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唐伯虎最狂的诗(唐伯虎最狂的诗句)

七月网1990

唐伯虎最狂的一首诗是什么

《桃花庵歌》【作者】唐寅(唐伯虎)【朝代】明

唐伯虎最狂的诗(唐伯虎最狂的诗句)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白话释义:

桃花坞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个桃花仙。桃花仙人种着很多桃树,他摘下桃花去换酒钱。

酒醒的时候静坐在花间,酒醉的时候在花下睡觉。半醒半醉之间一天又一天,花开花落之间一年又一年。

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不愿意在达官显贵们的车马前鞠躬行礼、阿谀奉承。车水马龙是贵族们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这样的穷人的缘分和爱好啊。

如果将别人的富贵和我的贫贱来比较,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将我的贫贱和达官显贵的车马相比较,他们为权贵奔走效力,我却得到了闲情乐趣。

别人笑话我太风骚,我却笑别人看不穿世事。君不见那些豪门贵族虽然也曾一时辉煌,如今他们却看不见他们的墓冢,只有被当做耕种的田地。

创作背景

周道振、张月尊编撰《唐伯虎年表》云:“弘治十八年乙丑,三月,桃花坞小圃桃花盛开,作《桃花庵歌》。”即此诗写于弘治十八年。这一年,上距唐寅科场遭诬仅六年。

唐寅曾中过解元,后来受到科场舞弊案牵连,功名被革,在长期的生活磨练中,看穿了功名富贵的虚幻,认为以牺牲自由为代价换取的功名富贵不能长久,遂绝意仕进,卖画度日,过着以花为朋、以酒为友的闲适生活。诗人作此诗即为表达其乐于归隐、淡泊功名的生活态度。

唐寅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进入府学读书。弘治十一年,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入京参加会试。弘治十二年,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贬为浙藩小吏。从此,丧失科场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唐寅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病逝,时年五十四岁。

你认为唐伯虎最狂放的诗,是哪一首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

要说谁的诗最好,估计没有标准答案,有人会说是李白,有人会说是杜甫,还有人说是陶渊明,甚至会有人说苏轼、王维、白居易。

但要说谁是诗人中最狂放的,那答案将会非常一致,绝对是非李白莫属。浪漫和狂放似乎就是李白的标签。

但有一个风流才子,说起浪漫那比李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狂放起来较之李白那也是不遑多让。说到风流才子,估计有许多人已经知道我说的是谁了,没错,他就是"吴中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唐寅。

风流才子唐伯虎

说起唐伯虎,那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他不但极具诗才,更是有名的书法家,而画家才是他最著名的头衔。在文采方面,他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而作画方面他又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家"。

当然他能被世人所熟知,更多的还是得益于他的那些风流传说和故事。"唐伯虎点秋香"这个故事,随着周星驰、巩俐主演的同名电影,红遍大江南北,也使得唐伯虎成了家喻户晓的古代才子。

大多数对剧中唐伯虎对联及写诗的情景,肯定是记忆犹新,特别是为了追求婢女秋香,家财万贯的才华横溢的他甘愿去当一个下人,这也印证了唐伯虎风流才子的称号。

因此在大多数人眼中,唐伯虎是一个富家公子,家里妻妾成群,然后每天没事就跟文徵明几个人摇着折扇去城隍庙"泡妞"。

其实历史上的唐伯虎并不是这样的,他虽然才华横溢、风流潇洒、快意人生,但他其实并没那么有钱,甚至晚年生活过得很拮据,他是靠着朋友们的接济才勉强度日的。

穷阻止不了唐伯虎的风流潇洒和狂放

其实看起来越潇洒的人,越孤独,越风流的人越缺少真正的爱情。唐伯虎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他风流倜傥,他快意人生。但他并不像故事传说里的潇洒,他内心就越孤独就只有他自己知道。

唐伯虎在他知天命之年,也就是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来抒发他内心的感受。这首诗叫《五十言怀诗》。

五十言怀诗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唐伯虎一生只活到了54岁,这首诗是他50岁的时候的作品,也是他对自己这五十年的一个总结。这首诗流传到现在,都非常受欢迎被广为传唱,可以说是千古经典之作了。

都说五十知天命,但是唐寅到了这个时候还是很不安分,于是写下了这首狂放之作。这五十年来,他一直都是在笑舞狂歌中生活的,不管世间杂事,只管自己快活。谁都是经历过酸甜苦辣的,但是他这样非常有浪漫气息的很少。

诗从第二句就开始狂了,大概意思是看遍天下,谁不知道我的名字,但是谁都不相信我口袋里没有银子。他对自己在当时的名气很自信,认为自己是个家喻户晓明星。纵观诗坛,估计也就只有李白敢这么狂了。

第三句表示自己在诗词歌赋方面没什么杰作,甚至写了都不想承认。话锋一转,开始谦虚了,其实是为下一句做铺垫。大家都以为我是神仙,作品是神来之笔。

他先说自己没什么好的诗作,当然这是他用自己的眼光来看的。但正是他认为的这些很一般的作品,在别人的眼里,已经算是神仙的高度了。

不用过多的解释,他这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他眼中的一般作品,在世人心目中都是神作,可想而知他已经超出了世人的范畴了。这便是唐伯虎自夸的高明之处,超出世人的范畴那就是神仙了。在诗坛公认的"诗仙"只有李白而已,而且李白的诗仙称谓还是贺知章叫出来的,而唐伯虎则自夸是神仙般的人物,由此可见唐伯虎的狂放更胜李白一筹。

诗的最后一句他表达了自己人生的坚守,名声、仕途、美女、钱等都无所谓,他只在乎自己内心的傲骨,不要让内心的纯净受到污染。

结语

其实,谁也不是生来就是乐观主义,都是因为生活中经历的坎坷多了,也就习惯了。唐寅就是这样,他的人生非常不幸。25岁的时候,家里出现变故,五个亲人相继离世。29岁的时候,他中榜解元,结果被怀疑是有人泄题给他,于是这一生都不能再参加科举。也正是因为这样,连妻子都弃他而去。

唐伯虎用笑舞狂歌、花中行乐月中眠来麻醉自己,或者说让自己表面看起来没那么痛苦,感觉这与苏轼用美食来麻醉自己有异曲同工之妙。

唐伯虎最有名的十首诗

唐伯虎最有名的十首诗有:《一剪梅》《醉诗》《白发》《绝笔》《阊门即事》《叹世》《感怀》《言怀》《诗赠宁王》《怅怅词》等。

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江南四大才子一般认为是指对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的合称。

唐伯虎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他诗画双绝,人物画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唐寅的书法不及绘画、诗文出名,但天分也极高。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五十四岁。唐伯虎的悲剧,实际是有抱负不甘心沦落的读书人共同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