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痿吃什么中成药最好
阳痿早泄的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牛肉、羊肉、狗肉等来补充肾气,同时也需要吃一些中成药物来调理,比如六味地黄丸、金锁固精丸,附子理中丸都是可以达到质量的效果。但是患者日常生活也需要有规律,每天要早睡早起,不能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
二、千古温中健脾名方——附子理中丸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莎
有一种人极端地怕冷,有的人手脚即便在夏天摸上去也是冰凉的,到了寒冷的冬天,穿很厚的裤子膝盖以下也总是冷的。他们往往皮肤偏白,舌头颜色也淡,平素大便不成形,女性还通常会有痛经的毛病。平常一旦吃点冷饮或寒凉的水果,就会有肚子绵绵作痛、腹泻的毛病,这时如果用热水袋捂一下肚子,就会觉得疼痛减轻一大半。
在中医里,这种人一般是属于脾胃虚寒的阳虚体质。这时候可以推荐他们吃一种温中健脾的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来帮助祛除身体里面的寒气。
附子理中丸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中成药之一,原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理中丸基础上加用附子而成。
理中丸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中焦虚寒腹痛、腹泻的千古名方。而后世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味制附子,这样就能连肾一块补,起到脾肾双补的效果。
目前附子理中丸处方涉及的剂型有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浓缩丸。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始载于《中国药典》1963年版,1977年版收载有显微鉴别,并将处方中“人参”改为“党参”。
附子理中丸属于温中祛寒药,临床疗效确切,现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附子理中丸(浓缩丸)收载于《国家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7册(WS3-B-1350-93)。2009年附子理中丸载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甲类非处方药。
【组成】附子(制)、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
【功效】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浓缩丸一次8 12丸,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 3次。
方中以附子为主药,附子历来被称为“百药之长”、“回阳第一要药”。
“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其性大辛大热,具有补肾助阳、驱散中寒的作用。
“附子无姜不热”,附子和干姜两者相须为用,温热之性更甚,干姜还具有降胃气、止呕吐的作用。党参健脾益气,有益于中焦气机的升降。炒白术具有健脾燥湿的作用。甘草健脾益气,兼补脾和中。诸药合用,温散脾胃之寒,重建中焦之阳,治疗脾胃虚寒之证疗效显著,
主要用于脾胃虚寒所致四肢厥逆、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为先后天并补之剂。
---清代名医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云:
“余谓先后并补之方,因附子之功在先天,理中之功在后天也…非附子不能挽欲绝之真阳,非姜、术不足以培中宫之气”。
“脾胃属土,惟火能生”。肾就好比炉火,脾胃肠道好比锅,只有炉子烧的旺,锅里才能热起来,中焦脾胃才阳气充足。脾胃腐熟运化之功能需要肾阳的温煦;肾阳不足则会导致脾胃腐熟运化之功能失常;日久泄泻;亦可导致脾阳和肾阳亏虚。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抗炎,镇痛,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胃黏膜损伤等作用。另外,该药对十二指肠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还可明显拮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回肠运动抑制和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从而对离体肠管的运动状态呈现双向调节效应。还有研究表明,该药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使食欲增加,并具有抑制肠内的异常发酵及促进气体排出的作用。
附子理中丸古代临床主要用于霍乱吐泻、腹泻、腹痛、寒证、外寒直中脾胃证、寒药伤中证、寒凝血滞型痛经、头痛、痰证、带下、咳嗽、眩晕、臌证等证属脾肾虚寒者。近年来,经中医辨证后灵活使用,临床应用涉及消化系统(胃炎、肠炎、无致病菌生长性腹泻、慢性迁延性腹泻)、循环系统(室性早搏)、呼吸系统(咳嗽)及难治性口疮、红斑狼疮、痛经、眩晕、呃逆、特发性水肿等,也有较好疗效。
