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程派李海燕(程派青衣李海燕)

七月网283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程派李海燕,以及程派青衣李海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程派李海燕(程派青衣李海燕)

天津程派女主角都有谁

李海燕、迟小秋、刘桂娟、张火丁、李佩红。其中李海燕、刘桂娟、李佩红三人,是程砚秋的干女儿,著名程派老艺术家李世济的亲传弟子,唱腔表演受李世济影响很大;而迟小秋是程砚秋大弟子王吟秋的亲传爱徒,最年轻最火的张火丁,则是程派老艺术家赵琛的关门弟子。

五小程旦的李海燕

李海燕,女,河北秦皇岛人,1964年生于山海关,著名京剧演员,程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现为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文化部青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

1977年考入河北省唐山地区戏曲学校,开始从事京剧艺术。1980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从师于李文敏、李喜鸿、周金莲、刘秀华、佟熙英、张玉英等。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她演出了一大批京剧传统剧目《贺后骂殿》、《红鬃烈马》、《朱痕记》、《窦娥冤》、《荒山泪》、《锁麟囊》、《三击掌》、《孔雀东南飞》、《拾玉镯》、《铁弓缘》、《盗仙草》、《十三妹》、《战金山》等。高挑颀长的身材,舒朗清秀的容貌,恬静内敛的气质,是李海燕舞台韵致的夺人优长,1987年参加全国首届青年电视大赛荣获“最佳表演奖”。

1991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为师,系统的学习了程派艺术,学习并演出了《六月雪》、《英台抗婚》、《玉堂春》《陈三两爬堂》等一批优秀剧目。

李海燕嗓音宽亮悦耳、唱腔韵味纯正、演技细腻生动、身段优雅流畅、扮像清丽娇柔,为程派艺术传人中的佼佼者。1999年在《戏剧电影报》「梨园周刊」举办的全国「评说五小程旦」的活动中,荣登「五小程旦」榜首。2001年,李海燕从「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班」毕业,创作演出的《杜十娘》参加第三届「京剧节」,荣获「优秀表演奖」。2005年被上海东方电视台授予「东方戏剧之星」称号。

2010年,被任命为中国国家京剧院二团团长1991年被文化部评定为一级演员。

1994年从唐山市京剧团奉命调入中国京剧院。

1997年第五届中国戏剧节荣获主角演员奖。

1998年荣获中国戏剧大奖“梅花奖”。并同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学习。

1998年荣获文化部优秀专家光荣称号。

1999年在《戏剧电影报·梨园周刊》全国“评说五小程旦”活动中荣获“五小程旦”之首。

2001年获第三届「京剧节」荣获优秀表演奖。

2005年获得上海东方电视台“东方戏剧之星”称号。程派青衣张火丁,1971年生于吉林白城,自幼酷爱京剧。15岁时弃评改京,独闯京城求艺,启蒙老师王兰香。1986年考入天津戏曲学校京剧科,工青衣。1989年毕业后考入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1990年起向著名程派教师李文敏学习程派艺术,奠定了坚实基础。1993年,张火丁正式拜师程派传人赵荣琛,成为关门弟子;得其真传,她先后向赵荣琛学习了程派名剧《荒山泪》、《锁麟囊》、《文姬归汉》、《红鬃烈马》和《春闺梦》等戏,又系统学习了程腔的咬字、发音、行腔及表演上的要领,受益匪浅。

张火丁天赋极佳,学戏扎实,悟性好,深得程派艺术的精髓,艺术功力大长,台上颇有光彩,她主演的《锁麟囊》,行腔低回婉转,起伏跌宕,节奏鲜明,独具程腔的魅力;其表演身段丰富多彩,处处传神。受到内外行的一致赞赏。

现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青联委员,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理事。1995年,张火丁调人中国京剧院,先后塑造了《北国红菇娘》之杨贵珍人火醒神州》之珍妃,《绝路问苍天》之祥林嫂等形象,受到好评。1996年被中国京剧基金会评为第二届中国京剧之星。

1999年底,她举办个人专场演出,全面展现其艺术才能,获得成功。年轻的张火丁唱、念、做、舞颇具大家凤范,其表演突出了程派庄美、纯正、深沉、凝重、幽远的个性。张火丁是程派传人中的佼佼者。1991年获得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荧屏奖

1992年获全国青年京剧团、新剧目汇演表演奖

1996年获全国现代戏交流演出表演奖和“五个一”工程表演奖

1996年被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推荐为第二届“中国京剧之星”

