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的设计者(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怎么样)

七月网2130

赣粤大游记(三)瑞金游

12、5到瑞金,游叶坪

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的设计者(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怎么样)

早上去五龙客家风情园,园内有一座小湖,还有几座客家围屋式建筑,造型倒是别致,但仿造跟原装还是不一样,而且都是饭店之类的,其他没什么景观,也就适合周末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游玩。我很失望,这根本不是4A级景区,就是一个开放型的普通公园而已,我被网上的介绍忽悠了。

这一带属于沙河镇,算是城乡结合部吧,过了铁路之后,明显落后荒芜。不过新产业园区也在这一片,十年后一定会变得很漂亮。

中午,我们乘动车到达瑞金。瑞金是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有很多红色景点,核心是共和国摇篮景区,这是一家5A级景区,包括四大部分,叶坪,红井(沙洲坝),二苏大景区,中华苏维埃纪念园。

我们先参观了叶坪景区。叶坪镇叶坪村是1931年11月7日第一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代表大会(简称一苏大)举行后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并设立中央政府的地方,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我们去的时候有点晚了,此时,夕阳西下,景区里阳光斜照,十分静谧,那些曾经做过苏维埃共和国各部门的颇具赣南特色的房屋静静地矗立在园中,看上去颇有美感。很多过去在照片上或者书本上看到的建筑物现在都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有一苏大大会旧址(原为当地士绅的家族祠堂),纪念赵博生的博生堡,纪念黄公略的公略亭,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检阅台,毛主席旧居,苏区中央局旧址等。

12、6游红井、二苏大景区、中革军委旧址等

今天继续游览共和国摇篮景区,第一个是红井景区,位于沙洲坝村。随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扩大,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也相应扩大了,增加了很多新的部委,叶坪地方不够住,于是就搬到了沙洲坝村,1933年4月在这里召开了二苏大。我们参观各政府部门旧址时,发现赣南的民居很有特点,每一座房屋正厅都有一处天井,就是房顶露出一块来,下面有一个小方石槽,下进来的雨水落入石槽,再通过一个小孔流出去。房子为何要这么设计呢?为了流通空气还是为了接水?不得而知。最后,我们走到村边的红井处。这是当年毛主席为了解决村里人吃水的问题,特地率工作人员挖的一口井,解放后被命名为红井。这口井很有名,过去的小学课本里都有这口井的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说法就是从这儿出来的。

从红井景区出来,我们沿步行街到二苏大景区,这里有一座形状像红军帽的高大建筑,就是为了召开二苏大建造的苏维埃大礼堂,由钱壮飞设计。红军长征后,敌人把大礼堂毁了,解放后当地政府又把礼堂按原样复建,但原来的土木结构变成了砖混结构。礼堂后面是为了防止国民党飞机轰炸挖的防空洞。大礼堂外面很幽静,高大的枫树红里透黄,落叶满地,一派浓重的深秋景致。

参观完二苏大景区,我们吃午饭,要了牛肉汤,这里的牛肉面或牛肉汤跟我们那里的不一样,我们那里的牛肉是成片的,这里的成疙瘩状,口感很差,咬不动。

途中经过红都幸福花海景区,是4A级景区,我们没进去,因为现在不是赏花季节,还有其他原因,于是擦肩而过。不过我还是略感遗憾,因为里面有红军总政治部旧址,还有李德旧居即那座著名的独立房子。我曾经在一本李德传记中看到过对这座独立房子的介绍。当时中央机关和部队都住现成的庙宇、祠堂或者农民家里,只有李德这座房子是特地为他新建的。

之后我们来到中央政治局、中革军委旧址,这是一家3A景区,不属于共和国摇篮景区。景区面积很大,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中革军委下属部门,比较近,另一处是中央政治局旧址和六届五中全会旧址,离得很远,大概有一公里多,此时天热太阳晒,她俩也没兴趣,于是我没有去,挺可惜的。

我参观了中革军委这部分。有总参旧址,朱老总夫妇办公室兼住室,等等,其中一处军委化学研究室让我挺稀奇的。看到很多领导干部跟主力红军长征都活下来了,留下的则大都牺牲了,感觉实在可惜,比如瞿秋白,何叔衡,方维夏,毛泽覃,周以栗,梁柏台,刘伯坚,贺昌等,幸运的有曾山、李六如,其中李六如是被俘了,抗战爆发后被营救出来。李六如是因为看过他写的著名小说《六十年变迁》而熟知。参观总供给部时看到介绍总供给部长范树德时称他同志,感到很惊讶。虽然范特赦后当过桂林市政协委员,但他毕竟叛变了,还当了国民党少将,对此只以曾经脱党一笔带过,感觉不合适。

