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万荣笑话故事,万荣笑话故事家庭

七月网3760

山西万荣历史

万荣笑话故事,万荣笑话故事家庭

万荣县的历史文化

万荣县文化底蕴深厚,共有稷王山塔、八龙寺塔、旱泉塔、寿圣寺塔、稷王庙、万荣东岳庙、万泉文庙、薛瑄家庙、万荣后土庙、李家大院等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万荣笑话、董永传说、西村抬阁、万荣花鼓等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后土文化、软槌锣鼓、万荣面塑、锣鼓杂戏等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开发建设了中华祖祠——后土祠,慈善世家、晋商豪宅——李家大院,笑文化产业园——万荣笑话博览园,欢乐山、清凉山、休闲山——孤峰山休闲风景区,黄河湿地奇观——西滩,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景区等六大文化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开发上,万荣县着力打造“中华笑城·欢乐万荣”这一地域文化品牌,同时成立了万荣笑话戏剧研究所、职工笑话艺术团、万荣笑话演艺中心等,编排了独具特色的万荣笑话剧,以万荣笑话为拓展元素拍摄了36集大型电视连续剧《荣河镇的男人们》等。

2006年,山西省万荣县与江苏省东台县,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联合申报的“董永传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9。

2006年,山西省万荣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万荣抬阁)”,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994。

2008年,山西省万荣县申报的“笑话(万荣笑话)”,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571。

2011年,山西省万荣县申报的“万荣花鼓”,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项目类别,序号639。

万荣县的历史文化

万荣县文化底蕴深厚,共有稷王山塔、八龙寺塔、旱泉塔、寿圣寺塔、稷王庙、万荣东岳庙、万泉文庙、薛瑄家庙、万荣后土庙、李家大院等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万荣笑话、董永传说、西村抬阁、万荣花鼓等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后土文化、软槌锣鼓、万荣面塑、锣鼓杂戏等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先后开发建设了中华祖祠——后土祠,慈善世家、晋商豪宅——李家大院,笑文化产业园——万荣笑话博览园,欢乐山、清凉山、休闲山——孤峰山休闲风景区,黄河湿地奇观——西滩,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景区等六大文化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开发上,万荣县着力打造“中华笑城·欢乐万荣”这一地域文化品牌,同时成立了万荣笑话戏剧研究所、职工笑话艺术团、万荣笑话演艺中心等,编排了独具特色的万荣笑话剧,以万荣笑话为拓展元素拍摄了36集大型电视连续剧《荣河镇的男人们》等。

2006年,山西省万荣县与江苏省东台县,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联合申报的“董永传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9。2006年,山西省万荣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万荣抬阁)”,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994。

2008年,山西省万荣县申报的“笑话(万荣笑话)”,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571。2011年,山西省万荣县申报的“万荣花鼓”,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项目类别,序号639。

万荣的飞云楼、秋风楼的历史文化

飞云楼在万荣解店镇东岳庙内,相传始建于唐,现存者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

楼外观三层,内部实为五层,总高约23米。平面正方,中层平面变为折角十字,外绕一圈廊道,屋顶轮廓多变;第三层平面又恢复为方形,但屋顶形象与中层相似,最上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顶。

各层屋顶构成了飞云楼非常丰富的立面构图。楼体量不大,但有四层屋檐、12个三角形屋顶侧面、32个屋角,宛若万云簇拥,飞逸轻盈。

此楼木面不髹漆,通体显现木材本色,醇黄若琥珀。飞云楼是解店东岳庙内建筑群中的精华所在。

民谚有“万荣有个解店接,半截插在天里头”。每当阳光普照,碧空如洗之日,十余里外也能遥见其倩影。

若是天公作美,再飘来几朵云彩,缠绕楼顶,真有高耸人云、凌空欲飞之感。飞云楼如今的建筑结构与造型,完全属于元明遗风,清乾隆时期山西民间一些营造技法也尤为显著,这是历代不断维修的缘帮。

该楼平面呈方形,纯木结构,明三暗五层,高达23.19米,十字歇山顶,底层木柱林立。中央4根通天柱高15.45米。

四周32根木柱构成棋盘式。面阔、进深各五间,占地面积570多平方米。

三层四出檐。全楼斗拱密集排列,共345组。

且形状极富变化,如云朵簇拥、鲜花盛开一般。各檐翼角翘起,势欲飞翔。

风和之日,楼角风铎均匀作响,甚是悦耳。楼顶饰有黄、绿、蓝几色琉璃瓦,阳光之下,更显富丽堂皇。

现其状,其结构之巧妙,造型之精美、外观之壮丽,堪称我国楼阁建筑之杰作。庙内中轴线上所存其他建筑都是元明时重修,香亭四周栏板、柱石雕龙刻凤,造型生动精巧,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工艺美术水平。

东岳庙飞云楼,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秋风楼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

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泛舟黄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经历两千余年的沧桑变化,汾阴后土祠现在的状况怎样呢?汾明后土祠坐落在今万荣县宝鼎乡庙前村北的高崖上,距万荣县城40余公里。这一带历史上称之为“汾阴睢地”,东周时属魏,亦称“魏睢”。

