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有马能行千里是什么 有马能行千里是什么词

七月网4560

有马能行千里,是什么字

有马能行千里,是【驰】字(也+马=驰)。

有马能行千里是什么 有马能行千里是什么词

字谜(zìmí),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主要根据方块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设制的。字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字谜,指所有的文字词语谜,如字类谜、词类谜、句类谜等。狭义的字谜,指单个汉字的谜语。后者注重文字形体的组合及偏旁部首搭配,要从形态、功用和意义上对谜底汉字各个组成部分作多角度描绘,词句简短,行文措词和谜面修辞技巧也比较高。

【字谜结构】

从字谜语言结构的表现方式上看,字谜由三个部分组成:谜面、谜底和谜目。

谜面,是猜谜时说出来或者写出来给人做猜谜线索的话语。

谜底,就是要人去猜测的本体事物。

谜目,有时候又指迷题,是谜面意义的真实所指,在绝大多数字谜中,一个谜底就是一个汉字。

有马能行千里,打一字

谜底:也

解释:也字有马字,成为驰,驰骋千里,即有马能行千里;由此得出谜底是也字。

拼音yě

部首乙

笔画3

释义:

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孔子,鲁人~。非不能~,是不为~。

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表示句中的停顿: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地之相去~,千有余里。

姓。

表示同样:水库可以灌溉、发电,~可以养鱼。

单用或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待:他会英语,~会法语。游客里面~有坐车的,~有步行的。

叠用,表示无论这样或那样,结果都相同:你去我~去,你不去我~去。他左想~不是,右想~不是。

用在转折或让步的句子里(常跟上文的“虽然、即使”等呼应),隐含结果相同的意思:虽然雨下得很大,他~来了。即使你不说,我~知道(你说了,我知道;你不说,我也同样知道)。

表示委婉:你~得对人宽容点儿嘛。这事儿~只好如此了。

表示强调(有时跟上文的“连”字呼应):七八岁的孩子~学会电脑了。连爷爷~乐得合不拢嘴。

拓展资料

造句:

我们奖励先进,也是为了激励后进。

金无赤足,白璧无瑕也是不可能的。

小红品学兼优,在全校也是数一数二的好学生。

虐待老人不仅违背道德,也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像三峡这样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在全世界也是不寻常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也

古代人说好马能日行千里是真的吗

真的,请看下面的材料:

千里马一词,最早见于《楚词·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以后中国正史中多次提到千里马,如《史记·赵世家》:“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千里马的字面意思非常清楚,“那就是,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良马。

历来人们大多认为,千里马泛指一般好马。所谓“千里”只是个虚数。因为现代人谁也没有见过一天能跑500公里的马,然而古代人却在古籍文献中多次提到他们的千里马实实在在跑出千里距离。看来问题主要出在“千里”这个长度上。

据考证,周朝时代的1华里折合现代长度只有298.65米,1000华里就是现代的298.65公里。如以一个白昼12小时计算,平均每小时只需跑完24887.5米即可。对于马来说,这是极慢的速度,仅仅与“快走”差不多。

实际的长途行进,不可能连续不断的跑上12个小时,而是用某种“中速”。比如,每秒钟行进10米,每小时行进36公里。那么,用8个多小时跑完千里路程,其余3个多小时用于途中的吃喝休息,应该说是符合逻辑的事情。

由此可见,千里马跑的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飞快。事实上千里马只是具有非常持久耐力的良马。

那么,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这样的良马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知道,古代蒙古大草原,绵亘万里,水草极为丰美。在如此辽阔的原野上,不但生栖着野马、野牛、野养等各种食草动物,还生活着老虎、豹子、豺狼等食肉动物。在这个生态平衡、相互依存的环境里,虎狼们的追杀逼迫着野马加快自己的奔跑速度,形成你快我也快,快胜慢汰的进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