黄昏时,景区里金桂飘香,沁人心脾,而且游人不多,暖洋洋的阳光洒在人身上很舒服。

之前在网上查资料时说有个军事博览园就在中革军委附近,但没找到,可能就是中革军委旧址吧。

12、7游中华苏维埃纪念园、烈士纪念馆、龙珠塔

今天游览中华苏维埃纪念园,它是共和国摇篮景区四部分之一。园内人不多,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在里面游玩很舒服。景区主体是一座山,山上郁郁葱葱,这些树木是1958年胡耀邦带领四个省100名团干种植的。山顶有一座巨大的中华苏维埃纪念鼎,山腰处是13处雕塑,分别代表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建立的13处革命根据地。有的雕塑我能猜出来,比如闽东苏区,写得明明白白,尽管叶飞不大像也不影响。赣东北苏区因为有可爱的中国、清贫亭加上方志敏塑像也能看出来。西北苏区因为有窑洞的背景也没问题。湘鄂川黔苏区位居C位的一个拿着烟斗,一个戴着眼镜,显然是贺胡子和任弼时。左右江苏区也能猜出来,几个人物都穿着国民党军服,系着红领带,C位的小低个没戴军帽。中央苏区因为是在最高峰,主角又是熟悉的毛朱陈三人,也能猜出来。其他就看不出来了。

参观罢纪念园,我们参观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发现一些小错误,有一张领导人在延安的合影,注解中竟然说其中有夏曦。还有一篇介绍,说走秘密交通线到中央苏区的领导人里有王明。这都是很低级的错误。

下午,我们来到瑞金烈士纪念馆,又叫中华苏维埃纪念园南园,可惜烈士纪念堂不开放。纪念堂前面有一座毛泽覃烈士的塑像,毛泽覃是在瑞金牺牲的,牺牲后国民党匪帮割下他的头颅挂城墙上示众,遗体则抛尸荒野,后来好心群众偷偷收拢了他的尸体埋了起来,烈士才入土为安。毛泽覃牺牲处现已改名为泽覃乡泽覃村。

拜谒了毛泽覃烈士塑像后,我们去参观龙珠塔。这是一座明代古塔,是瑞金的地标。然后游览了后山,后山分几个区,每个区都介绍一次中央苏区第几次反围剿情况,还有无名烈士碑。瑞金当年有24万人,参加红军的有11万多人,牺牲的烈士就有5万人。每个区还有瑞金籍开国将军塑像,大部分是开国少将。没有授衔的只有一个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曾汉周。此外还有一位著名烈士刘英,就是那个当过浙江省委书记、1942年被叛徒出卖而牺牲的刘英。三年游击战争时他曾命令粟裕杀害叶飞,他儿子刘锡荣当过中纪委副书记。

参观完毕,我们这次瑞金之行就结束了,大致还算满意,圆了我一个几十年的梦,唯一遗憾的是没能去花海看独立房子。

瑞金从市区到各县有很多红色景点红色遗迹,要是有志同道合者愿意跟我到这里住几个月,每天骑着车子参观红色景点,那该多好啊。

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怎么样

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烈士纪念塔塔高13米,炮弹形的塔身布满一粒粒小石块,象征着无数革命烈士凝结而成。塔座为五角形体,四周分别镶着毛泽东、-、-、博古、项英、洛甫、王稼祥、凯丰、邓发等领导人的题词和建塔标志共十块碑刻。塔的正前方地面上用煤渣铺写着“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苍劲大字,与烈士塔形成一幅完整的构图,表达了苏区人民对先烈的无比崇敬和怀念。

