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2019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2019全国1卷语文作文范文

七月网3980

大家好,关于2019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2019全国1卷语文作文范文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2019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2019全国1卷语文作文范文

2019全国1卷满分作文一篇

2019全国1卷满分作文例文一篇

 

 

真题回放

 

2019年全国一卷作文题目如下: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题面逐句分析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本句的关键点是“财富的源泉”。这主要说的是物质层面。)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

(传统,主要说的是精神层面上的。这是全部材料中最重要的一点。同学们,这是语文考试,你的阅卷人是语文老师和中文系大学生和硕士生。所以重点不是在前面说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而是要说精神财富。大家一定要紧紧记住这一句。

这是材料第一个层次,总结是劳动可以创造物质和精神上的价值。)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

(反面观点来了,注意这里的“不理解”,这是所有反面观点的总结。而考生现在要做的,就是说清楚对劳动的理解。)

 

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

(反面观点一,将劳动和学习对立。这个观点好破解,因为我们的学习目的就是劳动。)

 

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

(反面观点二,将科技与劳动对立。这个不好破解,因为科技的确可以大幅度减少劳动量。怎么办?再次回到我们的题目第一个层次,)

 

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

(这里的观点是用金钱去让别人做,很多同学往往在这个观点上想不通。因为我们平时就是花钱让别人帮我们做事情,例如我们回不了家吃饭,或者回家时间赶不上做饭。吃饭,只能饭店买饭;上学、上班因为赶时间而只能打的出行。因为很多人都做过这个事情,甚至有的人还经常这么做,所以其不合理的地方,我们是不容易想到的。但是仔细想一下,“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原来,这个观点里面的陷阱在前两句,之所以不劳动不是因为迫切地需要,而仅仅是为了躲避“苦”和“累”。现在真相大白了,不是花钱让别人去做事情不好,而是为了逃避劳动的辛苦而随意花钱让别人做事情不好。)

 

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里又是一个总结,前面三种观点的核心问题是对劳动的“不尊重”。结合上面一开始提到的原因“不理解”,我们可以整理出一个思路:有些人不尊重劳动,是因为他们不理解劳动的意义。)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这”指代的是前面三种不尊重、不理解劳动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是出题人对考生布置的任务。这一句提示我们考生在文章中是应当对前面三种反面观点全部或一两条进行批驳的。)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复兴中学”,这个提示已经很明确了。我们的文章最后的一定要归结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另外,大家要注意的是“演讲稿”的文体问题。结合去年的书信体,前年的三选一命题,我们可以看出来命题人一直想在作文命题形式上求新。其实演讲稿和书信体,两者的格式形式是差不多的,都是要有抬头有固定结尾的。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练笔中,大家最好有意识地多使用一下这种特殊格式。最后还有一个提示“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很多同学是由疑惑的。这到底是给我们的文章固定了一个标题,还是仅仅对我们的文章结尾中心思想的一个限定?在考场上,纠结于这个问题的同学不在少数。然而,我们只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出题人的真实意图是后者。因为原文是“倡议大家”,这个倡议是一种软性的提法,是一个口号。当然如果你害怕跑题,那么最稳妥的方法就是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作为题目。这会不会影响考生的作文分数呢?在真实的阅卷场景下,是不会过分影响的。大约同一个文章,因为题目的不同而产生的分数波动一般不会超过2分。大家要对阅卷人有信心。甚至在不少省份,阅卷要求上有“不得以标题代替批阅文章内容”这一条要求的。)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略)

 

二.标杆文随评

下面是广东省考试院发布的2019年高考标杆作文之一。

点滴劳动,共筑盛世

(题目紧扣“劳动”和“复兴”两个关键词)

□广东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点滴劳动,共筑盛世”。

(以上是“演讲稿”的文体要求。)

 

劳动,是全人类共同遵循的准则,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如今辉煌的现代文明,是劳动推动历史车轮前进

(a是b,这是先给自己的议论定一个战场范围,回答劳动是什么的问题。

不过,眼熟么?“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这是题目中的文字。作者干了个啥?他就是换了个说法,他将“源泉”,具体化为“推动车轮”。)

