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笑话笑破你的肚子小明
经典笑话大全笑破你的肚子小明
导语:小明可是个经典人物,不知道何时起,他就再也不是普通的书本上的小明,而是一个搞笑的代号,大家说起他,都会不自觉地哈哈大笑,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笑话大全笑破你的肚子小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经典笑话大全笑破你的肚子小明1、老师:新年到了,大家的新年愿望是什么呀?
小明:老师,以后我不想再被你说滚出去了。
老师:好的,我以后再也不让你滚出去了。
小明:老师你真好,我以后再也不往你的'杯子里吐口水了。
小明没滚出去。。。是被抬出去的
2、音乐课上,老师问:“同学们都喜欢什么音乐呀?”
小明大声道:“老师,下课铃声算不算音乐啊?”
老师:“也算吧!”
小明:“我喜欢。”
老师:“滚出去。”
3、老师:你一天就知道看小说,不好好学习,也没见你写部小说。
小明:你每天都拉翔,也没见你吃。
老师:滚。。。
4、小明:老师,从1到-1的距离一定是2吗?
老师:一定是啊,1减-1等于2,这是真理,不会错的。
小明:那为什么楼层从1层到-1层的距离只有1层?
老师:给我滚出去。。。
5、今天,老师发测试卷,老师说:“难的可以不用写。”
老师刚要发给小明,小明却说:“老师您可以不用发给我了。”
老师说:“为什么。”
“您不是说男的可以不用写吗?”
老师:滚出去。。。
6、老师:“谁能给大家讲个故事,小明你来讲个吧。”
小明:“就讲个我爸妈的事吧。星期一我爸做了道菜,妈说不好吃,爸甩了妈一巴掌:我做饭还是你做饭!星期二我爸买了个窗帘,妈说颜色不好看,爸甩了妈一巴掌:我买还是你买!星期四我爸。。。”
老师:“星期三还没说呢?”
小明甩了老师一巴掌:“我讲故事还是你讲故事!”
老师:“滚出去!”
7、小明去浴池洗澡,看到老师也在里面洗,就想过去和老师打招呼。
老师正要往外面走,没注意到他,小明急了,大声道:“老师你别走,你脱光了我也认识你。。。”
8、英语老师让写一篇”Myday”的英语作文,于是就问大家:“大家知道Myday是什么意思吗?”
小明:“我日。。。”
老师:“马上滚出去!”
9、老师:同学们,细水长流是个非常诗意的意境,你们是如何体会的呢?
小红:老师,我暑假去了大山里,是在小溪边静听的。
小强:我是下雨天在屋檐下静听的。
小明:老师,我在家打开水龙头的!
老师:小明呀,为师不让你滚出去,你妈也得让你滚出去!
10、老师:女孩跟男孩分手了为什么呢?
小明:因为他长得让她接受不了!
老师:几个意思?
小明:两个意思!
老师:滚出去!
11、老师看到有学生上课嗑瓜子,结果买了一百斤请学生磕个够。
结果第二天小明上课吃起了辣条。。。
12、老师问世界如果没有了摩擦力会怎样,同学们纷纷答会有车祸,站不住之类的。
小明:没摩擦力就没有人类!
老师:滚出去。。。
13、小明:“老师,我问个问题。”
老师:“滚出去!”
小明:“我真是问个问题!您看清楚,是数学问题啊!”
老师:“滚出去!”
小明:“现在的女老师真没有职业道德!”小明说完走出了女厕所!
14、明明上小学二年级,他上学经常迟到。一天,老师问他迟到的原因,他呆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回答。当老师再问时,他竟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老师:“你哭什么呀?”
明明:“我昨天准备了很多‘迟到理由’,不知怎么,今天连一个都想不起来了!”
老师:“滚出去。。。”
15、音乐课上,老师:“有哪位同学会唱白毛女?”
小明:“老师,我会!”
老师:“大家欢迎。。。”
小明:“白毛女,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三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
老师。。。
16、小明:“0,是万物的起源,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它很圆滑,谁敢乘或除以它,都会化为虚无。”
老师:“这就是你考0分的理由的!?”
17、老师:“一小孩出车祸,飞出去十几米毫发无伤,因为他有大书包垫着,他说他是第一次感觉到知识改变命运!所以你要好好上学呀小明!”
小明:“老师,要是他没有背那么重的书包,就不会跑的太慢被车撞到吧。”
老师:“滚!”
