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什么时候开始 什么时候结束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开始,1912年2月12日结束。
1、开始
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孙武,总理为刘公。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武汉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2、结束
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溥仪退位。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携六岁皇帝在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颁发逊位诏书。直至这天早晨,仍有人想阻止退位上谕发布。隆裕对内阁全体说:“我们先办了这事,我再见他们,免得又有耽搁。”于是将逊位诏书盖印发出。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辛亥革命的领袖们,则认识到要救国必须革命,要想救亡图存,只能是推翻封建皇权。
随着封建帝制的废除,依附于封建帝制的种种丑恶制度也被次第扫除,例如世袭制度、太监制度、包衣制度等等。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竞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
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正因为如此,当袁世凯、张勋先后复辟帝制时,均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人民群众的坚决反抗。
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开始、结束的时间与标志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1910年3月21日孙中山向黄兴提议再次发动广州起义。1910年3月孙中山在旧金山设美洲同盟总会(又称同盟会美国总支部)。1910年3月长沙发生抢米暴动。1910年4月各省请开国会代表发动第二次请愿。1910年6月16日湖北革命党人改群治学社为振武学社。1910年9月18日资政院开院。1910年10月3日《民立报》在上海创刊。1910年10月11日国会请愿代表团发起第二次请愿,分别向资政院和载卫上书。1910年10月清廷发布上谕,将预备立宪期限由九年改为五年。1910年11月4日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会议,布置广州起义。1911年1月30日振武学社更名文学社,举蒋翊武为社长。1911年1月同盟会在香港成立统筹部,负责筹划和组织广州起义。1911年4月8日温生才击丝广州将军孚琦,温被捕遇害。1911年4月27日黄兴等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年5月8日清廷组成皇族内阁,以庆新王奕为总理大臣。1911年5月9日清廷颁布铁路国有政策。1911年5月10日文学社在武昌小朝街设立机关部。1911年5月11日文学会和共进会在武昌召开第一次国体联合会议。6月14日和9月14日又先后就两国体联合再三会议协商。1911年5月17日四川保路同志威风成都正式成立。1911年7月31日宋教仁、谭人凤等在上海成立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1911年7月汉口《大江报》发表《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亡中团者和平也》二短证。大江报馆被查封,报社主笔詹大悲、何海鸣被捕。1911年8月13日林冠慈、陈敬岳在广州炸伤李准。1911年8月四川保路同志会在成都及附近各州县发动罢市、罢课。1911年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蒲殿俊、罗纶等,枪杀请愿群众,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大会在武昌召开,讨论通过“起义计划”。
辛亥革命历史照片(20张)1911年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调配炸药,不慎引爆。蒋翊武等在武昌小朝街机关部决定当夜起义。1911年10月10日凌晨,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就义。晚,武昌起义爆发,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1911年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举清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是日晚,汉阳,汉口驻军起义。1911年10月12日清廷谕令荫昌、萨镇冰率水陆两前赴鄂镇压起义。1911年10月12日孙中山在美国获悉武昌起义,“决意先从外交方面致力”,而后归国。1911年10月14日清廷下韶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对武昌起义的“剿抚事宜”。1911年10月18日驻汉口各外国领事馆宣告“严守中立”。到同月22日驶抵武汉江面的英、德、美等国军舰达二十艘。1911年10月18日民军进攻汉口刘家庙。阳夏战争开始。1911年10月22日长沙起义,成立湖南军政府,举焦达峰、陈作新为正、副都督。1911年10月22日西安起义。27日成立秦陇复汉军政府,以张夙为大统续。1911年10月23日九江起义。次日成立九江军政分府。1911年10月25日李沛基炸死新任广州将军凤山。1911年10月27日黄兴、宋教仁等从上海乘轮抵武昌,黄旋赴汉口前线督战。1911年10月28日湘军第1协王隆中部率领首批援鄂军1700多人出师援鄂1911年10月28日王部于11月4日开抵武昌。后另有甘兴典等部湘军援鄂。1911年10月29日太原
邹容和革命军
