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7个月宝宝注意事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7~9个月宝宝辅食注意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7个月宝宝早教内容
7个月宝宝早教内容
7个月宝宝早教内容,宝宝在七个月的时候其实已经非常灵活了,进行早教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行动能力,还能考验智力,以下是7个月宝宝早教内容,家长们一起来看看吧。
7个月宝宝早教内容11、跷跷板。大人走路的时候可以把宝宝放在自己的脚上,让宝宝正面对着你,然后抓着宝宝的胳膊,跟着你走路的节奏一起走动。
2、举腿。重复将宝宝的腿抬起和放下,动作要慢,柔。要慢慢地举起他的腿到胸部,不要太用力。
3、质地“小径”。将不同质地的擦脚垫,地毯等物放在地上拼起来,让宝宝自己爬行。
4、摇晃物品,宝宝七个月时很喜欢一些会晃的东西,比如充气玩具。
5、做牵拉玩具,把玩具用绳子串起来,让宝宝去拉。
6、豆子袋,宝宝可以拿、推、丢。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
7、炊事玩具可以锻炼宝宝的智力。还可以让宝宝过家家。
8、扔球游戏。让宝宝能把小球扔到空罐子里,激发宝宝的兴趣。
7个月宝宝早教方法
7个月的宝宝身体发育慢慢平缓,可以做很多简单的小动作了,家长也有必要掌握一些早教方法全方面地锻炼孩子。
1、让宝宝坐在毯子上玩:比如宝宝想去拿一辆正在开的玩具小汽车却拿不到的时候,可以帮助他翻过身,将小车拿到手。宝宝只要靠自己翻过身才能锻炼到肌肉、韧带等,这种信号才能传入大脑,促进大脑的发育。
2、让宝宝听轻音乐:音乐节奏可快可慢,也可以不同强度,能够提高宝宝的感知能力。家长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拍手,挥动手臂,培养孩子的节奏感,让孩子积极快乐。
3、训练宝宝的记忆力:家长可以把宝宝平时接触的玩具比如娃娃或者积木等放桌上,大人跟婴儿讲出这个玩具的.名字让他自己伸手去拿,也可以把宝宝经常玩的玩具换个地方,让宝宝去寻找,重复这样的玩法几次后,孩子的记忆力也形成了,更好地寻找这些物体。
7个月宝宝早教内容27个月宝宝早教内容
7个月宝宝会模仿说话声,也会认生,区别自己的亲人和陌生人,还能有意识地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七个月的宝宝还有的会出现分离焦虑的情感,那么7个月宝宝有哪些早教内容呢?一起看看吧。
1、锻炼宝宝的运动能力:家长可以一只手抱着孩子的膝盖部分,另一只手抱着孩子的胸部,然后让孩子自己用双手支撑在台面上,此时松开在胸前的手,让宝宝能够自己直立支撑,每天可以练个1次,每次的时间在3~5分钟。
2、培养宝宝的认知行为:可以给宝宝创造新的条件,增添新东西在他周围。也可以多让宝宝观察周围的现象,用玩具或者图片书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宝宝认知行为。
3、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家里的人可以每天和宝宝说说话,可以培养家人和孩子之间的爱,又能让宝宝熟悉每个人,模仿他们说话的口气,语音,注意说话声音要温柔,适当的时候可以加上不同的手势,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对应手势。
7个月宝宝早教的好处
早教无论如何都是有好处的,培养宝宝各方面的能力,毕竟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啊,所以家长肯定会注重这方面的教育,那么一起来了解一下七个月宝宝早教的好处,让更多的家长重视起来吧,
宝宝七个月的时候已经很灵活了,比如他们的手指头就很灵活,可以用他们的五个手指头配合抓东西,还有些宝宝都可以用一直拇指加上任何一只手指捏起来东西。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变得越来越好。同时两只手配合眼睛可以玩弄更多物体。
7个月宝宝早教也能够促进宝宝的智能发育,早教不是说强迫宝宝做他们不感兴趣的事情,而是要了解宝宝感兴趣的方面,慢慢培养他的学习兴趣,满足他的脑发展。
所以7个月宝宝的早教不仅仅是提高他们的发育商,还要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比如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等。
7个月宝宝早教注意事项
7个月宝宝的语言发展已经很敏感了,可以发出一些具体音节了。这一阶段也有很明显的发生意识和理解意识了,所以7个月宝宝早教很重要,但是早教中也要注意一些事项,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吧。
首先,要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适合早教。我认为大自然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因为可以感受生活,宝宝可以学习种花草,可以观测天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其次,早教中要注意提高培养宝宝的口语能力,平时多和宝宝讲讲话,语言要富含信息量,使这些语言信息可以听进宝宝的大脑里,语言要规范,其实宝宝这个时候每天给他听半小时美文也是不错的。
