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兹尼巷战的巷战过程
在上世纪90年代在俄罗斯跟属下车臣共和国曾发生了号称二战后最惨烈战争,战斗之残酷超出了对战双方的预想。当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被叛军占领时,格罗兹尼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两次巷战,格罗兹尼这座历史名城当初建城时即是按照作战要塞的要求来设计,故而城内堡垒星罗棋布,密如蛛网,市内有苏联时代修建的四通八达地下通道和防空设施。它的诞生就是为了战争而设计。
1994到1995年的第一次巷战时,首先攻进市中心的俄军第131旅和第81摩托化步兵团遭到车臣武装精锐部队阿布哈兹营和穆斯林营的猛攻,第131旅攻入市中心的300多人中伤亡达70人,旅长阵亡,第81摩托化步兵团只有1名军官和10名士兵活着撤离市中心。26辆俄军坦克被击毁了20辆,120辆装甲车也损失了102辆。俄军死尸甚至被车臣武装用来当作沙包,垒在一起筑成“人体碉堡”,在1994年12月31日到1995年1月2日的三天里,俄军坦克和装甲车损失即达250辆。这其中穆斯林营跟阿布哈兹营之所以战斗力这么强悍是因为这两营的战士里有近一半人马是西方军事强国退役的特种兵组成,这里面有来自美国的海豹突击队成员,有来自德国边防军第九大队成员,有来自法国的宪兵部队还有来自波兰的雷鸣特种部队,这些成员久经战阵,作战经验极其丰富,在跟俄军作战中,他们划分成若干战斗小组,基本三人一组,这一小组配有火箭筒,远程狙击步枪,重机枪。可以说对阵俄军的战斗中机动灵活,远的目标用重机枪,近了用火箭筒,发现可以下手目标用狙击枪,这样特种作战方式让久未参加作战的俄军损失惨重。
在第一次巷战结束后的5年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开始了,这次巷战发生在1999年12月25日至2000年2月,俄军吸取了上一次巷战的教训,普京总统亲自下命令调集了2000余名特种部队成员,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狙击手跟神枪手,而俄军这次采用了以分散对分散,以小组对小组的作战方式,不再采取常规部队大规模进军作战方式。这样有史以来一场有俄罗斯特种兵对阵西方国家特种兵的作战开始了。
这次俄军特种兵基本是5个成员一组,携带便携式肩扛制导导弹,最新式远程火箭筒跟两位以上狙击手。并随时呼叫空中武装直升机跟歼击机支援作战,在经过惨烈的搏杀后俄军2000余名特种兵阵亡1173名,而俄军消灭这些西方国家特种部队成员,(在俄军称雇佣军)总数也达3000余名,附带车臣叛军总数达一万余名。这次作战俄军大获全胜。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车臣战争中的格罗兹尼巷战
格罗兹尼俄罗斯的战栗
对抗方:俄罗斯正规军VS车臣武装
时间:1994—1995年,第一次巷战
1999年12月25日—2000年2月,第二次巷战
兵力对抗:(俄)12万人;(车)约3万人
伤亡人数:第一次巷战(俄)上千人;(车)不详
第二次巷战(俄):1173人死;(车):不详
评论:原来,一座城市也有它的宿命。既然“格罗兹尼”在当地方言里就是“可怕和残酷”的意思,那么,这个车臣的首府早已注定将成为嗜血之城。1918年才建立的格罗兹尼城,是按照作战要塞来设计的,城内堡垒密如蛛网,易守难攻。所以,这里爆发的两次巷战,堪称越战后最血腥的战役。1994年后,它因“让俄罗斯军队战栗”而闻名于世。
早在1994年,格罗兹尼就要了上千俄罗斯士兵的命。据说,杀进格市的一个千余人的作战团仅剩下一名军官和10名士兵活着离开;进入市区的26辆俄军坦克被车臣武装击毁了20辆;俄军的120辆装甲车也损失了102辆;车臣武装甚至将俄军死尸垒成沙包当作街头碉堡——死去的士兵丧失了最后的尊严。5年后,俄罗斯阵亡士兵的尸体再次被污辱。2000年1月24日是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最惨烈的一天。俄军尸横遍野。天特别冷,尸体都没有腐烂,车臣武装踏着它们前进。
自打第二次巷战从1999年圣诞节开始以来,虽然官方报告称俄军平均每天有8人死亡、13人受伤,但报纸建议把这些数字扩大10倍才比较接近真实数字。
是狙击手,是车臣武装的狙击手和一批要钱不要命的国外雇佣兵屠杀了大部分俄军。整个2000年1月,75%的阵亡士兵死在这些屠宰者枪下,他们号称“一枪一命”。俄军士官赫尔巴德斯在他的战地日记里写道:“我旁边的弟兄一个个的倒下去,每个人的脑门上都留有小而圆的弹孔……”1月18日,狙击手甚至射杀了俄军的格罗兹尼前线总指挥马洛费耶夫少将——头部两枪、背部一枪,枪枪致命。而那些雇佣兵们,每杀死100名俄军,将得到1万美元奖金。
凶狠、果断、对地形了如指掌的车臣狙击手如星罗散布于整座城市的阴暗处,每个狙击手搭配一个机枪手和一个火箭炮手。这种三人小组杀伤力强、移动迅速、兼具远-中-近三种距离的火力搭配,简直就是城市街道战的黄金组合。事实上,格罗兹尼巷战是一场狙击手的战争。普京总统调动了大批神枪队员应付局面,但最终他还是下令轰平了格罗兹尼才算了事。
格罗兹尼没有鲜花,在那个寒气入骨的冬季,雪花和血花纷纷竞相绽放。美国人说他们打不起代价如此昂贵的战争——以一寸土地兑换一条人命。
格罗兹尼巷战很惨烈
第一次格罗兹尼之战是二战结束后地球上发生的最惨烈的城市巷战(没有之一),交战双方的人员伤亡率都超过了80%。守城的车臣独立势力在西方各国招募雇佣兵和购买先进武器来打击刚刚经历了解体伤痛的俄罗斯军队。战斗初期俄罗斯攻城部队的装备不齐整,人员士气低落,所以损失惨重,战斗后期俄军调来了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军,又从西伯利亚军区调来了几个装备和人员齐整的军和师,花了很大的代价才扭转了战局,完全占领了格罗兹尼。你可以看看98年俄罗斯拍的<炼狱>,很好的一部讲述第一次格罗兹尼巷战的电影,残酷到无法形容。
格罗兹尼在车臣语中是要塞的意思,它也是按照要塞的作战标准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