18、小明:老师昨晚我做个梦,梦到你是个皇帝,而我是个太监,搀扶着你上朝听政。
老师:不错啊小明,你终于说了句人话,老师很高兴,后来又怎么了,说下去。
小明:后来我激动的醒了,发现我正扶着自己的小弟弟。
老师:你给我滚出去。
19、老师:“小明,你来给大家解释下什么叫变废为宝。”
小明:“唔,比如把老师腿和肚子上的肉,移到了胸部。。。”
老师:“住嘴,滚出去!!!”
20、老师问:世界上有一种马,由黑白颜色组成,请问是什么马?
小明:二维码!
老师:滚出去。
;关于《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演讲开场白与结束语
关于《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演讲开场白与结束语
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只要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这就是说,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完全取决于你对人类、对社会有没有做出一定的贡献。要很好地作出贡献,必须有一定的知识,那要掌握知识,就必须读书,好好地读书。读书,是成功之路。
...............
读书能使愚陋者变得聪明,能使粗俗者变得文雅,能使幼稚者变得成熟,能使空虚者内心丰富,能使自卑者自强,能使无志者奋发,读书可以洞晓世间沧桑,读书更是创业成才的进步阶梯。总之,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人生!
关于主持《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演讲开场白与结束语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你对这句话有怎样的见解呢?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
大家各自都有自己的见解,是不是也有了一个目标了?只要你相信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你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以教育传承未来知识改变命运演讲比赛主持人开场白和结束语急求高人指教谢谢!开场语:教育传承未来知识改变命运改革开放.......
结束语:教育与知识对国家对社会对各人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读书活动开场白与结束语?开:感受文学真谛守望精神家园,领略文学气息走向心灵的旋律换一到家走进……
结:我们不停的前进,始终不弃的追求会让你跌倒会让你保尝挫折感躲藏在这里历练人生伟绩心灵升华情感只要……就造一番避风港前行的路图“彩虹永久”嘿嘿我也是播音员哦!嘻嘻····~~·········
拼搏改变人生,改变命运吗拼搏当然可以改变人生,一切都是因果。那些白手起家的富翁也是励志拼搏才有今天的成就的。
改变心态面对中招的开场白和结束语例如开始的时候先说hello女士们先生们,然后可以说一个小笑话,接着引入你的演讲,最后说That'sallthankyou.
一道政治题:知识改变命运,命运改变人生。(看问题补充)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悄然发生著变化。“一切向钱看”的观念有着许多的拥护者。那么,钱真的能把握命运航向吗?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学者和一群商人出海航行,商人们带了很多的货物准备大赚一笔。商人们问学者:“你带了什么货物?”“我的货物要比你们的价值大得多。”学者回答说。但令那群商人吃惊的是,他们找遍了货船,也没有发现学者的货物。于是他们开始嘲笑学者在吹牛。航行期间,海盗劫持了货船,抢走了船上所有的货物。船终于靠了岸,商人们因被抢劫一空,被困在岸上,而学者却不同,由于他的知识渊博,马上便受到了港口居民的赏识,于是他便在当地开班授徒。不久在当地引起轰动,不仅衣食无忧,而且出入都有大帮弟子前呼后拥。那些商人看到学者受人尊敬的样子,都明白了他所说的“财富”的含义,便感概地说:“请原谅我们的无知,我们明白了,知识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受过教育的人拥有无尽的财富。”的确,知识的价值远远大于财富的价值。
中国戏文里,有个《状元与乞丐》,不知还记得吗?富家的少爷最后流落街头,佃户的小子最终高官厚禄。
答案找到了,是知识!是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
高尔基有着苦难的童年,但知识的力量使他比谁都坚强,他牢牢的扼住命运的咽喉,奏响一曲生命的欢歌;贝多芬耳朵聋了,他说,我听到我的心在演奏;霍金在中国掀起的热潮不亚于那些青春亮丽的偶像,霍金真的很丑啊,要不是他一肚子的科学,没准会在哪个疗养院终此一生呢!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人只有勤奋学习,再去实践,才能获取知识,才能改变你一生的命运。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争于智谋,当今逐于知识。知识,是赢的基石,是成功人生的台阶,是获取胜利的保障。知识能够成就一个人的辉煌,知识更能提供一个人进一步发展的平台。知识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帮助你战胜险恶的浪滩;知识的魅力在于纵然碰到艰难,也能召唤你亮出解决的绝招。一个人的生命能放射出夺目的光辉,知识是第一道平台,平台多高,你的起点就是多高!
人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学习而变!与先天的智商相比,后天的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杨澜就是因为勤奋读书,努力实践,从而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杨澜,1968年生于北京,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上学时,杨澜每当考试的时候,基础分一分也没丢过。在中央电视台的招考中,她从一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一举夺得金话筒奖。之后,杨澜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深造,并取得硕士学位。杨澜常说:“是知识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一块泥坯,把它烧成砖,它的价值顶多两毛钱;制成瓷器,价值就会十倍地增长;制成艺术品,价值则难以估量!