最后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可以让宝宝做做纸工,给宝宝创造快乐。还可以培养宝宝的自我服务能力,让宝宝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不要太过插手。
7个月宝宝早教内容37个月宝宝怎么教育
很多人以为7个月大的宝宝不需要教育,只需要负责日常的吃喝拉撒就可以了。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宝宝7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一定的教育:
1、宝宝锻炼
宝宝7个月之后运动能力会增强,宝宝自己也会随意的挪动,会想要自己做些什么。这个时候可以开始锻炼宝宝的爬行能力。
和宝宝在玩耍的时候父母们可以在宝宝的前方放一些玩具,让宝宝爬着去取。宝宝有足够的爬行能力,也会有利于往后四肢协调。
2、四肢能力
宝宝7个月大的时候可以锻炼四肢能力,这和智力的开发也有关系,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重。
最好的方法是用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放在宝宝的前方,但是实在抓不大的范围内,让宝宝想要抓却抓不到,这为往后的站立行走也有好处。
3、培养感情
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和宝宝们培养亲密的关系,这个时候宝宝已经开始认人了。
4、婴儿排便训练
这个时候可以培养婴儿定期排便的习惯,7个月大的宝宝并不能够表示要排便了,父母们遇到了难题。其实宝宝发出用劲的样子,表示宝宝已经开始了排便的动作,父母们可以多些注意排便的次数和规律。
七个月婴儿都应该会什么
宝宝到了七个月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发育的和快,想想才半年,他已经从只会哭,发展成可以用嘴巴发出声音,甚至说话了。
其实,到了七个月的时候,宝宝身体的各中脏器发育逐渐完善,能学会很多本领。从宝宝六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以来,就已经能看到宝宝巨大的变化了,这些变化都是宝宝生长发育得到的本领。
在这个月份,妈妈不仅需要对宝宝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还要注意宝宝的大动作发展,这些动作,都是宝宝应该学会的本领,将来的走路、运动、生活自理都需要。所以七个月的宝宝应该会的本领有以下几方面。
肢体方面:会调整自己的状态来观察周围的情况
七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熟练掌握坐和翻身的这些肢体动作了,而且远比以前活跃了,因为他好奇心变重了,头部也更加灵活,能自由转动。所以宝宝会转动头部,并且变换姿势观察周围的事物了。
语言方面:咿咿呀呀变成“噪音制造机”
七个月的宝宝语言发展进入了敏感期,可以发出咿咿呀呀声音,多多引导,一般是可以说简短的词语的,只是会的语句较少。当然,宝宝们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就会比较晚,爸爸妈妈需要有耐心地去引导。
视觉方面:远处的东西也能看清楚了
新生儿的视力很差,两周的宝宝也只能看清30厘米以内的事物,而且还是黑白的。而七个月的宝宝就能看清远处的事物了,并且喜欢寻找周围的物品,追随食物去看。有如果妈妈从宝宝近处走远,宝宝也会跟随,站远了的话,宝宝也能进行眺望。
听觉方面:能分辨声音,也能懂一些意思
如果妈妈呼唤爸爸,宝宝的头会转向爸爸,知道妈妈喊得是什么。
触觉方面:什么都往嘴里放
周围的小物品,只要能抓起来的,就会往嘴里放。而且想抓就抓那种。所以,妈妈一定要把物品清洗干净,尤其是宝宝经常活动的周围的物品,以免宝宝“病从口入”。
七个月的宝宝都应该会些什么了呢?
我们妈妈应该发现,宝宝七个月大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爱睡觉的“懒宝宝”,而是成了一个对什么都感兴趣的“学习标兵”啦。
一、宝宝的体能动作和活动能力大大增强,活动范围也随之扩大。宝宝翻身,会坐,会滚动身体,并且有了向前爬的迹象。
俗话说“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七个月大的宝宝,已经能够熟练的翻身和独自坐着了,有的宝宝也已经能够滚动了。这里的滚动指的是宝宝在平躺的情况下,向同一方向侧身,趴下,再侧身,再平躺,这样反复的同一方向的侧身翻滚。
这个时候宝宝对身体的控制力增强了,活动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就需要为以后的爬行做好准备。宝宝在7个月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爬行的欲望,但是宝宝还不会爬,只是靠着腹部的蠕动来稍微的移动,有些宝宝甚至会出现倒爬。这些都是正常的,妈妈不必着急,等宝宝再大一些,就会向前爬了。
