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1582年消失的十天(1582年消失的十天日历)

七月网412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1582年消失的十天,1582年消失的十天日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582年消失的十天(1582年消失的十天日历)

历史上消失的十天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日子一天连着一天,不会多一天也不会少一天,但在1582年的10月份,从10月4日后就直接跳到到了10月14日,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会缺失了这十天呢?

关于儒略历和格里高历

一直以来欧洲用的都凯撒大帝时代就已经制定的儒略历,儒略历一年为12个月,大小月交替,每隔四年在二月底增加一闰日,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5日,从凯撒大帝起到当时已经延续了将近1600年,和实际的误差越来越大,因此在1582年教皇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制,转而使用格里高历,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公历,两者相差了10天左右,因此教皇下令跳过了这是天,从1582年10月4日太阳下山后,第二天早上起来就直接跳到了10月15日!

儒略历的来历

准确的说儒略历就是最早的阳历,它是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观测与主导下制定,并由儒略·凯撒大帝(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发布的新历,将早期罗马的历法统一成了新历!儒略历的制定与月亮阴晴圆缺无关,纯初取地球环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基准!

各位在这里肯定有一个问题,难道古罗马时代就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了吗?其实当时还真有人知道,古希腊的阿里斯塔克和赫拉克里特认为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但当时日心说并没有流传,仅仅是以太阳的年周期运行特征制定的历法,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并不清楚是地球绕着太阳转还是太阳绕着地球转!

儒略历的一年为12个月,合计365天,大月31天,小月30天,一年合计366天?没错,罗马人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他们将经常二月份处决犯人的不愉快月份减掉了一天,因此儒略历中的2月份只有29天!那又是怎么变成28天的呢?这是凯撒的继任者奥古斯都生日在8月份,因此将2月份减掉一天,增加到了8月份,因此变成了7月31天,8月也是31天,而二月则变成了28天,每四年才会有一个29天出现!

格里历的来历

儒略历的一年长度365.25天,回归年的长度是:1回归年=365.2421990741日=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比儒略历短了11分14秒,400年就会多出三天,时间越久与真正的地球公转运动误差会越来越大,终有一天会误差到六月份的北半球就开始下雪,这不必惊讶,只要差180天即可,理论上大概是24000年,当然这会在很久以后,但16世纪时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阿洛伊修斯·里利乌斯的主持下改革儒略历制定了新的历法,教皇格里高实施新历时,将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改为格里高历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

这误差的十天就是罗马时代到十六世纪这1600多年的误差累积在这十天中直接消除,格里高历在颁布时同时除了将把1582年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外还有一条规。,年号不能被400除尽的年(轮到闰年)(比如如1700、1800年)不再算作闰年,

这个规定纠正了春分的误差,避免将春分提前十天导致节气错误,另外将格里高历中的年平均长度调整为365.2425日,与回归年仅差26秒,因此格里高历大约过3300年才会误差一天!为什么格里历中会有那么多规定?因为天数是整数,无法分成半天或者小半天,但回归年的点却是一定的,所以格里高历中制定了这个标准来尽量消除这个误差。

1582年消失的十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1582年的时候,公教会宣布采用儒略历,但同时也进行了历法改革,于是在新历法中把误差出来的10天给去掉了,然后就形成了如今所使用的公历。

这也就是为什么翻阅日历的时候差了10天的原因,而且为了纪念这一次的历法改革时任的教皇格里高利13世,所以如今的公历也可称之为“格里高利历法”。

我国使用的农历记录时间,欧洲罗马人采用儒略历记时法,玛雅人使用的太阳历、太阴历等等。所以说日历上1582年10月份消失的这10天并不是凭空就这么消失了,只不过时代发展,记录更新的时候,被人为记录的时候将其抹除。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公元前45年说起,罗马的凯撒大帝采纳了埃及亚历山大的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建议,开始使用“儒略历”(Juliancalendar),“儒略历”中规定:1年分为12个月,单月31天,为大月;双月30天,为小月;只有2月特殊,平年为29天,闰年为30天;如此每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

