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门事件对美国的影响是什么
水门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丑闻之一。在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的安全顾问、中央情报局前雇员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五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和偷拍有关文件时被捕,是为“水门事件”,尼克松次日宣布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也是唯一一位被迫主动辞职的总统。其影响巨大,主要影响如下:
对美国宪政体制影响:
对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水门事件后美国总统面临着一种愈加难以驾驭的政治环境;政党系统更加软弱无力,两党一致不复存在。
对美国民众的影响:
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因水门事件随之大大降低,同时公众认为总统是可以换掉的。
对美国新闻媒体的影响:
美国新闻媒体开始通过深入的新闻调查,揭示了美国社会的阴暗面,鞭挞了社会中的腐败和非公平现象,但同时新闻媒体攻击性极强且热衷于挖掘坏消息。
对中美关系之间的影响:
正当美国和中国的战略构想将要重叠的时刻,水门事件危机险些使双方关系进步脱轨。总统的倒台对北京来说不可理解,因为他开启了对中国的开放。尼克松的辞职和副总统杰拉德·福特跟上接班导致主动的外交政策失去国会支持。军费预算也备受争议。
水门事件的影响,后果和启示
水门事件(Watergatescandal,或译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W.McCord,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有相关影视作品与此相关。
事件经过民主党全国总部当时所在地水门大厦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W.McCord,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事件发生后尼克松曾一度竭力掩盖开脱,但在随后对这一案件的继续调查中,尼克松政府里的许多人被陆续揭发出来,并直接涉及到尼克松本人,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宪法危机。1973年10月20日尼克松为了要罢免要求他交出证据的特别检察官,迫使拒绝解任特别检察官的司法部长辞职,司法次长继任司法部长后,又因为拒绝罢免这位特别检察官而辞职,最后司法部的三号人物才答应罢免特别检察官,尼克松更动员FBI封锁特别检察官及司法长官、次长的办公室,宣布废除特别联邦检察局,把此案的调查权移回司法部。面对尼克松滥用行政权力来维护自己,招来国民严重指责。因结束越战有功而连任的尼克松因此事垮台10月31日,美国众议院决定由该院司法委员会负责调查、搜集尼克松的罪证,为弹劾尼克松作准备。1974年6月25日,司法委员会决定公布与弹劾尼克松有关的全部证据。7月底,司法委员会陆续通过了三项弹劾尼克松的条款。尼克松于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编辑本段]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的辞职从1972年6月17日詹姆斯·麦科德等5人闯入位于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总部开始,一直到1974年8月9日尼克松总统辞职,《华盛顿邮报》的两位记者鲍勃·伍德沃德(BobWoodward)和卡尔·伯恩斯坦(CarlBernstein)对整个事件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报道,正是由于他们报道的内幕消息揭露了白宫与水门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最终促使了尼克松的辞职。在水门事件的大部分案情被揭露之后,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于1974年和1976年先后出版了两本关于水门事件内幕的书《总统班底》(AllthePresident'smen,又译《惊天大阴谋》)和《最后的日子》(TheFinalDays),两位记者在书中详细记录了采访、报道以及挖掘整个事件的全部过程。[编辑本段]详细介绍起因1972年6月17日晚上,美国民主党总部的一位工作人员离开水门大厦后,偶然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办公室,他惊异地发现,已经熄了灯的办公室里有几条光柱在晃动。不对呀,同事们都已经走了,谁又进了办公室,不开灯,却打着手电筒到处乱照。他马上回到水门大厦,把疑点告诉了保安人员。保安人员立即搜查了有关的房间,抓到五个戴着医用外科手套、形迹可疑的男子,其中一人名字叫詹姆斯·麦科德,自称是前中央情报局雇员。其实,他是尼克松总统竞选连任委员会负责安全工作的头头,奉命到水门大厦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设备。第二天,《华盛顿邮报》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一事件。正在佛罗里达州比斯坎岛度假的尼克松总统闻讯后,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如果民主党抓住水门事件追查下去,他不但连任无望,而且马上就会名声扫地,有可能立即下台。他哪里还有心情度假,第二天就返回了华盛顿。白宫,总统办公室。已经是深夜了,尼克松还在与几个最亲密的助手们紧急商讨应对措施。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大家都沉默了下来,有的猛抽着雪茄,有的端着咖啡杯却久久不送到嘴边,目光都集中到尼克松身上。尼克松思考再三,终于发话了:“不是有三个古巴人吗,麦科德以前也参与过‘猪湾事件’,那么就把水门事件解释成古巴人为了自己的民族利益而进行的窃听活动。霍尔德曼,你去见一见中央情报局局长,叫他出面,以国家安全为理由,不要让联邦调查局插手。叫那几个被抓的人不要开口,多花一点钱没关系。还有,白宫里的人在大陪审团那里不要再胡言乱语了,这事由迪安负责。”