二、七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发出简单的音节了,还会咿咿呀呀的说话。
宝宝会模仿大人所发出的音节,会对着玩具呀呀的说话,有的宝宝已经能发“baba”,“mama”等音节了。这个时候的宝宝,还不知道“baba”,“mama”的意思,但是爸爸妈妈可以对宝宝进行引导,比如妈妈指着爸爸对宝宝说“爸爸”,当宝宝发出“baba”的音节时,爸爸就亲一下宝宝,反过来也一样,宝宝对着妈妈说“mama”的时候,妈妈也要亲一下宝宝,这样宝宝就会逐渐的把音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明白音节所代表的含义。
这个时期的宝宝进入了语言学习的敏感期。爸爸妈妈要经常陪宝宝说话,引导宝宝发音。还可以给宝宝放他喜欢听的节奏欢快的儿歌,让宝宝在音乐的熏陶下,练习发音。
三、宝宝还会根据声音寻找声源,能认出熟悉的事物。
宝宝开始对声音有了敏感度,对爸爸妈妈的声音最为熟悉,当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时,会表现的很高兴,手舞足蹈,并转头寻找声源。
七个月的宝宝也会记得自己熟悉的玩具,事物等,妈妈可以给宝宝准备他喜欢的玩具,对宝宝说“拿起XX玩具,给妈妈,好不好?”,宝宝就会正确的把玩具抓起来。同时,妈妈也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图画书,教宝宝认识上面的图画,比如:小动物、水果、植物等。妈妈先教宝宝认识几个简单的,然后再把画本合上,让宝宝自己找出来。宝宝找出来之后,妈妈要给宝宝鼓励和表扬,亲一亲宝宝,让宝宝觉得很开心和快乐。
这样能锻炼宝宝的记忆力,也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四、宝宝已经开始长牙了,并且逐渐的添加辅食,宝宝慢慢的学会咀嚼和用汤勺进食。
宝宝在七个月大的时候,已经开始逐渐的添加辅食了。因为这个时候,大多数宝宝已经长出来了两颗小牙,需要添加一些固体的食物,就需要用汤勺进食了。
因为宝宝之前一直使用奶瓶,对汤勺需要有一个接受和适应的过程。妈妈可以把奶或者宝宝喜欢的果汁用汤勺喂给宝宝,这样减少宝宝的抵触心理。刚开始宝宝还不适应,奶或者果汁会从嘴角流出,妈妈不要着急,多试几次,当宝宝能够喝下一点的时候,要对宝宝进行鼓励“宝宝真棒!宝宝加油哦!”慢慢的宝宝就会适应汤勺进食了。
家长要注意的是宝宝乳牙刚刚萌出,要好好保护,所以最好选择硅胶材质的汤勺。
五、宝宝的社交能力。
七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灵活的控制双手了,这个时候,妈妈可以教宝宝用手的动作来表达“再见”和“谢谢”。比如爸爸要出门了,对宝宝说“宝宝,再见哦”,妈妈就用手举起宝宝的右手,左右挥动,对宝宝说“爸爸去上班,我们给爸爸说再见!再见!”;平时可以帮助宝宝把两只小手握拳相对,不停的摇晃,说“谢谢,谢谢”。有人给宝宝东西的时候,妈妈就教宝宝这样做,边做边说“谢谢”。一段时间后,宝宝就会明白手势所代表的含义。会在妈妈提醒宝宝“再见”或者“谢谢”的时候,做出相应的动作。
宝宝也已经能够理解爸爸妈妈的表情和动作所代表的含义:摇头表示“不”、点头表示“可以”、微笑表示“开心”等。随之宝宝也会学会这些动作表情。
七个月的宝宝,正处于身体、动作、情感、语言等高速发展期,妈妈要对宝宝好好照顾,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陪伴孩子度过美好的一天。
睡眠:7个月大的宝宝你会发现睡眠周期变长了以前半小时一周期,慢慢变成一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长牙:大部分宝宝已经长出2颗牙齿,也有的宝宝没有长牙,家长也不用过分担心,有的婴儿出牙比较晚,周岁时才开始长牙。
肢体动作:可以不用靠父母,自己会翻身,会坐起来,躺下去,可以长时间地很稳当的自己坐,有一些宝宝已经开始会简单的爬一两下。
精细动作:如果有布蒙在他的脸上,他可以坐着把它拿掉。会撕纸,抓取物品更准确,会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取小东西。什么东西都喜欢放在嘴里啃咬,小东西可以从一个手中转移到另一个手中。
大脑发育: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一些轻微的声音都可以捕捉到,已经学会咿咿呀呀模仿父母发声,一些宝宝可以清晰喊“mama”,当然也有一些宝宝,要等到一岁左右才会叫妈妈,眼睛可以看的更远看得更清晰。
注意事项:宝宝在玩耍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些儿歌,父母多与孩子做亲子游戏,7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理解父母说话的含义,父母不妨与宝宝多交流,喊宝宝的名字,放慢语速,吐字清楚,结合动作表情,宝宝慢慢就可以理解父母传达给的含义。辅食方面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细小颗粒的蔬菜给宝宝,锻炼宝宝适应咀嚼能力,还可以锻炼自己用小手抓着奶瓶喝奶喝水等等,
…………………………………………………
七个月大的宝宝会做些什么?
