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教师职称改革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2022教师职称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2022教师职称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
2022教师职称改革从2022年1月1日开始。2022年1月1日教育部发布《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拟修订是正打算修订且现在正在征求反馈意见。新教师法实施后,中级职务即一级教师将和现在的初级职务即二、三级教师一样,没有了“指标”限制,不再实行评审制,改为根据教龄和履职情况实行考核制。而高级职务即副高和正高级教师仍实行评审制。所以2022教师职称改革从2022年1月1日开始。
新教师法2023年实施关于职称
最新修订的《教师法》明确规定:
教师初级职务和中级职务不受岗位比例限制,根据教师履行职务的年限和要求,依照规定晋升;副高级以上职务应当与岗位设置相结合,考察教师履职的表现,设定相应比例,通过评审等方式竞争性获得。
这也就是说,新教师法实施后,中级职务即一级教师将和现在的初级职务即二、三级教师一样,没有了“指标”限制,不再实行评审制,改为根据教龄和履职情况实行考核制,到了年限,考核合格,可直接晋升。
高级职务及副高和正高级教师仍实行评审制。不过,教师法第二十三条还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科学、合理制定中小学岗位设置指导意见。中小学副高级以上岗位设置应当平衡考虑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和师德育人能力。”
这也就是说,副高级以上岗位的“比例”“指标”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呆板”。
对于教师职称评的看法:
教师职评本是测查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高下、业绩多寡的“标准”问题,却让本是促进教师个人能力提升的职称变成了教师之间能力的比拼和竞争。由此滋生了个别单位教师职称评聘上的不公甚至是腐败,引发了教师之间的矛盾,成为校园里的不和谐音符。
一直以来,教师职称评聘都是教育的热点问题。很多学校,每年职评都是一场战斗,而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为晋升职称,教师们都倍受“煎熬”。
每次职称晋升都有指标限制,中小学教师之所以重视职称,主要原因是职称是和工资挂钩的。而职称晋升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教师影响很大,论文则是评职称中审核的一部分。
一名教师,无论你能力多高,业绩多骄,在中小学职称晋升条件中规定了大量的论文、教科研项目、获奖等条件,大多老师论文都是东拼西凑的,真正具有实际价值的不多,这也使许多老师只能望职称兴叹。
2022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新政策
2022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新政策如下:
1、在国家层面上,对高、中、初级岗位结构比例不再作统一规定,由省级人社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在明确合理配置要求的基础上,分学段、分类型科学设置教师岗位结构,对中小学岗位结构比例进行适当优化调整。
这样,各省就可以打破过去“全国一个比”限制,根据本省实际情况,灵活、合理设定高中低各级岗位的比例。
2、支持乡村中小学设置“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教师中高级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专岗专用,不占各地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与常设岗位分开设置、单独管理,符合条件、通过评审的教师,可直接聘用至相应岗位。
3、老师们评上高级职称的机会是更多了,放开职级比例之后,副高的评定在一些学校会更加地容易,乡村学校在有些省份能够走大龄绿色通道,25年教龄符合条件之后直接评副高。放开职称之后,只要你足够优秀,都是有机会评副高的,甚至是正高职称。
4、高级职称比例省域差距增大了,高级教师的比例可能会比其他省份要高出一些,就会有更多的教师有机会评定为高级教师。还有特设岗位的职数是不计入各省确定的职级比例的,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教师可以获得高级职称。
关于教师职称改革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