劳动,也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这几乎是原话照抄了。)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田地中精耕细作创造了绵亘不绝的文明古国奇迹,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作了不可胜数的精神财富,“耕读传家”的传统绵延了千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祖训萦绕耳畔,劳动已是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着的基因。

(“精耕细作”对应财富,“耕读传家”对应传统。聪明的你肯定看出来了,这两句是对题目头两句话的详细展开。)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沧海须臾改。

(这一句背下来吧,这是一个万能句子。其核心意思就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四十年改革开放,无数国人点滴劳动汇聚成时代洪流,使中国国力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富强的表面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人的辛勤劳动。)

农民劳动让我们端紧饭碗,工人的汗水是高楼大厦的每一块砖瓦,科研工作者使大国重器频频惊艳世界!

(举例子,分三个方面来说:农民、工人和科研工作者。)

没有劳动绝不会有今日举世瞩目的成就。

(眼熟么?对了。全文第二段文章的中心句:“劳动,是全人类共同遵循的准则,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如今辉煌的现代文明,是劳动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再次重复。

这一段是对题目中“复兴中学”的照应和展开。到这里,我们发现作者的做法是什么呢?对了,就是将题目中的中心句展开,丰富细节。有的同学会说,这也太容易了吧!当然——不容易了。这种展开是要有想象力作为基础,平时的语言积累作为工具的。

总结一下,开头提出观点: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物质财富的代表是“精耕细作”;创造精神财富的代表是“耕读传家”。紧接着点出劳动是改革开放、国家富强的根本原因。并且举出农民、工人和科研工作者作为例证,支持自己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观点。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把题目的中心观点展开,丰富细节。

一般同学写到这里,大概已经词穷,不知道该写什么了。这怎么办?)

 

反观周围,不理解不愿意劳动的现象令人忧心忡忡。

(既然正向展开已经到了极限,那么就开始反向讨论。而且,这位聪明的作者直接抓住了题目里面的关键词“不理解”和“不愿意”。并且明确了态度,“忧心忡忡”,对这些现象持否定态度。)

 

学习忙,劳动占时间?

(这是第一个反面论点。)

同学们,人的发展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缺一不可,学习固然重要,但劳动也不可或缺。

(这里作者找到的理由是:我们应该全面发展。)

在劳动中我们锻炼意志,增强体魄,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也有助于我们的学习,丰富课余生活,两者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素质得以提高。

(这是劳动在教育中的作用。)

将劳动交给人工智能?

(第二个反面观点。)

诚然,科技进步能够解放我们的双手,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能够整日无所事事,人工智能也有许多无法完成的任务,体现人类智慧的脑力劳动依然重要,那些流传百世的文学经典,那些沁人心脾的阳春白雪是机器人永难创造的财富。

(作者也遇到了驳论的困难。如果直接否定科技进步的意义,很明显是不行的。所以作者先承认科技进步的意义,然后说科技进步的局限。目前的科技在很多领域还不能完全取代人类,尤其是在艺术创作的领域。)

“用进废退”,假如人人都不劳动,人类的机能难免逐步退化,未来的世界难以想象。

(在提出科技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一个更加极端的假设,推论出人类无劳动则机能退化的荒唐未来。)

劳动苦,花钱请人干?

(第三个反面观点。)

的确,劳动难免辛苦,可也是我们发展自身的重要手段,劳动成果取得时的快乐也是花钱买不了的啊!

(写到这里,作者以发展自我作为破解敌对观点的关键。这与第一个反面观点的破局点是一样的,都是要让我们自己全面发展。

小小总结一下,本部分中作者通过对三个观点的逐个批驳,从反面证实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对于劳动与学习的对立,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破;对于科技与劳动的对立,用科技的局限性和“用进退废”来破解;对劳动与苦和累的对立,依然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破。

这一部分是最能够体现作者功力的,作者通过这一部分的驳论,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命题人布置的任务。

大总结一下,文章第二段开始进入正文,先回答了劳动是什么的问题。然后举例说劳动为什么是双源泉。之后,说为什么劳动与学习、科技、享受不矛盾。

对了,这一部分就是“为什么”的部分,是全文的主体部分。)

 

凡此种种,都是忽视了劳动对国家进步,个人发展的作用,都是贪图享受的错误思想,于人于国,害莫大焉!