七个月大的宝宝已经能够做很多动作了,例如表现出对很多东西感兴趣;会向不同的方向转头;会吸吮自己的大拇指;床上来回滚动;而且你逗宝宝的话,他会发出咯咯的笑声。
7个月宝宝的行为动作表现
身体发育主要指标
体重指标
宝宝平均每周增长100克,每月平均增长500克,男宝宝体重平均8.75公斤,如果低于7公斤或高于10.91公斤,为体重过低或过高。女宝宝体重均值为8.13公斤,低于6.54公斤,或高于10.1公斤,为体重过低或过高。
身高指标
每月平均增长2厘米,男婴身高均值69.8厘米,如果低于65.2厘米,或高于74.5厘米,为身高过低或过高。女婴身高均值68.1厘米,低于63.6厘米或高于72.6厘米,为身高过低或过高。
其他发育情况
这个时候宝宝已经长了1-2颗乳牙,多数宝宝下乳牙萌出两颗,有的宝宝上乳牙也开始了露头了。每日排尿16次左右,便1~3次。添加辅食后尿便颜色加深,次数增多或发稀,妈妈不需要干预。每天平均睡眠15~16个小时左右,白天小睡2~3次。
7个月的宝宝已经长了很多本领,并且越来越可爱,而且对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越来越好,能建立起规律的生活习惯。
7个月的宝宝应该会这些:
1.宝宝的情感越来越丰富
7个月的宝宝性格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例如,宝宝的玩具被爸爸拿走,有的会放声大哭,有的不会哭闹,去需要寻找别的玩具。
妈妈要离开,会哭得很伤心,见到妈妈会表现的比以往更高兴。见到生人,玩一会也可以变得很熟。
2.会将相应的东西联系起来
例如,看见水壶就知道可以喝水,看见饭碗就知道要吃饭了。
当他听到熟悉的物品名称,就会用眼睛寻找。
3.听觉能力
听到有节奏的音乐,身体会随着节拍左右摇摆;
能够辨别爸妈的说话语气,喜欢爸妈用和蔼亲切的语气说话,听到愤怒、生气声音会害怕和哭泣。
4.语言能力
已经逐渐开始懂得语言的意义,如听到杯子,会用眼睛寻找。
开始发出简单的音节,如妈妈、汪汪、爸爸等。
5.动作能力
可以坐的很稳,能够自由地利用胳膊和手,手越来越灵活,例如,可以捏起地上稍微大一点的东西。还可以倒手。
有些宝宝现在已经开始学习爬行,首先是匍匐前进,肚子不能离床,还可以倒爬。
6.基本发育指标
体重:男孩平均9.12千克,女孩平均8.49千克;
身高:男孩平均71.52CM;女孩平均69.99CM;
牙齿:大部分孩子已经开始出牙了,有的孩子已经出了2-+4个牙齿。
宝宝到了7个月大时,家长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宝宝的身高和体重已经增长得比较缓慢,宝宝也不是原来的胖嘟嘟模样,而且宝宝跟同月龄宝宝相比差异也比较明显。有的宝宝已经4颗牙齿,有的宝宝2颗,甚至有的还没开始萌牙呢。
那么,七个月婴儿都应该会什么?
1.动作
这时候宝宝开始有目的性的各种动作,会用两只手去拿自己想要的东西,会把玩具拿在手里来回摸索,还会把玩具从这只手递到另一只手上,偶尔还会拿着玩具使劲地敲打。更好笑的是,这时候家长如果把新的玩具递给宝宝,他就会把手里的丢掉,再给他新的,他又会丢了手里的。
2.语言
7个月的宝宝能够听懂妈妈说的一些简单的语言,比如说“宝宝喝奶奶”“给妈妈、给爸爸”,聪明的宝宝还知道自己经常玩的玩具名称,妈妈让他拿什么,他大概就知道妈妈指的是什么。
3.心理
这时候宝宝会无意识的发出“baba~mama”的音调,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但是他们却知道面前的人对这个表现的非常开心,然后慢慢的从无意识发展到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
7个月宝宝多数能独立坐着了,他们非常喜欢洗澡时坐在浴盆里玩水,甚至会用手拍打水花,还会呵呵大笑,如果妈妈把他从浴盆抱出不让玩了,他也会闹些小别扭的哦。
所以,7个月宝宝已经步入学习语言、动作等敏感期,作为父母一定要敏锐的捕抓住这些机会,在宝宝成长的道路上做一个优秀的“领路人”!
宝宝的运动发育在儿科有个简易的口诀:“三抬六坐,七滚八爬,九立十二走”。里面大致概括了每个月宝宝的正常发育,7个月的婴儿一般来说的话,应该会翻滚,和独立的坐立了。这只是大动作方面的技能,说到其他技能,那可就多了。
七个月婴儿都应该会什么?
