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汉朝九州地图
- 2、汉朝末年时期的世界地图
- 3、西汉十三州的行政地图
- 4、汉朝地图
- 5、汉代十三州地图
- 6、汉武帝时期的地图版块有多大
汉朝九州地图
1、汉武帝继位后,在其前四十年(公元前140—前100)内不断向外扩展疆土。北方疆域的开拓。 公元前127年汉将卫青出击匈奴,收复了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还收复了河南地。北边疆界达阴山以北。置河西四郡。
2、汉朝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3、这是指出荆州土壤大致类似扬州,惟土壤肥力为下中,比扬州高一级,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八级,田赋属第三级。汉朝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范围扩大。辖境相当于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一部分;汉末以后辖境又逐渐减小。
4、九州原本是中国古代的代称,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先秦的典籍中。据《尚书·禹贡》中的记载,九州分为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扬州、荆州、雍州、梁州等九个地区。从汉朝以后,华夏的地域与九州等同,称为汉地九州。
5、先秦的华夏之域仅限於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 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到了战国末年在诸国的基础上萌芽出后世汉族九州的概念 。汉朝将被秦国所灭的六国共同称为诸夏 。
汉朝末年时期的世界地图
汉朝末年的世界地图就是东汉末年的世界地图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 ,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
三国时期地图: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东汉末年亡国前夕,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国计,为45年),这段时间内军阀割据,彼此混战。
东汉末年地图如下:东汉末年这段时间内军阀割据,彼此混战。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汉武帝时期,其疆域包括现在的朝鲜,越国国土,同时也包括中国的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宁夏等地的土地。汉武帝时期,对外攘夷拓边,将汉初的两百余万平方公里拓展到四百余万平方公里。
西汉十三州的行政地图
益州:分置蜀郡、犍为、朱提、越隽、牂柯、建宁、永昌、汉中、广汉、梓潼、巴郡、巴西、巴东等十三郡,下辖146县。约於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
西汉十三州(刺史部)是:朔方 、兖州 、青州 、豫州、徐州 、冀州 、幽州 、并州、扬州 、荆州 、益州、凉州 、交趾。东汉则是:司隶、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扬州、荆州、益州、凉州、交州。
汉武帝继位后,在其前四十年(公元前140—前100)内不断向外扩展疆土。北方疆域的开拓。 公元前127年汉将卫青出击匈奴,收复了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还收复了河南地。北边疆界达阴山以北。置河西四郡。
汉朝地图
1、汉武帝继位后,在其前四十年(公元前140—前100)内不断向外扩展疆土。北方疆域的开拓。 公元前127年汉将卫青出击匈奴,收复了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还收复了河南地。北边疆界达阴山以北。置河西四郡。
2、西汉十三州(刺史部)是:朔方 、兖州 、青州 、豫州、徐州 、冀州 、幽州 、并州、扬州 、荆州 、益州、凉州 、交趾。东汉则是:司隶、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扬州、荆州、益州、凉州、交州。
3、汉朝版图:汉朝国土范围:秦末天下大乱,中原战乱不休,致使河套为匈奴所据,南越、闽越、黔中等地相继独立,至汉初国土仅剩214万平方公里 。
4、汉朝十三州一部区域划分示意图:各州所辖各郡、封国明细(十三州一部)司州(司隶校尉部):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约於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5、主要是今 河北、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南、山东、山西、辽宁、陕西、宁夏、甘肃、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江西、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的北部、四川的东部、内蒙的南部。
汉代十三州地图
西汉十三州(刺史部)是:朔方 、兖州 、青州 、豫州、徐州 、冀州 、幽州 、并州、扬州 、荆州 、益州、凉州 、交趾。东汉则是:司隶、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扬州、荆州、益州、凉州、交州。
汉朝十三州一部区域划分示意图:各州所辖各郡、封国明细(十三州一部)司州(司隶校尉部):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约於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东汉末年州郡图如下:东汉十三州包括:司州(司隶校尉部),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
东汉末年全国十三个州:司隶、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交州,幽州。 这13个州是一级地方行政区,州下面是县,县下面是乡,乡下面是亭。
汉武帝继位后,在其前四十年(公元前140—前100)内不断向外扩展疆土。北方疆域的开拓。 公元前127年汉将卫青出击匈奴,收复了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还收复了河南地。北边疆界达阴山以北。置河西四郡。
十三州。州是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十三州包括:司州(司隶校尉部),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雍州非东汉十三州)。
汉武帝时期的地图版块有多大
1、汉武帝时汉朝领土实际面积约为2560万平方公里。汉武帝时期人称汉武盛世,汉武帝晚年虽然穷兵黩武,但是后来反省回国,重新恢复了文景时期的休养生息,这为昭宣中兴提供了基础。
2、汉武帝时,汉军三战匈奴而溃之,使广袤的漠北地区出现了亭、驿相望于道的局面。西域诸国也臣属于西汉王朝,西汉政府在西域置都护府都护诸国。1今天的朝鲜半岛北部,在当时更是直接在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
3、自此奠定汉地基本范围;太初三年(前102年),又修建外长城之光禄塞、居延塞,将北疆推进至戈壁沙漠一带。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在西域乌垒城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图中为汉武帝晚年时汉朝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