附子理中丸可以缓解上腹部胀痛、烧灼感等症状,临床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等,疗效确切。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症状之一,顽固性咳嗽是指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病程持续超过3周的咳嗽。临床观察发现,附子理中丸可用于治疗顽固性咳嗽。
用附子理中丸治疗秋末至春季易发作的寒冷型多形红斑,结果显示治疗1个疗程治愈率为64%, 2个疗程治愈率为88%,未见无效病例。
有报道将附子理中丸研成细粉,用蜂蜜或水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可治疗脚癣。
失眠、味觉丧失证、便秘、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痛经、带下、痹症、寒疮、肝硬化、肠结核
该药品能振奋全身机能,改善机体全身状况,有强壮补养之功,故治疗男性不育症有良效。
许多临床研究报道,该药也可用于治疗胃神经官能症,吐血、便血、子宫功能性出血、肌衄(过敏性紫癜),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窦性心动过缓等。
另外,对小儿肺炎、小儿慢惊风及尿失禁、产后间隙性颈痉挛、急性胰腺炎、消渴、治疗肿瘤相关性食欲减退、慢性迁延性肝炎、腰肌劳损、阳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及Ⅱ度心衰等多种疾患也均有疗效。
两药均为温中散寒剂,均有温中散寒,健脾和胃之功,主治脘腹痛、呕吐、泄泻等病证。
但从二者的药物组成看,理中丸以温脾散寒之干姜为君;而附子理中丸较理中丸增加了大辛大热之附子,且与干姜同为君药,增强了温阳散寒之用,因此,侧重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之较重病证,如腹痛较剧、呕吐泄泻不止、手足发冷等。
两药均为散寒剂,均有温中祛寒,补益脾胃之功,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疼痛、呕吐、泄泻等病证。
二者药物组成仅肉桂一味之差,桂附理中丸以甘温益气之党参及大辛大热之附子为主药,补益脾胃,温阳散寒,使脾胃自健,阳气振奋,寒邪得除,以温补为主,且方中还有肉桂补火助阳,故侧重于治疗脾肾阳虚,中焦运化失职所致之病证;而附子理中丸中以附子、干姜为君,温运中焦,祛散寒邪,使脾阳来复,以温散为主,侧重于治疗脾阳素虚,又寒湿内侵,或寒邪内盛,阳气郁遏,运化失常所致之病证。
1、附子理中丸不良反应比较少,但也曾有报道出现过,其主要是由附子中所含的乌头碱引起,中毒剂量因人的体质和耐受性而有所不同。临床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勿自行服药。
2、附子理中丸功能为温补脾肾,治疗脾肾虚寒证,适宜与四神丸、藿香正气散、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温肾或健脾类中成药配伍,不适宜与寒凉性的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等配伍,尤不宜与含有附子的大活络丹、天麻丸等配伍,恐食入附子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3、孕妇慎用此药。湿热困脾,血燥阴虚,肝郁内热,一切非寒之证,切不可服。
审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颖霞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三、治疗肾阳虚的10种中成药介绍
治疗肾阳虚的中成药 1、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该药是治疗肾阳虚的千年名方,后世的“地黄丸”系列方剂都是在此方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金匮肾气丸适合有腰痛、脚软、小腹拘急、下半身常有冷感、小便不利、尿频、脚气、痰饮、消渴等症状的肾阳不足证患者服用。该药的用法是:水蜜丸每次服6克,小蜜丸每次服9克,大蜜丸每次服1丸,每日服2~3次。该病患者在服药后若出现了口干、大便干结的症状,应调整用药量或停止服药。
右归丸在中医临床应用上历史悠久,其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之功效,对肾阳虚导致的腰膝酸冷,阳痿遗精等症都有很好的疗。右归丸温补肾阳的作用比金匮肾气丸更强,较适合年老或长期患病者服用。该药的用法和金匮肾气丸相同。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应慎用右归丸。
桂附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肉桂、附子组成。对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阳痿、滑精或女子不孕症等较为适用。应注意的是,方中肉桂属温热药,不适用于治疗有口干舌燥、烦躁气急、便干尿黄症状的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五味子而成。五味子有补益固涩之功,故七味都气丸适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虚咳、气喘、遗精等。