1、情感方面:7个月大的婴儿白天玩耍的时候,会越来越多。跟妈妈已经建立起了亲密的依恋关系,当妈妈对着婴儿笑,婴儿就会露出高兴的表情。但妈妈要是从婴儿身边离开,他就会哇哇哭表达自己的不舍。
2、理解能力方面:7个月的婴儿如果家人喊他的名字,他会将脸朝向声音的方向。这也说明婴儿开始听得懂自己的名字了。我家二宝在7个月的时候也是能听懂我喊他名字了,不过名字要固定,不要一会“宝宝”,一会喊大名,他会很困惑。
3、运动能力方面:7个月的婴儿,手已经很灵活了。经常会在他的视野范围内,能抓到的东西,就会往嘴巴里放。婴儿腿脚的力量也会增强,抱起来放在膝盖上,他会一蹦一蹦的往上跳。
七个月婴儿看护应该注意些什么?
上面我们说了7个月婴儿已经会这么多小本领了。那么再看护的时候,就要多更加细心了,特别是安全方面。
可以把婴儿喜欢的玩具放在他够不到的地方,鼓励他爬过来,锻炼他的爬行能力。多带婴儿出去散步,接触外面的新鲜空气和晒晒太阳。
婴幼儿期宝宝的成长总是来得猝不及防,一天一个大变化,会的本领也越来越多,每天都会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宝宝的发育是全方面的,可以从大动作、精细动作、感知觉、语言和社交等方面观察。从这些方面来看,7个月宝宝的基本技能表现如下:
大动作
能熟练的翻身,部分宝宝已经学会独坐,能扭转身体去够周围的东西,拉向自己。
精细动作
两手会抓握玩具,可以把玩具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有的宝宝手指更为灵活,能抓取一些小的物品。
感知觉
语言能力
可以发出类似于“baba”“mama”的双唇音,还能模仿大人做出咂舌的声音,砸吧砸吧嘴,似乎对自己嘴巴里发出的声音十分好奇。
认知能力
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与父母的关系也更加亲密,看到父母会很高兴,会做出笑脸,对不喜欢的事情会表现出拒绝,见到陌生人时可能会哭。
不过每个宝宝都有发育的个体差异,当自家宝宝跟别人家不一样时,爸爸妈妈不要着急,不要比较,观察和等待自己孩子的发育进程。
自宝宝出生后,孩子的生长发育总牵动每个父母的心,那么七个月婴儿都应该会什么?
1.宝宝有了初步的规律概念
孩子开始知道什么时候吃奶,什么时候散步,胃肠蠕动已经非常有规律,可以定时大便,孩子的这个特点有助于顺利度过断乳期。
这个月妈妈可以着手准备断乳了,增加辅食的种类和量,但添加辅食一定要遵循规律,合理搭配、均衡营养。
2.孩子的个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的性格正在变得明显,个体间的性格差异也慢慢区别开来,有的孩子看到自己的玩具被拿走会放声大哭,而有的孩子侧比较“憨厚大方”,不哭闹也不在乎,而是去寻找别的玩具玩。
3.宝宝情感更丰富
7个月的宝宝个人情感也更丰富。妈妈不见了,一会就哭得很伤心,见到妈妈时比以往更高兴。跟爸爸也更亲近,见到生人也不会太害怕,一会儿甚至能混得很熟。
4.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七个月的宝宝,对玩具有了更深的认知,玩具丢了会找,能认出熟悉的事物,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能和妈妈进行交流,会自己吃饼干,能够理解简单的词义,明白大人和他们说话时,哪些是表扬,哪些是喜欢,哪些是批评了。
5.晚上睡觉比较安稳且时间较长
这个月的孩子白天的唾眠时间继续缩短,夜间唾眠时间相对延长,上午和下午可以各睡一次,每次1~2小时,一天的睡眠时间在15-16小时。
但有的孩子白天贪睡,晚上却不睡,这种不良的睡眠习惯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都很不方便,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父母要注意纠正,调整整白天的睡眠时间,晚上不要让孩子太兴奋。
1,运动能力,其实宝宝6个月的时候已经能由俯卧翻身到仰卧,试图能坐了,只是还不是坐得很稳,到了7个月的时候,运动能力进一步加强,手脚更灵活,如果你把他摆成坐直的姿势,他将不需要用手支持而仍然可以保持坐姿,并能学着爬行了,宝宝从卧位发展到坐位是动作发育的一大进步。这个时候宝宝可以将物品从一只手转移到另一只手、从一侧到另一侧的转动并反转。尽管还不能够站立,但两腿能支撑大部分的体重。扶着掖下时能够上下跳跃,坐在桌子边的时候用手抓挠桌面,可以够到桌上的玩具,会撕纸,会摇动和敲打玩具等
2,语言发育,语言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形式,和智能发育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6-7个月能发出单字唇音了,比如能发出’爸‘,’妈‘等单音字,这时他开始主动模仿说话声,在开始学习下一个音节之前,他会整天或几天一直重复这个音节。他对你发出的声音的反应更加敏锐,能熟练地寻找声源,听懂不同语气、语调等
3认知发育,,此时的宝宝,玩具丢了会找,能认出熟悉的事物。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能跟妈妈打招呼了,会自己吃饼干了,出现认生的行为,能够区别亲人和陌生人,对许多东西表现出害怕。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情绪,如用哭、笑来表示喜欢和不喜欢。能够理解简单的词义,懂得大人用语言和表情表示的表扬和批评;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示要大小便。
