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六安瓜片简介,安徽六安瓜片简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六安瓜片名字的来历
驰名中外的安徽绿茶——六安瓜片,又名齐山云雾,产在六安的齐头山蝙蝠洞一带。为啥光在蝙蝠洞一带有呢?这里有个故事。
早先年,齐头山是个富饶的地方,青的山,绿的水,庄稼齐整,人丁兴旺,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鲜花。正在人们议论给齐山种一些花草的时候,来了一个身穿灰黑色衣衫的艳治女人,阻止人们栽种花草,说:“花多妖艳,于人畜庄稼不利。”
村民老实,想想过去这里花少,人畜安全,五谷丰收,便信以为真,停下栽花之举。黑衣女郎得寸进尺的说:
“齐头山父老,这里是个好地方,我就在此落脚吧!”
村民最明理,天地乃天下人的天地,有何不可呢?就给她搭了一间木板房,砌灶安锅,诸事甭她烦神。这女人怪咧,虽然长得面如满月,眼若流星,一见到花,就面目狰狞,眼若铜铃,把花掐光。有时女小囡穿件花衣裳,她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它撕掉。渐渐的齐头山连花影儿也见不到,更怪的是,自她来后,齐头山的那个洞里,每天五更便冒出一股浓浓的黑气,漫过村庄,漫过田野,漫过岭坡,树竹越长越小,庄家年年减产,热人们面黄肌瘦。人们人们发现白天她在木屋里住,夜晚,木屋里点着灯,但她却悄悄地飞到齐头山的山洞里。人们大惊,这是妖怪嘛!有人悄悄地请法师、道士来想要捉怪。法师、道士还未进村,就跌的鼻青脸肿,请法师的人则被一阵大风吹得无影无踪。一次如此,两次如此,三次没人敢去请法师了。就是有人敢去,法师、道士也不敢来。
没有鲜花,没有色彩,这种日子怎么过呢?人们只得纷纷携儿带女去逃荒。还未到山坳口一个黑大汉拿着大棍,横挡住去路,喉道:“还想逃吗?”一棍扫下来前面的几户人家的锅碗瓢盆已打得纷纷碎,碰着头的开了瓢,碰着手,挂了彩。一次如此,两次如此,只要一到山坳口,那个大汉便横在面前。人们只好忍受着。
中年人形容枯槁,小姑娘也没有血色,十股人死的死,失的失,只剩下两三股人了,村子里鸡不鸣,狗不叫,就像一口大棺材似的;没有歌声,只有哭声;没有鲜花,只有妖雾。人们日子过不下去了。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位银发如雪,神扛扛的老太婆。她手挎一只篮子,篮子上盖了一块布。对村民说:“乡亲们,我要在这里住下。”
众人一听,惊楞的瞪圆眼睛,心里疑惑不解,我们这里人都跑不彻,她还光葫芦头往刺里钻。村民都是善良的,说:“老人家不是我们不做善事,只是这地方,十年前来了妖怪,把我们作践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我们都快填妖精肚子了,何必来垫我们的棺材底呢?你快走吧!”
那老太婆笑笑说:“谢谢好心的乡亲们,只是我一把老骨头硬的很,妖精不怕卡死,就来吞吧!”
众人一听这口气,知道老太婆有些来头,就说:“老人家,那好,求你发发慈悲吧,不过你赤手空拳,如何制服妖精呢?”
老太婆把篮子摆到众人面前说,“全靠它!”掀掉盖布,众人一看,全是花种子。
众人一思谋,这妖精是怕花仙。于是,便有老太太安排,大人、小孩一起动手,把附近的一个高岭坡全种上花。种到洞口,花籽儿没有了老太婆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茶籽,和年轻人把它种上。
春天来了,两场春风一吹,三场春雨一下。岭坡上,山洞边的花籽儿、茶籽儿都破土而出,一个劲往上窜,一天一个样。黑衣女人看到洞旁的茶苗,顿觉诧异,便把村民叫来问道:这是啥玩意?
老太婆赶忙站到众人面前,说
“它是瓜——片”
黑衣女人瞅瞅老太婆,追问道:
“为啥叫瓜片”
“它的叶子像切开的一丫一丫吃了瓢的瓜皮!”
