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下什么是愚人节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时间为4月1日,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
愚人节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的开端,改变了过去以4月1日作为新年开端的历法。
该节在十八世纪流传到英国,后来又被英国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并随着英国的殖民运动和移民活动被带到了美洲大陆,于是成为了欧美流行的节日。
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皇帝查理九世宣布全国改用格雷果里历法,于是原先在4月1日举行的新年活动被提前到了1月1日,查理九世的改革遭到了一些守旧者的反对,他们依然遵循旧历纪年法过新年,互相赠送礼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革新派对这些人的做法大加嘲弄,他们在4月1日那天以举行新年庆祝活动为由,骗取保守派来参加活动并送假礼品给他们,上当受骗的前来参加活动的保守者被称为“四月傻瓜”或者“上钩的鱼”,没想到,这种党派之间相互嘲弄的行为在法国逐渐流行开来,并最终形成了愚人节。愚人节不仅在法国成为了人们喜爱的节日,该节在十八世纪流传到英国,后来又被英国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并随着英国的殖民运动和移民活动被带到了美洲大陆,于是成为了欧美风靡一时的节日。
起初,任何美国人都可以炮制骇人听闻的消息,而且不负丝毫的道德和法律责任,政府和司法部门也不会追究。相反,谁编造的谎言最离奇、最能骗取人们相信,谁还会荣膺桂冠。这种做法给社会带来不少混乱,因而引起人们的不满。人们节日期间的愚弄欺骗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离谱,而是以轻松欢乐为目的。愚人节这天玩笑只能开到中午12点之前,这是约定俗成的严格规矩。过了中午还找乐子的人是一个比被他取笑的人还大的傻瓜。过了钟点还开玩笑的人会立刻碰钉子,自找没趣儿。有一首小诗是这样描述的:愚人节已过十二点,你这个大傻瓜来得晚。待到来年愚人节,你将是最大个的大笨蛋。
主张改革的人把守旧派这些做法大加嘲弄,给他们送假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假的聚会。从此,在这天捉弄人便流传开来。当人上当受骗的时候,捉弄他的人会大声叫:“四月之愚”(“POISSONDAVRIL”),意为“四月恶作剧”。这句成语的由来与原来之意义已不清楚。
愚人节的意思解释
愚人节的意思是每年的4月1日,在这一天可以愚弄那些容易受骗上当的人。
愚人节(AprilFool'sDay),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时间为4月1日,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愚人节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的开端,改变了过去以4月1日作为新年开端的历法。
该节在十八世纪流传到英国,后来又被英国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并随着英国的殖民运动和移民活动被带到了美洲大陆,于是成为了欧美流行的节日。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皇帝查理九世宣布全国改用格雷果里历法。
于是原先在4月1日举行的新年活动被提前到了1月1日,查理九世的改革遭到了一些守旧者的反对,他们依然遵循旧历纪年法过新年,互相赠送礼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革新派对这些人的做法大加嘲弄。
他们在4月1日那天以举行新年庆祝活动为由,骗取保守派来参加活动并送假礼品给他们,上当受骗的前来参加活动的保守者被称为“四月傻瓜”或者“上钩的鱼”,没想到,这种党派之间相互嘲弄的行为在法国逐渐流行开来,并最终形成了愚人节。
节日习俗
愚人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的环境,可以把房间布置得像过圣诞节一样。也可以布置得像过新年一样,待客人来时,则祝贺他们“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
四月一日的鱼宴。也是别开生面的。参加鱼宴的请帖,通常是用纸板做成的彩色小鱼。餐桌用绿、白两色装饰起来。中间放上鱼缸和小巧玲珑的钓鱼竿,每个钓竿上系一条绿色飘带,挂着送给客人的礼物或是一个精巧的赛璐珞鱼,或是一个装满糖果的鱼篮子。
愚人节的解释
愚人节的解释
[AprilFools'Day]
每年的4月1日,在这一天可以愚弄那些容易受骗上当的人详细解释又称万愚节,即四月一日。西俗,在这一天,可以作种种愚弄人的游戏。鲁迅《书信集·致姚克》:“愚人节所发信,顷已收到。”《新华日报》1941.2.2:“世界愚人节是四月一日。有人说,山城的愚人节已经提前过了。”
词语分解
愚的解释愚ú傻,笨:愚人。愚笨。愚蠢。愚鲁。愚氓(愚蠢的人)。愚昧(缺乏知识,文化落后)。愚顽。愚妄。愚不可及。大智若愚(有大智慧的人,不卖弄聪明,表面上好像很愚笨,亦作“大智如愚”)。欺骗,耍:愚弄人人节的解释古代使臣所执的人形符节,用以表示身份的一种信物。《周礼·司徒下·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唐苏鹗《苏氏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