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悬空寺在哪个省市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恒山的悬空寺是一座非常奇特的寺庙,因为整座寺庙都挂在悬崖上,所以得名全国各地。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衡山悬空寺的具体位置。今天,边肖将向您介绍恒山悬空寺的具体位置!
1、寺庙地址
恒山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东南郊恒山山脚下。
2、交通指南
公共交通
从大通等地乘长途汽车到浑源县,再从浑源乘出租车到衡山前线(王越亭停车场)或后线(北岳宫)。
大同火车站位于市区北部,乘坐2、4、8、14、15路公交车均可到达。
大同长途汽车站有直达衡山景区的班车。
自驾路线
自驾可以走京大高速,在马连庄出口下,走203省道,直行。
3、停车收费
景区停车场
参考价格:15倍
比特:200
地址:景区入口处
:4、必看贴士
1.因为悬空寺比较小,过道很窄,游客比较多,建议淡季去,或者选择凌晨去。人多的时候,庙里的人流会受到限制,排队可能要花很多时间,欣赏庙里的人群更是难上加难。
2.如果你对建筑或者宗教不是特别感兴趣,建议在售票处附近远远的感受一下悬空寺的壮观造型,然后直接去恒山继续游览。如果你对它一无所知或者没有兴趣,进了庙也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那就不值100多块钱的门票。
3.寺庙悬在半空中,还是有点惊心动魄。恐高的朋友要慎重选择。
悬空寺位于五岳中的哪座山
悬空寺,位于五岳中的恒山。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
建成于公元491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建筑极具特色,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
扩展资料:
建筑特色
恒山悬空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
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在陡崖上凿洞插悬梁为基,楼阁间以栈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深谷,寺不大,但巧夺天工,也颇为壮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悬空寺
悬空寺具体在哪个方位,有什么样的历史
悬空寺位於北岳恒山脚下的1金龙峡,距大同市约80公里,据说是北魏时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悬空建在绝壁上的[危楼]
这里山势陡峻,两边是直立百金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悬空寺就建在这悬崖上,或者说像是粘贴的悬崖上似的,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抬头望上去,但见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十数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把它撑住。那大片的赭黄色岩石,好像微微向前倾斜,瞬间就要塌下一似的。俗语说:“平地起高楼”,可是,悬空寺却反其道而行之,悬空建在这绝壁之上。虽然悬空寺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一栋[危楼],但出于好奇和[探险]的冲动,谁都愿意鼓起勇气踏上寺门。
过了佛堂前面的平台后,踏上那连接殿宇之间的栈道,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提起脚跟,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好像走在刚结了冰的河面那样,生怕脚重,寺塌下来,自己做了[空中飞人];然而,脚板底下的木板虽然吱吱作声,而贴在岩石上的楼台,却归然不动……
“铁扁担”把楼阁横空架起
来到三官殿,才叫人松了一口气。这是全寺两座最大的建筑物,大殿的后面挖了很多石窟,变成了一半房子一半洞的特有建筑形式。原来,当年的建筑者,就已经懂得向岩壁要空间的道理了。
侧身探头向外仰望,但见凌空的栈道只有数条立木和横木支撑着。这些横木又梁叫做“铁扁担”,是用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加工成为方形的木梁,深深插进岩石里去的。据说,木梁用桐油浸过,所以不怕被白蚁咬,还有防腐作用。这不正是修筑栈道的[古方]吗?看来,悬空寺就是用类似筑栈道的方法修建的,而阁楼的底座便铺设在许多铁扁担上。
其实,悬空寺之所以能够悬空,除了藉助“铁扁担”之力以外,立木(即柱子)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些立木,每条柱的落点都经过精心计算,以保证能把整座悬空寺支撑起来。据说,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够发挥它的支撑作用,如果空无一物,它就无所借力而[身不由己]了。
暴雨成灾只好建寺在悬崖
但是,除了因地制宜之外,到底还有其它什么缘故要把悬空寺建在这千尺峭壁上呢?原来,以前这里是南去五台、北往大同的交通要道,悬空寺建在这里,可以方便来往的信徒进香。其次,浑河河水从寺前山脚下流过,常常暴雨成灾,河水泛滥,人们以为有金龙作崇,便想到建浮屠来镇压,于是就在这百丈悬崖上悬空修建了寺院。
大风烈日无损于悬空寺
别看轻这殿宇小巧玲珑,内里却大有乾坤。沿着窄小的楼梯直上,没想到还有一间半石窟式的佛堂,虽然佛像在微弱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残旧,但它那庄严的神态,却仍令信徒们感到〖有佛而心定〗。
这里的山势好像一口挂起来的锅一样,中间凹了进去,而悬空寺恰好建在锅底。这种有利的位置,使得塞外凛烈的大风不能吹袭悬空寺。此外,寺院前面的山峰又起了遮挡烈日的作用;据说,在夏天的时候,每天只有3个小时的阳光照射悬空寺,难怪它能够历经了千多年风雨甚至地震,迄今仍然牢牢地紧贴在峭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