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制家具有哪些流程
提到生产工艺流程,在大多数人的看来都非常简单,裁板、打孔、封边三步就可以总结下来了,至于结构要点无非就是32位系统拆装连接件等,而实际上完整的定制餐厅家具生产流程要细致和复杂得多,我们从源头开始说起整个定制餐厅家具的工艺流程。
在接受到来自展厅或是业务人员的销售订单后,设计师会根据客户家里的尺寸进行方案设计,并在客户同意其方案后将所设计的图纸作为订单方案提交到工厂,方案内容括所选板材色彩、效果图、三视图等信息。
通常来自于专业设计师的图纸方案在人体工程学、适用性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作为定制餐厅家具的设计尺寸是最容易出错的,所以在工厂一般都备有图纸方案审核的技术人员。
即原材料明细表,另外还有五金配件清单、外协备件清单等,这一工作是在方案审定之后由专业人士或是系统进行分解,也是保证产品方案整体实施良好的必要前提。
安装示意图,包装方案零部件加工工艺流程表、产品使用说明书。零部件加工流程表里面的主要内容要涵盖名称、规格、数量、用料、批次、加工注意事项、特殊检验标准、工时、工序及序列号等基本内容。
在之前的几个步骤都完成后,所有工艺/序所需的文件准备妥当后被提交到相应的生产部门进行裁板、打孔、封边等工序,实际上根据产品的不同,工序也有所不同,简单一点的部件可能只需要一两道工序就可以完成,如抽屉底板只需要裁板就OK了,但是相对于复杂一点的部件有可能就需要十数道工序或是数十道工序,如一些美式风格的定制餐厅家具。除了上面的工艺之外,还有诸如拉槽,铣型等等,这里就不再详细说明了。
二、家具生产流程
1、起草草图方案:设计师对红木家具的设计构思的形象表现,以草图形式把构思原型固定下来。目前常使用徒手绘制和电脑绘制。
2、绘制三维透视图:在草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具象化,此时已接近成品的实际效果。
3.制作模具:由于三维透视图是平面的,且都有一定的视点和方向,表现不够全面立体。因此,使用简单材料和加工手段,制作出模型,再加以完善修改,以便最终敲定设计方案。
每隔一段时间,应将木制家具清洁一次,洗时可用柔软的抹布或海绵以温淡的肥皂水进行擦洗,干透后,再用家具油腊涂刷使之光亮。
用一块干净的抹布在过期不能喝的牛奶里浸一下,然后用次抹布擦桌子等木制家具,去除污垢效果很好。最后再用清水擦一遍,适用于多种家具。
油漆过的家具沾染了灰尘,可用纱布包裹湿的茶叶渣擦抹,或用冷茶水擦洗,会使家具特别光洁明亮。
取1400毫升煮沸的淡色啤酒,加14克糖及28克蜂蜡,充分混合,当混合液冷却后,用软布蘸其擦木器。本法适用于栎木家具的清洁。
用等量的白醋和热水相混揩擦家具表面,然后再用一块软布用力揩擦。本法适用于红木家具的保养以及其他家具被秧苗油墨迹污染的清洁。
盐保养家具,家具会更耐用。要清洗并擦亮铜质家居用品表面,先用等量的盐、面粉和醋拌成糊状,用软布涂上,一个小时后再用干净的软布将其擦除,并擦亮。如果在铜制装饰品上喷醋、撒盐,可以起到抛光的作用。先用海绵擦,然后仔细清洗,确保除去所有盐迹。用浸过盐的柠檬片可以清除铜制品上轻微的晦暗,擦洗后用水冲净。
三、木家具如何制造
1、用木材或木质材料制成,陈设在室内或公共场所,以供人们工作、生活、休息或放物品等用的制品。木家具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也起着室内装饰作用。良好的家具装备,不仅是保证人们高效工作、方便生活和充分休息的必要条件,而且对人们的艺术爱好和文化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家具作为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总是反映一定时期的文化艺术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人类相应的生活条件。就艺术风格来说,家具往往与建筑具有共同的时代特征。