秦惠王伐魏,“渡河取汾阴”就在此处。这里是汾河和黄河的汇合处。

《水经注》载:“有长阜,背汾带河,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唐人颜师古云:“因其地而高起,如人九睢而名之。”

传说睢上有轩辕黄帝的郊台、汉武帝的明坛、巫锦的鼎区。后土祠坐北面南,东西宽105。

21米,南北长200。81米,占城面积25268平方米。

祠内现存建筑有山门、舞台、脚充饭队关西五虎殿、秋风楼等,结构合理,布局严谨。献殿。

正殿额枋雕刻华丽,工艺精巧;屋面披复着黄、绿色琉璃彩瓦,光耀夺目。最前面山门底下有一座过路舞台,紧靠山门后面有两座并列舞台,三座舞台在布局上形成“品”字形,庙内两边配有唐明皇碑,宋真宗碑、钟鼓楼、真武、二郎、六丁、六甲、东西五虎偏殿等,其建筑宏伟华丽。

清乾隆十九年(1754)编修的《蒲州府志》称其为“海内祠庙之冠”。秋风楼位于后土祠正殿后,因楼上藏树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

它东依峨嵋岭,西隔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市太史公司马迁祠相对,托地傍水,居高临险,“千寻嵋岭演天亘,一曲黄河卷地来”。楼高32。

6米,下部筑有高大的台基,东西穿通,东门雕字“瞻鲁”,西门雕字“望秦”,南面为登楼之正门,周围砖砌花墙。楼分三层,面阔、进深各五间,四周回廊,十字歇山顶;两层四面各凸出龟座一间,上筑瓦顶,山花向前;二、三层廊下置斗拱或平座。

游人凭栏远眺,可北瞻龙门,南望潼关,俯视黄河,波涛汹涌,尽在眼底。楼身比例适度,檐下斗拱简洁,结构精美古朴,形制壮观劲秀,实为河东现存古建筑中之精品。

二、三层内各藏树汉武帝《秋风辞》碑一块。三层的一块碑高O。

58米,宽0。73米,行草阳刻,笔划凝重,体态端庄。

此碑系元至元八年(1271年)所建,现已破裂,缺左上角,用木架镶嵌树于楼内。二层的一块碑高0。

82米,长1。87米,篆体阴刻,嵌在楼内北壁上,碑体完整,系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八月立。

每当风和日丽或秋高气爽之时,游客远临观览,登楼吟咏,畅抒胸怀,真是“阁迥凌霄汉,层楼耸百寻”,“树色浮秦晋,河声荡古今”,令人心旷神治。《汾阳二圣配飧铭》碑树于祠内东北隅,碑高2。

52米,宽7。14米,楷书篆额,系北宋大中详符四年(1011)真宗赵恒御制御书并篆额的。

碑文冗长,共1365字,内容是真宗记其继先代帝王“祀郊封禅”之先例,略述应汾阴吏士绅民之吁请,亲率百官来到汾阴祭祀后土,并把原有祠坛进行一番整修,使庙貌一新的活动。文中盛赞“二圣”(即宋太祖赵匡凰、宋太宗赵炅)的功德,将二圣配飧于后土祠受祀,取其“功高德隆,配享天地”之意。

由于此碑是御制御书,故又称“萧墙碑”,要求臣民对碑要像对皇帝一样尊敬。从宋真宗至今已近千年,这。

运城于稷山的历史文化和传说

被我国文物考古界称为“巨型土雕大佛”的山西运城稷山大佛寺,经过修复扩建,将于元旦期间重新对游人开放。

稷山大佛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金皇统二年(1142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倚崖土质雕塑的释迦牟尼像高20米,宽6.8米,栩栩如生,保存完好。去年5月,稷山大佛寺供奉大佛的大雄宝殿因遭受雷击引发火灾,寺内正殿焚毁坍塌,所幸彩塑大佛基本完好。

事发后,经山西各级文化专家从去年8月开始通过社会捐款筹资400多万元,对其进行修复扩建。据负责大佛寺修复工程的领导介绍,竣工后的大佛寺大雄宝殿为金代风格的二层重檐歇山顶式样建筑,修复后的大殿建筑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比原大殿扩大了两倍多。

目前大佛寺修复工程已全部完工,从元旦开始对游人开放。

山西万荣与女娲民间故事与传说

你好!山西洪洞县候村“娲皇陵,庙”现存有丰富的地面文物,并有冰心先生和陈香梅女士题写的“女娲皇陵”题词。

庙中最大的“猴头柏”,又名“五股穿心柏”,比陕西“黄帝手植柏”还粗壮。有传说,“猴头柏”可能为轩辕黄帝来此祭祀时所植。

山西洪洞县候村女娲皇陵庙院中还存有宋•开宝六年《大宋新修女娲庙碑》和元•至元二十六年《大元国重修女娲庙碑》及明、清几代皇帝“遗使致祭”碑数十通,以及“补天石”等地面文物。山西地方志典籍中也载有“娲皇圣诞”时历代皇帝“遣官致祭”的祭文多篇。