1999年荣获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1999年,《戏剧电影报·梨园周刊》主办“评说五小程旦”活动。李海燕、张火丁、迟小秋、李佩红、刘桂娟荣获“五小程旦”称号

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优秀青年专家、杰出青年、高级专家称号

2001年获文化部青年京剧展演荣誉奖

程派的弟子名录

程砚秋大师生前表示所接收的入门弟子仅限男性演员,但在当时也涌现出一大批对程先生充满敬仰的京剧女演员,她们未能亲自受业于大师,但十分敬仰程派艺术,自始至终执着地追随着。她们当中有曾经被誉为京剧“四大坤旦”之一的新艳秋先生,又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红遍全国的李世济老师。

新艳秋

新艳秋,京剧旦角,著名程派演员,祖籍北京,出生于1910年(有资料记为1911年),卒于2008年9月2日,享年98(99)岁。原名王玉华,受喜爱京剧的父亲王海山影响,9岁便开始以“月明珠”的艺名学习梆子,11岁拜师钱则诚改学皮黄,15岁登台以“玉兰芳”(有资料记载为王兰芳)的艺名借台演戏,同时拜荣蝶仙为师。1928年,她得一代宗师杨小楼提携合演《霸王别姬》。之后,因酷爱程砚秋的艺术遂在1930年前后改艺名新艳秋而专攻程派戏。后再拜王瑶卿、梅兰芳为师。1949年后,新艳秋先后在江苏省京剧团、江苏省戏曲学校从事演出和教学。新艳秋与程砚秋本是同时代人,几无年龄差异,因此也就看到了程派艺术从萌发到成熟的全过程,并尽毕生精力继承和钻研,因其受益于程砚秋的恩师王瑶卿和梅兰芳,故对程派艺术的精髓了解得深刻而透彻,在实践中的掌握和运用也严守规范。她的嗓音与程砚秋酷似,无坤伶学程之斧凿痕迹,不但立音松弛,脑后音壮实,胸腔共鸣也极好。不夸张地说,她的天赋条件比之程砚秋本人并不逊色。听她的演唱,既能体悟到程腔的寓刚于柔、幽咽婉转,又别具清香雅丽、情意蕴蓄之风韵。

代表剧目

《青霜剑》、《六月雪》、《鸳鸯冢》、《赚文娟》、《碧玉簪》、《红拂传》、《朱痕记》、《贺后骂殿》等。

李世济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程派艺术私淑传人当中的优秀代表,国家一级演员。女,祖籍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1933年5月生于江苏苏州,长于上海。专工京剧青衣。1950年肄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理事。她的丈夫唐在炘是著名琴师。李世济通过舞台实践,从剧本到唱腔都力求出新,做到精益求精,是继承程派艺术又有所革新创造的一位艺术家。她将程腔大众化,普及化,更能为当代观众所欣赏,给程腔增加了新的活力,被很多人冠以“新程派”的称谓。她的韵味醇厚,唱腔委婉圆润,情真意切,动听感人,善于细致刻画人物。许多观众包括许多青年观众也喜爱李世济的演出。

高华

出生: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早年曾拜王瑶卿、梅兰芳为师,与程砚秋介乎师友,而程派造诣至深,甚于赵荣琛。1938年曾与杨宝森合灌《桑园会》唱片,风行一时。抗战胜利后与梅兰芳在上海同台演出义务戏。第一天全部《碧玉簪》,第二天《能仁寺》,班底皆为程砚秋之原班人马,鼓师白登云、琴师周长华,只将程砚秋易为高实秋而已。1959年高华在台北演出《六月雪》,当时因周长华已去世,只好请王克图操琴了。这是高华在台湾仅有的一次粉墨登台。后来他自己训练了一堂场面,灌制了许多说戏的录音和唱片行世。计有《荒山泪》、《锁麟囊》、《文姬归汉》、《江油关》、《梅妃》、《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等。香港名琴曾世骏为其吊嗓伴奏的有《梅妃》、《骂殿》、《马昭仪》等。1986年去世,享年80岁。

章遏云

章遏云(1911~2003),女,京剧旦角。北京人。小名凤屏。原名凤屏,字珠尘,别号“珠尘馆主”,乳名萍儿。原籍广东。她聪慧颖悟且练功刻苦,其水袖功、园场功及跷功均佳。她博采众长,青衣、花旦、刀马旦皆精。其扮相秀丽、台风端庄,嗓音甜润响亮,唱腔流利酣畅。

