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珠穆朗玛峰攻略路线 珠穆朗玛峰旅行攻略

七月网360

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徒步准备事项珠穆朗玛峰徒步攻略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每年前往和珠穆朗玛峰登山的人有很多。珠峰的温度低,大家前往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带够保暖的衣服,还有就是要注意高原反应,不要剧烈运动。

珠穆朗玛峰攻略路线 珠穆朗玛峰旅行攻略

最佳时间

每年的6-9月是雨季,这个时候去珠峰遇到大风雪的机率比较大,所以最佳的游玩时间是在4-5月和9-10月间,这个时候也适合去登山,最好是不要在冬天周贺是七八月的时候前往。去之前要注意:

1.最好是提前三四周进行身体锻炼,可以每天慢跑或者是爬楼梯。

2.提前两周左右服用藏药红景天制品,可以提高血液的吸氧能力,预防高原反应。

3.体质比较弱或者是身体状况不好的小伙伴先去医院进行常规检查,保证身体良好,可以前往西藏

物品准备

1.拍照物品:单反相机,三脚架、偏振镜、电池、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车载充电器、数码产品的备用电池

2.个人物品:太阳镜、太阳帽、防晒霜、唇膏、衣服、户外鞋、拖鞋、矿泉水、方便面、巧克力、牛肉干

3.行:出发前车辆最好进行一次全车保养,最好是准备两只备胎,准备一桶机油,还有20升的油桶。检查随车配备的工具是否齐全。

露营准备

珠峰大本营有当地藏民的帐篷可以住,但是因为大本营的海拔比较高,所以要做好这些准备:

1.为了防止大本营帐篷的条件不好的情况,可以自己准备睡袋。

2.珠峰昼夜温差比较大,最好是错准备一些防寒的衣物还有厚一些的羽绒服,避免感冒,感冒会引起高原反应。

3.为了防止高原反应,要准备氧气罐还有足够的干粮和饮用水。

4.不想住在大本营的帐篷的话,可以去羊湖旁自行搭帐篷。身体不适合夜晚睡帐篷的,建议还是去当地的藏民的家里还有酒店入住。

徒步准备

如果去珠峰徒步,那么就要做好以下准备:

1、身体准备

1.提前锻炼并且做身体检查,看自己适不适合去徒步。

2.提前学习户外徒步知识还有野外救生知识,这样就可以应对徒步的手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

3.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小伙伴们分工合作。

2、物质准备

1.地图: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徒步路线,带上徒步的路线图还有地图,要记得备份。

2.衣:带上防水透气的冲锋衣裤,不要穿牛仔裤,下雨会影响心动,要准备防寒的衣服,鞋子选比较耐磨的,然后根据徒步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鞋子。

3.食:带可以补充能量但是不占位置的食物,比如压缩饼干、巧克力、牛肉干。每天带上足够的饮水量,不推荐直接饮用野外生水。

4.住:准备睡袋、帐篷等户外用具。

其他准备

1、证件

1.身份证、护照、驾驶证、行驶证、学生证等有效身份证件;

2.自驾建议准备汽车保险卡单(车辆要投保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和车辆损失险);

3.边境通行证。西藏需办理边境证地区:墨脱县、亚东县、聂拉木县(珠峰、樟木口岸)、阿里地区的狮泉河、普兰等边境地区。

2、身物品

大小塑料袋若干;瑞士军刀(或其他工具刀);打火机、手电筒或头灯(用于夜间救援、车辆维修照明);保温水壶、筷子、饭盒;卫生纸、湿纸巾、毛巾;现金(多备一元零钱零钱,寺庙里可以捐献);信用卡

(西藏自治区用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最方便)。

珠穆朗玛峰的旅游指南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山的路线是:从拉萨乘车沿中尼公路经羊湖、江孜、日喀则、协格尔、绒布寺、珠峰、尼木县、曲水县、拉萨,总计670公里,行程两天,然后再经帕卓区沿简易公路南下,行车110公里后就到珠峰北麓,海拔5145米的绒布冰川末端——绒布寺。计调0距离涵盖珠穆朗玛峰,羊卓雍湖,雅鲁藏布大峡谷等各大旅游景区线路攻略行程。珠峰远在中尼公路南大约100公里的国境线上。从日喀则、拉孜找便车到新定日不是很困难,但是余下到大本营的100公里,能搭上便车的机会相当低,所以建议从拉萨包车前往。从拉萨出发到日喀则,在拉萨西郊客运站乘坐日喀则班车,每小时一班,票价85~125元,根据车型决定价格。