(前半句是总结上面错误观点的错误之处。不劳动对国家进步,承接的是第二个观点导致的依赖科技而无人劳动。后面是承接的不劳动对个人发展的制约,最后一句是对怕苦和怕累的总结。这里其实是有改进余地的。完全可以改成:这都是忽视了劳动对个人的发展,对国家的进步,对人类的演进的重大意义,都是贪图享受的错误思想。)

在此我诚挚希望大家能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前面先给劳动定义为双源泉,回答了劳动是什么。然后分析了为什么劳动会使双源泉,也回答了将劳动与学习与科技与苦累对立观点的错误的,这是为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了。既然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对待劳动?

还记得题目要求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口号么?这里是回答为什么要“热爱劳动”。)

劳动不需要轰轰烈烈,日常生活中我们打扫干净环境共建美丽校园是劳动,参与社会实践去孤儿院看望孩子,在家里做些家务活,甚至是捡起地上的纸片,都是劳动。

(打扫校园,看望孩子,做家务,捡垃圾。作者给我们的提出的怎么办的解决方案都很有现实操作性,非常接地气。)

让我们共同营造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风气!

(发出号召,回应题目中的“从我做起”)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勤劳双手共筑盛世,让复兴中学肩挑复兴大任!

(最后作者又点到题目中的提示“复兴中学”这个点,紧紧扣着命题人的思路。)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演讲套路。)

 

三、套路总结

回头看这篇文章,我们发现作者用什么高深的手法了么?

并没有。作者的套路特别简单,就是紧紧扣住题目的逻辑和顺序,添枝加叶。

 

回看原题: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其逻辑是:

劳动是双源泉(是什么)——有人不理解,不愿意劳动——表现是将劳动与学习、科技、享受对立——这是不尊重劳动(为什么)——我们应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目的是为了“复兴”(怎么办)

 

回看标杆文:

点滴劳动,共筑盛世

□广东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点滴劳动,共筑盛世”。

劳动,是全人类共同遵循的准则,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如今辉煌的现代文明,是劳动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劳动,也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田地中精耕细作创造了绵亘不绝的文明古国奇迹,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作了不可胜数的精神财富,“耕读传家”的传统绵延了千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祖训萦绕耳畔,劳动已是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着的基因。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沧海须臾改。四十年改革开放,无数国人点滴劳动汇聚成时代洪流,使中国国力显著提升。农民劳动让我们端紧饭碗,工人的汗水是高楼大厦的每一块砖瓦,科研工作者使大国重器频频惊艳世界!没有劳动绝不会有今日举世瞩目的成就。

反观周围,不理解不愿意劳动的现象令人忧心忡忡。

学习忙,劳动占时间?同学们,人的发展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缺一不可,学习固然重要,但劳动也不可或缺。在劳动中我们锻炼意志,增强体魄,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也有助于我们的学习,丰富课余生活,两者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素质得以提高。将劳动交给人工智能?诚然,科技进步能够解放我们的双手,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能够整日无所事事,人工智能也有许多无法完成的任务,体现人类智慧的脑力劳动依然重要,那些流传百世的文学经典,那些沁人心脾的阳春白雪是机器人永难创造的财富。“用进废退”,假如人人都不劳动,人类的机能难免逐步退化,未来的世界难以想象。劳动苦,花钱请人干?的确,劳动难免辛苦,可也是我们发展自身的重要手段,劳动成果取得时的快乐也是花钱买不了的啊!