红军烈士纪念塔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褒扬先烈,永远纪念历年来在革命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红军指战员,根据中央人民委员会1933年7月11日第45次会议决定兴建的。由钱壮飞设计,梁柏台任工程指导。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红军烈士纪念塔被敌人拆毁,当地群众在沉痛和愤怒之中,冒着生命危险,把红军烈士纪念塔拆除下来仅有完整的“烈”字抬回家里隐藏起来,一直珍藏到全国解放。为重现历史风貌,1955年在遗址上按原貌修复了烈士塔,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到清明,学生们总要前来祭奠,中央领导到了瑞金,首先就是要向烈士塔敬献花圈,表达对烈士的崇敬。是啊,烈士塔的每块石子,都附着烈士的英灵,都记载着苏区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无私奉献、流血牺牲的动人故事。瑞金沙洲坝的杨荣显老人,有八个儿子,在第五次反“围剿”最为激烈的时候,他毅然响应政府扩红的号召,全部都送去参加了红军,不幸的是,八个儿子无一生还,全部战死沙场。杨荣显老人,在弥留之际,没有一个儿子送终。那是怎样的悲痛,又是何等的豪情!苏区人民为了苏维埃共和国,牺牲的太大,奉献了太多。当年瑞金全县仅有24万人,而参加红军的就有4.9万,几乎所有的青壮年,甚至14、15岁的红小鬼都加入了革命队伍,其中,为革命捐躯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7166人。红军长征后,瑞金人民又遭到敌人的疯狂报复,对红军家属和普通群众也肆意捕杀,很多地方都成了“血洗村”、“无人村”,“瑞金县城人口差不多减少一半”,其惨状,正如-在报告中所说,“无不焚烧之居,无不伐之树木,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从1934年红军长征后,一直到1949年重新解放约15年时间里,瑞金的人口一直呈负增长。

红军烈士纪念塔,是革命烈士鲜血凝固而成的精神之塔,它将永远在人民心目中,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景点位置

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洋溪村

洋溪村:洋溪村

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位于哪儿

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位于江西瑞金县叶坪镇叶坪村,纪念塔塔高13米,塔座为五角形,塔身为炮弹形。布满塔身的一粒粒小石块,象征着无数革命烈士凝结而成。塔座四周分别镶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项英、洛甫、王稼祥、凯丰、邓发等领导人的题词和建塔标志共十块碑刻。塔的正前方地面上用煤渣铺写着“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苍劲大字,与烈士塔形成一幅完整的构图,表达了苏区人民对先烈的无比崇敬和怀念。

红军烈士纪念塔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褒扬先烈,永远纪念历年来在革命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红军指战员,根据中央人民委员会1933年7月11日第45次会议决定兴建的。由钱壮飞设计,梁柏台任工程指导。

红军烈士纪念塔于1933年8月1日破土动工,工程刚开始,在中央苏区就掀起了一股自动募捐的热潮。中国工农红军残废院捐大洋二十一元二角九分六厘;直属医院政治部捐大洋八元七角一分;在这些募捐队伍中,瑞金叶坪村的谢益辉老人的故事特别让人难以忘怀,当时,他已年过花甲,唯一的儿子。参加了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光荣牺牲。家中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红军烈士塔开始修建后,谢益辉老人将多年积攒下来,准备买棺材的三块大洋也捐了出来。就这样,为了缅怀牺牲的将士,从干部到战士,从军人到农民,他们省吃俭用,在有限的津贴和伙食费里抽出一元、两元、一角、二角,甚至一分二分来支援纪念塔的建造。

1934年2月2日上午8时,苏维埃中央政府在这里隆重地举行红军烈士纪念塔揭幕典礼。中央军委主席朱德走上塔座,介绍了红军从井冈山以来英勇斗争的经过,在几年斗争中被国民党-的五六十万革命群众,以及红军领袖赵博生、黄公略等同志牺牲的情形。朱德最后号召大家要继承先烈遗志,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彻底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红军烈士纪念塔被敌人拆毁,当地群众在沉痛和愤怒之中,冒着生命危险,把红军烈士纪念塔拆除下来仅有完整的“烈”字抬回家里隐藏起来,一直珍藏到全国解放。为重现历史风貌,1955年在遗址上按原貌修复了烈士塔,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红军烈士纪念塔已成为红都瑞金的胜景和重要标志,更成为后来人对革命烈士寄托无限哀思的地方。每到清明,学生们总要前来祭奠,中央领导到了瑞金,首先就是要向烈士塔敬献花圈,表达对烈士的崇敬。是啊,烈士塔的每块石子,都附着烈士的英灵,都记载着苏区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无私奉献、流血牺牲的动人故事。瑞金沙洲坝的杨荣显老人,有八个儿子,在第五次反“围剿”最为激烈的时候,他毅然响应政府扩红的号召,全部都送去参加了红军,不幸的是,八个儿子无一生还,全部战死沙场。苏区人民为了苏维埃共和国,牺牲的太大,奉献了太多。当年赣南苏区人口只有240万,而参加红军的就有33万人,参加赤卫队、洗衣队等支前作战的约60万人,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08200余人。其中瑞金全县仅有24万人,而参加红军的就有4.9万,为革命捐躯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7166人。红军长征后,苏区人民又遭到敌人的疯狂报复,很多地方都成了“血洗村”、“无人村”,其惨状,正如国民党在报告中所说,“无不焚烧之居,无不伐之树木,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