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的全文和注释
【原文】
西江月①·夜行黄沙②道中
明月别枝③惊鹊⑥,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④边,路转溪桥忽见⑤.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
③“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别枝:斜枝.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④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⑤见:同“现”.
⑥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⑦别枝:旁枝.
“明月别枝惊鹊”中的“别枝”,古诗词选本都注为:别枝,旁枝,与“主干”相对而言;一说另一枝.我们认为:“别”字应作动词讲,是“上”的意思.该句展示的是如下意境:词人夜行在黄沙岭的山间小道上,此时月亮已升到半空,但由于月光被山岭所挡,词人所处的位置及鹊儿所在的枝头还是比较昏暗的.随着月亮的上升,月光越过山顶泻向词人,词人忽然觉得眼前亮了起来,抬头一看,一轮皎洁的明月已然挂上了枝头,树枝上的鹊儿也因突然受到月光的刺激而惊动不安起来.
【译文】
月儿出来惊动了树枝上的鹊儿,轻轻吹拂的夜风中不时送来阵阵蝉鸣.稻花飘香沁人心脾,驻足聆听那一片蛙声,好似在为人们的丰收而欢唱着……七八颗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转眼间两三滴细雨洒落山前,预示着将要下大雨了.
过去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走过桥转过溪水的源头,小茅店便忽然出现在眼前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树枝上的鸟鹊,清爽的风在半夜传来了蝉鸣叫声。在稻花香里,听到连成一片的蛙声,好像它们在谈论丰收的年景。
天边挂着七八个星星,山前飘落两三点小雨。社林旁边有往日的乡村小客店,山路转过的地方溪桥忽然出现了。
编辑于2020-03-28
心理咨询师王民泉
资深占卜咨询师已回答7132人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直播中
老师的回答太专业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心里疑惑解开了,谢谢老师
咨询后好多了
说的很准,感恩
感谢老师指点
咨询后心情好多了~
老师很耐心的回答问题
终于找到解决办法了
老师说的很准
主播老师人很好
推荐大家来看
解决了我的问题,很感谢
非常感谢老师
心情很抑郁怎么办
回答真的不错
挺专业的
强烈推荐大家看看
老师回答真的不错
查看全部10个回答
语文,好老师1对1教出好成绩.0元试听
根据基础教育相关内容为您推荐
语文,掌门1对1拥有10000+教研人员,1对1针对性教学,查缺补漏,快速提升!语文,初高中在线1对1辅导,好老师1对1辅导教出好成绩。
上海掌小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告
高中语文阅读练习_高中语文的人,这几个步骤看完不后悔
根据文中提到的西江为您推荐
高中语文阅读练习,高考分数线,录取分数线,考多少分能上理想大学,北大师兄在线指导
柳州市畔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告
5条评论
热心网友18
👍👍👍👍
查看全部5条评论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树枝上的鸟鹊,清爽的风在半夜传来了蝉鸣叫声。在稻花香里,听到连成一片的蛙声,好像它们在谈论丰收的年景。天边挂着七八个星星,山前飘落两三点小雨。社林旁边有往日的乡村小客店,山路转过的地方溪桥忽然出现了。
328赞·2,028浏览2017-10-02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是什么意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大意】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注释】①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成了江南山乡夏夜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而贯彻全篇的却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作者善于抓住夏夜山乡的特点,又理解农民对丰收的热望,加上笔调轻快,语言优美,音节和谐,使人读了这首词仿佛临其境,馀味无穷。②《西江月》: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③黄沙:黄沙岭,在信州上饶之西,作者闲居带湖时,常常往来经过此岭。④别枝:旁枝。⑤旧时茆店:过去很熟悉的那一所茅草店。⑥社:土地庙。社林:土地庙周围的树林。【简析】词的上片以鸟惊、蝉鸣、蛙噪这些山村夏夜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颇不寂寞;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的突然变化,和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轻松和饶有兴趣。上下片都写的情真景真,笔调轻快,是一支醉人的乡间夜行曲。
4赞·30浏览2020-01-25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诗的全文和意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全词原文如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白话文释义: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这首词即作于这期间。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351赞·4,754浏览2019-10-2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意是什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全词从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是什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意如下: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