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新年纳余庆下一句?新年纳余庆下一句是什么

七月网4520

新年纳余庆茄节号长春下联如自对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就是一副对联。

新年纳余庆下一句?新年纳余庆下一句是什么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作的对联。

新年纳余庆下一句是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孟昶撰

孟昶所书的这副对联是题写在桃符上的。题桃符乃古时风俗,元旦(即今春节)那天用桃木板写上传说中的“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驱鬼避邪。直至孟昶在桃符上题写了对联后,桃符就由原来驱魔除鬼的字牌,变为作者用来表达某种主题思想的一种特殊文体,这便是“春联”的开端。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上面什么对什么

新年对嘉节,纳对号,余庆对长春。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意思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春联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传统春联是用毛笔书写,但亦有印制的春联。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

扩展资料: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房子顿时生辉。正如诗云:“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