凡此种种,都是忽视了劳动对国家进步,个人发展的作用,都是贪图享受的错误思想,于人于国,害莫大焉!在此我诚挚希望大家能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劳动不需要轰轰烈烈,日常生活中我们打扫干净环境共建美丽校园是劳动,参与社会实践去孤儿院看望孩子,在家里做些家务活,甚至是捡起地上的纸片,都是劳动。让我们共同营造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风气!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勤劳双手共筑盛世,让复兴中学肩挑复兴大任!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其逻辑是:

劳动是双源泉(是什么)——劳动是“精耕细作”和“耕读传家”——劳动是改革开放国家富强的根本,是工农研的贡献——有人不理解不愿意——个人发展要劳动,科技局限需劳动,自我快乐必劳动——不劳动害人害国(为什么)——我们应该爱劳动:扫校园、看孩子、做家务、捡纸片——劳动复兴国家。(怎么办)

 

两面比较一下。

劳动是双源泉(是什么)——有人不理解,不愿意劳动——表现是将劳动与学习、科技、享受对立——这是不尊重劳动(为什么)——我们应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目的是为了“复兴”(怎么办)

劳动是双源泉(是什么)——【劳动是“精耕细作”和“耕读传家”——劳动是改革开放国家富强的根本,是工农研的贡献】——有人不理解不愿意——个人【发展】要劳动,科技【局限】需劳动,自我【快乐】必劳动——不劳动害人害国(为什么)——我们应该爱劳动:【扫校园、看孩子、做家务、捡纸片】——劳动复兴国家。(怎么办)

 

 

 

 

2019全国一卷语文作文提纲

2019全国一卷语文作文提纲

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体现出每位同学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除了平时留心观察事物,认识和抓住事物特点,自觉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外,还必须具备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编写作文提纲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2019全国一卷语文作文为例

一、审题

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针对全国一卷而言,这道材料作文题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们应该提取材料中的核心,那就是“劳动”,此题的针对性也很强,那就是我们要树立劳动的观点,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让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劳”这个字眼很少提及,特别是体力劳动。马克思指出,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十八大后的中国也在强调“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的主流价值观,应该说,全国一卷的这道作文题目还是紧扣了社会热点的。经过审题我们不难发现,题目明确要求写作体裁是“演讲稿”,这就要求我们的写作必须要符合演讲稿的基本格式要求,在这一点上失分是最不应该的了。

二、确定中心

演讲是要有对象的,题目要求得很明确,是面向“复兴中学的同学”,重点是谈“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有的同学可能是洋洋洒洒的就写完了,但却忽视了题目最重要的要求,行文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自认为文采也不错,可分数却不理想。从分析材料充分理解提取主题立意,到确定文章体裁格式,再明确基本要求,既便有些考生的文笔不是特别优秀,但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成绩往往也是很理想的。

三、选择材料

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常犯的毛病有: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3、材平淡,不典型。因此,要注意两点:第一、 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材料。第二、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四、组织材料

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对材料的处理。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2019全国1卷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2019年全国1卷高考语文作文是:写一篇关于提倡劳动,热爱劳动的演讲稿。

2019年全国1卷高考作文材料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满分作文范文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书写荣光

复兴中学亲爱的同学们:

劳动光荣,成就梦想;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发展中的各种难题,都是通过劳动破解曲: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在自强不息的奋斗中,铸就了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70年沧桑巨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70年取得的成就,是我们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追梦人的舞台。无数奋斗者用实际行动证明,有梦想,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让我们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是他们在劳动实践中锤炼形成的宝贵品格,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从“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掏粪工人时传祥,到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陈景润;从港口装卸自动化的创新者包起帆,到做着“禾下乘凉梦”充实天下粮仓的袁隆平……他们共同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丰碑。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让我们始终尊崇劳动价值。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6年超过1300万人,到努力改善劳动者收入分配、医疗卫生、劳动安全等方面的条件,为广大劳动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让勤勉为人、勤劳致富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让我们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我们勤于学习,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学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就一定能够成就闪光的人生。

梦想的花朵,需要用汗水浇灌;美好的生活,需要靠双手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艰辛努力。让我们用诚实劳动唱响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书写新时代劳动者新的荣光。

关于本次2019全国卷一语文作文范文和2019全国1卷语文作文范文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