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是如何编出来的
我们常常刷微博、朋友圈的时候会看见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小段子,其实这些段子的产生还是挺值得探究的呢!在我看来,广义的段子分为两种,一种是抖机灵,另一种是编段子。前者是交互式的,主要出现在日常对话,对方说了一句比较平淡的话,而我方对此以机灵的方式进行回应,如同相声的捧哏逗哏,不过日常对话的抖机灵是无意识的;知乎也是一个抖机灵的平台,因为它的形式是问答。后者是独白式的,段子段子,它必须是一个“段”,也就是说,它不能像前者那样依赖于一个他者,因为对话往往是以短句穿插的方式进行,以便于信息更快地交流,成“段”的话语一般出现在文本之中,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它被言说的形式就是独白;微博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它是一个“广播”,偶尔会转发和其他的用户进行互动,但是更多情况下,一次广播从个体出发通达其他用户,到这里其实已经完成了微博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发笑?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出名的幽默大师微博银教授的段子为例:“谁能想到,防空洞本来就是一个空洞。”看到这个或许你会笑,但是如果把这句话拆开来“分析”,笑点会完全消失。“防空洞”原意是防空的洞,现在将它变为防止空洞;另一方面,防空洞本身是一个洞,且是空的,但从字面上看,“防止空洞”依然是一个“空洞”。这里“空洞”一词的概念被置换了。
但是你想想看。如果它被拆开来之后,你觉得还是很好笑吗?可能最多说一句“汉语真是博大精深”而已。
我始终认为抖机灵始终是以对话为基础的,不然很难去与别人产生共鸣。
如何创作搞笑段子
有幽默感的人,才能够有写笑话的功能,笑话是一个人的真实存在,也可以由人来创造,总之,笑话是不能受着环境支配的。有使是瞬间的存在,像在静悄悄的时候,突然有人打屁,而且是放得特别响的大屁,引得众人的说笑。有人说他这人喜欢打屁,有人说他不讲究场所乱放屁,还有人说这个人没得出息,打屁都不臭,也有只是傻笑,到底怎么样?也没有哪个说得清楚。爱说爱笑爱幽默的人,硬是要笑逐常开,无论你咋个忍耐,就是想笑,这难道就是吃到笑药了,硬是想到起都好笑。一个人爱笑不是错误,相反和有利于身体健康,人有喜怒哀乐,对于多愁善感的人,好像是多余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是难得的一笑,唐伯虎点秋香有三笑见真情的说法,程咬金是笑死的。虽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都是难得的笑话,还不晓得今后的效果呢?这就是关于笑话的诞生及来源的可能性,不然,就没有笑话出世的策原地,只有靠穷快活来弥补笑话的可能了……
怎样写出搞笑的段子
段子是生活的一种高度提炼,真正爆笑的段子都是来源于生活,前提是你要注意观察。
1.你需要先了解段子的原理,段子=前提+态度+搞笑的部分。
首先段子你要对一件事包含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一般都是负面的,因为负面的态度出来的段子才更好笑,对一个事情有了态度,才能写出一个好的前提。
在这里我们把前提叫做故事一,而搞笑的部分就是故事二。
比如下面这个段子:
我交了新女朋友,但是遭到他家里人的强烈反对。(有态度的前提,这里面的态度是困难的)
没办法只能亲自登门提亲。(故事一,大多数人会认为他虔诚的去提亲)
没想到和他家里人却打掉我三颗牙,尤其是他老公,下手忒狠。(故事二,原来他是个男小三)
2.负面态度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加负面态度呢?因为负面态度容易让人紧张,紧张一下之后发现原来不是那么回事,本能就会发笑。负面的态度一般用:困难的、奇怪的、可怕的、愚蠢的。
3.怎么去创作?第一先做列表,比如喝酒,我们先加一个态度,然后写出故事一,写出之后再去创作故事二。这个有很多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