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伊藤博文遇刺事件(伊藤博文遇刺事件的事件经过)

七月网314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伊藤博文遇刺事件,伊藤博文遇刺事件的事件经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伊藤博文遇刺事件(伊藤博文遇刺事件的事件经过)

伊藤博文遇刺事件的概述

伊藤博文(1840——1909年),长洲藩人,生于日本天保十一年,幼名利助,后改俊辅,又改博文,号春亩。生父为一农民,名林十藏。后过继于下级武士伊藤家为继子。幼年就学于松下村塾,崇信尊王攘夷思想。明治二十一年(1888年),实行枢密院官制,任该院议长。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日本召开行宪后的第一届国会,伊藤博文任贵族院议长。明治二十五年(1892年)第二次组阁,对内压制自由民权主义的政党活动;对外扩军备战,积极准备发动侵略朝鲜、中国的战争和修订同西方的不平等条约。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在伊藤内阁主持下,日本终于发动了侵略朝鲜、中国的甲午战争。

战争爆发后,伊藤博文受到列席大本营会议的恩宠。在整个中日甲午战争的过程中,所有日本明治政府和大本营作出的重大决策,他无一不参与,并且出谋画策,亲自作出重大决议,对于整个战争起了决定性作用。

伊藤博文不仅是一个狂热的侵略分子,而且同时也是一个谎言家。在中日开战、旅顺屠杀等问题上竭尽颠倒黑白、贼喊捉贼之能事,利用各种无耻手段欺骗世界舆论,粉饰日本的侵略战争。伊藤博文不仅是在幕后制订重大战略方针的决策者,而且曾两次充任日本政府的和谈代表,通过谈判取得战场上得不到的侵略权益。1895年4月17日,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和中国和谈代表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在谈及台湾问题时,伊藤博文要求一个月交割,李鸿章认为“一月之限过促”,要求展限两月,并云“贵国何必急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回答道“尚未下咽,饥甚”,一句话,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凶残贪婪的本性。

战后,因为在甲午战争中侵华有功,伊藤博文晋升侯爵。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组成第三次伊藤内阁。三十三年组成“立宪政友会”,自任总裁。同年十月,组成第四次伊藤内阁。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再度出任枢密院议长。日俄战争后,日本彻底霸占了朝鲜,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统监,于1907年迫使朝鲜政府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朝鲜完全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明治四十三年(1909年),伊藤博文第三次出任枢密院议长。同年十月,为解决日俄争端,到中国东北与俄国财政大臣谈判,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击毙。

伊藤博文被刺杀后有什么历史影响

1909年10月26日,日本枢密院院长、朝鲜统监伊藤博文来到哈尔滨。上午9时左右伊藤博文在戈果甫佐夫的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当一行人向出站口走去时,伊藤博文走在了最前面。这时,一位身着西装、头戴鸭舌帽的青年男子,突然从欢迎人群中冲进警戒线朝伊藤博文连开三枪,并用俄语高呼三声:“高丽亚乌拉!”(朝鲜万岁)然后从容被捕。

这名刺客叫安重根,是抗日武装“大韩义兵”中的重要人物,担任参谋中将、特派独立队长以及俄领地区司令官。他刺杀伊藤博文主要是希望可以为韩国独立做点事情。然而事与愿违,伊藤博文的遇刺,成为日本完全吞并韩国的绝好借口。日本关东都督府高等法院对安重根一案进行了审判。因为伊藤博文的知名度,当时是一个震惊世界的新闻,因此日本方面也不敢随便瞎判,并对其多有优待。然而后来安重根还是在旅顺日俄监狱内被执行绞刑。

可以说伊藤博文的死加速了日本合并朝鲜的日程以及大韩帝国的灭亡。因为在当时,对于吞并朝鲜,日本的国内本身就有分歧,一方是急进派,一方是缓进派,伊藤博文恰好是主张缓进的,到并不是因为他有多高尚的道德情操,而是因为他的外交战略眼光,认为在列强环绕的东北以及朝鲜半岛,吞并这件事宜缓不宜急,以免破坏国际力量平衡,树敌过多。本来矛盾日益尖锐,伊藤博文还不得不辞去朝鲜统监的职位,但是这次刺杀可以说加速了吞并的步伐。1910年完成吞并。

此外就是对中国的影响。虽然当时事件发生在俄国强占的东清铁路保护地,但是是中国的领土,所以当时伊藤遇刺,对正在进行的中日关于“间岛”归属权以及满洲铁路矿产开发权的谈判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当时伊藤博文其实是支持“满洲铁路中立化”的,愿意美国介入。

伊藤博文遇刺事件的事件经过

伊藤博文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日本首相,强迫中国政府签定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他也是侵占朝鲜的元凶,从1906年起任日本驻朝鲜统监。1909年10月底,伊藤博文前往中国哈尔滨,准备就最后吞并朝鲜一事与俄国官员举行会谈。致力于朝鲜独立运动的“断制同盟”盟主安重根决定去哈尔滨刺杀伊藤博文。

10月26日清晨,安重根踏着积雪,,沉着地向哈尔滨火车站走去。他头戴鸭舌帽,身穿灰色呢短大衣,背着一只皮包,脖子上挂着一架照相机,一副记者打扮。在大衣的左侧内袋里,藏着一支日制左轮手枪。这时的哈尔滨火车站可谓戒备森严。在几个进口处,俄国宪兵正仔细地盘查着每一个人。安重根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加在一群记者当中,顺利而巧妙地通过了检查,来到站台。9时30分,伊藤博文的专列徐徐驶进火车站。俄国军乐队立即高奏迎宾曲,仪仗队持枪立正,准备接受检阅。安重根迅速向前挤去,来到俄国仪仗队的后面。他清楚地看见一个短须黄面的矮小老头,正志得意满地走下火车,同迎上去的俄国官员招呼、寒暄。接着,这小老头面带微笑,向欢迎人群频频挥手。

“此人必是亡朝元凶伊藤博文老贼。”安重根断定,他的手向大衣的左侧口袋伸去。当伊藤博文正要检阅仪仗队时,安重根果断地从人群中冲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出手枪,迎面向伊藤博文射击。“砰”,随着一声枪响,伊藤博文中弹,他身子一震,向右一斜,打了个趔趄,险些栽倒,一股鲜血从胸口喷出。顿时,周围的喧闹声和鼓乐声戛然而止。人们半张着嘴,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惊呆了。“有刺客!”随着一声呼喊,醒悟过来的人们乱成一团,尖叫声和刺耳的警笛声充斥着站台。“砰、砰”又是两声枪响,两颗子弹飞出安重根的手枪,径直射向伊藤博文。伊藤博文应声倒在血泊中。

人们惊魂未定,一双双恐慌的目光集中到安重根身上。只见他右手握着冒烟的手枪,左手高擎一面用鲜血书写的“独立自由”字样的朝鲜国旗,大义凛然。他丝毫没有逃脱的意思,而是冲着俄国士兵高呼三声“朝鲜独立万岁!”半小时后,伊藤博文毙命。后来,俄国当局将安重根引渡给日本政府。1910年3月26日上午10时,安重根从容登上绞架,英勇就义。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伊藤博文遇刺事件和伊藤博文遇刺事件的事件经过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