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普陀寺求什么最灵南普陀寺开放时间南普陀寺要门票吗
南普陀寺是厦门著名的一座寺庙,每天去那里拜佛的游客有很多。据说寺庙非常的灵验,那里的香火也非常的旺盛。不过想要愿望成真的话,最好是早点去呢!并且在厦门不算远的位置,去游玩,那里还不收取门票呢!
景点主要集中在思明区
Day1:
去程,厦门大学—环岛路—曾厝_
Day2:
南普陀寺—五老峰—鼓浪屿—中山路步行街
Day3:
猫街,返程
南普陀寺基本信息景点位置: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515号(近厦门大学)交通
公交:
乘1、17、18、29、45、47、87路等公交车在厦大站下车可达。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03:00-18:00(内山门),03:00-20:00(外山门)(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寺庙在厦门非常的有名气,庙宇建筑也非常有意思,依山傍海,中轴线主体建筑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
屋脊上的的建筑风格跟南方的建筑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每天都有很多赶早的人去那里,以求许愿得以灵验。
在寺庙的后院之中,那里还有一座五老峰,去那里来回一两个小时就够了。时间非常充裕的朋友可以去那里看看。
南普陀寺,去那里的话,一定要好好的尝一尝那里的素饼,味道真的非常好,非常值得品尝。价格五年都没有涨一次,一般也就买那么十几块钱一盒。其中口味最好的,我觉得是南瓜味的、椰子味的,这两种都要比凤梨酥好吃得多。
南普陀寺游玩攻略禅宗属于汉传佛教宗派,这种教派,融合了印度佛教跟中国文化内容。起源于释迦牟尼佛,原传自达摩初祖,倡导在行住坐卧中觉知和修行。
在繁华的厦门。普陀寺一直承担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南禅临济宗喝云派支派在流行于闽南大地上。
在这之前,很多人说闽南人信佛,这只是算其中一个说法,其实更确切的说,闽南人其实非常的享受内心的宁静,这也一定程度上像佛教的教义里面的内容。
很多任说闽南人信佛,原本这只是一个说法,确切的说是闽南人更享受内心的宁静,而对于佛教的信仰也因为借势而起,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最开始说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大家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普陀寺起源于唐末五代,是的,原本是不叫名字的。跟浙江的普陀山观音道场相类比在浙江普陀山的南面,而最终更名为南普陀寺。
在后来的历史岁月中,历代主持重修扩建,到民国时期就已经成现在这般模样。这里还是弘一法师修行过的地方,不少信众也对这里趋之若鹜。
南普陀寺求什么
去厦门南普陀寺求佛还行吧,南普陀寺也相当有名了。楼主去看下逸行旅游网上的海上花园-厦门鼓浪屿去动回飞3日游。南普陀寺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寺庙,里面有素菜馆什么的。环境还是不错的,去厦门南普陀寺求佛倒是挺流行的,因为南普陀还是很有名的。厦门南普陀寺为闽南名刹,居于鹭岛名山五老峰前,背依秀奇群峰,面临碧澄海港,风景绝佳。五代宋初,即有高僧依山结庐梵修。明季扩建殿堂,规模初具,清初重修,始改今名。1924年,改地方寺院为十方丛林。第二年就寺创办闽南佛学院。从此,海内高僧频临弘法,十方佛子竞来求经。称盛一时,驰名中外。而且去厦门南普陀求佛的人还挺多。五老峰是厦门八大胜景之一,五老凌霄以其挺拔秀奇著称。山上林木蓊郁,奇石嶙峋,洞壑幽深,岩泉清冽。盘旋曲径,直上颠峰亭台,放眼海天深处,碧波荡漾,巨轮轻艇往来如梭。环视鹭岛新姿,绿树掩映,层楼大厦参天。俯瞰足下,梵宇琳宫浮现于云雾缥缈之间,恍若置身蓬莱仙阁之上,飘然欲仙,乐趣无穷。真不愧为鹭岛名山藏古寺,梵宫胜景纳游人。普陀寺离厦门大学比较近,游览完寺庙还可以去厦大里面玩一玩,如果不觉得累,可以从厦大后门去海边,木栈道那边,租辆自行车,吃吃海边的烧烤。步行大概要半小时左右,个人觉得有点小累,但是沿途有美丽的风景,还是值得看一看的。厦门生活节奏慢,可以放松心情。鼓浪屿也不错,那里的环境很好,是有名的音乐之乡,有钢琴博物馆。
南普陀寺求什么灵
南普陀寺求事业灵。
1、南普陀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面临碧澄海港,该寺占地面积2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270万平方米。始建于唐朝末年,称为泗洲寺,宋治平年间改名为普照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芜,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得到重建。
2、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
3、南普随寺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两旁有钟鼓楼、禅堂、客堂、库房,另有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后近年新建“太虚大师纪念塔”。整座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
扩展资料
南普陀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福建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厦门八大风景区之一。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中轴线主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乐途殿、大悲殿、藏经阁;其中,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
两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立,威武异常。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东西两侧依次升高的回廊,回护三殿两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