助手们分头行动,尼克松自己也赤膊上阵,在第一次竞选连任的记者招待会上,信誓旦旦地向美国公众表示:“白宫班子和本届政府中,没有一个现在受雇用的人卷入这一荒唐事件。”他还故作镇定地表示,“令人痛心的不在于发生了这类事,因为在竞选中一些过于热心的人总会做些错事。如果你企图把这类事掩盖起来,那才是令人痛心的。”一系列的活动,特别是总统的表演,暂时欺骗了公众。大选结果,尼克松以少有的压倒性优势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麦戈文,获得连任。正当尼克松和助手们弹冠相庆、得意忘形的时候,一封又一封匿名信寄到法院,密告水门事件还有隐情。民主党占优势的国会,决定成立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对总统竞选活动进行彻底调查。果然,1973年3月23日,麦科德在法庭上将白宫法律顾问迪安暴露了出来。尼克松决定弃车保帅,让迪安当替罪羊。迪安可不是任人宰割的角色,他不甘心束手就擒。在得知他的罪行可判四十年徒刑时,他主动向检察官做了三小时的交待和揭露,想将功赎罪,换取赦免。发展为了挽回局面,尼克松再次发表声明,表示事先不知道水门事件,事后也没有任何阻挠调查的行为,并为窃听活动辩护,说这些都是为了国家安全,是合法的、必要的,从罗斯福总统时开始,每一个总统都这么干。他企图再次利用美国人民对他的信任来蒙混过关。不幸的是,一枚更大的定时炸弹爆炸了。水门事件委员会掌握了一个新的情况:尼克松从1971年年初起,为了记录与手下的谈话和电话内容,下令在白宫办公室里安装窃听系统。委员会要求尼克松交出有关的录音带和文件资料。尼克松以行政特权为理由拒绝交出,并将事情闹到上诉法院。不料,在经过三星期的考虑后,多数法官认为总统也要受法律的约束,必须交出录音带和文件资料。尼克松恼羞成怒,下令免去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考克斯的职务。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美国各电视网立即中断正常节目,向美国公众报告这一爆炸性新闻。公众的反应就像火山开始喷发,抗议电报像雪片一样铺天盖地,舆论将尼克松与希特勒相提并论。连宗教界和原先支持尼克松的出版物,都愤怒地指责尼克松。血气方刚的大学生则组织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整个美国像开了锅一样,群情激愤。在民意的推动下,众议院决定对总统进行弹劾。尼克松决心顽抗到底,他一面销毁录音带上对他不利的内容,一面继续强调行政特权,表示“将遵循从华盛顿到约翰逊历届总统所遵循与捍卫的先例,决不做任何削弱美国总统职位的事情”。他交出的电话记录千疮百孔,大量重要的内容被诸如听不见、无情报价值等字眼代替。尼克松的行为进一步激怒了公众,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裁决尼克松必须交出有关的录音带。真相新任命的特别检察官在白宫被迫交出的录音带中找到了新证据,有一盘录音带上清楚地记录着水门事件发生后六天,尼克松指示他的助手,让中央情报局阻挠联邦调查局调查水门事件,这是尼克松掩盖事实真相的铁证。整个白宫被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一直相信总统的清白,一直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来保护总统,而总统却从一开始就掩盖真相,并欺骗他的顾问、公众、国会甚至自己的家庭达两年之久,每个人都感到被出卖了,就连共和党的一批参议员、众议员也建议他辞职,尼克松终于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编辑本段]事件结果1974年8月8日晚上,尼克松不得不向全国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惟一一位因丑闻而中途下台的总统。[编辑本段]社会影响水门事件之后,每当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国际新闻界冠之以“门”(gate)的名称,如“伊朗门”、“拉链门”、“虐囚门”等。
水门事件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水门事件指的是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窃听事件。
所谓水门,指的就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水门大厦,民主党的全国总部所在地。
在1927年的水门事件是美国政治历史上一件难得丑闻,当时的总统尼克松都因此黯然离职。也是美国建国一直到现在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任期内主动辞职的总统。
尼克松在美国大选即将来临之际,因为自己本省对此次大选的把握不是很充足,于是听信了白宫律师迪安的意见,让人去水门大厦安装窃听设备,以获取竞争对手民主党的一些机密。
他指派了五名人员执行此次任务,但是遭到了举报,当水门大厦的安保人员将这五个人抓住的时候,其中一位供出了自己是前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人员。此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
这个时候尼克松展开了一场可以说计划完美的危机公关,他抓住了五人中有三名都是古巴人的借口,一口咬定说这帮人是古巴复国者,其他人是别人派去的,总归自己是不知情的,美国人民选择了相信他,他一度控制住了事情的走向,也赢得了当年的那场大选。
但是落选的民主党没有打算放过此事,他们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继续深入调查此次事件,五名参与者里面意志不够坚定的也开始慢慢的交代,主谋者迪安被供了出来,尼克松试图把事情丢给迪安,但是面对漫长的刑期,迪安也不愿意当背锅者。在尼克松焦头烂额之际,调查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的调查结果,尼克松曾经在办公室也安装了窃听系统。
这个时候尼克松在巨大压力下走了一步差棋,他想要罢免调查委员会的特别检察官,但是掌握这罢免权的司法部部长和副部长都不肯签署他的命令,尼克松接连罢免了两位正副部长,由司法部第三人签署了罢免令。这在美国媒体和美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是完全没有办法接受的事情。在美国人民一次又一次的游行示威中,尼克松已经无计可施了,最后于1974年8月8日晚间在电视台宣布辞去美国总统的职务,黯然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