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正月初七习俗 农历正月初七有什么习俗

七月网1450

农历正月初七的习俗

农历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正月初七习俗 农历正月初七有什么习俗

农历大年初八:旧时在民间流传着“初七七不去,初八八不归”的习俗。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正月初八是“蚕过年”的日子。民间习俗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分别为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等人和动物的“年”,这些都和农事有关,人们希望六畜兴旺,人丁平安,蚕事顺遂。同时,在民间还有一个传统禁忌,正月初八蚕过年时妇女不能用针线。据说,如果这天用了针线,蚕的眼睛就会瞎。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在道教传说里,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谓的“玉皇诞”、“天公生”,亦称“天日”。这一天里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礼拜。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以三牲、水果拜祭“玉皇大帝”。希望来年风调雨顺有好收成,同时拜过“九皇诞”保佑家人健康长寿之意。此日待人处事皆讲求和气,不可冒犯天神。

农历大年初十:传说这是石头的生日,“石不动”: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有的地方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还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另还有一风俗,贺老鼠嫁女,也称“老鼠娶亲”。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许多地方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对老鼠娶亲志贺。晚上却忌点灯,忌说话,以免惊扰了娶亲事宜,惹下鼠神,一年为患。还有一些地方初十这一天忌针,说是在这一天如果动了针线活要心疼,因为十指连心。

农历大年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开春旺地好收成。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一天农家人会到田地里耕种,希望来年收获粮满仓。

正月十二: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这一天,祖宗堂前点新灯。在旧时农业社会很注重生男孩继承家中香火,每当同姓村落里如果没有宗堂,那么是本姓初生的男孩都可在这天到来点新灯加添族簿,这天村中初生男孩所点的灯在祖宗堂前张灯结彩,以示香火旺。

正月十三、十四:正月十三、十四旺禽舍,这两天是增添家中三牲家禽的时间。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正月十五闹花灯、扭秧歌、舞狮子、看烟火、赶庙会是民间普遍的习俗。这一天也被称作“元宵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农历正月初七有什么习俗

农历正月初七一般地方都没什么什么讲究了,但有些地方还是有说法的。

每年正月初七,又叫“人胜日”“人庆”等,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人日节的主要习俗有:

戴人胜:人日节时,汉族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

赠花胜:是日,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类人胜,样式为花朵)相互馈赠

吃七宝羹:人日节,人们用七种新鲜的节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称为“七宝羹”

出游、登高: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称体重:有的地方,人日时,男女老少都要用镑称称量体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关心一下人的身体情况。

捞鱼生: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建议人日节不妨这样过:

①戴人胜

女孩子穿汉服,用巧手剪制人胜,戴于发上。并可贴于屏风、门窗等各处。

②赠花胜

亲朋好友制作各种漂亮的花胜相互馈赠

③亲手做七宝羹,全家食用

亲自采购七种节令新鲜蔬菜,按自己的口味随意搭配,加米粉做成羹,作为全家共享的一道节日食品。

④出游、登高

举家着漂亮的汉服礼服,出游,登山游玩。

⑤称重、量高、体检

不管男女老少,人日时都不妨好好检查一下身体,关心一下自己和别人的健康情况,发现疾病隐患,及早治疗。

正月初七有哪些习俗

正月初七的习俗有戴人胜(装饰作用)、赠花胜(互相赠送)、做七宝羹(七种蔬菜混合米粉)、吃面条(长寿之意)、捞鱼生(越捞越高,步步高升)、出游,登高(仕女出游,文人墨客登高赋诗)、送火神(驱除火灾)、拆天地棚子(“人七日”)、土地庙送灯(生出儿子)、顶八卦(训练耐心,期盼吉祥)、摊煎饼等。

1、戴人胜

人胜也叫彩胜、华胜,花胜,在过去,就是一种女子头上戴的装饰品。人日节当天,女子们就用彩纸、丝帛等材料剪成一个个小人样的形状,戴在头上,起到装饰作用,很是好看。

2、赠花胜

人胜叫华胜也叫花胜,上面讲了,是过去一种女头上的装饰品,过人日节时候,女子们用彩纸、丝帛、金银等制成小人形状的人胜,戴在头上做头饰。而且这一天,女子们不只是自己戴,还制作各种花胜(多为花朵样),作为礼品在朋友之间进行互相赠送。

3、吃七宝羹

在我国南方等地区有在正月初七吃“七宝羹”的习俗,“七宝羹”是用七种蔬菜混合米粉,做成的羹,人们十分喜欢喝,在许多地方都流行,只是所用的蔬菜种类可能各不相同。初七日,人们亲自采购七种节令新鲜蔬菜,按自己的口味随意搭配,加米粉做成七宝羹,作为全家共享的一道节日食品。

4、吃面条

正月初七吃面,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有些地方按初七、十七、二十七分为“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这几天吃面条可以健康长寿,面条擀得要又细又长,象征着健康长寿,吃面条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可以顺顺利利、万事如意。

5、捞鱼生

大年初七这天民间也叫“人日”。在这天,我国南方地区的人民有“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6、出游、登高

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7、送火神

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

8、拆天地棚子

山东莒县一带,正月初七俗称“人七日”,有“拆天地棚子”之年俗。这天早晨,每家百姓敞开大门,并将除夕入夜时放置的“拦门棒”撤走,在门口点一把豆秸,并将家里供天地三界神和灶君神的牌位请下来,一起点燃烧了,同时放鞭炮,放完鞭炮后从大门处开始,从外向里把家里院子扫一遍。

从此开始,请来过年的神都返回自处,过年环节即结束,各家恢复平常日状态,可以洗衣、从事各种事宜。

9、土地庙送灯

大年初七也被称为人日,俗称人齐日,民间有上土地庙送灯的习俗,人们将一盏油灯放在土地神像前,家里有几口人就点上几个灯捻儿,此时无子的人家要去偷灯,认为这样就可以生出一个儿子。

10、顶八卦

在北方还流行一种活动:让小孩头顶八卦,测试能坚持多久,以训练其耐心,期盼吉祥。这也是一种祈求人丁兴旺的吉祥物。

11、摊煎饼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出游、登高: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正月初七:

传说女娲在创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之后,在第七天又创造出了人类,这样,人类和动物也都有了自己的生日。

“人日节”当天,天下的人都祈祷是一个阳光明媚、天气晴好的一天,如果真是这样,就预示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平安。但假如是一个阴雨天,则预示着来年好运不再。所以,在过去,正月初七这一天,人们就要举行特别的祈愿活动,祈盼在新的一年人们都健健康康,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