2、中国家具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甲骨文中就已有床、几等家具的记载。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年)至汉代(公元前206~220年)时期,人们的起居习惯是“席地而坐”。因此,早期的家具特点是粗犷、低矮、敦厚,结构简单,突出实用功能,以涂漆方法装饰家具。汉代后期家具的品种逐渐增多,装饰方法在以彩绘为主的基础上,又出现镶嵌、金箔贴花等技法。从南北朝(420~589年)到隋唐(581~907年)时期,家具的品种和装饰日益演变发展,出现了富丽豪华的座椅等家具。盛唐以后,“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逐渐普及,家具也由矮型向高型化发展。明清(1368~1911年)时期,海上交通发达,热带的优质木材输入中国,加上工艺和装饰手段日益进步,使家具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苏州、广州、扬州、宁波等地成为当时家具制作中心。明代家具结构简练,接合严密,比例协调,造型典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外国家具设计和工艺技术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改革和技术进步,中国家具生产从手工业作坊生产逐渐转变成具有一定技术装备水平的工业部门。
3、可以按多种特征来分类。按照结构特征,可分为拆装的和不可拆装的。前者是指那些可以多次拆开和装配,通常是用各种联结件或螺栓接合的家具;后者则是在装配后不能再拆开,一般采用带胶的榫接合、胶接合或钉接合装配而成的家具。同是柜类家具又可分为板式的和框式的。柜体由各种板件组成的,称为板式结构。柜体由带嵌板的木框组成的,称为框式结构。木家具主要按使用场所和功能用途分类(图1)。
4、和别的工业产品一样,设计与制造木家具必须满足实用、美观和经济的要求。
5、设计家具时,首先应按现行标准正确选定其功能尺寸。对于柜类家具,应在便于使用的前提下,合理地划分其内部空间,使之具有最佳容量。用于坐、躺的支承类家具,必须考虑人体在其表面上均匀分布,使压力不致集中于某一局部,使人体能保持正常的姿势。成套家具相互之间,规格尺寸比例应当协调,彼此配合,便于室内布置和环境卫生。
6、家具的外形和色彩要富有表现力,家具的配置和装饰要适应环境和符合美学的一般规律,并充分考虑群众的欣赏情趣和民族的传统爱好。对其表面的处理,应能充分显示所用材料的优美的质感。正确选择家具表面的颜色,对于消除视觉的疲劳,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都有重大作用。
7、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注意正确合理地选用原材料,充分利用低值和不名贵的材种,尽可能降低材料消耗。结构和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应达到较高的通用化水平,便于采用先进技术,适应现代加工工艺,最大限度地实现机械化生产。这样就可以在生产准备、加工制造以至运输流通过程中减少劳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成本,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8、实用、美观和经济是密切相关的。既不能为了提高家具实用功能而忽视经济效果,也不可因强调经济效果而粗制滥造,降低家具的使用价值,缩短其使用期限。
9、木制品生产的工艺过程在传统的柜式结构家具制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板式结构的家具,主要是用各种人造板制成构件,从而简化了其制造工艺过程。板式家具典型的工艺过程如图2。
10、家具生产的发展与建筑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家具生产发展的,还有人民生活水平、人口密度、家庭结构和原材料构成等可变因素。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世界家具工业发展很快。在多种家具产品中,木家具仍占主导地位。家具的发展趋势是:①生产中心向着拥有丰富森林资源或毗邻木材产地以及有廉价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②生产进一步专业化,在建立大型的能批量生产较便宜产品的高度机械化、自动化企业的同时,还将保存相当数量的小型企业和作坊来制造传统风格的、优质高档的家具;③由于世界范围内的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等类的人造板,将在家具生产中进一步扩大应用;④家具工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贸易将会越来越趋向国际化。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