从日喀则乘坐车辆前往定日,在日喀则长途客运站乘坐,每天两班,票价85元。

从定日拼车到珠峰绒布寺,500元一人。抵达绒布寺往南2公里的珠峰大本营(帐篷区)后换成环保车到珠峰营地(海拔5200纪念碑处),票价25元。景点票价:80元

珠峰进山环保费:45元/65元

珠峰环保车费:250元

票价说明:珠穆朗玛峰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实行“一票制”,门票价格为每人每张250元人民币。对进入珠峰景区的机动车辆收取进山环保费,即:大车每次进入605元,小车每次进入405元。从绒布寺到大本营马车已经取消了,采用的是环保车,票价25元,从绒布寺到珠峰大本营8公里距离。根据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日喀则旅游局、珠峰管理委员会通知,淡季珠峰价格调整到90元。安全是享受快乐旅程的保证。出发珠穆朗玛峰前最好购买旅游意外保险,如果发生意外能得到及时的救助。

珠穆朗玛峰旅途中尽量少带现金,不要将钱放在行李中,要贴身保管。最好到正规商店购物,买了东西要发票证明。

重要证件身份证、信用卡、机船车票要随身携带、妥善保管。出发珠穆朗玛峰前最好各复印一件放在手提包中,原件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中。遇到有人查证件时也不要轻易答应,应报告领队处理。如领队不在场,可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或工作证件,否则应予拒绝。若对方是警察,也应记下其证件号、胸牌号和车号。

在珠穆朗玛峰旅游过程中,游客应当保存好一切可能用得着的证明材料,如旅游合同、旅游发票、景点门票、医疗单据等,不要仅凭口头承诺。必要时,消费者可将与旅行社进行商谈交涉的过程以录音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备用。遇到侵权更要及时向旅行社、消费者协会、旅游质量质监所等机构反映。

女性独自珠穆朗玛峰旅游

对现代女性而言,独自旅行早已不是难事。但是如果未曾考量旅游安全问题,那就可能会在旅游时遇骗遭劫,轻则伤财,重则危及人身安全。女性旅游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女性珠穆朗玛峰旅行,少许化妆不但令你的旅程增添姿采,拍照留念的效果也特好,可以留下更美好的回忆。出外旅游最好以化淡妆为主,带一条或多条围巾,可以配衣服,令你“形象百变”,而且又轻又不占空间,可用来当头巾面纱;还可以包扎行李,一物多用。穿着简单自然,出外旅游可不是选美,切忌打扮花枝招展。已成家的女性在外旅游宜戴一只戒指,向陌生男子表示你已结婚。此外,切勿饮用陌生人提供的饮料,或应承陌生人的邀约(即使对方都是女孩子)。珠穆朗玛峰旅游留宿时,一定告知家人旅馆名称、电话、预定留宿时间。如果是团队游,要记下队友的房间电话。攀登珠峰需要进行的身体素质训练如果你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身体还可以,而且没有哮喘、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那么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为登珠峰作准备。不要以为这很轻松,这个过程需要3~4年的时间。第一步,低海拔户外活动、体能训练、基本技术学习,在身体上主要是耐力、心肺功能、腿部和腰腹部力量、背负能力的训练。一名新手如果能够把所有的周末使用起来,这个阶段可以在一年内完成。第二步,开始进入高海拔的空气稀薄地带。在攀登珠峰之前,最好有2~3次的高海拔登山经历,登山时携带抗高原反应产品,为避免严重高原反应做准备的。根据循序渐进的法则,健康人可以从6000米山峰为起点,然后是7000米、8000米的山峰。这个阶段最快需要1年,一般需要2~3年。第三步,珠峰攀登的准备阶段。用半年的时间,全身心投入珠峰攀登的准备,特别是体能的训练和储备。早在19世纪初叶,珠峰就成为世界登山家和科学家所向往的地方。然而直到1953年,才由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丹增创下首登成功的纪录。到1998年底,全世界有1054人享有登临世界巅峰的殊誉。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和开创了11条登山路线。珠穆朗玛峰登峰路线路线名称时间/备注东南山脊路线1952年由瑞士登山队发现,1953年由英国队沿此线登顶成功东北山脊路线196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队开创并成功地登顶。西北脊转北壁路线1963年由美国队开创并取得了成功。西南壁路线1975年由英国博宁队首创并登上顶峰。西北脊路线1979年由前南斯拉夫队发现并由此登上顶极。北壁直上路线1980年由日本队首创并登上顶峰。南面柱状山脊路线1980年波兰队开辟并登上顶峰。东北山脊转北壁路线1980年意大利人梅斯纳尔独身一人首创并取得成功。西南壁转西北脊路线1982年由前苏联队开创,并沿此线登上顶峰。东壁转东南山脊路线1983年由美国旧金山湾区队首创并取得成功。东壁路线1988年由美国一新西兰国际探险开创并由此登顶。同年,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还创下从南、北两坡双跨并会师顶峰的壮举。人类攀登珠峰的英雄奇迹正不断涌现。