起义,成立山西军政府,举阎锡山为都督。1911年10月30日昆明“重九”起义。11月3日成立云南军政府,举蔡锷为都督。1911年10月30日载丰以宣统帝名义下诏“罪己”,并开放党禁,赦免党人。1911年10月31日南昌起义。11月1日成立江西军政府,举吴介璋为都督。1911年10月31日湖南发生兵变,焦达峰、陈作新被杀,谭延闿继任都督。1911年11月1日清军攻占汉口,民军退守汉阳、武昌。1911年11月1日皇族内阁辞职。清廷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911年11月3日都督黎元洪任黄兴为战时总司令。黄兴等随即往汉阳设战时总司令部。1911年11月3日贵阳起义。次日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以杨盖诚为都督;另设枢密院,以张百麟为院长。1911年11月3日陈其美、李燮和等发动上海起义。6日成立沪军都督府,举陈其美为都督。1911年11月3日河南革命党人数十人被捕遇害,计划于次日发动的开封起义流产。1911年11月4日杭州起义。7日成立浙江军政府,以汤寿潜为都督。1911年11月5日苏州和平光复,成立江苏都督府,巡抚程德全改称都督。1911年11月5日吴禄贞在山西娘子关与阎锡山等会晤,议组燕晋联军,准备举兵直捣北京。1911年11月7日广西宣布独立,改抚署为军政府,以巡抚沈秉为都督。1911年11月7日吴禄贞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石家庄。1911年11月7日安徽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推巡抚朱家宝为都督。1911年11月8日黎元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洪都督电起义各省,请派代表到武昌会议组织临时政府。1911年11月9日广东独立,推两广总督张鸣岐为都督;因张逃,复推胡汉民为都督。1911年11月9日福州起义。11改督署为福建都督府,推孙道仁为都督。1911年11月9日苏、渐都督联电沪督,倡议于上海设立临时会议机关。沪督陈其美随即于13日通电各省,请派代表赴沪筹组临时政府。1911年11月11日袁世凯派蔡廷斡、刘承恩等人武昌诱和。1911年11月11日海容、海琛、海筹等舰自汉口前线下驶九江,宣告反正。1911年11月12日奉天国民保安会成立,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被举为会长。16、17日吉林、黑龙江国民保安会相继成立。1911年11月12日镜清、保民等十余舰在镇江起义。1911年11月13日袁世凯在北京就内阁总理职。1911年11月13日山东宣布独立,以巡抚孙宝琦为都督。1911年11月13日孙于同月24日宣布取消独立。浙江、江苏、镇江、福建、山东、湖南、上海七处代表在沪集合,成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1911年11月16日黄兴指挥民军自汉阳反攻汉口,次日败退汉阳。1911年11月22日重庆宣告独立,成立蜀军政府,以张培爵为都督。1911年11月24日江浙联军会攻南京。1911年11月26日入川鄂军在资州起义,杀端方,回师湖北。1911年11月27日成都和平独立,宣告四川地方自治,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以咨询局议长蒲殿俊为都督。1911年11月27日黎元洪电各省都督,告以汉阳失守,请速派兵来援。1911年11月28日各
袁世凯
省代表会在汉口英租界顺昌洋行开第一次会议,议决临时政府成立以前,由鄂军政府代行中央军政府职权。1911年12月1日鄂军政府与袁世凯签订停战协议。1911年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1911年12月2日各省代表会正式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1年12月3日各省代表会议决临时政府设于南京。1911年12月4日留沪各省代表开共和联合会大会,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并推大元帅组织临时政府。1911年12月4日各省代表会议决议和条款四条,以伍廷芳为代表与袁世凯议和。1911年12月5日清廷授袁世凯为议和全权大臣,袁次日派唐绍仪为全权代表南下议和。1911年12月7日海军开代表会,公举程壁光为海军总司令。海军全部反正。1911年12月12日十四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1911年12月17日各省代表会改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1911年12月18日“南北和谈”在上海英租界南京路议事厅开始举行。1911年12月20日六国驻沪总领事照会南、北和谈代表速定和议。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归国抵上海。1911年12月25日各省代表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会在南京开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1年12月29日南北议和代表在上海达成召开国民会议公决“国体”协议。1911年12月29日袁世凯拒绝接受“南北和谈”商订的国民会议召集办法。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袁世凯准唐绍仪辞职,并电告伍廷芳以后直接电商南北和谈事宜。1912年1月2日直隶滦州新军起义。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辛亥革命什么时候结束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年)10月10日,中国爆发了推翻清朝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的伟大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早在1894年(光绪二十年),他就在檀香山建立了反清的兴中会。1904年,华兴会、光复会相继组成。1905年,这些革命团体联合组成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制”为纲领,在各省和海内外建立革命组织,多次发动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两个月内既有鄂、湘、陕、赣、晋、黔、粟、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先后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解体。孙中山先生于12月回国,经十七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