常为轻度(<1.5g/24h),尿沉渣检查仅有白细胞,有些病例可有特殊的肾小管功能障碍。�6�1

按上述区分为哪一类肾脏疾患后,临床诊断思路的第二步应是确定其属于该类的哪一个综合征。肾小球疾患可分为下述几个综合征:

1.急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起病急骤,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常有浮肿和高血压。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很快出现少尿甚至无尿;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可有浮肿,高血压常较轻。在初发病时,酷似重型的急性肾炎,但它却继续急进地发展,常有迅速发生和发展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肾功能迅速恶化,在几周到几个月内发生尿毒症。

3.无症状蛋白尿和(或)血尿没有水肿、高血压和氮质血症等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轻~中度蛋白尿(常<2.5g/24h)和(或)血尿。临床上可表现为单独蛋白尿、单独血尿或蛋白尿和血尿。单独蛋白尿者需排除肾小管性蛋白尿,而单独血尿者必须经尿红细胞位相等检查,证实为肾小球性血尿。

4.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3.5g/24h)及低蛋白血症<30g/L,(3g/d1),可有明显的水肿和血胆固醇等脂质升高。

5.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多有较长期的高血压、水肿和尿常规检查异常,有蛋白尿、管型尿及小量红细胞和白细胞:肾功能有轻度损害,并缓慢地不停顿地进行,终于双肾对称地缩小,到晚期可发生肾功能衰竭。

确定了肾小球疾患属于哪一个综合征后,下一步要思考哪种根底疾病引起该综合征。我们必须排除了全身性疾病引起肾小球损害(继发性肾小球疾患)的可能,才能诊断为原发性肾小球疾患。常见继发性肾小球损害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糖尿病肾脏病、类淀粉样变、感染性心内膜炎、肝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异常蛋白血症、遗传性肾炎等。

典型的间质性肾炎的特征是:轻度蛋白尿、白细胞尿、偶有白细胞管型。肾小管功能障碍比较肾小球严重和突出。肾小管功能障碍表现为:如肾浓缩功能障碍、肾丢失钠、潴留或丢失钾、高血氯性酸中毒。核素肾动态显像,可见双侧肾功能损害不对称。肾可有非对称性疤痕形成和肾盏变形,有些病例且有单侧肾萎缩。大多数病人都有其特殊的根底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根底疾病常见的有:慢性肾盂肾炎、返流性肾脏病、肾乳头坏死、止痛药肾脏病、重金属中毒、尿酸性肾脏病、高钙血症肾脏病、低钾血症肾脏病等。

临床上将慢性间质性肾炎误诊为慢性肾炎者,相当常见。这方面的鉴别诊断很重要,许多慢性间质性肾炎是可治性的,其肾功能恶化亦较慢性肾炎为慢。

其鉴别诊断要点如下:①慢性肾小球肾炎常有水肿、高血压等病史和表现;而慢性间质性肾炎则常无,往往因其它疾病来诊治或在常规体检中,意外地发现;②前者常有较大量的蛋白尿(常> 1.5g/24h),尿沉渣内常有较多的各种类型的管型或有畸形红细胞,而后者蛋白尿仅为轻度,多为士~+,24小时尿蛋白定量常<lg,更常见的是<0.5g,沉渣可有白细胞,偶有特征性的白细胞管型;⑧前者圆盘电泳以大、中分子蛋白尿为主,后者则以小分子量蛋白尿为主,尿内溶菌酶和�0�82微球蛋白增加;④前者以肾小球的功能损害较明显,如血肌酐、血尿素氮升高;后者则以肾小管功能障碍较明显,如浓缩功能差、肾性失钠、肾性潴留或丢失钾、高血氯性酸中毒等表现;⑤前者静脉肾盂造影可见对称性肾影缩小,肾盏形状正常:后者可有双肾影不等,外形不规则,疤痕形成,有时可见肾盏变形,在不能施行静脉肾盂造影者,可作B型超声、核素肾图、核素肾显像和CT等检查。

第二、要知晓CKD是一种终身疾病,它的治疗与传统的急性疾病不一样。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CKD的治疗目标不是治愈,而是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及康复;2、药物的治疗病往往不是CKD防治的核心,病人生活方式的调整才是CKD防治的关键,因此CKD又被称为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3、医护人员在CKD治疗中并不起主导地位,医护人员只是病人在专业上的导师,医护人员的作用不仅仅是给病人诊断和开药,更为重要的是教给病人恰当的知识,指导他们掌握相应的技巧来改变生活方式,比如低盐饮食、合理的饮食摄入等。病人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治疗的各项决策中来;4、CKD的防治绝大多数时间是病人自己进行的,因此病人的自我管理是疾病防治成败的关键,而不像急性疾病那样,疗效更多取决于医护人员的治疗。病人的自我管理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病人和家人需要掌握恰当的知识,知者无惧。不过,我们现有的医疗体系没能够为病人提供足够的恰当的信息,没有让病人主动参与到疾病治疗的决策中来。

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是指对已明确诊断为CKD的病人及时进行治疗,延缓肾脏功能的恶化,防止尿毒症的发生。

