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养生是什么动物
一、夏至节气的寓意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曰,“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之至,影短至,故为夏至”。今年6月21日为夏至日,而夏至节气交接时间则要到7月6日。进入夏至节气后,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也将随即到来。“三伏”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头伏、二伏以及末伏,为一年最热的季节。
二、生肖与养生
中医名著《黄帝内经》言,“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中医注重阴阳养护,而十二生肖亦区分阴阳五行。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中医言“五行可化生五谷,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由此可见,养生与五行的平衡息息相关。而下文将对十二生肖与五行养生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鼠与猪
鼠为子,猪为亥,鼠与猪为五行水。在夏至节气里,火气炎热,水汽蒸发,水为人体器官的肾,是泌尿系统。因此,生肖鼠与猪在夏至节气里,需适量饮水、饮食清淡,应特别注意肾脏方面的健康养护。
2、牛、羊、龙与狗
牛为丑、羊为未、龙为辰、狗为戌,四者皆为五行之土。五
1/2页
行土在夏至节气里,容易受到节气影响,形成“火炎土燥”、“火气酷暑”的格局。土在中医学里象征脾胃,也主皮肤。生肖为牛、羊、龙和狗的朋友,在三伏天,需注意保养身体,尤其是皮肤、脾胃等的健康。
3、蛇与马
蛇为巳火,马为午火,巳午半会火局与夏至三伏火气组合成火山熔岩之势。中医名著《黄帝内经》言,“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春夏保养心和肝,秋冬保养肺和肾。夏火过旺会影响心脏与肝脏方面的健康,因此,生肖蛇与马需要注意这方面的调理与养护。
4、兔与虎
兔为卯,虎为寅,寅卯邀辰局,今年为壬辰年,邀局成功,汇合三会木局。三伏天为一年最热的季节,木旺汇聚,生助火势。火主眼睛,主血液。生肖兔与虎的人应提防由于熬夜、操劳、奔波而导致的眼冒金星、头昏眼花等情况出现。
5、猴与鸡
猴为申,申为西北位,鸡为酉,主兑卦,申酉金气汇聚。夏至节气里虽言,“火炼顽金”、“金无火不成器具”,但火旺金亦消融,主健康略差,不如人意。所以,生肖猴与鸡应格外注意呼吸器官方面的疾病,加强身体保健
夏至是什么意思,夏至吃什么,夏至养生
6月21日,迎来一年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
这一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一年最长。正午时分,在北回归线上的地区将会出现“立竿无影”的景象,而人们看自己的影子,将会是一年中最短的影子。
最近南方大雨频仍,连续数周的雷雨天气搅得城市如同沼泽,人和城市被迫耽溺在此消彼长的濡湿里,道是有晴却无晴。而一场夏雨一场暑,夏至,这个在东西方文明历史上都是最早确立的时间或节气之一,宣告一年中最酷热的时候即将到来。
古人的法定节假日
夏至日在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旧时人们十分重视夏至。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而宋代从夏至这天开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遗赠”,彩扇、香囊都是消暑良物,有点类似今天过节必备佳礼的意味。
再看看大洋彼岸的人民,距英国伦敦130公里的索尔兹伯里的巨石阵,是英国最出名的史前文明遗址,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50年。每年夏至这天,太阳升起的位置恰恰与一块名为“黑尔”(heel)的石头排列成一条直线。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聚集在巨石阵周围等待日出,庆祝“夏至”。
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拉脱维亚,则以豪放的裸奔迎夏至。在这一天,拉脱维亚西部库尔迪加镇会组织裸奔活动,无论男女老少,以一场狂热奔放的集体裸奔迎接夏至日的到来。同样奔放迎接夏至的国家还有厄瓜多尔,从夏至的午夜开始,连续跳舞十五天。
大概夏天,总是一个让人轻易释放多巴胺和荷尔蒙的季节。裸奔和狂舞,更像一种追求快乐天性的释放。俗语有“嬉,要嬉于夏至日”,可见这天着实不宜鸡血太甚,大动干戈。
如果哪天夏至也能“复辟”列为法定节假日。夏至小长假,炎炎日头下,停学停工,亲朋围庭欢聚,只干点护养阳气、愉悦闲心的事,那真真是极合人性,又极自然的“与四时合其序”。
至阳之时,养阳也防阴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夏至在大时间序列里正是乾卦时空。六爻皆阳,天地间的阳气达到极致。
阳气,按照中医的理论,是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动力。如果内脏器官缺乏了动力,阳气不足的人自然会感觉浑身没力气,乏困难忍。在《黄帝内经》中就记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界“春主升、夏主长”的规律来安排生活。
因此,夏季养生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从各个方面注意保护阳气,维持气机的畅通。另外,夏季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此前是阳长阴消,此后则转为阳消阴长,此时盛阳覆于阴上,阴始生于阳下。
如何养阳?此时可以艾灸加身。不少人有误解,夏天外部阳气已经很旺盛,艾火为纯阳之火,为什么还需要扶阳?实际上,夏天最宜艾灸,且此时艾灸效果最好。夏天自然界充足的阳气使身体经络较之春天、冬天时都更畅通,加上艾灸两相补益,尤其能大大提升阳虚、气虚之人的体质。建议这类朋友每天坚持艾灸关元、气海和足三里等穴。
