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设备管理:以设备为研究对象,应用一系列理论和方法,通过技术、经济的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管理。设备管理的特点:1、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2、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3、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4、是搞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5、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6、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改变的一个飞跃。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⑴前期管理:设备在投入正常生产运行前的设备管理工作;⑵计划检修管理:根据设备的检修周期制定的按计划检修的制度。⑶维护保养管理:在使用中根据设备性能、要求制定的维护、保养、润滑措施的管理。⑷备品、备件管理:对备件进行技术管理,计划管理,库房管理和经济管理。⑸图纸资料管理:对设计资料、图纸和随机资料图纸的管理。⑹统计管理:对企业的设备状况实行监督检查和组织协调的手段,如设备“五率”(开工率、完好率、运转率、出力率、泄漏率),仪表“三率”(完好率、开表率、泄漏率)等,设备大修基金和折旧费的提取。⑺检查评级管理:根据检查评级的标准、范围、完好设备标准等进行管理。⑻更新管理:对老化、高耗能、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⑼固定资产管理:企业资产中单价较高,使用期限较长,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劳动工具、劳动设施等。⑽防腐保温管理:对防腐保温工作的要求管理分工、执行措施进行管理。⑾技术档案管理:对主要设备运行全过程中的技术资料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废臵不用,若确有必要申请拆除须经调度室同意。
2、各种安全设备、设施都只能在额定的负荷下操作。
3、需要检验的安全设备、设施或附件,与机电动力部联系检验。
4、安全设备、设施已无法使用的按制度报废。
扩展资料: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一系列为了保障安全生产而制定的条文。它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风险,将危害降到最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也可以依据风险制定。
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依据以下步骤制定:
——考虑存在什么风险,需要从哪些方面控制风险;
——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流程;
——考虑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也就是5w1h的应用;
——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将法律法规的条款转化为制度的内容;
——考虑制度中需要被追溯的内容,设置记录。
参考资料:安全管理制度-百度百科
生产车间的设备管理制度是怎样的
生产车间的设备管理制度如下:
1、车间设备指定专人管理;
2、认真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坚持日清扫、周维护、月保养,每天上班后检查设备的操纵控制系统,安全装置,待检查无问题方可正式工作;
4、各种设备和仪器不得超负荷或带缺陷运行,并要做到正确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陈旧设备,应有计划地更新或改造;
5、严格设备事故报告制度,出现故障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停止操作;
6、操作人员离岗位要停机,严禁设备空车运转;
7、设备应保持操作控制系统,安全装置齐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