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并且随着肾功能的进行性下降,逐步出现贫血、钙磷代谢障碍、营养不良、代谢性酸中毒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而慢性肾脏病的药物治疗,也正是针对这些表现进行的。临床上常用的肾脏病治疗的药物有:

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和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是治疗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最常用的药物。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免疫和炎症反应,影响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而发挥其消除尿蛋白的作用。激素治疗的原则是首始剂量要足、减量要缓、维持时间要长。对于不能使用激素,或者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失败的病人,还可以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环胞霉素、骁悉、来弗米特、中药雷公藤多甙等。免疫抑制剂往往有较大副作用,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严密监测。

降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这两类药能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除了降压以外,还有独特的肾保护作用,不论在血压正常还是异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都能减少蛋白尿,延缓肾损害的进展。需要注意的是存在脱水、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或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不宜选用这两类药物。其他常用的降压药,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及α受体阻滞剂等,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也很广泛。

利尿剂:利尿剂主要用于利尿消肿和高血压的治疗。

营养制剂:复方a-酮酸片,商品名叫开同,为复方制剂,含4种酮氨基酸钙、1种羟氨基酸钙和5种必需氨基酸。在体内由于再利用了氮,故而抑制了尿素产生,改善了蛋白质代谢。在临床上作为配合低蛋白饮食,预防和治疗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而造成蛋白质代谢失调引起的损害,延缓肾脏病进展。

改善贫血:常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铁剂。

磷结合剂:碳酸钙用于有钙磷代谢紊乱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以纠正低钙高磷血症。其他磷结合剂还包括醋酸钙、氢氧化铝凝胶、碳酸镧、Renalgel等,作用与碳酸钙类似。

活性维生素D3: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的主要活性成分,正常在肾脏产生,能够促进小肠和肾小管吸收钙,从而纠正低钙血症,并能抑制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从胃肠道清除毒素的药物:包括药用活性炭及一些促进大便排泄的药物。

酸碱平衡的调节剂:碳酸氢钠,又名小苏打,主要用于纠正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表明 CKD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一方面,引起CKD的疾病中,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因素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已是很多国家CKD发生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另一方面,生活方式因素是肾脏病(无论原发疾病是什么)进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很多肾脏病进展的共同通路。我们知道,影响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无法改变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和基因。第二类是影响预后和CKD进程的可控制因素:包括血压、蛋白尿和代谢因素(高血糖、脂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吸烟、酗酒等),而这些因素大多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第三类是引起肾脏病的原发疾病。

大量证据提示CKD进展与系统高血压有关,血压增高肾功能恶化加快。控制血压可以有效减慢肾功能的恶化,有蛋白尿的CKD患者控制血压尤为重要。因此,在临床上,对于蛋白尿小于每天1克的病人,建议目标血压控制到130/80 mmHg,而对于蛋白尿每天大于1克的病人,建议血压控制目标在125/75 mmHg。高血压多与生活方式有关,盐的摄入过高、运动过少、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等都可以引起血压增高。实践表明,单纯控制盐的摄入、增加运动量、戒烟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建议对CKD病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值得注意的是,盐往往隐藏在各种食物当中,普通的新鲜食物中即使不加盐也有3克左右的盐,因此我们建议病人添加的盐不要超过3克,这包括食盐、酱油、鸡精等的含盐量。

不难理解,CKD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CKD的有效控制不是简单的用药物来控制。应该说,在大多数的CKD治疗中药物只起辅佐的作用,更重要的还是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做好疾病的自我管理。对于任何一个CKD病人,一旦确诊我们建议应当接受以下课程的学习,包括①慢性肾脏病的基础知识②如何有效防止肾功能的恶化?③生活方式与慢性肾脏病④慢性肾脏病病人的合并症及其管理⑤慢性肾脏病病人的常用药物、检查及门诊随访⑥慢性肾脏病病人的自我管理与康复⑦慢性肾脏病病人的合理膳食。⑧肾脏替代治疗选择。病人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疾病相关的知识和预防,比如网站(中国慢性肾脏病网)、报纸、杂志、健康教育讲座等。

三级预防,是指对肾功能下降甚至透析的病人及早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尿毒症的某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如急性左心衰竭、高钾血症、尿毒症脑病、严重感染、出血等,因为这些并发症常常威胁患者生命,往往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心血管的合并症的防治尤为重要,它是导致病人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临床上常碰到一些病人尽管自己觉得已经很注意保护自己的肾脏功能了,但是复查后发现血肌酐、尿素氮继续往上涨,甚至到了需要透析的地步,这时该怎么办呢?除了及时转诊到肾脏专科医生之外,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血肌酐、尿素氮的检查有误差,特别是在不同的检验室检测时会有不同的结果,即使是在同一医院检查也会有一定变异,因此如果改变不大(例如从170 umol/L增高到180 umol/L),不要惊慌,有时很可能就是化验的误差。24小时肌酐清除率也是有很大的误差,这些值只供临床作参考。