山西境内的太行山、吕梁山地区果然存在女娲“抟土造人”圣地万荣“汾阴睢(音SHUI谁)”,女娲、伏牺“隔山穿针”成婚处吉县“人祖山”,“女娲氏炼石处”晋城“娲皇窟”,女娲“补天灶”平定“东浮化山”等其他许多“女娲”活动遗迹。山西民间还广泛流传着关于“女娲、伏牺”的各种传说。

更重要的是“女娲神话传说”所包含的“炼石补天”、“断鳌立极”,“积灰止水”、“杀黑龙以济冀州”以及“制作笙簧”、“创始婚姻”等一系列内容,乃是反映“女娲”在远古时期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保护人类儿女的生命安全,在建筑材料、土木建筑,修筑堤坝、水利防洪等科学技术和婚姻、礼仪制度等领域的一系列科学、文明的伟大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充分体现出这位母亲仁爱、慈悲,深厚,博大,无私、无畏的伟大爱心,显示出她是人类世界东方社会文明事业的伟大创始者和缔造者。

种种事实说明:历史上的“女娲”实有其人。女娲既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艺术形象,也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

“女娲”的重要活动舞台是在黄土高原山西。她是中华民族唯一的伟大女性先祖,也是包括炎帝、黄帝在内的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

“人类的生命根源,无不孕育、诞生於伟大母亲的胎腹之中。”女娲的胎腹就是中华民族儿女的生命的根源所在。

候村“娲皇陵、庙”应该是中华民族儿女“寻根”文化的“终极”目的地。在“中华之母――女娲”身上集中体现的“聪明智慧、勇敢无畏,忍辱负重、自强自立,无私奉献、不计名利,胸怀宽广、博爱慈悲,勤劳刻苦、维护正义,热爱和平、造福人类,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女娲精神”,构成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几千年来,山西省洪洞侯村民间和其他“女娲遗迹”所在地,在每年农历三月初十“娲皇圣诞”时,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大典和民间庙会。来自附近各县和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省的虔诚信徒和男女老少,都要到“(女)娲皇陵、庙”焚香献礼、虔诚敬拜。

不少已婚不育的妇女更要到“娲皇陵”坟堆上“刨娃娃”求子。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还产生和涌现过“三迁择教”的孟母和“剌字示儿”的岳母等伟大女性,她们也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事业做出过超凡、卓越的贡献,为后世母亲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永远值得世世代代中华儿女赞美、歌颂。

但是,以她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来看,“孟母”和“岳母”都无法与建有“炼石补天”、“抟土造人”、开创中华文明事业不朽之功的“女娲圣母”相比。以“亚圣孟子”的生日充当为“中华母亲节”,令人莫知所以之感。

“东方有女娲、伏牺,西方有亚当、夏娃”。确定以“女娲皇圣诞”日每年农历三月初十为“中华母亲节”,具有毋庸置疑的理由和意义,一定会受到海峡两岸骨肉同胞和全球中华儿女拥护。

山西运城万荣县资料

万荣县位于山西省境西南,运城地区西北,黄河东岸面积1039平方公里,人口34.4万,辖4镇13乡,县***驻城关镇。

万荣县辖4个镇、13个乡:解店镇、通化镇、汉薛镇、荣河镇、万泉乡、里望乡、西村乡、南张乡、高村乡、皇甫乡、贾村乡、王显乡、光华乡、裴庄乡。【历史】万荣县1954年由万泉、荣河两县合并而成。

万泉县,始置于唐武德三年,元曾省入猗氏后复置。荣河县,战国为魏汾阴邑,西汉置汾县属河东郡,唐开元十年以得“宝鼎”之祥改称宝鼎县。

宋大中祥福四年改为荣河县。万荣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史书上曾有“皇天后土”的记载。

自轩辕黄帝在这里“扫地为坛祭后土”至宋真宗皇帝,先后有8位皇帝24次在这里祭祀。汉武帝8次巡幸河东,就7次到这里祭祀,并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

【地理地貌】境内地势东高西低,是峨嵋台地的西部组成部分。东部为台状黄土高原,孤峰山与稷王山突出于高原之上,孤峰山海拔1410米,稷王山海拔1279米。

西部为黄土谷地。全县由于地势较高而水源奇缺。

素有“干万泉”之称。【气候】万荣县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1.9℃,一月零下3.8℃,七月25℃,年降雨量500毫米,霜冻期在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90天左右。

【工农业】全县共有耕地102.3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玉米等,花生、高粱也有种植。境内牧业资源丰富,为闻名全国的晋南大黄牛主要产区。