济生肾气丸具有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的功效,适合有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喘咳等症状的肾阳虚水肿证患者服用。其用法同金匮肾气丸。
至宝三鞭丸,补血生精,健脑补肾。用于肾虚所致体质虚弱,腰背酸痛,头晕,心悸健忘,虚汗,畏寒失眠,面色苍白,气虚食减。
四神丸具有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的功效,适合有五更泄泻、便溏、腹痛、腰酸、肢冷等症状的肾阳虚衰、脾肾虚寒证患者服用。四神丸是治疗五更泄泻的名方,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因肾阳虚衰(命门火衰)而经常在凌晨出现的腹泻。该药的用法是:每次服用9克,每日服1~2次。
青娥丸具有补肾强腰的功效,适合有腰部疼痛、起坐不利、膝软无力等症状的肾亏而偏阳虚的患者服用。青娥丸的用法是:水蜜丸每次服6~9克,大蜜丸每次服1丸,每日服2~3次。
五子衍宗丸具有补肾、益精、收涩的功效,适合有腰痛、尿后余沥、遗精、早泄、阳痿、不育等症状的肾中精气阴阳不足患者服用。其用法同金匮肾气丸。
鹿补肾丸具有壮筋骨、益气血、补肾壮阳的功效,适合有身体虚弱、精神不振、腰腿酸软、头晕目眩、性欲减退、夜尿频多、健忘失眠等症状的肾阳虚患者服用。鹿补肾丸的用法是:小蜜丸每次服4.5~9克,大蜜丸每次服6~12克,每日服2次。
肾阳虚体质宜吃性属温热的食物,宜吃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食品,宜温补忌清补,宜食热量较高而富有营养的食品。忌吃性寒生冷之物,忌吃各种冷饮,忌吃各种生冷瓜果。
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如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因此,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此种人适应寒暑变化之能力差,稍微转凉,即觉冷不可受。因此,在严寒的冬季,要“避寒就温”,在春夏之季,要注意培补阳气。“无厌于日”,有人指出,如果能在夏季进行二十至三十次日光浴,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可以大大提高适应冬季严寒气候的能力。因为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毛孔、腠理开疏,阳虚体质之人切不可在室外露宿,睡眠时不要让电扇直吹;有空调设备的房间,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不要过大,同时避免在树荫下、水亭中及过堂风很大的过道久停,如果不注意夏季防寒,只图一时之快,更易造成或手足麻木不遂或面瘫等中医所谓的“风痹”病的发生。
因“动则生阳”,故阳虚体质之人,要加强体育锻炼,春夏秋冬,坚持不懈,每天进行1~2次。具体项目,因体力强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内养操、工间操、球类活动和各种舞蹈活动等,亦可常作日光裕、空气浴,强壮卫阳。气功方面,坚持做强壮功、站桩功、保健功、长寿功。
应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伏可食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最为有效。
可选用补阳祛寒、温养肝肾之品,常用药物有鹿茸、海狗肾、蛤蚧、冬虫夏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苁蓉、补骨脂、胡桃、杜仲、续断、菟丝子等,成方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全鹿丸。若偏心阳虚者,桂枝甘草汤加肉桂常服,虚甚者可加人参;若偏脾阳虚者,选择理中丸,成附子理中丸;脾肾两虚者可用济生肾气丸。
一般肾阳虚对人的影响要比肾阴虚大,人体内阳主阴从,阴阳互根。肾阳虚和肾阴虚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临床上无论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如果虚损到一定程度往往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因此肾阳虚时间长了会有肾阴虚症状,所以在补肾阳的时一定要兼补肾阴,做到阴中求阳;而在补肾阴的时候也不能一味的只用补肾阴的药物。
1、腰膝酸软而痛是因为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腰府及骨骼。
2、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是由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生殖功能减退。
3、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起因于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失健运。
4、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则由于肾司二便,肾阳不足,膀胱气化障碍。
5、浮肿,腰以下为甚源自于水液内停,溢于肌肤。
关于附子理中丸治疗阳痿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