珠峰东坡徒步攻略

珠峰东坡位于西藏境内,是一个非常适合徒步旅行的地方,这里拥有非常繁荣的徒步产业,各种专业的设备和器材都会有卖的,还有各种安全常识和训练下面给大家分享珠峰东坡徒步攻略。

从扎西宗乡到曲当乡一段路约莫百把公里,全是土路,始终沿着峡谷的河流蜿蜒,车子走了将近5个小时,总算还好,到了曲当乡天空还有颜色。

一开始车子比较慢,颠簸似乎不明显,走了一段回头路后,猛然加速,那些坑洼、弯道和坡度,似乎唱起了主角,灰尘也多了起来,最后一截截的溪流,穿过似路非路的路段,使得我们的车子,刚从悬崖壁上的蜘蛛爬爬出来,就变成水上漂,似乎在告诉我们,一路辛苦了,洗洗吧,去去尘。?

远远望见,前方一开阔地,在大兴土木,与路过的穷乡僻壤,形成的天然对比,让人知道,那是非曲当乡莫属了,大肆营建,初具规模,明年的接待能力必将翻番。?

嘎玛沟徒步的价格被垄断,我们走5天半,也是按14天的价格收费。一头牦牛980,门票180,环境保护费60,这是每人的大体费用,我还不清楚要不要给向导和营地费。?

晚上没睡踏实,喉咙有点干涩,左鼻子有点堵,似乎分泌物恰如时分地与吸入的尘土,相互搅拌与凝结着,正好很堵了上呼吸道,呼吸的正负压,不足以让凝固了的左鼻腔开放。喉咙干可能与抽烟有关,也可能这儿干燥之故,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能抽烟说明高反的不适已经过了,对于能否徒步的忧虑,可以落下了。?

由于没有洗澡,身上有点粘,我就盖了一个毛毯,把被子当做了床垫或床单,由于会觉得冷,毛毯掖了一下,变成了半边的两层,似乎感觉太热又时候觉得冷,隔壁两床的呼噜和梦话,声声入耳,我睡得很不踏实,又感觉一直在做梦。?

早上还有7公里的车程,到尤帕村,在那儿行囊卸载完毕,它们是牦牛的负荷,我们不用管了,正式开始徒步。这条线有很多的原始森林、海子和雪山,风景指数No.1,这里我暂时不去描述哪几座八千米级别的雪山,我带了一个笔记本,沟内没信号,时间充裕的话,我会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尽量描写和记录下来。若在夏天走可以看到很多草本和木本的花,争奇斗艳,这个季节大概只有指望尚未深染尚未通透的秋色了。?

人的心里是很矛盾的,我寄希望于蓝天白云,多姿多彩,也很乐见风雪交加,把天地砌成一片苍茫,然后银装素裹,晶莹剔透,总之,太阳的暴晒和冰雪的湿滑,各有利弊。不过,我们这个团队,除了爷们,纯粹是美女团,风景指数、享受指数,欢乐指数和痛苦指数,都会异常的卓越非凡、出类拔萃。?