工业主要有针织、酿酒、制药、化肥、奶粉、罐头、农机修造等。【交通】境内交通以公路为主,极为方便。

有通住侯马、运城的干线公路,且城至各乡镇和大部分村庄,均有公路,大车路相连。黄河上庙前村与陕西省芝川镇间通航。

【名胜古迹】万荣县名胜古迹以“楼”闻名,城内飞云楼初建于唐,重建于清,系纯木结构建筑,斗拱繁密,翼角荤飞,犹如一片花朵,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秋风楼,因藏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今古迹尚存。稷王庙正殿因无大梁承托,俗称无梁殿,元代建筑,形制古朴。

万荣县通化镇,是隋末大儒王通和“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故里。【名特产】万荣县盛产柿饼,主销日本;万荣苹果,也深受好评,此外,孤峰山金梨也很有名。

“万荣大黄牛”久负盛名,为全国五大优种牛之一。【近况】改革开放以来,万荣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40万亩粮田、30万亩苹果、20万亩柿子为主的干果经济林、10万亩以药材为主的经济作物这一“4321”的格局基本形成;工业经济发展呈蓬勃之势,磁材、医药、化工建材、金属镁、焦化、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主导产业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境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209、108国道穿越县境而过;电力充足,水质优良,通讯便捷,***网站、中国国际商务网站相继开通,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近年来,万荣县委、县***紧紧围绕三大一强一中心(果业大县、旅游大县、劳务输出大县、工业强县、中华民族根祖祭拜中心)的宏伟目标,着力打造五大品牌(中华圣母、笑话王国、华荣果业、恒磁科技、三九与华康药业),构建两区五园(两区是规划建设新经济开发区和中华圣母旅游开发区。

五园是恒磁工业园、鑫峰工业园、亚都金属镁工业园、中鲁农副产品工业园和荣河化工工业园),做强六大优势产业(医药、磁材、洗煤炼焦、化工建材、金属镁治炼和农副产品加工),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总结一句哦万荣穷地方脏乱差别嫌我说实话我最后说的这才是实话高中运城有个好的山西第二康杰中学。

山西运城有那些历史故事

运城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距今约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息。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中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的都城均在这里。春秋时统属晋国,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县)。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运城属魏,当时,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禹王城一带)。秦始皇统一中国,设36郡,运城属河东郡,治所安邑。以后两千多年,建置频繁,但一直惯称这一地区为“河东”。新中国建立后,成立运城专署。1954年,运城、临汾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70年,晋南地区撤消,重设运城地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运城地区设运城市。إ

运城:

华夏之根

运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主题公园,是中华文化的宝库。诸多史料也充分证明“中华”、“华夏”的称谓,同样源于运城。尧、舜、禹都曾在这里建都,形成了人类早期的社会形态。

这里是人类远祖的故乡,在我市垣曲盆地考古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距今4000多万年前的“中华世纪曙猿”化石,把人类起源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这里点燃了人类第一把文明的圣火,西侯渡遗址挖掘出土的“烧骨”,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推到了180万年前。这里是中国最早的盐业基地运城盐池,盐池的开发历史也在4000年以上。这里有中国最早的“地坛”,中国最早的“地坛”万荣县的后土祠。这里是琴诗书画衣食住行的重要发源地。“琴”就是指当年舜帝曾在盐湖之畔,抚五弦之琴,吟唱《南风歌》。“诗”就是指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魏风》中,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名篇《伐檀》、《硕鼠》。“书”就是说中国书法最崇尚的是“书圣”王羲之,而“书圣”的老师卫夫人,就是运城夏县人。“画”就是说舜帝同父异母的妹妹敤首是绘画的发明人,运城的舜帝陵就有她的许多遗存。“衣”就是早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养蚕缫丝。“食”就是在尧舜时代,周氏始祖后稷出任农官,教民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推广农业技术。“住”就是在殷商时期,傅说发明了“版筑”技术,实现了先民由半穴居状态转移至地面住宿的时代性跨越。“行”就是指奚仲发明了古代用车,风后发明了辩识方向的指南车。

这里的历史文化名人群星灿烂。荀况、廉颇、柳宗元、王维、王勃、关汉卿、司马光、关羽、吕洞宾等等一批政治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军事家。三晋望族裴氏、王氏、薛氏、柳氏更是门庭显赫。尤其以闻喜县裴氏影响最大,史称“将相接武、公候一门”。因为历史上曾出现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3000多位七品以上的官员、600多人列入《二十四史》而声名远播。

这里的人文景观、文化遗存遍布全市。以西侯度遗址、匼河遗址、西阴遗址、禹王城遗址等为代表的古遗址群;有以舜帝陵、晋文公墓、司马光墓、扁鹊墓等为代表的古墓葬群;有以关帝庙、后土祠、永乐宫、普救寺、堆云洞等为代表的寺庙道观群;有以鹳雀楼、秋风楼、飞云楼、莺莺塔等为代表的楼塔群;有以东汉建宁残石、司马温国公神道碑、碧落碑、平淮西碑等为代表的碑碣群;有以永乐宫壁画、稷益庙壁画等为代表的壁画群;有以唐开元大铁牛等为代表的铸雕群;有以历山、五老峰等为代表的名胜景观群。现存各种古建筑1600多处,国保文物44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省保文物92处。这些名胜古迹、文物景点,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构成了一道道奇特的风景线。这里的绛县飞龙、关公锣鼓、稷山花鼓、万荣笑话以及剪纸、布艺、根调、云雕、面塑也都是运城特有的民间民俗文化的奇葩。