儒略历一出,便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推广,结果凯撒大帝的继承人奥古斯都(August)一上位,就立马修改了“儒略历”,因为他是8月(所以August在英语里有8月份的意思)出生的。

等到1582年,11分14秒的误差已经累积到了10天,这凭空多出来的10天导致罗马不能按时过上复活节,这复活节是罗马人的重大节日,绝对不允许出现差错。

于是生气的教皇格利戈里做了一个简单粗暴的决定——直接删掉这多出来的10天。于是1582年10月4日一过完,明天就是10月15日。罗马人欢天喜地地同意。

1582年十月份为何消失了

1582年,为了解决地球自转周期“时间差”的问题,新的《格里历》从当年的十月往前跳过了10天。“天呀!我要少活10天”!“还我10天的生命”!人们高呼着口号,上街游行抗议。新的《格里历》的法令颁布后,英国议会通过了使用新的“历法”的决议,这自然引起了“高贵”的英国人的不满。许多民众为自己的人生少了10天的“寿命”,悲伤了,愤怒了。抗议的人群涌向街头,……。看来几百年前“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人是真不会“算账”呀!日历向后“跳了”10天,那在当年12月22号以后死的人,不就死到下一年了嘛!等于多活了“一岁”啊。

严格从历法角度来讲,不是1582年十月份消失了,而是公历(西元)的1582年10月5号到10月14号这十天消失了。(文章有点长,但真的很有用哦)

(每隔十九年,你的农历生日和公历生日就会和你出生的那一年重合哦)

其实在整个历史上,还真出现不少这样的情况,我将从这10天的消失的原因、中国历法发展、现存历法的角度进行阐述,希望粉丝们能够喜欢,互相交流。

一、1582年10月5号-14号10天消失的原因

这个和我们现行的历法有关,不是消失了,而是被人为的抹掉了。

人为的说法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历法纠正、一种是世界末日。

1、我们先来了解比较科学的说法--因历法纠正而抹掉10天

过生日都采用的是太阳历,也就是公历,但在老一辈人哪里一般过的都是月亮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农历。因为现在世界通行的历法是公历,也就是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纪年元年(但经过现在某些的考证,认为基督出生的那一年应该是公元前6-4年),所以这十天对所有现在历史记载来说都是没有的,但是因为还有农历、佛历、伊斯兰纪年等方式的存在,严格来说不是1582年10月这10天消失了,应该说公历1582年10月这十天消失了。例如2020年10月11号,回历(伊斯兰纪年)是1442年2月24日,回历还没有到1582年,自然不会没有历史。(这里不是抬杠,而是严谨的角度来看,因为大家在潜意识已经认同了1582年就是公历的)

1582年以前,欧洲人使用的历法,叫做儒略历,当时罗马执掌颁布历书的祭司出现了严重的错误,把原来历法上规定的“每隔三年置闰”误解为“每三年置一闰”。从公元前45年起,到公元前9年为止,这之间本应设置10个闰年,他们却设置了13个闰年。

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也就是一个回归年),真实的时间长度是365.2422天。那么,按照儒略历算下来,它的平均长度:(365+365+365+366)/4=365.25天。和回归年相比,儒略历每年多出了0.0078天,也就是11分钟14秒。这个历法尽管已经虽然精准,但还是存在误差的,大约每128年就会出现一天的偏差。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

于是在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再次修改历法。而他采用了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直接从日历中抹去。这10天就变为历史的空白。后来这个历法,一直被沿用,并随着西方主导的新世界体系传入整个世界。

2、另外还有一种说法,也就是为了避免世界末日的到来。

我们知道,玛雅人曾经预言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1582年消失了10天,2012年12月21过后10天也就是2013年,用1582年的10天来补2012年的十天,于是世界末日那一天实际上失效了。当然,这种说法只能当做一种茶余饭后的想法。

二、中国历法发展

这里我专门从中国历法发展的角度进行阐述,其实如果现在中国历法以“古六历”直接延续下来的话,上面少十天的现象会更多,让我们一探究竟。个人认为,中国历法的发展总体上呈现从太阳历到阳历、阴历(月亮历)逐步交融过渡的过程。

