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场女性遭遇“35岁天花板”,应该如何规划未来
我个人觉得女人在三十五岁之前都是很不错的,干啥都愿意试试,并且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的好奇心,可到了三十五岁之后的她们就变得忧虑重重了,经常性的不是担心着就是担心那,大部分都是在担心自己的未来到底该怎么办,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不再年轻,没有了青春的他们该何去何从?我建议这样的女性一定要规划好自己未来,比如说近一点的可以规划好今天干什么、明天干什么,又或者远一点,今年要做什么,这三年要做什么。
三十五岁之后的女性一定要变得独立起来,因为你基本上已经失去了自己年轻的资本,如果这个时候你都还意识不到自己处境,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你未来的路是相当的难走。要想未来的路不那么曲折,我有这几点建议:
1.加强自身的技能,让自己有一个保命技能,不至于以后做啥都看别人的眼色。
2.不要害怕尝试别的东西,因为勇于尝试各种工作,可以扩展你自己就业渠道,同时认识不同领域的大咖,为自己以后道路铺路。
3.三十五岁的女性,已经有了一些人脉的经济基础,千万不要想着把钱存下来,不要想着“做加法”,多想想怎么“做乘法”,因为你们比刚毕业的大学生拥有太多的资源。
我觉得三点做好了不但可以让自己做出工作时的“瓶颈期”,而且还能更上一层楼,当然一个规划的实施并不说是你规划好了就够了,一定要付出实际行动,我知道有时候就算付出了行动也不会有回报,但是如果你不付出行动,连获得回报的机会都没有,与其说自己事业发展遇到“天花板”,其实是自己没有以前那么努力了。
二、一次把35岁职场天花板说清楚
1、我在系列文章里多次提到35岁职场天花板这件事,也给出了一些方法。圈里朋友看了,一般意见是:道理上说得都对,但是没啥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属于“正确的废话”。
2、那么,今天就借这篇文章,一次把35岁天花板这件事说清楚。
3、不多废话,“35岁职场天花板”的实质:
4、——进入职场后,你的职场价值在逐渐流失,慢慢地无法再支撑以前的薪酬增长,后面接踵而至的就是薪酬增长大大放缓,晋升无望,乃至最后连原来的职位都保不住——到了35岁这个临界点,中年危机爆发。
5、虽然危机爆发在35岁,但是根源却是在多年前就已经种下。
6、——30岁以后,就需要谋划自己的后路,是继续在现有的赛道上前进,争取升入高层,还是开始提前布局,准备后路,换赛道转型。
7、——假如年轻时都在996蒙头拉磨,抬头时已经撞到了35岁天花板,那就马上摒弃盲驴拉磨的状态,着手布局后半段职业生涯规划。虽然会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失落和憋屈,杀到眼前躲不掉,焦虑、抱怨无益,寻找破局点才是关键。
8、 35岁的打工人能走的路无非就那么几条,不是什么秘密:
9、(1)升入高层,再干上10年。愿望很美好,现实比较骨干,能跨过35岁天花板升入高层的毕竟只是少数中的少数;不超过1%
10、(2)转型,假如你手里还有技能,可以在市场上换钱,那就转型。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前大厂的VP,干到38岁,公司不再和他续约了,人家便重新捡起了年少时画画的爱好,经过一年多的重新训练打磨画技,现在在给人家画插画,一个月也能赚到8到10K,虽然比起在大厂当VP时赚的要少了不少,但毕竟还有自己的一份手拿把攥的收入,日子也还算优哉游哉,过得去。这部分人有20%就了不起了。
11、(3)进入体制。重新考研靠公务员。虽然不少人也会感到憋屈,岁数不小了还在考试,和年轻人竞争机会,觉得丢人;但也算是不是办法的办法,毕竟还是有一部分职场老炮还能走这条路。其实考试考证不是最关键的,有没有门路和关系进入体制内才是关键。都知道体制内旱涝保收,想进体制占一个编制的人多了去了,大家在国考/省考都是杀红眼拼出来的,考试考证早就不算个事儿。有心思走这条路的职场老炮们,尽早打通关系,在体制内谋一个铁饭碗,别事到临头了,公司不再续约了再着急,那就真的来不及了。能从职场顺利退入官场的,都是花了大价钱,有门路有关系的,最多10%
12、(4)还有相当一部分大龄打工人,从大厂换小厂,从一线北上广深退到二、三线城市,许多大龄码农的归宿就是这样。不管心里是否情愿,反正自己能选的路其实不多,年轻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誓要在北上广深打出一片天地,然而一线城市的房价和养娃成本最终隔绝的大多数人的梦想;现如今激情不再,人也更加现实,回老家买房,安安稳稳地生活、工作,不在少数。日子一般也还过得去。这部分30~50%,甚至更高。
13、(5)比较惨的是那些眼高手低的。离开公司平台的光环,自己手里其实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有价值的东西,自己还心有不甘。这部分人的心理落差最大,也最焦虑。但是,焦虑归焦虑,日子还得过,生活还得继续,还得面对现实,最终,这部分也还会归拢到上面的行列。20~30%
