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一般什么时候出
一般来说,全国的高考会在每年6月7号和8号进行,部分省份和地区分为三天进行,在23日-25日前后出成绩。高考成绩一般在考后15天到20天左右出来,2022年高考成绩公布时间在6月25日前后,各省公布时间略有差别。根据相关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早公布考试成绩是在6月21日,其他大多数省区都是集中在6月22号至6月25号之间。而2020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开学延期,高考延期到7月7日至8日。所以,高考分数出来也比较晚。
那么,高考后考生和家长需要关注的几件事有哪些呢?
1.查阅高校招生简章、高考专业目录
高校招生章程和专业目录将集中在6月公布。根据教育部规定,高校都要制订本校的招生章程,最终公布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上。要重点了解高校特色专业、高考录取要求、调档比例、退档情况、加分政策、单科成绩要求、专业级差、身体要求、外语语种要求、高考专业报考等具体事项。
2关注高校自主招生笔试、面试
大多数高校都会选择在6月进行笔试和面试。具体以高校招生网发布为准。
3参加心仪高校的校园开放日
不少高校开放日活动在高考后进行。考生和家长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要重点关注学校的高考录取政策,如提档比例、专业级差、政策加分、单科成绩和身体素质特殊要求等。
2021年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2021年高考成绩6月23号左右出来。一般情况下,每年高考成绩大约是在6月22日-25日出来,各地高考结束时间不同,所以查分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一般情况下,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
高考成绩出来的时间各省都不同。一般情况下,高考成绩是6月22日-25日出来。6月7号、8号考试。
扩展资料:
一、高考简介: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National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
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二、考试时间:
2001年11月16日,教育部正式签发《教育部关于从2003年起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的通知》:
从1979年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时间固定在每年7月7、8、9日。20多年来,高考时间的稳定,对稳定中学教学秩序和规范招生考试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这一时段气温有所升高,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各界希望将高考时间适当提前。
为缓解高温天气和自然灾害对高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考生身心健康、提高考试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经调研论证,并报经国务院同意,决定从2003年开始调整高考时间,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三、高考新规:
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于6月25日前公布。考生对成绩如有疑问,可于成绩公布之日起3日内,向考试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申请复核,逾期不再受理。根据《意见》,符合条件的考生在录取时可以享受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投档照顾。
如烈士子女,其高考成绩总分低于高校调档分数线20分以内的,可以向高校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其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其高考成绩总分低于高校调档分数线10分之内的,可以向高校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