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南靖虎伯寮(虎伯寮自然保护区的景观)

七月网1540

虎伯寮自然保护区的景观

保护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荟萃,在科研、教学及生态旅游等方面具备巨大潜力。虎伯寮保护片既有南亚热带雨林特色的老茎生花、巨型草本、发达的层间植物以及雷打石、卧狮、乐水溪、天水瀑布、九曲渠等景点构成独特的自然景观。紫荆山管护片位于山城镇,由大小五座山峰组成,连峰叠翠,古树参天,石径曲径通幽,悬崖峭壁挺拔耸峙,磅礴奇秀,山下临双溪夹流,紫金夕照,自然凤光蔚为壮观。山麓有一座寺庙朦胧隐现其中,兴云吐雾,紫气缭绕,名胜古迹历史悠久,文物遗迹、自然景观颇多,堪称奇胜,是南靖县八景之一。诗曰:“风峰峰并耸秀圆奇,旦暮兴云接太虚。元气攸钟双榜瑞,兴回万象景迟迟。”

南靖虎伯寮(虎伯寮自然保护区的景观)

文物古迹“兴牌庙”、“龙井”始建于宋代。紫荆山五峰衍脉,维造物之钟奇、睹层恋之缥缈,峭壁盘崎,上矗云边,枯滕扶石,松声韵弦,峰回路转,曲折通幽,登绝顶俨若飞仙,眼界轩豁,饶有雅趣,惟兹古刹,玄武听禅,神工首辟,况江山胜景。吴继昌有诗云:“五峰凌汉表,吐纳自成云。化蜃空楼市,从龙睹圣文。莫疑天路远,且傍岭头分。际偕风便,光华旦复闻。”

兴牌庙位于紫荆山山峰的重点旅游风景区之间和周围的天然景点融为一体,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荟萃之地。庙宇建筑保持着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地址因山制宜用大石块垒砌而成,堂宇造形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天门前明代二尊石雕像文官、武官仪容肃穆,属国家三级保护文物。墙上立着清乾隆年间记载当时宗教活动的历史碑记,为研究地方风俗、宗教信仰活动提供了历史文化的佐证。庙观还有紫云寺、登云寺。宋代开采铁矿的遗址有兵防寨、雨仙洞、凤凰洞、一线天,还有生活用水的龙井、斗泉。

自然景点有五峰叠翠、悬崖峭壁、奇山怪石、磨剑石、神龟背印、龙门崖、仙台、石屏天开的天门等。

历代名人墨客留下的摩崖石刻,有元朝年间妙应禅师题刻的玄武听禅,清乾隆年间南靖知县姚循义和名人学士的

鹅仙洞景点

题词碑刻。这些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鹅仙洞位于国道“319”线漳州住龙岩路段的金山镇,距漳州市区55km。山腰有一座千年古寺,名为九鲤飞真寺,海拔600m。古寺后有两座山峰,左峰海拔874.5m,右峰海拔854m,两峰相距不到50m,均系巨石构成,远眺如鹅髻,故也称鹅髻山。相传宋仁庆历元年(即公元1041年),仙游县九位仙人,化身为九鹤游此灵山,并托梦给时人郑光在此建九鲤飞真寺。“鹅髻仙踪”、“仙亭”,古为南靖八景之一,1983年列为南靖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鹅髻山系由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自然景观有“灵龟神游”、“飞来石”、“九鹤池”、“大石佛”等;人文景观有“九鲤飞真寺”、“罗伦古道”、“定心处”、“朱熹讲学处”等。

鹅仙洞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原始森林,系南亚热带雨林,面积比和溪乐土雨林大12.53倍。由于保护较好,植被的原生性强。其基本特征及品种与乐土雨林一样,为板状根、老茎生花、滴水叶尖、多木质藤本等。鹅仙洞是我省面积最大,原生性最强的南亚热带雨林。南亚热带雨林以其独特的外貌和生态结构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如,“树上兰花”、“恩爱藤”、“仙桃”等。鹅仙洞有5个功能区:

宗教旅游区:海拔400~600米之间,以“九鲤飞真”寺为中心,包括“九鹤池”、定心处、“祈梦洞”等景点是鹅仙洞风景区的精华所在。

登高了望旅游区:海拔600米以上直至峰顶。沿途经过“滴水岩”、“尼拜石”、“凌云”“清凉世界”等景点,坡度均在30°以上,登高远眺,群山尽收眼底。

访古旅游区:即罗伦古道全程。此道建于明成化年间,相传罗伦(江西永丰人)到九鲤飞真寺祈梦,预卜应试前程,果中状元。为谢仙祖指点,兴建此道,后人故称罗伦古道。全程3800个台阶。均用河中大鹅卵石砌筑而成。道路曲折回转,沿途鸟语花香,古柏参天,使人如在“山阴道上行”。

植物观赏旅游区:寺庙右侧原始森林,目前已有一些观赏景点,如:“树上兰花”、“恩爱藤”等。

休闲、避暑、疗养旅游区:鹅仙洞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休闲度假、健身、疗养的好地方。夏季,寺庙周围的气温比山脚低3.5~5℃,十分凉爽。乐土雨林面积仅0.22k㎡,是中国东南沿海唯一的原始植物群落,为中国现存最小的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区内植物结构层次复杂、藤本植物繁多、板状根奇特、绞杀植物神奇,老茎生花和滴水叶尖异彩纷呈,构成一座美丽的空中花园。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板状根栲类构成整个雨林植物群落,还有“亚洲第一藤”之称的密花豆藤。