一个人有了知识可以改变自身的命运,一群有知识的人就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从“五四”到“九一八”,从“反帝反封建”到“抗日救国”,中国正是在民众的觉醒中重生,在知识的感召下复兴。从谭嗣同到闻一多,从维新到民主,我们是踏着父辈的思想前进,在思想的升华中走向文明。
我们与同时代的人相比,也许人生的起点有高有低,成长的环境有优有劣,但我坚信,学习能够改变人生,奋斗就能搏出精彩!
古人云:文有尽,学无穷,勤无价,读书为天下!我们的祖先曾经用纸张、火药、印刷、指南针改变了整个世界,那么,今天的我们,用我们的知识去创造自己的,不!是去创造我们国家的美好的未来,去续写中华的辉煌吧!
关于读书改变人生的作文“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这在我看来是每个人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这是一条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完的路.我觉得当今社会就是崇尚知识的年代,知识本身就是一种视之无形,听之无声,很难捉摸的财富,并且人们无时无刻都在运用着知识。而读书就像开启知识这扇门的锁.我们能在书本中学习知识、吸取知识、提炼知识。
对这一话题进行更深入的诠释能我感受到知识所能改变我们命运更深层次的是体现在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改变.曾经,我浮躁不安,感觉这样周而复始的学习多少有些枯燥乏味,继而产生了无奈与了无生趣的心情。于是日子让我过得更多的是机械式得完成任务。此时有位同学对我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你这么无聊,就多读些书吧!”于是,我更加热衷于读书。这样几年过去了,虽然我不曾在书中找寻到“颜如玉”、“黄金屋”。却找到了比它们更有价值的人生哲理。无论是鲁迅的《彷徨》中国的四大名著,还是外国的四大悲剧,它们都充实了我的生活,让我体验了别样的人生。每当阅读一本书时,我仿佛在与那些文坛巨匠对话一般,也被深深地吸引到具体情节中,为此悲喜,为此激励,为此振奋。让我深切地明白到了自己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才会更好地体现人生的价值,怎样活着才会更有意义!在至今阅读过的书籍中,让我感悟最深的是歌德的著作《浮士德》。在诗剧中描写了浮士德不断进取,甘心奉献,永不满足的精神。原来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可以达到:为千百万人创造幸福的天地。为了这一个追求,就算付出了生命也可以在所不惜.多么高尚的人生!在这个浮华喧嚣,金钱至上的年代,这让我想起了雷锋,想起了焦裕禄,想起了任长霞,想起了那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这种心灵的震撼让我时时审视著自己的人生。我很平凡,平凡得犹如一滴水,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一生不可能太轰轰烈烈。但正是因为有了我这样的一滴水,才能形成万涓河流,才能形成波涛汹涌的大海,于是我不再为平凡的人生感到无可奈何。我相信自己虽然是不起眼的一滴水,也要尽己所能地发挥这一滴水的价值
大国掘起,基于教育;个人成就,取决学习!
未来时代将是个人才科技知识竞争的时代,与你的同伴相比,你应该永保优势,走在前沿。
纵观古今中外,成功者无一不是靠勤奋而成就的。
博大精深的儒学圣哲孔子,出身卑微,但他自幼好学,胸怀大志,虚心学习,孜孜不倦,终成大家,他对中国历史影响之深远,对中国社会影响之深刻,无人出其右。
亚圣孟子的成才,跟他的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三字经》记载:“昔孟母,择邻居;子不学,断机杼。”据说孟母为了给孟子找个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孟母为了教育孩子,把机上正在织的布割断,教育孟子说:学习就象织布一样,要是半途而废,那就什么也做不成。从此以后,孟子勤奋学习,四处求学,终于成为一个精通儒家经籍的儒学大师,成为中国古代仅次于孔子的最有影响力的儒学宗师。
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学习而变。
与先天的智商相比,教育永远是第一位的。
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牛顿,幼时并不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差,因此经常受到歧视,一次他看到村头磨房里正在安装水车,他看的很入迷,感觉很有意思,于是决定自己制作一个水车的模型,每天回家就钻研制作,水车终于做好了,第二天他带学校,同学们都夸奖他做的好,只有同班的卡特问牛顿说:“你知道水车转动的原理吗?”牛顿从未想过水车转动的原理,再加上平时学习成绩差,一时说不上来,卡特讽刺说:“只会做,不懂原理,顶多是个笨木匠。”受***的牛顿从此发奋学习,一跃而成为班级的优秀生,而后牛顿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自然哲学家天文学家。
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学会写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和逻辑,满脑子不且实际的幻想。爱因斯坦中学毕业的前一年,因功课差而被勒令退学。
罗丹曾被抱怨是***,在别人眼里,他是个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院校考了三次未被录取。达尔文经常遭到父亲的责骂,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说他资质平庸,与聪明不粘边。
“天才”“神童”不是与生俱来,百分之一的天份,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普通孩子也能成为天才人才。
一块泥坯,制成砖,价值不过几毛,制成瓷器,则价值倍增,而艺术家的塑造,价值无法估量。一张白纸,在普通人的手中不过是简单的载体,而画家却能把白纸变成价值连城的世界名画。
生命,就象泥坯,象白纸,接受好的教育,则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否则只能平庸。
生命,一次成型;时间;无法倒流!人生短暂,时不我待!
