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官网)

七月网3960

一、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宗旨与理念

1、坚持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取信于市场,取信于社会,以专业经营方式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为基金份额持有人谋求最大利益。

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官网)

2、“诚信为本、创新求精”为经营理念;

3、“稳健为本、科学决策”为投资理念;

4、“以民为本、为民理财”为服务理念;

5、“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为企业理念。

二、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基金经理

向朝勇:现任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投资管理部总监,新世纪优选分红基金经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先后供职于宝钢集团公司;平安证券资产管理事业部及投资管理部;东吴证券投资总部;东吴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部,在此期间担任东吴嘉禾优势精选基金的基金经理。王卫东: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副总监、首席策略分析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学士,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14年证券从业经历,历任广东发展银行海南证券业务部经理,广发证券营业部总经理、投资理财部和自营部经理,华龙证券投资理财部总经理。实战经验丰富,在投资银行、投资管理等方面业绩显著。曹名长: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副总监、新世纪优选分红基金经理。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11年证券从业经验,先后供职于君安证券研究所、闽发证券上海研发中心、红塔证券资产管理总部、百瑞信托投资公司,取得辉煌成绩。作为国内优秀的基金经理,其投资风格稳健并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投资十亿元成立基金公司好吗

最新公布的59家基金公司三季报显示,后5家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规模均在30亿元以下,其中2家公司规模已缩至10亿元上下。

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资产规模最少,为10.61亿元。新世纪基金、金鹰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中欧基金分列倒数二到五位,资产规模分别为11.55亿元、16.16亿元、18.28亿元、26.70亿元。5家合计83亿元,占总额比例为0.46%,甚至低于一只普通中型基金规模。

这些基金公司今年、明年能自负盈亏吗?令人捏把汗。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向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一个50人规模、运营状态良好的基金公司每年至少需要3000万元的运营成本。

成本一般有三大费用:第一项费用为人员工资,因为基金行业整体待遇较高,50人共计超过1000万;第二项租房费用,基金公司租房一般都在市中心,一般年均支出500万-1000万;第三项为差旅费用及新基金宣传费用,一般也要1000万之上。

据记者测算,以管理规模30亿元计算,基金公司一年计提的管理费用为4500万元,按照上述基金公司人士测算,算上期间申购赎回费率,仅能勉强保本,而诸如浦银安盛、新世纪、金鹰等管理规模10亿元上下的基金管理公司而言,公司亏损几成定局。

更要命的是其中某些基金公司还以自投基金的方式实施"自残"。以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为例,今年1月用1000万元自购了旗下大摩基础,从申购以来的浮亏高达68.87%,损失688.7万元,而大摩基础上半年管理费收入仅为169.29万元,"产出"难以填补投入资金的亏损。

业内人士不禁发出感叹:小基金公司路在何方?

上述五家小基金公司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旗下基金清盘的风险。

根据我国与基金有关的法规,在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续期内,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的,则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若合同生效后连续20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向中国证监会说明原因和报送解决方案。

实际上,尽管小基金的问题由来已久,但国内还未出现因基金规模不符合法定要求而被清盘的先例。

"相关法规并没有设置基金强行清盘的约束条款,所以除非万不得已,基金公司不会轻易放弃旗下基金名额。"一位基金研究员向记者表示更合理的做法是通过基金转换的方式使得基金类型转为更受市场欢迎的品种,"比如现在债券基金火爆,基金公司就有可能向监管部门申报将股票型基金转换为债券基金。"

类似案例曾有发生,早年景顺长城恒丰债券基金因规模过小而转型为货币基金得以继续生存的做法,为后来的小基金出路问题提供了一种选择。

根据公司法,公司资不抵债才会倒闭,而基金公司一般不会负债经营,只是运作客户投资的资产,每年提取管理费,所以理论上是不会破产的。

但如果某基金由于管理资产规模太小,所收的管理费不足以弥补日常运营费用的话,出现经营亏损是可能的,甚至是会出现将股东的投资全部亏完的极端情况,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股东不再继续投资,基金公司倒闭也是有可能的。

华夏基金在今年完成了对中信基金的收购,预示着基金行业的整合已经暗流涌动,而基金规模的不断分化为这种并购整合提供了条件,这也给一些举步维艰的基金公司看到了重生的曙光。

在私下交流过程中不少小基金的基金经理甚至表示了愿意被收购的期待。

他们认为小基金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日益递减的份额影响了自身投资能力的发挥,"如果被纳入大基金公司,其基金业绩和规模都会提升"。

的确,如果行业上存在优势互补,合并的方式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目前市场并未形成一定基础,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督察长告诉记者:"基金的合并涉及股东的利益博弈,大的基金公司一只基金就抵一个小公司的规模,也不一定愿意合并小的基金公司。"

在原股东后继乏力的情况下,另一个可行的急救方法便是引入实力强大的新股东,重塑公司品牌。

"改变大股东,有可能从而改变一只是弱项的渠道,改变品牌形象,提高投研团队能力等。"一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基金公司牌照仍然稀缺,目前很多保险公司和境外机构还在努力挤入基金行业,不妨让他们收购现有的小基金公司,只要有渠道,这些小基金公司就可以重获新生。"

短期而言,一方面小型基金公司并未到其"生死存亡线",另一方面基金业暂时也不会掀起并购浪潮。在中国基金业仍具备较大发展空间而股市仍将持续低迷一段时间的背景下,小型基金公司的熊市的生存之道依然只能是自救。

从海外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在熊市中,小型基金公司应该专注于单一领域进行发展,加强其专业化,注重基金产品市场的细分。例如,去年成立的金元比联基金在牛市鼎盛时期毅然发行保本基金,今年以来份额持续增加,并且成为三季度唯一一家资产管理金额净增长的基金管理公司。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王群航也认为,大的基金公司可以实现多元化发展战略,但小的基金公司一定要使其发展目标单一化,通过突破某一个点来树立公司品牌,然后逐步做大。

"公司的产品线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公司的发展战略问题。"王群航说,"大的基金公司产品线相对丰富,投研实力也较强,但如果小的基金公司能够把研究力量都放在某一类型的基金产品上,在震荡行情中,利用其基金规模小、流动性强的优势,那么肯定会有一两家小的基金公司在熊市中脱颖而出

OK,关于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新世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官网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