南靖在哪里

南靖县在福建省漳州市。元至治二年(1322年),析龙溪、龙岩、漳浦3县交界地域建置南胜县,至正十六年(1356年),改名南靖县。

南靖县地处福建东南部,漳州西北处,九龙江西溪上游。全境总面积1962平方千米,东西宽61.4千米,南北长62.2千米。位于北纬24°26′20″—24°59′58″,东经117°0′12″—117°36′36″。2009年,南靖县的基本气候特点是:年平均气温偏高、年降水总量异常偏少、年总日照时数正常。

南靖是全省首批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拥有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福建土楼南靖国家森林公园。南靖是漳州市重点侨乡和台胞重要祖籍地之一,有海外华人华侨3万多人,祖籍南靖台胞100多万人。

虎伯寮的品牌故事

“品牌本位论”认为:品牌不仅是产品的标识,而且有自己的内容,是其基本内容的标识,品牌是代表特定文化意义的符号。虎伯寮的“品牌人格谱”就是将虎伯寮文化从多个角度进行特定注释的“符号元素”集合。

“虎伯寮”这个名字源自中国福建省南靖县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是中国金线莲的原产地,至今仍保有最纯正的金线莲母种。这是一个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中国东部唯一保存完整、连片、大面积的南亚热带雨林森林生态系统,同时也是全球同纬度具有雨林特征的、残存的、较原始的森林生态系统,一个人迹罕至的,不为人知的原始林区。从虎伯寮这一品牌名称上,就可以清晰地明确其目标市场的定位:不是普通的大众,而是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中高端群体。他们的胸怀与眼界开阔,欣赏分享健康的生活理念,体验原生态的魅力。虎伯寮将连结更多知生活、道品味的人,把健康的生活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品牌识别:虎伯寮的红色徽标是一个在山林中的老虎虎头形象,这个徽标是从虎伯寮国际自然保护区中华南虎的形象得到灵感而设计的。标识上的老虎也传达了原始与现代的双重含义:连绵的山体展现大自然曼妙和清新的原生态环境;栩栩如生虎形勾勒出威猛刚毅、健康形象;整体标志简洁大方、律动传神,传诉出产品天然原生态、绿色健康、养生的优质特质。

品牌诉求:顾客体验是虎伯寮品牌资产核心诉求。就像麦当劳一直倡导销售欢乐一样,虎伯寮把典型中式文化逐步分解成可以体验的元素:视觉的温馨,听觉的随心所欲,嗅觉的金线莲香味等。“虎伯寮的成功在于,在消费者需求的中心由产品转向服务,在由服务转向体验的时代,虎伯寮成功地创立了一种以创造‘虎伯寮体验’为特点的‘金线莲宗教’。”

虎伯寮人认为:他们的产品不单是金线莲,金线莲只是一种载体。而正是通过金线莲这种载体,虎伯寮把一种独特的格调传送给顾客。金线莲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性的文化层次上的消费,文化的沟通需要的就是金线莲专营店所营造的环境文化能够感染顾客,并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

品牌传播:虎伯寮的品牌传播并不是简单的模仿传统意义上的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巨额促销,而是独辟蹊径,采用了一种卓尔不群的传播策略——口碑营销,以消费者口头传播的方式来推动虎伯寮目标顾客群的成长。虎伯寮的价格定位是“多数人承担得起的奢侈品”,客群定位是“知性的成功人士”。这些顾客大部分是高级知识分子,爱好精品、美食和艺术,而且是收入较高、忠诚度极高的消费阶层。

在膳食茶饮服务业中,本身构筑差异化的成本很高,所以想通过品牌和价格吸引顾客是很难的,而顾客往往在认同了一种服务之后,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变化,会长期稳定地使用这种服务,这一点在白领阶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总有一种追求稳定的心理倾向。因此,虎伯寮以“攻心战略”来感动顾客,培养顾客的忠诚度。虎伯寮品质的基石是2008年虎伯寮刚诞生时就致力经营的顶级纯正金线莲。虎伯寮在金线莲原产地中国福建省南靖县虎伯寮地区,拥有49000亩原生态种植基地,并与当地的金线莲种植者交流、沟通,种植世界上最好的金线莲,以保证让所有热爱虎伯寮的人都能品到最纯正的金线莲。虎伯寮的金线莲,在种植上有着几乎苛刻的要求。例如,每株金线莲一定要种植180天以上,只能在北纬24°-25°、东经117°,温度22℃的虎伯寮区域环境中种植。

由于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殊的地理、土壤、水源、气候、种植微生物环境所孕育的自然种植资源使然,虎伯寮公司不但能培育优质金线莲种苗,而且能种植生产优质的金线莲。这一产业优势,在业内可谓“无出其右”。从2008年至2013年,虎伯寮金线莲始终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在研究、应用、保护稀有种植资源方面,下了许多苦功夫。通过对数百亩种植基地进行全面技术改造,有效地提高了金线莲繁衍、驯化种植的整体功能,使虎伯寮金线莲与生俱来的品味风格越来越独具特色。

虎伯寮金线莲的高质量品质内涵,既凸显于金线莲的绿色基因和莲水淡雅、功效奇特、莲香馥郁、绵甜爽净、优雅细腻、回味悠长的功效口感风格上,还体现于质量标准近似“苛刻”的产品包装上。虎伯寮公司包装工序用以清洗金线莲的用水,水质达到了国家饮用纯净水的标准。此外,还引进了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先进包装设备,使产品包装从始至终完全处于严格的质量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