徒步两天,都有状况。昨天受冷,常听到石头底下的水声,怕自己失温,时刻在意感觉异常,到了营地后,牙齿竟然控制不住地哆嗦;今天因为下坡时间长,后脖颈胀痛,那个电脑前坐出来的毛病,这个时候竟然也会跳出来困扰着我下山的旅程。?

昨天因为海拔从3770上升到4700,到了营地,除了感冒作态,那些个高海拔的脑袋疼和呼吸困难,如期而至,幸好占据时间不长,但人的思想一旦被某种意念控制起来,自然不可能再去想别的事了,今天若再放过记录些东西,似乎不明智。本来想按时间顺序来写,但不如打乱,意识流来得痛快。?

明天如果天气好,温度高,早上洗漱一下,前天在曲当乡藏民客栈和昨天在晓乌措营地,都没洗漱。前者不方便,后再太寒冷。?

今天的营地非常漂亮,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卓湘。在百流汇聚而成的一条非常清澈的溪流?岸边,涧水缓和,有小鸭在嬉戏。涧水的对岸,石砌屋内炊烟升起,两岸的帐篷,五颜六色,简直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而这个生产这么多瀑布的峡谷叫雪若河谷。晚上公餐,煮了三个鸡,若干牦牛肉,用萝卜胡萝卜炖了,美味可口,那是对两天疲倦最好的补偿和慰劳。?

实际上,昨天走了有17公里,今天走了16公里,明天若天好,可以看珠穆朗玛峰了。根据路书,明天只有12公里,我打算等一小时,若不出太阳,就走人。?

这里的民风,相当的朴实憨厚,忠实而有责任心,好客而又不计回报。我们第一次走错路是藏民追上来告诉我们正确的路线,第二次索性开部拖拉机把我们送回来,跟后头部队悔恨,实在令人感动。我在晓乌拉垭口歇栖时,他们主动招呼我吃煮熟的小土豆,那是一顿最美的路餐,后来半路上有一藏民喊我,特意跑过来给我一兜的油墩子,我抓了一个,连忙扎西德勒。?

昨天的天气是东边日出西边雨,翻过垭口后(这个垭口很长,有好几段连续的拔高)天一直下雨,直到凌晨,收帐篷时还没停,所以一切都是湿的。沿着晓乌措走,出现了日旺,想拍倒影,日光又没了。

今天也是翻过一个近5000米的晓乌拉垭口后,天空完全放弃了好脸色,开始不停地下,先是雨,后来雨夹雪,再是雪珠,变成了雪,就好像只有它才会变幻莫测,无穷无尽似的,幸好没有下油下铁,在下山过程中,吸取昨日的经验教训,我还是打开了一把人家刚送我新雨伞,就这样约莫走四五个小时。我这人徒步总是不爱穿雨披。?

随着海拔的下降,下雪又变成了下雨,能见度很低,雨气、雾气和云气,纠缠在一起。说嘎玛沟没有惊险,我想可能两个原因,一是没有很陡的坡度或悬崖,给人的恐慌性不大;二是没有像鳌太线那样的气候的急剧变化。不管如何,嘎玛沟徒步,还是很艰辛的,主要是常走在有路无路之间,乱石堆、牛踩出来的泥浆道和反复的涉溪是其特色。?

碰到点雨雪,就像进入地狱一般,这样理解,大错特错。今天这条沟,美的摄人魂魄,在下山过了三分之二的时候,云气渐渐往山顶上手,对岸的山,色彩斑斓,红黄绿各不相让,植被之丰富,他处少见,柏树的树龄总在千年以上,高山杜鹃跟人差不多高,容易拍摄,来对季节的话,满山杜鹃花。

瀑布和溪流,构成动听的乐章,差不多每隔百米有瀑布飞流直下,两岸皆是。这条线,就目前而言,其美与洛克线难分伯仲,但珠穆朗玛峰的震撼,是别处望其项背的。?

我为了拍大片,一直等在那儿,功夫不负有心人。不过,到营地已经很晚了。路实在难走,脚起泡了。?

