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之于西北,西之于什么
南之于西北,西之于东北。
因为如果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8个方位,西北是南顺时针转3个方位,西顺时针转3个方位,是东北。
在没有地形图和指北针等器材的情况下,要学会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特征判定方向。首先,太阳是最可靠的“指北针”。太阳是由东向西移,而影子则是由西向东移。
例如,早晨6时,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切物体的阴影都倒向西方;到中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到下午6时,太阳到正西,影子则指向东方。因此,可用太阳和物体的阴影概略地测定方向。
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的热能在自然界形成了许多间接判定方向的特征。掌握这些特征之后,即使在没有太阳的阴天仍可以依此判定方向。
例如:靠近树墩、树干及大石块南面的草生长得高而茂盛,冬天南面的草也枯萎干黄得较快。树皮一般南面比较光洁,北面则较为粗糙(树皮上有许多裂纹和高低不平的疙瘩)。这种现象以白桦树最为明显。白桦树南面的树皮较之北面的颜色淡,而且富有弹性。
扩展资料:
地球24小时自转360度,一小时转15度,而手表的时针总比太阳转得快一倍,依此原理,可用手表和太阳概略测定方位。
早晨6时太阳在东方,影子指向西方,这时,将手表上的时针指向太阳,表盘上的“12”字便指向西方,如果表盘转动90度,即将6时折半,使表盘上的“3”字对向太阳,“12”字便指向北方;中午12时,太阳位于南方,将12折半,使表盘上的“6”字对向太阳,则“12”字仍指北方。
南之于西北,正如西之于东北。
南之于西北,正如西之于东北。
南之于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西北在南的顺时针135度左右,所以西的顺时针135度即东北。
地球上的方向,可以说是地球自转的产物。以地球自转的方向分东西,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为南北。有了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就可以定东南,东北,西北,西南等其他方向了。
扩展资料
方向与尊卑
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败北”、“北面称臣”。正因为正南这个方向如此尊荣,所以过去老百姓盖房子,谁也不敢取子午线的正南方向,都是偏东或偏西一些,以免犯忌讳而获罪。
除了南尊北卑之外,在东、西方向上,古人还以东为首,以西为次。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建在皇宫的东侧。现代汉语中的“东家”、“房东”等也由此而来。
除了东西南北之外,表示方向的前后左右也有尊卑高低之分。古代皇帝是至尊,他面南背北而座,其左侧是东方。因此就在崇尚东方的同时,“左”也随着高贵起来。三国时期的东吴占据江东,也称江左。文左武右的仪制,男左女右的观念等,都是尊左的反映,有些习俗甚至延续至今。
南之于西北,正如西之于() 为什么
南之于西北,正如西之于(东南)。
解析:因为这四个词要两个字相邻,而东北不相邻,东南却相邻,而且词中不能有题目里的字,这样算下来,只有东南了。
字谜的谜面,一定要借助事物的形象,将谜底汉字的主要特征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堆砌冗长晦涩,枯燥无味的概念术语,是不会受人欢迎的。
扩展资料
其他谜语
一、半字剃头发(打一字)
答案及解析:干(“半”字剃头发,即为将顶上形似三撮毛的字形减去,变成“干”。)
二、雷公长劈却无雨(打一字)
答案及解析:田(只打雷,不下雨,可引申为:“雷”字上的“雨”一直未下,当然只剩下“田”字了。)
三、心如寒冰水儿止(打一字)
答案及解析:怜(寒冰给人的感觉是“冰冷、严寒”的,“心如寒冰”,则说明“心冷”,“水儿止”可解释为“水儿停止了流动”,即为“冷-水=令”,再加上一颗“心”,即为“怜”。“心灰意冷”本就给人一种怜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