2、血尿素的值受饮食蛋白摄入的影响很大,蛋白摄入多血尿素就可能增高,反之下降,这时并不代表肾脏功能的好坏。同样,不少目前从肠道排泄毒素的药(大黄往往是主要成分之一)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血肌酐、尿素氮下降,这并不一定代表肾功能的好转,而是增加了摄入的东西从肠道排出而已,时间长了要警惕营养不良及肾功能下降的可能。

3、ACEI或ARB类药物的作用,特别是ACEI类药物可以有升高血肌酐的作用,停药后往往可以恢复,而且现在总的认识是ACEI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升高血肌酐,但长远角度还是可以保护肾脏功能,只是我们通常不会去冒这个险,碰到用药后血肌酐增高就停用这类药物。

4、短期内盐摄入改变过大,因为控制盐可以很有效地降低血压,血压下降要适时降低降压药的使用,否则易出现低血压而加重肾脏的损害。气候也会起一定作用。这种情况的肾功能变化在及时发现、血压正常后可以恢复。

5、出现了合并症,如感冒、胃肠道炎症等,合并症的出现一方面促进机体的代谢,产生炎症反应,损害肾脏功能,另一方面有与药物治疗合并症而导致肾脏损害有关,此外合并症可能会影响到病人的饮食,导致容量下降、血压下降而使肾脏供血不足。

6、很多因素可能加重CKD的病情,必须祛除这些诱发因素。(1)脱水、低血压导致血流量不足,肾脏灌注下降,导致肾脏缺血缺氧;(2)肾脏毒性药物的使用,如具有肾毒性的抗生素、造影剂、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3)肾内外的梗阻,如肾内尿酸盐结晶、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肥大、严重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水肿压迫肾小管、糖尿病肾乳头坏死;(4)感染,细菌感染毒素可直接损害肾小管,感染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或循环衰竭可加重对肾脏的损害;(5)严重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尤其是入球小动脉痉挛,肾血流量下降,或高血压引起心衰致肾血流下降,或治疗高血压时血压下降过快导致肾脏缺血;(6)水电解质紊乱;(7)高蛋白饮食、大量蛋白尿;(8)严重甲旁亢,转移性钙化;(9)体内高分解状态;(10)心衰等。上述因素如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控制,往往可以使肾功能逆转,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三、肾病综合症能治愈吗

肾病综合症治愈很难,往往是长期用药,停药复发,建议临床治疗

肾病综合症最基本特征是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是一个人为的界线,目前我国的定义为≥

3.5g/d。国外大部分定为≥3.og(或3.5g)/1.73m2.d。常伴有低蛋白血症(≤30g儿)、水肿、高脂血症。多数患者在出现高度水肿(多是眼睑和下肢浮肿)时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肾病综合症”,很多人因为对肾病医学常识的不熟悉,而对“肾病综合症”这一名词陌生。

肾病综合症早期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身体不适症状不明显。但随着肾脏损伤固有细胞不断增多,范围逐渐扩大,蛋白的大量漏出会出现浮肿。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会引发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肾病综合症治疗一般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西药治疗,但也容易复发,蛋白尿反复出现。肾病综合症治疗专家组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微化中药渗透疗法治疗肾病综合症通过扩张血管、抗炎、抗凝、降解、修复等措施后,可有效使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恢复原有正常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蛋白尿,避免反复。

另外,对于那些已经治疗较长时间,但控制时好时坏,蛋白尿不断反复出现的病人来说,建议要格外注意病情变化,因为病情总是在反复复发中逐渐恶化。中华肾综网集合37位专家根据“阻断肾脏纤维化”治疗理论,为不同阶段不同病情的患者量身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1饮食:一般不须忌口,蛋白质应适量增加,但有氮质血症者应限制;对水肿、高血压患儿应限制钠盐,水肿严重时应限制入水量。

2如有感染存在,应给不损害肾的抗生素(如青霉素)。

3利尿:口服双氢克尿塞或安体舒通,必要时可用速尿。

4输血浆和血蛋白可提高血清蛋白,减轻水肿。

5激素疗法:常口服强的松,有利尿消肿,降低尿蛋白作用,将全日量分3~4次服,连用4周后,如尿蛋白在7~10天内连续3次均为阴性(即尿检查无蛋白质),则改为隔日将全日量于早晨一次顿服,如此再用4周,以后每2~4周减量一次,直至停药,总疗程4一6个月。

如果开始治疗的前4周尿蛋白未消失,则需延长疗程,不能改为隔日一次顿服,仍应按原剂量继续用4周,如果8周内尿蛋白连续3次(7~10天内)均阴性,则以后可改为隔日早晨一次顿服,再用4周,以后每2~4周减量一次,直至停药,总疗程延长达9~12个月。

6对激素无效或出现毒性副作用时可改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环磷肤胺,或苯丁酸氮芥或氮芥等)。

7中药治疗:脾虚型用补中益气场合五苓散加减(党参、白术、陈皮、获苓、猪苓、泽泻、玉米须、厚朴、陈葫芦、炙甘草)。脾肾阳虚用实脾饮合防己黄氏汤加减(附子、干姜、茯苓、白术、防己、山药、巴戟肉、肉苁蓉、仙灵脾)。

关于肾病康复网,肾病康复助手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