14、(6)创业。中年创业是很需要勇气的,九死一生。能闯荡出来在市场上存活下来的有5%就不错了。社会很现实,市场很残酷。所以,要不要中年去创业,这个问题只能自己回答,是福是祸,自己承受,因此,善意地祝福,且行且珍惜。
15、(7)眼光放开,以世界为天地,移民。这是我在其他文章中提到的,许多圈内的朋友颇不以为然,觉得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体力精力不比年轻人,还折腾着移民,认为不现实。我的看法——遭遇职场35岁天花板的职场人移民,未尝不是一条出路。30多40好几,毕竟人生还有几十年,如果体力精力允许,自己觉得国外的生活能适应,把自己的思路打开,也未尝不可。因为世界范围内劳动力,特别是熟练工种,还是紧缺的,只要你的自身技能价值能和国外的协作体系匹配上,加上中国人素来吃苦耐劳的传统,站稳脚跟打出一片天地也是可能的。别的不说,就中国人那种一周7天无休地工作的劲头,许多外国人(即便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年轻人)就比不了。人,是趋利的动物,如果国外的机会/价值大于国内,那么就不该自我设限,所以我觉得,移民,也是突破35岁职场天花板的出路之一。
1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之类的废话就不说了。35岁职场天花板,逻辑上这种偏见挺没道理的,凭啥说35岁就没用了?这是整个社会各种力量博弈或者说合谋的结果,靠个人破除这种偏见挺难的,成年人的世界无需讲对错,因为你争对了境遇也不会改观;顺势而为,别失掉信心,删繁就简,潜心修炼自己的本事。没准儿还能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三、27岁开始“触顶”职场天花板,该怎么办
1、跳槽,换职位,都是突破职场天花板的一种方式。
2、我认识到职场天花板的存在,是一个即将退休的同事指出来的。
3、老同事其实平时脾气不太好。但是可能即将退休了吧。变得比较平和,在工作上有什么问题也愿意指点年轻人了。
4、他在离职之前需要重新找一个人接替他的工作。但是招了很多人都不如意。要么就是嫌工资太低,要么就是嫌工作量太大,甚至有些是因为路太远而放弃……
5、而在谈及工资的时候,他就跟我们说了,他在公司工作已经有几十年了,但是他的工资从当上部长之后,就再也没有怎么提升了。而新人入职的公司已经是他工作多年之后才能拥有的公司,现在公司提高工资待遇找新人,是因为自己退休以后部门负责这一块工作的就没人了,所以必须找到人。
6、可是他也坦白的跟我们说了,一旦这个人加入到公司之后,很可能在未来的几年内,工资都不会有大的提升。只能够拿着刚入职时候相对比较高的薪资,到工作几年后还是一样的薪资……
7、所以对于在这个公司、这个岗位工作的人而言,职场的天花板,就是退休老先生的这个坎了。想要突破这个坎,很难。
8、还好的是,老先生不仅仅指出“天花板”的存在,还给我们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9、首先第一个是要做好自己的职场规划。
10、你的职场目标是什么?你想要走到哪一步?这些都非常重要,如果你自己都懵懵懂懂,一无所知。那么你只能够浑浑噩噩,重复着日复一日的生活。
11、当你有目标的时候,你才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你的职场行为才会不断地矫正。才有判断自己是否在前进道路上的标准。
12、其次是要不断地提升自我,突破平台的限制。
13、其实当我们面临当职场天花板时候,很可能,就是因为我们的平台已经无法再适应自己的需要了。所以原先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现在却成为了一种束缚。
14、就好像老先生一样,早期的时候在公司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是慢慢的,却只能够为公司服务。因为他的能力已经变得只能适应我们公司的发展。而其他企业却无法接受只有这些技能的人。
15、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跟素质。这样,当职场天花板出现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去解决,去面对,才有其他的选择可供考虑。
16、如果没有能力的话,去到哪里都是天花板。有能力的话,天花板只会成为另外一块踏脚石。
17、最后,则是要广交朋友,多找机会。
18、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所以能够找到赏识自己的朋友,能够发现挖掘自己能力的朋友,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触顶到职场天花板的时候,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其他更多更好的平台。
19、人脉也是资源的一种,掌握更多的资源,利用、发挥好自己的资源优势,同样可以把职场圈子打开,得到更广阔的天地。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