牦牛,一声惨烈的野猪般的嚎叫,划破长空,恐慌而又_人,炒翻了一营地的好梦。离恐吼牦牛最近的我,自然不免其外,好端端的半成不熟的幽梦,嘎然而止,浑身寒毛倒竖,在静谧空旷的半夜,只有思维活跃起来。我的第一反应是雪豹袭击,不过,很快取消了这一悲催的想法,雪豹的最爱应该是岩羊,而不是角弓尖尖的大型牦牛,再说,偌大一个营地。藏民故意把牦牛拴在帐篷之间,相互杂居,可能另有含义,雪豹再无脑,再怎么饿昏了头脑,也不会吃了熊心豹子胆,做出袭击营地牦牛这等愚蠢的决策。那牦牛为什么惨叫,至今还是个迷。?

这个营地叫措学仁玛,通常是嘎玛沟徒步的最后一站,我们从欧嘎行军18公里来此扎营,本来应该从白当过来的,那是地球上观看珠峰最适合的营地,距离、大小、气势、造型和神韵都恰到好处,特别是日照金山,那是最有味道。

我们路书上是住白当的,但考虑今天的行程实在太赶,所以就退而求其次,改住离水资源最丰富的欧嘎了,我果真汲着拖鞋,光着脚丫,一脚踩入带点乳白色的碧溪,忍着冰冷带来的刺痛,刷完了牙,这大概是痛并快乐着最直接的诠释了。

几天来不洗不刷,浑身积累起来的,一如散发出来的,只有臭味了,终于有机会一洗尘缘,何乐而不为?

但是,说得轻巧,这可是要有勇气的。在欧嘎,月亮下山时,就出现了数十秒钟的日照金山,然后珠峰永远的掩映在厚厚的云层里了,我们是在月亮没落之后收拾帐篷的,凭着一丁点儿的余晖,完毕了徒步生活中一个日常,赶去一个小山坡上,痴痴的傻等珠峰的再露脸,我是凭着经验,所以我不放弃,然而及到珠峰一丝不落地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我的相机却出现了问题,拍出来的照片,一片模糊,宛如不戴近视镜的双眼所看到的文字。

我知道那是昨晚雨雪过后,月色分外撩人,云忽淡忽浓,星星忽近忽远,我想试试长焦的英雄本色,结果雾气进了机身,温度也没上来,所以照片捣浆糊了,咋那么不接地气呢,心里有点像打翻了的五味瓶。美女送上门来了,当然是你朝思暮想的那位,你却不能雄起,人生的尴尬,莫过如此。?

措学仁玛,海拔4900到5020,这里有大大小小七个措,其中两个已经干涸,这些措都能看或拍倒影,马卡鲁峰、珠穆朗煮、洛子峰、卓奥友和珠穆朗玛峰,极其相关卫峰和尾峰,悉数到了水面下,相互映衬,蔚为壮观。这就是这个面积广阔,海拔很高的营地吸引人的地方。?

非常奇怪,我这个帐篷,就是搭建在一小块平地上,我用鞋底小心翼翼的挪开一堆茁壮的牛粪,才发现是一个好地方,平面的四个角,两侧头角都有奶头般泥堆隆起,右下角是一块石头,左下角是一道棱,帐篷刚支好,由于营地风特别大。

天空中猛然飞起一顶不知是谁家的帐篷,黄色是主基调,扬在空中,与峰凹处的冰川并肩,营地里的人,根本没法追,又不是风筝,帐篷在斜阳的折光下,显得特别漂亮,连黑鹰都觉得好奇,群集而盘绕,越过雪山而去,我赶紧找几块小石头,压住了自己的帐篷,免得它也学着样,到处乱飞。?

现在七点半了,我们八点钟开拔,同志们忙着煮吃的和收拾行当,四周是茫茫雾海,看不见山看不见水,行军18公里,到这儿扎营的目的是拍倒影,营地足有上百顶帐篷,十几或几十个户外团,这里还参杂着国际登山队,清一色黄色北面大帐篷。

我在想,今天恐怕又像像昨日在欧嘎想看日照珠峰一样,要泡汤了。

因为小王(一位重装的独行侠)在这里已经候了两日了,全无斩获,拍倒影的最好季节应该是在最美的六七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