这里还留传着许多历史掌故和优美传说。比如黄帝大战蚩尤、嫘祖养蚕缫丝、舜耕躬耕历山、大禹斧凿龙门、后稷教民稼穑、介子推割股奉君、风后造指南车、鲤鱼跳龙门、司马光砸缸、秦晋之好、退避三舍、结草报恩、唇亡齿寒、假途灭虢、董狐之笔、伯乐相马、中流砥柱、巫咸造鼓、仪狄酿酒、董父豢龙、董永传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广为流传的美丽故事,都一直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万荣东卫一村的历史概况

万荣县通化镇东卫村发现了一通明代碑刻,碑上所记内容纠正了万荣县志中明嘉靖年间主薄和典史两人任职时间的错误,有一定史料价值。

这通明代石碑是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为重修东卫村的吉祥寺所立。碑高两米有余,碑文由和尚善守信所纂。这通碑的特点是不仅详细记述了吉祥寺两次维修的全过程,而且记述了该寺的创建年代为唐咸亨中(671—674年),并从我国佛教历史的角度,阐释了东汉以后佛教及吉祥和吉祥寺由来和含义。东卫村明代时属河津,经与清光绪版《河津县志》对照,碑上所刻的其它内容,还纠正了该县明嘉靖年间主薄和典史两人任期时间的错误,是不可多得的一份实物资料。

万荣是谁

他不是谁,他是个县城。呵呵,你算问对了,我就是万荣人。

万荣县位于省境西南,运城地区西北,黄河东岸。面积为1039平方公里,人口37.64万。辖4镇13乡。县政府驻城关镇。万荣具系1954年8用由万泉、荣河两县合并而成。其中万泉县于唐武德三年建县,荣河县曾三易县各.汉为汾阴县,唐开九十年改称宝鼎县,宋大中祥符四年改名荣河县,后二县合并,取名万荣。

万荣县位于山西省南部黄河与汾河交汇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o25'52"--110o59'40"和北纬35o13'45"--35o31'40"之间。东靠稷王山脉与闻喜县、运城市毗连,西隔黄河与陕西韩城相望,南依孤峰与临猗县接壤,北眺吕梁与河津市、稷山县为邻。全县有17个乡镇282个行政村,40万人,总面积108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万亩。境内有孤山、稷王山屏障,西北有黄河、汾河滩涂,中间夹着广阔的高塬台地,这就为农林牧渔业提供了适宜发展条件,因此本县有史以来是一个农业比较发达的县份。境内孤山花冈岩蕴藏量达1亿立方米,县新型建筑防腐材料的珍贵原料;稷王山含有金属镁的白云石蕴藏量达1.3--1.5亿立方米,同时也是石灰、水泥、电石等生产的原材料,该山还蕴藏着一定数量的石英石,是生产高级玻璃的珍贵原料。

该县主要名特产有柿饼。其境内柿树成林,柿饼远销海外,出口量占山西首位;苹果年产500万公斤以上,为山西省商品苹果基地之一;“万荣大黄牛”久负盛名,为全国五大地种牛之一,另外白水杏、金梨等也颇受欢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万荣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农业粮食总产达到1.1亿公斤,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全县栽植苹果30万亩,总产达3亿公斤,是运城地区苹果四强县之一,成为万荣农业的一大主导产业。工业、乡镇企业总产值分别达到3.75亿元和14.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589万元,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并略有节余。县城建设全区领先,改造1个广场,兴建1个公园,新建150幢楼房,程控电话在1994年就全部开通,普及全县各乡村,拓宽和开通35条大街,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井字型框架,目前正在向园林化县城迈进。道路建设全省第一,全县油路、水泥路总里程达700多公里,1995年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乡镇二级路、村村通油路,成为全县人民的幸福路、致富路。

万荣物产丰富,特产有苹果,柿饼,花生!

当然万荣最有名的是笑话,也叫万荣“争”(zeng方言)

农历九月,秋高气爽。忙罢田里活计的晋南庄户人,三三两两蹲在村头的老柳树下,又开始海阔天空地闲聊起来。天下大事、市场物价、他乡逸闻、邻里琐事,都属聊天拉呱的话题。但是,人们最感兴趣的还是万荣笑话。

山西省南部有个运城市,运城市里有一万荣县,万荣早年间又分为万泉和荣河两个县。记不清在多少代以前,荣河一代传流着七十二“争”的故事。故事大体的模式是:你不让我这样,我偏要这样;一般常规上讲不能这样,而我偏要这样。故事里人物言行中常显露着执拗、要强、不服人、不听劝、硬上坡等意味,这是万荣笑话当初的基本特点。

