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蹲踞式起跑 什么是蹲踞式起跑

七月网2910

什么是蹲踞式起跑

蹲踞式起跑姿势,是短跑项目中普遍采用的起跑姿势。

蹲踞式起跑 什么是蹲踞式起跑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环节。4、前脚后跟与后脚前10-15厘米,左右约10厘米,后腿膝盖放地上大约在前脚足弓附近。(1)“各就位”:听到口令后,走到起跑线前,两脚前后开立,有力腿在前,前脚脚尖离起跑线的距离约自己脚长的一倍半,两脚前后相距也约一脚半,左右相距约一拳宽;两臂伸直左右分开约与肩同宽,两手拇指相对,其余四指并拢,虎口向前,手成弓形撑于起跑线后;重心约在两臂和两腿之间;两腿屈膝,后膝着地,颈部放松。

(2)“预备”:后膝离地,臀部慢慢抬起稍高于肩,重心稍前移,集中注意力听信号。

(3)“跑”: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用力前后摆动;两脚用力蹬地,后腿积极前摆,前腿充分蹬伸,身体以较大前倾向前跑出。条莱垍头

短跑的起跑姿势为什么要用蹲踞式

这有点象压缩一个弹簧,压缩的程度越大,反弹的力度越长。

选手在采用蹲踞式起跑时,相当于身体处于较大程度的收缩状态,在起跑时,第一次发力就可以使身体的加速获得一个相对较长的行程,有利于迅速的提高速度。

一般这种起跑姿势都用于短跑,因为短跑的距离较短,其成绩受到起跑因素的影响也较大,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运动速度,有利于取得好成绩。

而对于中长跑,特别是长跑来说,途中跑、体力分配、战术等对成绩的影响较大,选手为了合理分配体力不会从一开始就使劲向前冲,所以采用蹲踞式起跑对成绩几乎没有影响,所以多采用比较松弛的站立式起跑。

短跑为什么要用蹲踞式起跑起跑时有哪些行为属于犯规

一、短跑为什么要用蹲踞式起跑?

起跑的任务是为了获得向前的巨大冲力,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有利的条件。短跑的跑程距离较短,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以及达标测验中,通常采用50米或100米跑来检测学生的速度素质和快速跑能力。因此,起跑动作运用得好坏是直接影响短跑成绩的重要因素。

起跑姿势有站立式和蹲踞式两种。站立式起跑由于其起跑前重心高,起动速度慢,在短距离跑中一般都不用。蹲踞式起跑从技术环节上看,其预备姿势有四个支撑点,形成了较大的支撑面,起跑前稳定性较好,不易犯规。在预备过程中,重心前移,其投影点落在足前方,身体在前进方向上与地面的夹角变小,形成迅速起动的有利姿势。发令枪一响,两手迅速推离地面,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臂,同时双脚猛蹬起跑器,以很大的前倾姿势把身体推向前方。

此外,蹲踞式起跑姿势重心较低,大小腿之间的夹角和后蹬角较小,工作距离较长,身体受向前的推动力较大,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发挥速度。由于蹲踞式起跑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世界各国的田径短跑运动员在起跑时均采用此种姿势。

二、起跑时有哪些行为属于犯规?

在短跑比赛时,发生下列行为将被判为起跑犯规:

(1)当“各就位”和“预备”口令下达后,运动员迟迟不做好相应的动作姿势,故意延误比赛时间者。

(2)鸣枪前,运动员的手或脚离开地面或起跑器。

(3)在鸣枪的同时起跑者。

(4)“预备”口令下达后,运动员的身体仍向前移动,处于不稳定状态,或虽两手两脚未离开地面,经提示不改者,也应判为犯规。

(5)口令下达后,如有运动员用声音或其它行为影响其余运动员者,应判为犯规。

运动员犯规,必须给予警告,对两次犯规负有责任者或在全能比赛中对三次犯规负有责任者,应取消比赛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