黑衣女人瞅瞅,果然象。就驱散村民,回到洞里,喷出一股股浓浓的黑棋,直向茶苗和花苗压去。老太婆一见不敢怠慢,忙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花蕊,用嘴一吹,那些花蕊,就像风筝一样飘向黑气,花蕊的香气,冲了黑色的浊气。黑色妖气顿时变成乳白色雾,缭绕着,化成雾珠。第二天清晨,黑衣女人又从洞里吐出一股更大的黑棋,直压向茶苗和那岭坡上已经结蕾的各种花卉。老太婆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干花蕊,撒向黑气,花香冲了浊气,黑气变成白雾,在阳光下变成露珠。
第三天清晨,黑衣女人有从洞里喷出一股更大的黑气,直卷茶苗和锭蕾的花。老太婆又赶忙掏花蕊,可是没有了。她就纵身跳人黑气中,变成一个美丽的仙女,身披百花纱布,大口大口的吸着黑气,护着茶苗和花苗。黑气进了她肚里,又变成白气排出来。这时,漫山遍岭的鲜花开了,又红的、黄的、蓝的、紫的、橙的~~~~~香气四溢。黑衣女人伸头一看,大惊失色,大叫一声:“气煞我也!”喷出最后一股黑气,缩到洞里,跌倒在地,现出原形,原来是一只大蝙蝠。黑气卷向美丽的仙女,仙女跌落下来,晕昏在地。鲜花越开越旺,香气四溢,黑气变成雾气,雾气变成露珠。一会雾散日出,晴空万里,人们看到仙女昏在尘埃里。顿时,众人围上去,面对恩人,大人流泪,小人哭喊,倒是上了年纪的人有见识,叫众人安静,撬开她的嘴,喂了点水。仙女才微睁开双眼,轻轻地说:
“我是百花仙女,奉王母之命送茶籽儿给观音。却南海经过此地,看到蝙蝠精在此作怪,便留下来~~~~”
众人一看百花仙女不说话了,闭上眼睛,都以为百花仙女“仙逝”了,不禁放声大哭泪落满面。忽然百花仙女又微睁双眼,轻轻地说:
“我中了蝙蝠精的毒,但不碍事,你们赶紧采摘瓜片,培成茶叶,泡水喂我,就能驱毒健身。”
村民们遵命,采摘叶子,培成茶叶,泡水喂百花仙子。三日后,仙子恢复如初,告别众人,径往南海。众人为了感谢百花仙女除了祸害,把那鲜花盛开的山岭,起名为鲜花岭,把蝙蝠住过的洞叫蝙蝠洞。年年栽种茶树,由于那里雾气浓,温差大,加上鲜花岭鲜花的香气,所以,瓜片的叶厚、醇香、成了中外驰名的好茶,起名叫“齐山云雾”。
传说二
据多年来请教了不少老农和茶工,寻根溯源略有所获。较为可信的说法有二。一种说;1905年前后,六安州(现改为市)某茶行的评茶师,从收购的上等绿大茶中专拣嫩叶摘下,不要老叶和茶梗,作为新产品,抛售于市,获得好价。这一创举,不胫而走,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随即雇用当地妇女,如法炮制。并起名曰:“峰翅”,意为“毛峰”(蜂)之翅也。此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靠近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直接去梗,并分别老嫩炒制,结果事半功倍,成茶无论色,香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周围茶农竟学习,纷纷仿制。附近的齐头山茶户,自然捷足先登。这种茶形如葵花子,遂称“瓜子片”以后叫得顺品,就成了瓜片。
传说三
麻埠附近的祝财主(人称祝家楼),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之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农,炮制贡茶。1905年前后,有人在附近的后冲专采春茶第一、二片嫩叶,用刺茅的花穗扎成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制成新茶,形质俱丽。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商也悬高价收买,促使周围茶农仿制。这种新茶登市之后,蜚声遐迩,连当时茶市上的峰翅,亦逊色多矣。峰翅因其不含老叶和茶梗,品质自然较大茶为优。但毕竟深深刻上了大茶的烙印。这种先夭不足,终使其超脱不了商品光衰的规律,到20世纪50年代初就绝迹于市了;而瓜片则无论是色、香、味、形和采制方法,与大茶相比已有了脱胎换骨.<--
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简介
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公司自2002年创立以来,现有员工268人,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为一体,涉及茶叶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建设、旅游、茶文化传播等相关产业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公司先后荣获了“中国名牌农产品”、“国宾礼茶供应商”、“世博指定生产商”、“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现已通过有机茶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认证及出口自主经营权,使公司的各种产品在品质方面得到了保障。
公司拥有2万亩六安瓜片有机茶叶基地及良种育苗基地,已建成三处标准化、机械化六安瓜片生产基地;一万平方米科技研发加工中心、5000平方米仓储物流检测中心、3000平方米电商运营中心、1000平方米六安瓜片营销中心。重点打造的六安瓜片茶文化生态园位于六安市独山镇29公里处,规划面积近千亩,总投资2亿元,建成后集茶叶生态园、“徽六”瓜片科技园、茶叶贸易、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产业园区。
公司现代化六安瓜片生产厂房于2013年建成投产,拥有的六安瓜片加工流水线,可日处理10万斤鲜叶。该流水线集茶叶杀青、揉捻、理条、烘干、成型于一体,实现茶叶加工全过程流水线作业。徽六产品包括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精品石斛、高档茶籽油等。