同时,万荣笑话还具有很强的喻理性,“正理反说”,从反面讲述一条道理,通过说这可笑,这不对,从而含喻那可信,那正确。另外,万荣笑话还具有极强的幽默感和可笑性。故事中往往集中了生活中许多异常可乐的笑料,或几分善意讽刺,或一些轻松挖苦,在讲故事人精妙编排下,给人一个开怀大笑的结局。

前些年,有一万荣笑话在国内流传甚广。说的是现时社会上兴起名片热。一万荣人外出办事时也亮出自己的名片。只见上面印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山西省委万荣县地方国营水泥厂支部书记兼厂长宋二娃。对方一时搞不清这位万荣客的行政级别,为接待事宜不知所措。据说,此笑话被来山西省视察工作的国家要员听到,竟也忍俊不禁。

万荣笑话是山西黄土高原上的文化土特产。它像一坛老窖陈酒,谁喝谁醉,如醉如痴。它像一个传说中的宝葫芦,里面究竟能倒出多少故事,到底何年何月才能倒完倒净,谁也弄不清。在万荣县,说笑话是农家人平日待客的前奏曲,当地男女老少都会说几段万荣笑话。甚至在山西省其他各地,人们相聚时也经常是以讲万荣笑话开场,又在听罢万荣笑话哈哈笑声中离席分手的。

外地人来山西出差办事,也常为能听到万荣笑话视为茶余饭后的一种精神享受。就是推迟吃饭、放弃睡觉也要听听万荣笑话,不听不行,听少了也不行。有人听了一遍还要听二遍,常听常新,常听常乐。一个个万荣笑话其独到的诙谐和高品位的幽默,倾倒了大江南北的人们,为当今现实生活激起一个又一个笑与乐的漩涡。

万荣人对自己家乡的笑话热爱有加。县里成立了“万荣笑话研究会”,地方报刊《万荣人》连篇累续地刊载万荣笑话。每年冬季农闲时,万荣县文化局还要举行全县笑话大赛,获胜者将得以价值不菲的奖品。当地还曾有人专门请乡间笑话高手讲万荣笑话。说上一段万荣笑话,则奖励此人一碗羊肉泡馍。互联网风行的近几年,喜爱万荣笑话的“网虫”还把万荣笑话搬上网络世界,以供更多的人有机会品味、咀嚼和享受。

万荣笑话也引起中国演艺界当今一些走红明星的关注。博林、冯巩、牛群、王木犊等人都专门托人到山西购买新出版的万荣笑话集,作为以后创作时的参考。

万荣笑话是一种高级的欢乐剂,它可以给人们生活添加欢乐、消除烦恼。万荣笑话是一种特殊的润滑剂,它可以化解矛盾,使横眉怒目的怨恨疙瘩在笑声中释然。万荣笑话还是一种奇妙的粘合剂,能促进家庭和睦、亲朋团结。万荣笑话也是一种智慧的营养剂,不仅使人们脑筋开窍,还教会人任何幽默和享受幽默。

摘了一个,共赏。

爸,回

人常说:犟死驴!驴犟死!有个人买了头小叫驴,也真够犟的,第一次拉到地里调活,死活调不顺。没办法,只的让他爸紧拉着小叫驴在前头走,他在后面掌着犁。犁到地脚头,他说:“爸,停!”他爸就牵着驴停下来。他提起犁拐说:“爸,回!”他爸就牵着驴返回头。他提起犁扭回头插上犁,又说:“爸,走!”他爸就牵着驴开始往前走。就这样一犁到地脚头,他就叫“爸停”、“爸回”、“爸走”。后来他们把小叫驴调教得会干活了,可它听不懂“驾”、“吁”的口令,只服从“爸停”、“爸回”、“爸走”的吆叫声。

过了二年,他想把这头叫驴卖掉。到集上和一个买主说好了,款也交了,可买主“驾”、“驾”了半天,就是把驴拉不走。他只得把他吆喊驴的口令教给买主。买主一听,哭笑不得,把缰绳又塞到他手里,说:“你把钱退给我,我不要你这驴爸爸了。”

“你反悔了,罚你十块钱!”他扣了十块钱,把款退给买主,牵上驴说:“爸,回!”叫驴便很听话地跟着他回家去了。

我讲万荣笑话

万荣笑话做为一种地域文化,做为一棵生长在黄土高垣上的幽默之花,经过几代人多年的打造传承,现在已成为享誉全国的民间文化。从明末清初开始,它流传在人们口口相传中;活跃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朋友相聚、知友闲谝中。并且,在不断创新中丰富着、丰满着、发展着、壮大着。上世纪末,新世纪初,随着县委县政府把她列为万荣发展战略规划,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裂变”。这个从未登过大雅之堂,土里土气满带乡土气息,从没被人正眼看过的花朵,盛开了,飘香了。并以她独特的色彩和风格,走出了娘子关,挤进了北京城,多次登上中国的顶级传媒一一中央电视台,进行研讨、表演和演讲。做为一个笑话演讲者,在各级领导和师友们的关照下,我有幸参加过多次活动。这并不是自己水平有多高,而是领导信任机遇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跟上民间乐队演出讲笑话,到现在多次参加正规媒体表演;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变成了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小老头,有成功、有失败。现在做以总结与大家共同分享。

