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什么若寒蝉(什么若寒蝉四字成语)

七月网3440

一、噤若寒蝉是什么意思解释

“噤若寒蝉”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或一群人在某种情况下不敢说话或保持沉默。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故事:淮阴侯与项羽发生争执,最后淮阴侯不敢再说话,保持沉默,就像寒蝉一样不敢发声。因此,“噤若寒蝉”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因害怕或不敢说话而保持沉默。

什么若寒蝉(什么若寒蝉四字成语)

1.闭口不言:表示某人出于某种原因而选择不说话或保持沉默。

2.缄默不语:表示某人一直保持沉默,而不愿意说话或发表意见。

3.沉默寡言:形容某人平时不爱说话或话语不多。这些词语都和“噤若寒蝉”在表达上有些相似之处,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别和用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二、什么若寒蝉成语

1、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2、《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3、形容因遭受恫吓或其他原因而不敢说话。有时也形容冷得像寒蝉那样一声不响。

4、“噤”不能写作“襟”或“禁”。

5、“噤若寒蝉”与“守口如瓶”有别,“噤若寒蝉”多指由于害怕而不敢作声,“守口如瓶”多指由于谨慎而不肯多说。

6、杨沫《青春之歌》:“他的话完了,台下有个人拼命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

7、东汉末年,有个文人叫杜密,刚正不阿,他任太守等职期间,参加过打击宦官集团斗争,他执法严明,对宦官子弟有恶必罚,有罪必惩。后被革职回颍川老家。

8、在家他仍关注国家大事,经常拜会颍川郡守、县令,畅谈天下大事。可是同郡的原在四川任蜀都太守的刘胜辞官回家,与他迥然相反,闭门谢客。

9、颍川太守王昱找杜密说:“刘胜清高,公卿屡次推举他任职,他都拒绝了。”

10、杜密听出王昱话中有话,提醒他出来做官,直言道:“像刘胜这样的人应当为国为民多做些事情。但是他对好人不予举荐,对恶人坏事不敢揭露批评,明哲保身,一声不吭,就像冷天的知了(‘自同寒蝉’),实乃当世之罪人;而我与他相反,让你赏善惩恶,为你尽微薄之力。”

三、噤若寒蝉是什么意思

1、噤若寒蝉,原指像冬季的蝉那样停止鸣叫。后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含贬义。

2、《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3、白话文:“刘胜身为大夫,受到礼遇贵宾,而知道善不推荐,听到坏事不说,隐瞒爱惜自己,从同寒蝉,这是罪人啊。”

4、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害怕而不敢说话。

5、意思是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来没完。

6、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7、白话文:“郭子玄议论好像瀑布泻水,注而不竭。”

8、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9、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噤若寒蝉、百度百科-口若悬河

OK,关于什么若寒蝉和什么若寒蝉四字成语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