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八十年代喜剧电影(越全越好。)

七月网295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八十年代喜剧电影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八十年代喜剧电影以及介绍一些80年代的国产喜剧老电影,越全越好。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八十年代喜剧电影(越全越好。)

80年代的喜剧电影

80年代的十部喜剧电影:鬼马双星、情逢敌手、奇拳怪腿扫把星、半斤八两、最佳拍档、五福星、三毛从军记、巧奔妙逃、父子老爷车、百变神偷。

1、《鬼马双星》1974年,很简单的片子,据说是当年得了票房冠军,但笑点还真挺有距离感的。不过片子很多细节还是不错的,例如呆呆的许冠杰,声音很沙,演起烂赌徒也是一脸文弱相。

2、《情逢敌手》1985年,《情逢敌手》是甄子丹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而导演正是甄子丹电影事业的领路人八爷袁和平,被誉为“中华第一武指”的袁和平在动作电影指导领域经过多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属于他个人的独有的劲美兼具的风格。

3、《奇拳怪腿扫把星》1979年,《奇拳怪腿扫把星》是一部经典老电影。主演雷成功,吴松,谭艾珍,谷曼青等。小时候看的时候感觉太搞笑了,虽然基本上不认识那些演员,但是还是看的欢乐。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

4、《半斤八两》1976年,香港喜剧电影自成一派,同功夫电影一道,是屹立与世界影坛的两朵奇葩。七十年代有许氏兄弟的鬼马喜剧,八十年代有新艺城与嘉禾的喜剧火并,九十年代有周星驰的无厘头,但如果非要在香港的喜剧电影里挑一部经典中的经典电影,我会毫无疑问的选择这部《半斤八两》。

5、《最佳拍档》系列1989年,当年新艺城因为“最佳拍档”系列奠定江湖地位,和嘉禾的“五福星”系列对抗了数年,而黄百鸣的“开心鬼”系列差不多同一时期诞生。这三系列都非常卖座,而且都有大量的喜剧元素。

6、《五福星》系列1996年,对于这种喜剧电影,你不要过分追求它的剧情逻辑,毕竟要讲逻辑的话,好多喜剧就没意思了,本片也不是那种硬搞笑,你只要随着剧情走,就会融入进去。

7、《三毛从军记》1992年,从儿童观众的角度看来,本片最大的一个优点就在于它较好地吻合了儿童电影的“快乐原则”,适应了儿童观众的游戏心理,具有浓厚的热闹、好玩、情趣盎然等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特色。

8、《巧奔妙逃》1995年,这是一部已经看过许多遍的老电影了,诸多的喜剧段落以及经典的“弹棉花”演唱都让片子在记忆里写下了快乐。

9、《父子老爷车》从1984年到1998年,陈佩斯在春晚火了15年。而最大的巧合,是赵本山从1990年到2011年,火了21年。二人在1990年到98年,94、95、96年没有碰上,其余六年都在同台竞技。

10、《百变神偷》1989年,周里京出演一个反派,法庭戏很精彩。淳于珊珊同学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黄河大侠》的车天,还有本片的包德,其实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童自荣老师的配音,太神似了,还有李扬的孙悟空,一听就觉得人物活灵活现。

八十年代老电影喜剧片

小字辈

简介:八十年代的上海,公交车上售票员的服务态度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和议论。小青(陈以心饰)态度热情、尊老携幼,深得乘客称赞。而小黄(迟志强饰)正与之相反,借囗嗓子疼,站名也不报,乘客对他意见很大。而驾驶员小洪(张明明饰)则对交警小白(于延平饰)老让她吃红灯有一肚子怨言。饭店工作的小葛(王伟平饰)是个革新能手,他发明了报站扬声器及红绿灯自动显示装置。在改革发明中,小字辈们渐渐产生友谊,进而发展为爱情,不少人成双成对出入公园等娱乐场所,热衷发明的小葛不善于对爱慕着他的小青表达自己的感情,于是,他通过录音带传递自己无法说出口的话。小革新、小发明不仅增强了年青人热爱学习的兴趣,也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介绍一些80年代的国产喜剧老电影,越全越好。

1.1980《庐山恋》

1980《庐山恋》豆瓣评分:7.5

中国第一部吻戏,是“文革”后国内首部体现爱情主题的电影,女主角张瑜片中的服装换了43套,远远超越《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23套旗袍;当年的新人张瑜也凭这部电影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观众心中的“梦中情人”,并中选第一届金鸡奖和同年百花奖的“双料影后”。如今在庐山上,有一座非常闻名的庐山恋电影院,每天从早到晚只放映《庐山恋》一部影片。看《庐山恋》已成为庐山的一个固定旅行项目。

2.1981《三个和尚》

1981《三个和尚》豆瓣评分:8.6

这部影片是依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而成,是70后的宝贵幼年回想。凭借着高明的艺术水准,这部电影在国内外取得多项大奖,包含1981年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第四届丹麦世界儿童和青年电影节银质奖1982年第三十二届德国柏林世界电影节银熊奖。

3.1982《茶馆》

1982《茶馆》豆瓣评分:9.2

这是一部由原著改编而来的威望电影。影片中“北京人艺”绚烂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发挥电影艺术手法的优势,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风格,将电影化的处理与原作风格有机交融,使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愈加杰出。该片获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异影片奖特别奖。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豆瓣评分:7.9

由张鑫炎执导,李连杰主演。是一部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划年代含义的作品,影片一反旧式武打片中那种纯扮演的花架与镜头技巧的做作,经过李连杰和他的一班功夫队员们朴素真实的功夫让观众真正赏识到了中国功夫。《少林寺》的颤动,使光头和尚觉远的形象成为一个年代的印记。

5.1983《城南旧事》

1983《城南旧事》豆瓣评分:8.7

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书的同名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经过孩子的目光审视近代中国的变迁,对文革之后的中国电影来说弥足珍贵。

6.1985《黄土地》

1985《黄土地》豆瓣评分:7.9

根据珂兰《深谷回声》改编。本片可以说是陈凯歌作为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张艺谋担任摄影,这也是当今国内最顶尖的两位大导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协作。贾樟柯曾说自己当年在街头散步,溜进一个录像厅,在放黄土地,其时就被震慑了,从此立志拍电影。

7.1986《芙蓉镇》

1986《芙蓉镇》豆瓣评分:8.8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6年,闻名导演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这是一部反映建国以来屡次政治运动中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电影。影片经过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对我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严厉的回忆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红高粱》

1987《红高粱》豆瓣评分:8.1

张艺谋导演,巩俐姜文主演的电影《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而为人所称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爷爷”、罗汉大叔等一批中国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国人豪迈爽快的一面,跟中国内地电影一贯的哀伤沉重的传统风格大相径庭。摄影师顾长卫在取景和色彩的运用上有出色表现,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国电影罕见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中国电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豆瓣评分: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当代农村青年的献身精神,并由此歌颂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毅力。在上映后引起较大反响。吕丽萍、张艺谋主演,获得过第11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员奖,1987年美国第7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第11届沙尔索国际电影节一等奖。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豆瓣评分:8.6

这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一部传记电影。尽管这不是一部国产电影,但是它的选题与时代背景都是与中国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那个时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传统社会缩影。影片诠释了溥仪一个作为皇帝的人的故事,并没有洋洋洒洒的去讲溥仪的故事与中国的历史,而是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荣获了第六十届(198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资料: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务院法制办于2018年2月2日—22日就《电影行政处罚裁量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参考资料:

电影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