熟悉故事  信手拈来

熟悉故事信手拈来是每一个讲笑话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达不到这个水平,是不可能把笑话讲好的。因为面对不同观众不同环境,选择段子是非常重要的。

假若今天的观众是小学生,就要选择与小学生有关的段子,给他们讲成年人的段子,特别是有一些即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器物和词语,他们不一定听得懂,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还有在一些专业会议活动期间讲段子,应尽量贴近实际、贴近业务。这样将讲段子者的情绪自然融入到听者心中,容易形成互动,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就是这个种》和《刚才最后一响》两个段子,是我以前跟上民间乐人“走事”时,经常讲的段子。一个反映的是老丈人嫌贫爱富;一个讲的是以前贫穷娶不到媳妇,现在生活富了,相亲时老观念不变引出的笑话。与农村实际尤其是“红事”联系很紧,常常笑声不断满堂喝彩。

而要在专业性必较强的场何讲,就要有能与专业接近的段子。2012年,我参加中央电视七台《丰收中国年》晚会,讲了一段由潘新杰老师整理改编的新段子《拖拉机》。这个反映万荣农民风趣幽默地段子,得到央视导演的认可,在万荣农村劳动现场录制完成后,又到北京现场和晚会进行衔接录制,当年12月上旬按时播放,并进行了多次重播。

所以,讲笑话者,一定要熟悉故事信手拈来,千万不要临时抱佛脚!

情绪连惯  演讲流畅

讲笑话因故事的发展和主人翁感情的变化,主讲人也随着故事的发展和主人翁感情的变化,把他活灵活现展示出来。因为讲笑话不是演笑话,演笑话是刻画塑造人物。而讲笑话要求在语气、神态、形体动作上不断变化,表现出你故事中不同人物性格特点和当时的情绪。如果表现不准确不明显或情绪不连惯讲得再不流畅,就不能引起听者的共鸣,必定收不到好的效果。

《学唱戏》这个段子,里面有闷娃、闷娃媳妇、丈人、丈母娘四个人物。只有三五分钟时间,中间有媳妇教闷娃唱戏,有老丈人和丈母娘说话。每人只有几句话,像丈母娘,只有一句话:这娃,你爸正在夸你哩吆,你怎么骂他哩?这是整个段子中的笑眼,如果语气、节奏、情绪、语速把握不好,对最后的包袱:你再缠?再缠我就不个你睡觉啦!就有影响。所以,在语气把握上一定要格性明显,节奏分明,不能有丝毫拖泥带水。

再就是前面铺垫一定要流畅。万荣笑话本身特点就是铺垫少爆发快。从学大花脸:五更里……开始。媳妇耐心教,闷娃不知道控制声音胡乱学,到第二天回门。故事很短,但跳跃性很大,他不叙说早上梳妆打扮,直接到了丈人家;没有大女婿、二女婿的小生、胡子生的演唱,经过丈人之口,一步到位,就轮到闷娃这个大花脸唱了。环环相扣,缺少一句都对后面故事的发展和抖包袱有影响,甚至使听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所以讲笑话时,情绪要饱满、语言要流畅、交代要准确,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充满自信  大胆讲述

田间地头讲笑话,茶余饭后讲笑话,朋友聚会讲笑话,都在朋友圈里,大家彼此十分熟悉。所以,一讲起来,便口若悬河眉色飞舞感情投入,快落有致笑声飞扬乐此不疲。而一旦登上了舞台,面对几百或数千观众,可就不一样了。

首先必须充满自信,没有信心没有胆量没有好心态,肯定把笑话讲不好。

给我印象必较深的是2006年,到侯马参加CCTV2《开心辞典》特别节目《全家总动员》节目录制。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央视节目录制,没有剧本,没有导演要求,全凭自己感觉。而且,现场观众组成了十多个方队,人数多、场面大和观众距离远,很难互动交流。这时,需要的是胆量,需要的是自信,如果稍有胆怯,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于是,我拿上话筒后,大步走到表演场地。虽然和现场观众有二十多米距离。但我什么也不顾非常投入地讲了起来。其实,这时导演在看监视器,摄影在看着镜头录制,观众们通过音箱,在一字不少的听着你讲。最后,包袱一甩现场爆笑。

其此,上台前一定要有个预案。央视录制这些节目,只有一个大的框架,实际怎么表演,只要不反党、不黄色,现场效果明显,就会使用的。特别对现场即兴表演的节目,更是看重。所以,上台表演前,特别是在陌生场地,一定要有一个预案,效果好了怎么说?效果差了怎么救?这样,即弥补了缺陷,又不显山露水。2012年在央视CCTV7录制《丰收中国年》节目时,我提前想了个和观众见面的预案。因天气预报也属于农业频道,而且又面向全国播放,我设计了一个:向东部观众问好、向西部观众问好、向南部观众问好、向北部观众问好,最后,中部地区,向坐在现场的观众朋友问好。谁知道,由于自己顾虑太多没有按步逐进行……录制完吃饭时和导演谈起,他说我不够大胆,央视录制这些节目,最喜欢的就是突破条条框框,勇于创新。只要不反动、语言健康,他们让你尽情发挥……

2019年有一对自称水平很“高”的演员,上央视某栏目录制节目。讲了一段笑话,胆颤心惊语无伦次逻辑混乱,包袱没甩响现场没效果。可以说,他们“名不配位”丢了人,主要原因是不自信没胆量!

