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福利费会计分录(福利费会计分录怎么写)

七月网1590

福利费会计分录怎么写

1、企业计提职工的福利费时,会计分录为:

福利费会计分录(福利费会计分录怎么写)

借:管理费用等——福利费(根据所属部门计入相关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2、企业发放福利费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由于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应付福利费”科目,企业发生职工福利费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科目进行核算。

其它费用

原税法(2008年1月1日废止)规定: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直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纳税人能提供真实有效凭证或资料,在下列限度内准予作为费用列支,超过标准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1500万元及其以下的,不得超过销售(营业)净额的5‰;全年销售(营业)净额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销货净额的3‰。

现税法规定:该实施条例中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销售(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职工福利费会计分录

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分录如下:

1、企业计提职工福利费时:

借:管理费用等——福利费(根据所属部门计入相关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2、企业发放职工福利费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由于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应付福利费”科目,企业发生职工福利费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科目进行核算。

福利费如何做会计分录

按规定根据职工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工资总额为14000元,计提额=14000*14%=1960,分录:

借:管理费用196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1960

企业会计准则第09号——职工薪酬

第二条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

(二)职工福利费;

第四条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第五条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并按照本准则第四条的规定处理。

解释: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09号——职工薪酬第二条的规定,职工福利费属于职工薪酬。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09号——职工薪酬第四条的规定,企业应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

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09号——职工薪酬第五条的规定,职工福利费不属于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的范围。

所以职工福利费应在实际使用时计入职工薪酬,不能以计提方式确认为负债。

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