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妇女的概念(妇女定义是什么)

七月网497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妇女的概念的一些知识点,和妇女定义是什么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妇女的概念(妇女定义是什么)

什么是妇女

在中国的传统的说法中,妇女一般也是指已婚女子。妇女是成年女子的通称。不单纯指已婚妇女,年满18岁的女青年也可称妇女,18岁以下称少女,14岁以下称幼女,7岁以下称儿童。法律上并没有相关规定,可以说,所有女性在法律上都可以认为是“妇女”。

扩展资料:

妇女代表——

宋庆龄(1893-1981)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广东文昌县(今属海南)人。1913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威斯理女子大学。1915年和孙中山结婚。

蔡畅(1900-1990),第四、第五届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领导者,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

邓颖超(1904-1992),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祖籍河南光山县,生于广西南宁。1919年参加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并与周恩来等人组织领导了天津学生爱国运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妇女

妇女定义是什么

按照我国官方界定,14岁以上的女性都属于妇女,14岁以下为儿童(幼女)。

在我们国家的话语体系中,在晚清之前是没有“妇女”这个称呼的,只存在“妇”(已婚)和“女”(未婚)的表述,它们来自于女性的家庭角色,却缺乏对与女性作为独立群体的整体性称呼,这也是对数千年封建社会下中国妇女依附性社会地位的真实反映。

所以,常说的“女性”“妇女”这些概念都是近代中国的产物,而且天然地带有思想启蒙的色彩。就像“青年”这个概念,在古代的中国也是没有的,正是五四运动的革命火炬,让社会化了的“青年”概念开始登上中国历史舞台。

扩展资料:

“妇女”这个概念的形成过程比“青年”更复杂一些。据学者考证,“妇女”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康有为1898年撰写的《请禁妇女裹足折》当中,随后一系列关于禁缠足的文献,也大多在标题中使用了“妇女”一词。

但是,当时汉语双音节革命尚未兴起,这里的“妇女”大概率意味着两个单音节词的叠加,就如同“父子”或者“亲友”那样。此时的“妇女”仍然是家庭内的“妇”和“女”,并不具有脱离家庭的独立意涵。

在五四之前,从1898年的《女学报》开始,陆续出现了《女报》《女子世界》等杂志,基本采用“女”或“女界”称呼中国女性整体,直到1911年才出现了以“妇女”为题的《妇女时报》,但使用“妇女”的频率很低,各种不同称谓常常混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妇女(成年女子的统称)

妇女的定义是什么 妇女指的是什么

妇女在官方辞典中,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

不单纯指已婚妇女,在司法解释中定义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未满14岁的男女称为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