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以及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弱冠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豆蔻年华是几岁到几岁
豆蔻年华指的是女子十三四岁,未成年的女子的年少时代为豆蔻年华。之所以这么称呼主要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赠别》中的诗句。原文为“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意思是姿态美好举止轻盈的她正好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都比不上她。这是杜牧离开扬州的时候,写给一位只有十三岁左右名叫张好好的诗。诗中形容这位柔弱美丽的少女,像是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
扩展资料
除豆蔻外的其他年龄称谓
十五岁为及笄之年。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起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加笄后就表示她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年”,又称“及笄”。
十六岁是破瓜年华、碧玉年华。因为“瓜”字可以拆分为两个“八”字,二八十六,所以指十六岁的女子。女子到十六岁的时候,身体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可以结婚为人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赠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指多少岁
豆蔻年华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òukòuniánhuá,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杜甫《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
“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石三友《金陵野史·秦淮歌星王熙春》:
“来此演出的歌女,有半老的徐娘,有豆蔻年华的少年,也有未成年的幼童。”
扩展资料
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豆蔻年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16岁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豆蔻年华”,出自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初”之句。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年岁称呼:
1、襁褓:初生。
2、孩提:两至三岁。
3、总角:幼年泛称。
4、金钗之年:女子12岁。
5、豆蔻之年:女子13岁。
6、及笄之年:女子15岁。
7、碧玉年华:女子16岁。
8、桃李年华:女子20岁。
9、花信年华:女子24岁。
10、弱冠之年:男子20岁。
11、而立之年:男子30岁。
12、不惑之年:男子40岁。
13、知命之年:男子50岁。
14、花甲之年:男子60岁。
15、古稀之年:男子70岁。
16、喜寿:男子77岁。
17、耄耋之年:80岁。
18、米寿:男子88岁。
19、鲐背之年:90岁。
20、白寿: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
21、期颐之年:男子100岁。
22、茶寿:男子108岁。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关于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和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弱冠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