六安瓜片的特点是
六安瓜片的化学成分具有非常的保健作用。其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
茶叶中含有20-30%的叶蛋白,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5%左右。茶叶中含有1.5-4%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茶叶中含有25-30%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4%。茶叶中含有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
【简介】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名茶之一。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为绿茶特种茶类。采自当地特有品种,经扳片、剔去嫩芽及茶梗,通过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形似瓜子的片形茶叶。“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早在唐代,《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里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名士在《咏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日“七碗清风自六安”“陆羽旧经遗上品”,予“六安瓜片”以很高的评价;“六安瓜片”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两;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入竟有80多处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到了近代,“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临终前还念唠着“六安瓜片”;1971年美国前国务卿第一次访华,“六安瓜片”还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给外国友人。可见,“六安瓜片”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显著的位置。
“六安瓜片”驰名古今中外,还得惠于其独特的产地、工艺和品质优势。
主产地是革命老区金寨县,全县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成的绿色饮品。同时,“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众不同,茶农取自茶枝嫩梢壮叶,因而,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
“六安瓜片”炒制工具是原始生锅、芒花帚和栗炭,拉火翻烘,人工翻炒,前后达81次,茶叶单片不带梗芽,色泽宝绿,起润有霜,形成汤色澄明绿亮、香气清高、回味悠长等特有品质。正因为如此,“六安瓜片”茶既是消暑解渴的饮品,又是清心明目、提神消乏的良药,更是消食、解毒、美容、去疲劳的保健佳品。
近年来,“六安瓜片”经历了一系列的潮起潮落,其产量曾一度严重滑坡,为了使“六安瓜片”老枝绽新蕾,切实改变其生产工艺简化、规格下降的实际情况,六安市委、市政府从抓品牌、品质、品位入手,强力突出“六安瓜片”产地、工艺和品质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发掘“六安瓜片”深厚的历史积淀,使“六安瓜片”这一深待闺中的少女,再一次焕发出青春亮丽的光彩。目前,全市已拥有天然优质的“六安瓜片”茶园30万亩,开发出“六安瓜片”三品十级等系列,年产报品、精品“六安瓜片”达3万余公斤,产品远销日、法、德、美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六安瓜片的化学成分具有非常的保健作用。其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
茶叶中含有20-30%的叶蛋白,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5%左右。茶叶中含有1.5-4%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茶叶中含有25-30%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于茶汤的只有3-4%。茶叶中含有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
品茶是高雅、安祥、和谐之社会精神的体现。六安瓜片的一般品尝有四个步骤:尝茶:从干茶的色泽、老嫩、形状,观察茶叶的品质。闻香:鉴赏茶叶冲泡后散发出清香。观汤:欣赏茶叶在冲泡时上下翻腾、舒展之过程,茶叶溶解情况及茶叶冲泡沉静后的姿态。品味:品赏茶汤的色泽和滋味。品饮前,先用“高冲、低斟、括沫、淋盖”等传统的方法冲泡。品饮时,用右手食指、拇指按住杯边沿,中指顶住杯底,戏称“三龙护鼎”品茶工于煎,重在品茶汤的汤花。对茶汤的色、香、味,形以色为主。
六安瓜片的选购常识。正常气温年景,新茶一般在谷雨前十天内即可产出;真正叶片营养丰厚的茶草应在谷雨前后几天内。选购品尝“六安瓜片”通常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即从干茶和泡茶两个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