7~9个月宝宝辅食注意哪些
7-9个月宝宝变化很大,从爬到站了,有的甚至还会扶着走一两步了。手指的精细动作也从抓握到捏了。所以这个阶段的辅食我们要相应的有变化
一:辅食的形状7个月仍然以糊状为主,比六个月的时候稍微浓一点。
8个月宝宝的口腔发育到了蠕嚼期,可以吃浓稠的糊膏状米糊了。可以添加手指食物,比如能刚好轻轻捏碎的南瓜块,煮烂熟的怀山片,莴笋片
9个月宝宝可以细嚼了,可以吃软烂的面条,烂粥。
二:每日辅食添加的量
1:宝宝每日的奶量要达到600毫升700毫升左右。吃四次以上的奶。
2:辅食可以添加两到三次。我闺女9个月是早餐加了一次蛋黄。中午晚上各一次辅食
三:食物要多样化,每日都要有肉菜水果
7个月:各种泥,菜泥,肉泥,水果泥
8个月:南瓜块,土豆块,莴笋片,肉丸子,蛋黄,鸡蛋羹,鸡蛋只吃蛋黄,一岁以后再吃蛋清。
9个月,猪肝条,小馒头切成条状,宝宝刚好抓,煮烂熟的鸡肉,小饺子,小云吞。都可以给宝宝自己抓着吃。锻炼自主进食的能力,为以后自己吃饭打下基础。
这是我自己做的小饺子,刚好她抓手上吃。
我宝宝9个月多几天,辅食添加变化挺大。上个月拉了一次肚子,吃太多了。不消化。爸爸妈妈一定要记得适量,不要因为宝宝爱吃就多加。很容易不消化
7-9个月是宝宝辅食添加的关键期,科学添加辅食,不仅可以让宝宝做到营养均衡、膳食多样化,还可以锻炼宝宝吞咽、咀嚼功能,以及促进手眼协调性等精细动作的发育。根据最新的婴幼儿喂养指南,宝宝添加辅食是从满6个月,也就是第7个月开始。这一阶段辅食是泥糊状食物。种类包括婴儿米粉、米粥、各种蔬菜泥、水果泥、蛋黄、鱼虾泥、肝泥、肉泥等。每一餐辅食都要尽量多种食物。
这一时期的宝宝,胃肠道开始分泌可以消化淀粉类食物的酶,消化功能开始增强,可以进食米粉、烂糊的面条,进一步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另外,从被动接受喂养转变到自主进食,自己动手去体会、感知食物、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性、对宝宝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都有良好的发展。所以千万不要阻止宝宝自己用餐的良好习惯,顺应宝宝需求来喂养,有助于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并且具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一句话: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辅食添加,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单一到多样,让宝宝逐步适应各种食物。
注意:宝宝的辅食需要现吃现做,避免二次污染造成细菌性腹泻等。
7-9个月宝宝食谱举例:
6:00母乳或配方奶粉200ml
9:00加铁米粉一小碗,胡萝卜泥/蛋黄泥一勺
10:30苹果汁/泥,补充水分
12:00母乳或配方奶粉200ml
15:00烂面条一小碗,肝泥/鱼泥一勺
18:00大米小米粥一小碗,香蕉泥/菠菜泥一勺(或母乳/配方奶粉200ml)
21:00母乳或配方奶粉200ml
说明:母乳最大分泌量(1次)一般是150毫升。如果母乳喂养,哺喂次数要增加。
7-9个月的宝宝的辅食添加参考以下3点注意事项:
1.有计划的添加
其实从辅食一开始就应该有计划的来添加,比如可以制定一个周菜单、月菜单,这样可以让你辅食的搭配更合理化,比如肉菜鱼虾水果等搭配着进行。
还是要遵循2-3天新增一个新食材的原则,观察宝宝是否有过敏反应,比如腹泻、便秘、身上嘴周起疹子等等。如果吃完起了过一会儿就消失一般可能是食物不耐受刺激的,通常没大问题,如果起湿疹之类的不下去那这种食材三个月内尽量先回避。哪种食物孩子吃完容易腹泻和便秘可以记录一下,以后进行搭配的时候可以综合来提供。这就是有计划添加的好处,让你更了解孩子的情况,不至于慌乱。
2.逐渐过度,尝试手指食物
辅食的性状通常6-7月龄以泥糊状为主,8-9月龄可以过度到颗粒状,这期间需要逐步进行,比如6个月的泥糊要细腻一下,7个月了可以稍微粗糙,8个月呢加一点颗粒感,9个月加碎末等等。
当然这只是一个思路,就是慢慢来。期间可以尝试着加手指食物,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针对不喜欢吃辅食或者拒绝勺喂的宝宝,也可以试试,没准自己吃会兴趣大增。当然提醒家长们要学习好海姆立克急救法,安全最重要。
3.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尽量让孩子一开始的辅食添加就有规律,固定时间并且固定在一个地方。餐椅是非常好的选择,从小让他养成吃饭坐餐椅的习惯,长大也不会拒绝,大人会非常省心。
当然随着宝宝慢慢长大,时间上可能也是需要慢慢调整,开始可以1-2餐,慢慢到2-3餐,一岁后逐步过度到三餐为主。
我是一个混迹育儿圈10年终于得以自己施展拳脚的双胞胎宝妈,是朋友圈中的辅食达人,育儿小百科,爱生活爱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与您一起同行,在育儿育己的路上共同学习成长哈。记得帮我点赞关注哦哈,谢谢!