控制表情  热笑冷讲

讲笑话是让观众发笑,而不是自己现场笑场。著名单口相声演员方清平老师,说单口相声时不苟言笑一本正经,随着情节推进包袱甩出。观众笑成一团,他还满脸“严肃”,好像这些和他无关,这就是大家的水平。

在人声鼎沸的大场面,自己不控制情绪,跟上现场观众他笑你笑,这是大失误一一笑场!我们很多人在平时讲笑话时,包袱还未甩出,想起可笑的包袱自己先笑了。由于把故事情节交代不清,弄得观众也莫名其妙。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于电力不稳,农村停电是常事。有一次,在一个结婚的事上,该我讲笑话了。突然,电停了……不到十分钟乱哄哄地观众还没静下来电就来了。这时,稳定观众情绪最重要,如果吵吵闹闹地情况制止不住,就根本讲不成笑话。这时,我一本正经十分严肃地上了台,用很正统的口气说道:亲爱的父老乡亲们!朋友们!大家知道刚才为什么停电了吗?大家知道为什么又来电了吗?观众立刻安静下来,等我回答!我用沉痛的语气说道:其实,我也不知道!现场观众爆笑,一下把大家的情绪带到了咱自已的感情路上,也可以说“频道”上来。随着笑话的开讲,观众朋友的笑声,在农家小院一浪高过一浪……

细节细讲   埋好包袱

讲笑话细节非常重要,没有细节的细致铺垫,就埋不好包袱更抖不响包袱。万荣笑话凭着它独特的短小精悍,在幽默笑话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例如讲《刚才最后一响》时,当她妹妹在立柜里唱起《回娘家》时,女子问:这是什么呀,怎么还会唱歌?男的急中生智,答道:这是为咱们结婚买的一个进口大音箱。女的一听,便在立柜上面上上下下摸起来了……这时,他爸爸憋不住了,肚子里面有股气,转来转去要出去……讲到这里时,一定要把他爸爸难受的神态和憋屁的心态,慢慢地稳稳地细细讲到位。最后,实实在在憋不住了,就非常响亮地放了一个……这时,那女的又问:闷娃呀,你这是进口的大音箱,杂音怎么这么大……这时,要把小伙子无奈、慌张、紧张的心态讲细。这就给他妈最后的话铺垫好了。这时,他妈妈一听儿子答不上来了,便急中生智,把鼻子一捏,说道: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八点正!这时语速一定要慢下,特别是在说:八点正!这三个字时,刚要稳、准、清。这样,这个段子的包袱就抖响了,现场效果也一定不会差。

广采博学  丰富知识

讲笑话不但要有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要广采博学知识丰富,说、学、逗、唱样样俱全。

像《学唱戏》、《娘把儿时常挂胸怀》、《刚才最后一响》等段子中,有蒲剧和歌曲的唱段,而且在段子中起着画龙点睛作用。虽然只有一两句,但如果唱好了,一样能引起观众喜欢,并获得意想不到的掌声。例如《娘把儿时常挂心怀》这个段子,不但要唱蒲剧,而且还有专业戏剧动作表演。如果没有一定的戏曲演唱基本功,这个段子肯定不会成功。观众对一个段子的欣赏,不单单是故事,他还包含着段子中,每个人物特长和演讲人才艺的展示。

因此,做为一个笑话段子的演讲者。必须要不断丰富自己“说、学、逗、唱”的各类知识,使自己旁门别类各项技能都有一些,说啥像啥、学啥像啥、唱啥像啥,这对一个段子的完美演讲,是不可或缺的。说高雅一点,这就是一个笑话演讲者自身艺术修养的展示。

以上是自己多年来在笑话演讲中的一点经历之谈,与很多老师和朋友们比起来,还有很多不足与差距。说实话,讲着笑话一路走来,好多机遇和荣誉,并不是自己水平有多高得来的,基本上都是领导的信任,亲友们的厚爱而取得的。今天把它写成文字,并不想什么成名立万,只是想和大家共同分享总结,为万荣笑话的发展抛砖引玉,促使各位老师都能把自己的经历与经验书写成文,供大家共同交流,也算是为万荣笑话的繁荣发展献出绵薄之力吧!

目前,万荣笑话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笑话提升和发展。像语言问题、擎旗人问题、作品创作问题、新人培养问题、团队生存与市场接轨问题等等,都掣肘着万荣笑话的提升和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每个笑话爱好者面前的重中之重,更是万荣笑话走向良性发展,必须要清除的拌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