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空城计的意思 空城计是什么意思

七月网4450

空城计是什么意思

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中第三十二计,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在紧急关头,以大胆的冒险行动来造成敌人错误判断,经常能够达到排难解危之目的。空城计中所含的这种谋略思想,古人不仅用于守城,也用于敌众我寡的遭遇战。作为一种心理战术,它不是用实力战胜敌人,而是透过研究敌人主帅的心理活动,以谋胜敌,惊退敌兵。使用时,必须要有足够的胆量。\x0d\x0a\x0d\x0a【原文】\x0d\x0a虚者虚之,疑中生疑①;刚柔之际②,奇而复奇。\x0d\x0a\x0d\x0a【注释】\x0d\x0a①虚者虚之,疑中生疑: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全句意: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他在疑惑中更加产生疑惑。\x0d\x0a②刚柔之际:语出《易经·解》卦。解,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震上)。上卦为震为雷,下卦为坎为雨。雷雨交加,荡涤宇内,万象更新,万物萌生,故卦名为解。解,险难解除,物情舒缓。本卦初六《象》辞“刚柔之际,义无咎也”,是使刚与柔相互交会,没有灾难。\x0d\x0a\x0d\x0a【译文】\x0d\x0a兵力空虚再故意显示出不加防守的样子,使敌人难以揣摩;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这种用兵之法显得更加奇妙。\x0d\x0a虚而虚之:我方兵力虚弱却更显虚弱,使敌方产生疑惑而不向我方发动攻势。\x0d\x0a实而虚之:我方兵力充足下显出虚弱,使敌方认为我方虚弱,从而引诱敌方向我方主动攻击,其实我方早有埋伏。\x0d\x0a虚而实之:我方兵力虚弱下装作强势,使敌方产生疑惑,认为我方强劲,从而不向我方发动攻势。\x0d\x0a\x0d\x0a【出处】\x0d\x0a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空城计的意思 空城计是什么意思

空城计是什么意思解释

空城计的意思是: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一、基础释义

戏曲传统剧目。取材于《三国演义》,说诸葛亮用兵失误,失了街亭。魏国大将司马懿(yì)带兵攻打西城。诸葛亮无兵将可遣,就把城门打开,登楼弹琴。司马懿疑有诈,害怕中计而退走。后来把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希图骗过对方的计策,叫做空城计。

《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

二、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故事: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大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三、例句

1、诸葛亮的深谋远虑,才使得他的空城计得以成功。

2、诸葛亮足智多谋,以空城计智退司马懿的大军,解除了危机。

空城计是什么意思 空城计的意思

1、《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空城计,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它是根据我国古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2、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条亮五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