可吃辅食
米粉、土豆泥、桃子、麦片粥、胡萝卜、磨牙饼干、南瓜、红薯、山药。
进食方式吃辅食技能发展
宝宝添加过几个月的辅食,经过逐渐的适应,已经建立起了“吃饭”的规律,妈妈大多也在喂奶喂饭的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又适合宝宝的育儿方法。对8个多月的宝宝来说,吃饭又迎来了新的里程碑事件——添加蛋黄。因为蛋黄有比较高的致敏风险,所以与“第一口辅食吃蛋黄”的传统育儿观念不同,建议妈妈在宝宝满8个月后再尝试添加。
鸡蛋中的蛋白质主要集中在蛋清和蛋膜中,其他营养物质在蛋黄中。蛋黄富含脂溶性维生素、单不饱和脂肪酸、磷、铁等微量元素,满8个月的宝宝可以添加蛋黄,但蛋清最好等宝宝1岁后再添加。妈妈在一开始给宝宝吃蛋黄时要由少到多逐渐添加,先从蛋黄的1/4或1/8开始,每天最多不要超过1个,不要认为蛋黄有营养就多吃。
白水煮蛋是最好的,能较完整地保存鸡蛋中的营养物质不被破坏。鸡蛋煮好后剥出蛋黄,碾碎后与其他食物一起混合后喂给宝宝,不建议直接把掰碎的蛋黄给宝宝吃,以免蛋黄比较干噎住宝宝。加入蛋黄后的糊状辅食可能会比较稠,妈妈可以适当加一些水。
成功添加蛋黄之后,宝宝的辅食菜单由谷物、蔬菜、水果、肉类和蛋黄构成,种类变得更加丰富了。不过,不建议1岁内的宝宝过早添加蛋清、蜂蜜、海鲜、鲜牛奶及鲜牛奶制品、大豆及大豆制品。若想给宝宝添加这些食物的话,妈妈不妨再等上几个月。
7-9个月宝宝变化很大,从爬到站了,有的甚至还会扶着走一两步了。手指的精细动作也从抓握到捏了。所以这个阶段的辅食我们要相应的有变化
一:辅食的形状
7个月仍然以糊状为主,比六个月的时候稍微浓一点。
8个月宝宝的口腔发育到了蠕嚼期,可以吃浓稠的糊膏状米糊了。可以添加手指食物,比如能刚好轻轻捏碎的南瓜块,煮烂熟的怀山片,莴笋片
9个月宝宝可以细嚼了,可以吃软烂的面条,烂粥。
二:每日辅食添加的量
1:宝宝每日的奶量要达到600毫升700毫升左右。吃四次以上的奶。
2:辅食可以添加两到三次。我闺女9个月是早餐加了一次蛋黄。中午晚上各一次辅食
三:食物要多样化,每日都要有肉菜水果
7个月:各种泥,菜泥,肉泥,水果泥
8个月:南瓜块,土豆块,莴笋片,肉丸子,蛋黄,鸡蛋羹,鸡蛋只吃蛋黄,一岁以后再吃蛋清。
9个月,猪肝条,小馒头切成条状,宝宝刚好抓,煮烂熟的鸡肉,小饺子,小云吞。都可以给宝宝自己抓着吃。锻炼自主进食的能力,为以后自己吃饭打下基础。
这是我自己做的小饺子,刚好她抓手上吃。
我宝宝9个月多几天,辅食添加变化挺大。上个月拉了一次肚子,吃太多了。不消化。爸爸妈妈一定要记得适量,不要因为宝宝爱吃就多加。很容易不消化
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孩子王育儿顾问建议可以选择强化铁、强化锌等米粉,细腻更容易被宝宝身体吸收。有的妈妈问,宝宝的第一口辅食难道不是蛋黄吗?说蛋黄的,你们肯定忽视了一个风险:蛋黄不易被宝宝吸收,而且有过敏的风险。而米粉中有宝宝所需的多种营养素,如钙铁锌等,同时又很细腻,更容易被宝宝身体吸收。米粉过后,可以慢慢的添加各种泥类,像蔬菜泥、肉泥、水果泥等等。宝宝9-10个月的时候,就应该过度到可咀嚼的食物了像肉末、烂面条、碎蔬菜等等,帮助宝宝咀嚼能力的学习。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要注意,不要多种辅食一起添加,而应该一种一种慢慢单独添加。这样的话,如果发生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能迅速找到过敏源。一旦宝宝出现过敏症状,就先暂停添加这种辅食观察看看,到底是因为吃了这个辅食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可以过段时间再添加此款辅食试试,如果宝宝仍然过敏就停止食用了。