李蔷华

李蔷华,生于1929年。自幼学习京剧,对老生、老旦、花旦等行当均有研习。李蔷华是第二代“程派”私淑传人中的佼佼者。她在音韵上有相当讲究,吐字、发声、四声极其准确,听起来外柔内刚,情态动人。李蔷华经常上演的剧目有:《锁麟囊》、《二堂舍子》、《春闺梦》、《亡蜀鉴》、《朱痕记》等。在纪念程砚秋先生诞辰100周年活动中演出了久未见于舞台的《亡蜀鉴》,极受欢迎。近年来她为先师配像的剧目《武家坡》、《青霜剑》等得到一致的赞誉。

侯玉兰

侯玉兰,出生于1919年,1976年去世,本名侯景兰,籍贯北京。其父侯月亭和姑母侯喜凤都是京剧演员。自幼在家学戏,带艺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改名侯玉兰,师从何喜春、律佩芳学青衣,学演《玉堂春》、《二进宫》、《武家坡》、《大登殿》、《四郎探母》、《汾河湾》、《春秋配》、《苏武牧羊》、《缇萦救母》,及花旦、刀马旦戏《拾玉镯》、《穆柯寨》、《虹霓关》等。向程砚秋、吴富琴学了《贺后骂殿》、《朱痕记》、《金锁记》、《碧玉簪》、《鸳鸯冢》、《玉狮坠》、《孔雀屏》、《花筵赚》、《玉镜台》《花肪缘》、《斟情记》等戏,还由王瑶卿导演,学了《孔雀东南飞》、《雁门关》,并参加新排了翁偶虹编写的《三妇艳》《火烧红莲寺》等戏。她对艺术执着的进取精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赢得老师、同学和观众的喜爱,与李玉茹、白玉薇、李玉芝并称为“四块玉”。新中国建立后,她参加了中国京剧院,曾与李少春合作演出过《野猪林》,排演过新戏《探府记》、《玉簪记》和现代戏《白毛女》、《柯山红日》、《林海学原》等。“文化大革命”中,李少春受到冲击、批判,她一直与他同忧共难,1975年李少春被迫害致死,她也在1976年逝去。

李海燕

著名程派青衣演员,1964年生于河北山海关,现为中国京剧院一团主要演员、文化部青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91年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演员。

1977年考入河北唐山地区京剧团,开始从事京剧表演艺术。1980年又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师从李文敏、周金莲、刘秀华、李喜鸿、贾世珍、张玉英、佟熙英等名师。1991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世济为师,系统学习了程派表演艺术。1994年从唐山京剧团调入中国京剧院。1998年考入中国优秀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继续深造。

☆代表剧目

多年来刻苦学艺打下了坚实的传统基础,常演剧目有:《玉堂春》、《英台抗婚》、《陈三两爬堂》、《梅妃》、《红鬃烈马》、《朱痕记》、《窦娥冤》、《荒山泪》、《锁麟囊》、《三击掌》等。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程派艺术的发展,先后创作排演了《宝马圆情》、《杜十娘》、《张协状元》、《秋色渐浓》等各种题材的新剧目,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刘桂娟

刘桂娟,汉族,生于1965年,天津市人。天津青年京剧团程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刘桂娟嗓音甜润,扮相俊美,演唱中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她尤其善于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并以各种相应手段贴切的表达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她擅演《红鬃烈马》、《六月雪》、《锁麟囊》和《陈三两》等剧。首演剧目有《大脚皇后》、《走西口》、《护国将军》等剧。

江汁

江汁,女,1977年11月出生,出身梨园世家,江苏省京剧院青年程派演员。2001年参加“全国第一届京剧票友电视大赛”获金奖。2002年正式调入江苏省京剧院工作。2004年参加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空中剧院“纪念梅兰芳诞辰110周年”及“江苏行折子戏专场”演出。2005年考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从师李文敏老师,徐季平老师,陈吟秋老师学演剧目《武家坡》、《大登殿》、《六月雪》、《锁麟囊》、《荒山泪》、《贺后骂殿》。

赵欢

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旦角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曲舞蹈分院。赵欢专工程(砚秋)派青衣,曾得到名家指点,功底扎实,表演规范。她扮相端庄娴静,气质清纯。她较好地领悟了程派的演唱精髓,演唱以情传声,凄婉动人,有较强的感染力,擅于刻划柔弱哀怨的女性形象。曾获得第1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新人配演奖。

程派李海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程派青衣李海燕、程派李海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