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吃了轮状病毒活疫苗腹泻了怎么办
1、这时就要让宝宝多喝水防脱水。补充益生菌如妈咪爱,对于病毒性的用抗生素是作用不大的。一般要一周左右就会转好,如果你宝宝只是一般的强免疫反应就不需要作特别的处理,只要多喝水,2~3天后自然转好。
2、也可以吃思密达止泻,最好加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治疗。如果出现了渴饮、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变差等脱水症状,那是要及时就医的,并输液治疗以补充体液,必要时需要住院治疗。
3、这是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正常反应。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腹泻的病毒之一,口服疫苗之后会根据个体差异出现或不出现反应。 一般不需要吃药,一两天会自行消退。注意让宝宝休息,清单饮食,多喝水。
4、从而产生抗体后能抵抗全毒的轮状病毒。当然,如果小儿体质较差,可能出现一过性腹泻。几天就好,如果较严重请及时就诊。还有接种口服轮状疫苗不应同时接种其它疫苗,应间隔15天以上。
5、如发烧超过35℃,可口服退烧药;腹泻严重时可用肠粘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但这时不需要使用消炎药和抗病毒药。不过,如果是接种疫苗期间合并了其他疾病而出现的症状,则要根据疾病的病原选择消炎药或抗病毒药。
轮状病毒疫苗不良反应
口服后一般无不良反应;偶有低热、呕吐、腹泻、皮疹等轻微反应,多为一次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必要时给予对症治疗。
重度发热反应:可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对症处理,防止高热惊厥。持续呕吐、腹泻超过3天及腹泻次数一天五次以上,应及时就医。极罕见不良反应:过敏性皮疹,72小时内可能出现,给予抗过敏治疗。
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致病率高,全球各地都可见轮状病毒,是全球儿童腹泻最常见的原因,在发展中国家,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常常是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每年约造成50万名婴幼儿死亡。
接种五价轮状病毒疫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腹泻、呕吐,偶有上呼吸道感染、咳嗽、肠炎等。
轮状病毒疫苗有必要打吗?
1、你好:打轮状病毒疫苗的理由:轮状病毒是3个月~2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常见原因。轮状病毒疫苗预防效果不好,但副反应不大,因此可考虑接种。
2、轮状病毒疫苗有必要打,因为可以用来预防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疫苗是一种针对轮状病毒肠炎的疫苗,主要用于2个月至3岁的儿童。轮状病毒腹泻是婴儿急诊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3、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是有必要打的。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肠炎的疫苗,主要接种对象为2月龄至3岁儿童。
4、有必要的,3岁以下的儿童易患病毒性腹泻,其中有85%都是轮状病毒引起的,治疗不及时会很麻烦。再说病毒性腹泻也不是很好治,只能对症处理,恢复全靠自身免疫力。
5、需要。疫苗一定是要打的,轮状疫苗有 有2种,一岁多的话只能国产了,但不影响效用的。秋季轮状病毒较多,如果有疫苗防护即使不小心中招了也比较轻微。
轮状病毒疫苗和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的区别
根据目前的疫情防控措施,a群轮状和五价轮状疫苗都是需要打的。 a群轮状疫苗和五价轮状疫苗是不同的疫苗。a群轮状疫苗主要预防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而五价轮状疫苗则可以预防多种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轮状疫苗能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有发热、呕吐、水样腹泻等症状,目前国内有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和口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两种。
婴儿五价轮状疫苗是什么,6~32周龄的时候接种比较好。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用于预防由血清型GGGG4和G9引起的婴幼儿轮状病毒胃肠炎。全程有三剂免疫,每剂间隔4~10周。第三剂不得晚于32周龄。
与大多数疫苗不同,轮状病毒疫苗是一种甜味液体,每年口服一次,每次一瓶。如果您的宝宝超过3岁,他不需要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因为即使他没有生病,大部分都已经感染了轮状病毒,体内有抗体,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大大降低。
据介绍,目前国内可供选择的轮状病毒疫苗有口服五价轮状病毒弱毒疫苗和口服轮状病毒生疫苗两种,具体选择哪一种可以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症状可持续3~9天。也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可以发生病毒性心肌炎、肺炎、脑炎、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但是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甚至导致死亡。发病后没有特效药物,只能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