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南京变化(南京变化图片)

七月网1780

一、建国以来南京的变化

1、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南京已经形成四个比较突出的优势:

南京变化(南京变化图片)

2、一是区位优势。南京地处沿海开放地带和长江流域的交汇部,紧邻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是中国国土规划中沪宁杭经济核心区的重要城市,在江苏沿海、沿江、沿线开放战略中处于枢纽位置,具有加速经济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3、二是交通通讯优势。南京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和通讯枢纽,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齐全,构成了立体化、大运量交通运输网络;程控电话、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微波、卫星、光纤等组成了现代化通信网络。

4、三是教育科技优势。南京是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四大基地之一。有高校48所,研究机构500余家,科技人员32万人,在宁两院院士61人,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

5、四是产业优势。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已经形成了以电子、汽车、化工和一批地方特色产品为主导的综合性工业体系。电子工业、石化工业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第二位,汽车工业居第五位。

6、南京也是长江三角洲仅次于上海的商埠重镇,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全国城市前十位。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南京以其工业、科技、区位的优势和快速发展的经济,被评为中国城市投资硬环境“四十优”城市之一,被国际经济界人士和众多海外财团视为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地区。

7、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将是南京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时期。《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把南京建设成为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省会城市;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下游的经济、金融、商贸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融古都风貌与现代化文明于一体的现代化江滨城市。

二、南京在历史上的名字变化是什么

1、先后有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邺、建康、白下、上元、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60多个称谓。南京的得名源于明朝初年朱棣即位,将应天府改为南京。

2、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公元前571年,楚国在六合已设有棠邑,置棠邑大夫,这是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建置,也是南京建城的开始,至2020年已有2591年。前541年,吴国在高淳建濑渚邑,因城池坚固,又名固城。

3、前495年前后,吴国在朝天宫一带筑冶城。前473年,越灭吴,于中华门外的长干里筑越城。前333年,楚灭越,楚威王欲借南京的长江天堑为屏障以图谋天下,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

4、1356年朱元璋攻占南京,改称应天府。1368年明朝建立,以南京为京师,南京再次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初京师人口逾70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

5、历时27年建造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第一大城垣,根据天象和礼制营建的南京故宫作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建筑形制布局成为后来明中都、北京城和明代王府的设计蓝本。

三、南京的变化

1、随着不断地创新,南京城也正由丑小鸭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那恢宏的中山陵,灿烂的夫子庙,辽阔的玄武湖,葱郁的雪松,正是它洁白的羽毛。

2、还记得,以前的南京,既没有美丽的花草树木,更没有规划完善的风景区,休闲的活动场所,而现在,却有了巨大的变化。

3、白天,吸引人的是市民广场。晨曦中,老年人,常会带着花扇或是花剑到广场上来跳舞,锻炼身体,也在追逐时尚的潮流。整个市民广场一片绿意盎然。嫩绿的人工草坪,幽香的花儿,休息的石凳,活动的设备把这里装扮得有声有色。在老年人的带领下,一些孩童也过来了,座在秋千上,前后用力的摆动,似欢乐的鸟儿。互相追逐。可开心了。一群中青年人被这一老一小的带动,也手拿羽毛球拍过来放松了。不一会儿,市民广场热闹起来,这里空间不大,却成了一个社区的焦点,成了早晨的南京之最。

4、夜幕降临,人们总喜欢去游览夫子庙特有的景色。那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蒙上了一层霓红的绚丽,一扫往日的古朴与典雅,踏上青春的节拍。白天平静的秦淮河水,这时似乎也十分兴奋。精致的古典游舫在河面上来回穿梭,划出道道碧蓝碧蓝的水纹,在风儿的伴奏下,偏偏起舞。桥上一群群男女老少,身着唐装,手提花灯,一路走,一路说,一路笑。欢乐祥和的气氛汇成热烈活泼的气息,惹得深夜的南京一角毫无睡意,反而更显得热闹非凡。

5、白天的南京,有它的丰采;夜晚的南京,有它的魅力。我发现南京城的巨大变化,风景更美了,树木更绿了,马路更宽敞了,大街更干净了,设备更先进了,人们更热情了。作为一个南京人,好好去发现它的巨大变化吧。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