再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还要注意一点,7-9个月甚至1岁以内的宝宝,都不需要在宝宝的辅食里额外添加盐了。此时宝宝喝的母乳或者配方奶,以及辅食本身富含的钠已经能满足宝宝的需求。盐分过多的摄入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对于小宝宝来说,心肾功能发育还不健全,很容易导致心肾脏受损的。另外,盐摄入量过多还会影响钙的吸收,导致宝宝个子长不高。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您好,我是南瓜妈妈,专注科学育儿,很高兴为您解答。
在这里,我们先假设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了,那么,一般情况下来说,辅食添加初期,都会给宝宝尝试一些含铁的米粉,或者蛋黄等等,但是关于米糊的调制方法很多人却是一知半解。
如何正确为宝宝调制米糊呢?
首先,需要调制米糊的时候一定要用温开水,太烫的水会破坏米糊的营养成分,其次,调制米糊的时候要加入奶粉,单纯的米糊营养是不够的,加入奶粉以后,不仅会增加营养,也会使米糊的口感更好,宝宝更爱吃。
学会正确的调制米糊以后,我们就可以按照这种方法给宝宝尝试不同口味的米糊了。要知道,这个阶段的宝宝,除了母乳或者配方奶,米糊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辅食了。
因此,增加米糊的种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以下几种方法会让米糊既美味又营养。
一、米糊中加入蛋黄
蛋黄中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和铁,对宝宝来说是非常营养的食物,而且,很少有宝宝会对蛋黄过敏。在添加蛋黄的时候,可以将一整个鸡蛋直接白水煮蛋,煮熟以后剥出蛋黄,用勺子压成泥,再加入调制好的米糊中。
二、米糊中加入适当的果泥
水果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尤其是苹果香蕉等水果,因为口味甘甜,特别适合加入米糊中,因为宝宝的米糊中不能加糖,加入一些果泥则会让口味更好,宝宝也更爱吃。
三、肉泥,鱼泥都可以尝试添加
其实,宝宝六个月以后,只要没有过敏情况,大部分食物都可以吃了,只是需要家长将食物加工成适合宝宝吃的形态。像肉呀,鱼呀,这些食物,因为宝宝还不具备咀嚼能力,因此,也需要加工成泥状,逐次给宝宝添加。
1、蜂蜜
蜂蜜当中的肉毒杆菌可能会引起一岁以下宝宝肉毒杆菌中毒。
2、食盐
老人会觉得不加盐的话食物没有味道,宝宝会不喜欢吃,其实,宝宝的口味很清淡,食物本身的风味也会刺激宝宝的味蕾。如果盐吃多了会增加宝宝肾脏负担。
3、牛奶
牛奶里面的蛋白分子比较大,会让宝宝的肠胃不适应。一岁以内的宝宝最好还是吃母乳或者喝配方奶。
因为宝宝太小了,乳牙也长的不多,妈妈们嫌宝宝喝奶粉,吃米粉太单一了,那加辅食时要注意,像面条最好煮浓点,喂食把面条喂短些,还有粥,肉汤,这些都是流食没事,炒的菜,也炒过点,肉渣渣最好弄得碎碎的,少吃,宝宝胃动力慢,怕吃了不易消化,没事了做点鸡蛋羹,有营养也好消化,但是不能跟奶同时进行,宝妈切记
首先,这个时间段宝宝身体里的铁元素已经流失殆尽,加紧要给宝宝吃肉啦!肉类可以先吃白肉,比如鸡肉,然后就是红肉,猪肉,牛肉都是可以的,不过一定要遵循宝宝的生理需要,出牙情况等,如果这个时间段宝宝未出牙,那宝妈一定要将煮熟的肉碾成泥糊状,这样有助于宝宝好消化,如过已经出牙,可将肉类打成肉糜,可有助于宝宝训练口腔的吞咽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肉泥还是肉糜,也一定是少量添加,因为这个时间段宝宝的肠胃消化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假如第一次孩子对肉食表现不喜欢,也不要强迫,等下次孩子精神愉悦的时候再尝试就可以啦,希望对各位宝妈有帮助!
好了,关于7个月宝宝注意事项和7~9个月宝宝辅食注意哪些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