古人最开始对太阳的东升西落,慢慢的有了一日的概念,古人对月、年的概念要比日要晚很多。那么当简单的历法出现之后,很多时候会出现一年15个月或者其他的情况,当然我们现在是站在公历的角度来思考古人,这是有待商榷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日历的国家,据史书记载曾有99种历法,多已失传。留存下来的最早历法,是周代时的古阴阳历。所谓阴阳历,实际上等于阴阳合历。即采用“阳历”,又称“太阳历”,它是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阴历”又名“太阴历”,它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再配合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数为一年。故实则为阴阳合历。

我国古代大都使用这种传统的阴阳历。到了春秋时代,即非常精确地用19年7闰的方法来调整阴阳历,这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贡献。它比希腊人发明这个方法早100多年。

春秋末年,我国已有四分历,它的岁实是365.25日(岁实就是由本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日数)。这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历法,其数值比后来罗马凯撒所颁布的儒略历相同,而且早了好几百年。

我国阴历曾有四种岁首:秦建亥,即以现行的阴历十月初一为正月初一。周建子,即以现行的阴历十一月初一为正月初一。商建丑,即以现行阴历十二月初一为正月初一。夏建寅,即以周历的三月为正月。现行阴历是沿用夏朝太阴历,故又名“夏历”。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开始,在宫中使用日历,全年12个月,分为12册,每天一页,日历上写明月份和日期,交给服侍皇帝的太监,由太监在日历的空白处记下朝廷大事等,月终呈交皇帝过目后,再送交史官存档,编写“国史”。

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历代皇帝都把年终给文武百官送历书(称秦历),作为定例形成传统。一般历书都把干支、月令、节气、农事、黄遭吉日、农业耕作等经验,印在日历上,并留有空白,以备记事。

西洋古代历法,相对紊乱。但古代希腊历,与我国阴历,基本相近。西洋古代历,多以春分为岁首,埃及以秋分为岁首,后以冬至后十日为一月一日。

在古中国,每一次历法的调整都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因为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为本,重农抑商。因此现在中国农民基本还是以阴历来进行农事活动。

民国时期,曾经短暂的将公历的元旦改为春节,但是大多数还是以农历春节为重,建国后,基本形成两种模式,尤其是国家法定假日,90年代以来的传统文化复兴,元旦也过,但更重要的还是春节。

三、现存历法

在世界各地的历法的发展中,基本都是太阳与地球、月亮与地球运转关系规律进行总结出来的,但是因为地球分为南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恰恰相反,又各自处于不同的时间维度等原因,各地历法各有特点。

在此我只提4种现存使用人数较多的历法。前三种都与宗教有关,而且恰恰是世界三大宗教。

公历,也就是以耶稣出生的那一年开始,作为元年,到今天是2020年10月11日。

佛历,也就是以佛祖涅槃后一年为纪年元年,到今天是2564年,泰国和东南亚佛教国家民间用得比较多。

回历,也称伊斯兰历,又称希吉来历,是阴历的一种,为世界穆斯林所通用,公元639年,伊斯兰教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为纪念穆罕默德于622年率穆斯林由麦加迁徙到麦地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决定把该年定为伊斯兰教历纪元。今天是1442年2月24日。

中国阴历,中国阴历也是阴阳调好的历法,不是单纯的月亮历,目前中国阴历还是以天干地支的纪年方式,今天是庚子年八月廿五日。也有短暂的按照黄帝纪年法,也称为轩辕纪年法,也就是今天是4717年8月25日。对于元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黄帝诞辰为元年,一种是以黄帝执政的那一年为元年。

随着近代西方的强大,公历也得以在世界通行认可,也方便了世界的交流,也是文化全球化的表现。当然,世界各地也还保存和使用者适合自己的历法。公历如同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各地方本土的历法是各自的母语。

1582年,教宗优尔邦孔帕尼改变历法,用格里历取代儒略历,并将当年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