今天你拒绝学习,拒绝接受优秀的教育,你的同伴不会拒绝!
教育使人逆境不馁,知识使人镇静自若。
发奋吧,同学们!
关于学习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为题的一篇演讲稿。不要贴上的最好300字以内不要贴上要原稿急用“这个可以‘玩’的实验平台,是把会计专业的一门课程设计成游戏,只要游戏打通关,课程就能通过。”该校教师李莉介绍,学校拥有业内规模最大的软体研发团队,60余位研发人员专注于教育领域的软体开发。这款游戏中的所有案例都来自真实的企业资料,而情境则是虚拟的动漫形式,很受学生欢迎。
移动学习方兴未艾,在广播电视、网际网路、电信、卫星等多网融合的技术环境下,全国68所现代远端教育试点高校已建设国家级网路教育精品课程209门,参与校内共享课程8200余门、校际共享课程5900余门。
终身学习为人们插上技能的翅膀
今年5月1日,上海正式颁布实施了《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对组织保障、经费投入、机构设立等作出明确规定。这标志著上海的终身教育进入了法制化轨道。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说,上海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抓手,努力探索继续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新中国建立初期,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社会成员接受补偿性教育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终身学习的需求日益高涨。提升社会成员的职业能力,成为继续教育的新任务。
2005至2010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653工程”重点培训现代农业、现代制造等领域300万名中高阶专业技术人才。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央财政安排专项经费5.5亿元,当年培训中小学教师11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110万名。
统计表明,全国企业职工培训规模年均超过9000万人次,面向农村的农民中专和农民技校培训总规模超过11亿人次。
“现在,继续教育从主要面向高考落榜生,转变为面向从业人员、全体社会成员;发展重点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职业能力开发。”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分析,型别从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多样化发展,学习方式则从以脱产面授为主,转变为以业余学习、远端学习为主。
从岗位技能培训,到学历补偿教育,再到社群教育,“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理想正在变为现实。
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课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命运真能改变吗?忙着活,或忙着死。要看你怎么看,你为什么要改变命运,你就不幸到这种程度,要改变命运,你认为什么是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
①陈景润,他原本家境贫寒,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自强不息,利用晚上自学数学,后来在清华旁听,以至后来因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让世界震惊。
②美国的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即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盲文,拼写单词,表达自己,还学会了说话,在20岁时,考进哈佛大学女子学院。
③萤囊映雪
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其囊萤夜读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鼓舞后辈,永世垂范。
④凿壁偷光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
从此,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⑤童第周,字慰孙,1902年5月28日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30年获比利时比京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扩展资料: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
1948年2月考入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前身福州英华高一上春季班。
1950年夏高三上提前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
1949年至1953年,他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大学毕业后,由政府分配至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
1953-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停职回乡养病”。
1954年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5年2月经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推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1956年,发表《塔内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先生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
1957年9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重视,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
1960-1962年,转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工作。
1962年任助理研究员。
1965年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
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写进美、英、法、苏、日等六国的许多数论书中。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74年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
197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后任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7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1979年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79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讲学与访问,受到外国同行的广泛关注。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
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8年被定为一级研究员。
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荣获首届华罗庚数学奖。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
主要成就:
他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他写成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1959年莱比锡首先用德文出版了《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又先后出版了俄文版和中文版。
1963年他和他的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他发起创建了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也是中国最早主张研制电子计算机的科学家之一。
1957年,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工作,做为新的起点,他更加刻苦钻研。经过10多年的推算,在1965年5月,发表了他的论文《表达偶数表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论文的发表,受到世界数学界和著名数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称赞。
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
参考资料:
陈景润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