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沙尘暴的危害 沙尘暴的危害是什么

七月网1790

沙尘暴的危害有哪些

沙尘暴的危害有生态环境恶化、生产生活受影响、生命财产损失、影响交通安全、危害人体健康。

沙尘暴的危害 沙尘暴的危害是什么

1、生态环境恶化

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

2、生产生活受影响

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

3、生命财产损失

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市、武威市、武威市民勤县、白银市等地市的强沙尘暴天气,受灾农田253.55万亩,损失树木4.28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死亡50人,重伤153人。

4、影响交通安全

影响交通安全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事故,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

5、危害人体健康

当人暴露于沙尘天气中时,含有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病菌等的尘土可透过层层防护进入呼吸道。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尘土若得不到及时清理,那么将对会危害健康。

沙尘暴的危害是什么

沙尘暴造成的危害:

1、环境污染:

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如1993年5月5日发生在金昌市的强沙尘暴天气,监测到的室外空气含尘量为1016毫米/立方厘米,室内为80毫米/立方厘米,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区内空气含尘量标准的40倍。

2、生产生活受影响

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

3、生命财产损失

1993年5月5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市、武威市、武威市民勤县、白银市等地市的强沙尘暴天气,受灾农田253.55万亩,损失树木4.28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死亡85人,重伤153人。

2000年4月12日,永昌、金昌、武威、民勤等地市强沙尘暴天气,据不完全统计仅金昌、武威两地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534万元。

沙尘暴天气首先要挡住沙尘进入体内,做好如下防护工作:

1、尽量减少出行,在室内时关闭好门窗,避免沙尘暴露。

2、出行时注意佩戴具有防尘、滤尘作用的口罩,正确使用,减少吸入体内的沙尘。此外,可选用防风眼镜保护眼睛,选用时注意眼镜透光要好,不妨碍正常观察路况。

3、行人不要在广告牌下、树下行走或逗留。开车时不要赶路,应打开示宽灯、雾灯、尾灯,降低车速,多鸣喇叭以警示前后左右车辆。一些小型车,尽量减少并线行驶,防止被大风吹出道路。注意避让大货车,远离阳台和广告牌,空调要使用内循环模式。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沙尘暴来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沙尘暴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1、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沙尘暴对人畜和建筑物的危害绝不亚于台风和龙卷风。近5年来,我国西北地区累计遭受到的沙尘暴袭击有20多次,造成经济损失12亿多元,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多人。

2、大气污染、表土流失。沙尘暴降尘中至少有38种化学元素,它的发生大大增加了大气固态污染物的浓度,给起源地、周边地区以及下风地区的大气环境、土壤、农业生产等造成了长期的、潜在的危害。特别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微薄的表土被刮走后,贫瘠的土地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地荒漠化课题组组长石玉林指出,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能被消灭的。但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助长或促进了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他认为,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的扩大是中国近年来沙尘暴强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其生态环境治理赶不上破坏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石玉林指出,在长期历史演变中,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种种问题,如干旱缺水、河湖干涸、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等。专家研究认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危机综合表现为土地荒漠化。虽然其中也有其它生态环境危机,但总的来说土地荒漠化是主要生态环境危机。

他指出,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看,沙尘暴是不可能被消灭的。人类应当也只能消除由人类自身引发的不利因素,以减轻沙尘暴的危害。

石玉林介绍说,1994年和1999年两次全国土地荒漠化普查结果显示,无论是荒漠化,还是沙化,西北地区都呈蔓延、扩展、加重趋势,局部好转,总体恶化,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石玉林说,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扩大的两大主要人为原因,一个是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另一个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他认为,人类与沙漠的正确关系应当是:人与沙漠和谐共存,既要避免“沙进人退”,也不要盲目地“向沙漠进军”。总体上说,不应当也不可能消灭沙漠或“征服”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