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位于哪条江河以西
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
河西走廊,简称“河西”,地处甘肃省西北部、黄河以西、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约100千~200千米,最狭窄处只有数公里,海拔1,500米左右,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地带。
因位于黄河以西,有两山夹峙,形如走廊,故名河西走廊;因其位于甘肃境内,又称甘肃走廊。其中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
河西走廊的气候特征:
河西走廊冬春二季常形成寒潮天气。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是侵入本区的夏季风。气候干燥、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沙多。自东而西年降水量渐少,干燥度渐大。河西走廊的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尽管降水很少(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但发展农业的其他气候条件仍非常优越。
当地云量稀少,日照时间较长,全年日照可达2550小时~3500小时,光照资源丰富,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因地处中纬度地带,且海拔较高,热量不足、但作物生长季节气温偏高,加之气温日变化大,有利于农作物的物质积累,特别适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河西走廊位于什么以西什么河以西
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河西走廊,古称雍州、凉州,简称河西,晋朝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河西走廊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又因地处黄河之西,被称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又称甘肃走廊,其南为海拔四、五千米的祁连山脉。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组成,西宽东窄,由柴达木盆地至酒泉之间为最宽,约300公里。北侧则为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北山),绝大多数山峰海拔在2,000-2,500米之间,个别高峰达到了3,600米。
河西走廊位于哪个河以西
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为两山夹峙,故名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简称河西、雍凉。是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
它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古凉州、雍州的属地、治所所在地,古西北首府所在地,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
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富足之地、兵家必争之地。河西走廊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大凉在此建都。现如今多指甘肃省14个地州市中的河西五市。2017年8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明确,武威市为河西走廊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