不仅如此,在即将到来的三伏天,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坚持艾灸能够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暑热难挡,毛孔尽开,借时序与身体阴阳百脉之联系,调养气机,治顽疾,防未病,这都是古人遗留下来的养生智慧。
晚睡早起,中午加个盹
夏至这天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嬉,要嬉于夏至日”,放在今天,大概意思就是“白天那么长,谁要早点睡啊!起来嗨。”的确,无论时针指向哪里,只要日光还在那照着,就觉得一天还有不尽的事务可做,还有丰富的享乐可寻。太早上床入睡,简直就是浪费这赤条条的光阴、白晃晃的自然光。
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也由昼伏夜出的生理规律使然,我们的作息也要调整到晚睡早起。不过中午记得打个盹儿,以弥补相对较少的睡眠和白天暑热造成的困乏无力。
别忘了,吃碗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炎炎夏日,味蕾寡淡,一碗凉拌面也是清凉又管饱。
此外,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暑热天气,容易为求一时爽快过多饮食冰冷食物,然而夏月伏阴在内,饮食切忌过寒,还是温补为要,免得冬病没有夏治成,倒是增了不少夏天病。毕竟,生长在随处有空调、伸手有冷饮的现代,“泻阳”的诱惑和陷阱数不胜数。抵抗的不二招数,不防从跟着小古“天天艾自己”开始。
节气灸(十)丨夏至养生穴位小结:
百会、中脘、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
温和灸,每天任选3-4穴,每穴灸15-20分钟。
百会
取穴: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中脘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神阙
取穴:在脐中部,脐中央。
气海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关元
取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足三里
取穴:在小腿前外侧,膝盖凹陷处下方约3寸(4横指),距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
*节气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早知道
✓艾灸时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着凉;
✓艾灸前后要喝一杯温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时内不要洗澡;
✓灸后不要吃寒凉饮料、水果和海鲜;
✓饭后1小时不宜艾灸;女性经期不宜艾灸;
✓过饥、过饱、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状态下不宜艾灸;
✓灸后若有余艾,要用熄灭筒彻底熄灭或放入罐中盖严熄灭;
✓灸后若出现极大不适或病情加重,请前往医院辩证施治。
(摘自微信公众号:一刻艾原文链接:
古人都放假的夏至,你也可以不那么累
http://mp.weixin.qq.com/s/76vXdWsQIj0UlEFl_2FGrQ)
夏至的养生谚语
一、夏至节气谚语大全:夏至时,冷热程度与未来天气也有一定的关联。
夏至不热,冬至不冷(陕、赣)
夏至未到莫道热,冬至未到莫道寒(赣、川、鄂、冀)
夏至闷热汛来早(冀)
有关夏至的气象谚语还有不少,如下:
吃了夏至饭(面),一天短一线(赣、冀、晋)
夏至端午近,麦子满仓囤;夏至端午远,年景必有闪(鲁)
夏至加端阳,田里不打粮(陕)
五月夏至头,担水救禾苗;五月夏至中,多雨又多风;五月夏至末,大水溢塘坡(赣)
二、夏至节气谚语大全:夏至节正处梅雨期间,雨量大,雨日多,常造成较大的洪涝。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浙)
夏至落雨,九场大水(鄂)
夏至下雨十八河(湘、贵)
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湘)
三、夏至节气谚语大全:有时遇到反常年份,夏至天气炎热,预示后期天气既旱且热。
夏至无雨三伏热(川)
夏至无雨干断河(贵)
夏至无雨六月旱(湘)
夏至不雨天要旱(皖)
夏至无云三伏烧(陕)
四、夏至节气谚语大全:夏至是否打雷,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夏至不打雷,大水连天起(闽)
夏至无响雷,大水十几回(湘)
夏至有雷,要烂杆围;夏至无雷,百日无雨(粤)
夏至鸣雷旱三伏(桂)
夏至雷响,打破梅娘(浙)
夏至雷响天多晴(鲁)
关于夏至谚语
不过夏至不热
夏至三庚数头伏
夏至有雷三伏热
爱玩夏至,爱眠冬至夜
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
冬至饺子夏至面
夏至馄饨免疰夏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
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
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
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
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
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芒种火烧鸡,夏至烂草鞋
爱玩夏至日,爱眠冬至夜
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生虫
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夏至无雨三伏热
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
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
夏至闷热汛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