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民间老故事完整版全集 民间老故事完整版全集免费阅读

七月网4930

民间真实老故事(老人讲的两个真实故事非常离奇)

#不负好春光#在农村和老人一起聊天,经常听到有些老人说,他们自己当年遇到过“见鬼”的事。这真的不是说“鬼”话,而是真真实实的事情。

民间老故事完整版全集 民间老故事完整版全集免费阅读

我是无神论者,是不相信鬼神的,也不相信迷信的。这些农村老人,他们都是解放后出生的人,也是不相信鬼神的,封建迷信也不相信。因此,他们自己亲身体验到的农村出“鬼”的事情,都无法找到一个合乎情理的,符合逻辑的解释。

有一次,村子里的一个老人说一件非常离奇的事情。老人说2017年端午节,老婆进城到儿子那里过节日,自己不想去,就留在家里给玉米锄草。他干了一天活儿,实在太累了,晚上做了一碗红烧肉和几个小菜,拿出孩子买的一瓶好酒,准备喝几杯,解解疲劳。那时候已经到晚上8点半了,当他去拿酒怀喝酒的时候,回到座位上,一碗红烧肉和一瓶白酒,不翼而飞了。当时他非常纳闷,这个时候,家里的大门早已经闩好了,除了自己,再也没有他人了。他以为有人躲在家里,调戏他,喊着叫那人把酒和肉拿出来,共同喝酒吃肉。房子里寂静无声,没有一丁点的声音。过了一会儿,他觉得不对,拿着手电,打开每间房子的电灯,认真地去寻找一遍,一个人影都没有发现。

于是老人就有点害怕起来,赶快吃了碗饭,收拾好饭菜,洗好澡,就睡了。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发现饭桌上,昨天晚上放红烧肉和酒的位置上,酒和肉仍然摆放在那里,肉仍然是原来那么多,一点都没有少,但是凉凉的,酒没有开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老人认为真的出鬼吗?于是马上打电话给老伴和儿子。老伴和孩子告诉他,可能老糊涂了,忘记了。老人说,他本来一向非常清醒,没有犯过迷糊。这事情,就是这么奇怪,至于什么原因,老人一家人都说不清楚。

去年,有一对老夫妻,晚上睡觉,把身上穿的所有衣服,脱下放在椅子上,鞋子在床下,祙子放在椅垫子上,俩人倒头就睡。第二天早晨天刚亮,两位老人起床,找不到自己的衣服和鞋袜了。这真奇怪。他家是三层的楼房,大门和窗户都是紧闭,并且都有防盗设施,所有出入路口,孩子都安装了监控,楼上楼下,根本没有可能有小偷进来。他们家里只有两位老人,孩子都进城上班去了。他们睡觉的房门,每天晚上都是锁着的,窗户连蚊子都飞不进来。这两人的衣服和鞋袜究竟到哪里去了。

俩个老人,早晨去看家里有无失盗,结果除他们昨天所穿的衣服和鞋袜以外,所有的贵重物品都在。他俩按照孩子教给的查看所有的监控,没有发现任何疑点。他们打电话告诉孩子,通过查看所有的监控,也没有发现任何疑点。难道有人就看中了他俩的旧衣服不成,这又是什么拿走的呢?到今仍然下落不明,不得而知。

这两件事,在村子里,都早已传开了,凡是熟悉这两家老人的人,都认为是真实可信的,没有怀疑的理由。这两件事,若是算出鬼,也是没有依据的,若是有人所为,也没有条件,若是老人身体的原因,他们至今仍然非常健康正常。这究竟是什么原因,目前谁都没有得出合情合理的解释。

中国最古老的民间故事是什么

中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是指: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二:白蛇传

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自我介绍。从此,他们三人常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可美了!

由于“保和堂”治好了很多很多疑难病症,而且给穷人看病配药还分文不收,所以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远近来找白素贞治病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将白素贞亲切地称为白娘子。可是,“保和堂”的兴隆、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

法海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心术却不正。看出了白娘子的身份后,他就整日想拆散许仙白娘子夫妇、搞垮“保和堂”。于是,他偷偷把许仙叫到寺中,对他说:“你娘子是蛇精变的,你快点和她分手吧,不然,她会吃掉你的!”许仙一听,非常气愤,他想:我娘子心地善良,对我的情意比海还深。就算她是蛇精,也不会害我,何况她如今已有了身孕,我怎能离弃她呢!法海见许仙不上他的当,恼羞成怒,便把许仙关在了寺里。

“保和堂”里,白娘子正焦急地等待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等、右等,白娘子心急如焚。终于打听到原来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给“留”住了,白娘子赶紧带着小青来到金山寺,苦苦哀求,请法海放回许仙。法海见了白娘子,一阵冷笑,说道:“大胆妖蛇,我劝你还是快点离开人间,否则别怪我不客气了!”白娘子见法海拒不放人,无奈,只得拔下头上的金钗,迎风一摇,掀起滔滔大浪,向金山寺直逼过去。法海眼见水漫金山寺,连忙脱下袈裟,变成一道长堤,拦在寺门外。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波浪再大,也漫不过去。再加上白娘子有孕在身,实在斗不过法海,后来,法海使出欺诈的手法,将白娘子收进金钵,压在了雷峰塔下,把许仙和白娘子这对恩爱夫妻活生生地拆散了。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打败了法海,将他逼进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三:牛郎织女

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其实,他走了几步就转身回来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接着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起用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一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着急时,乌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气又变得风和日丽,织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脸上却满是愁云。只见她轻轻地拉住牛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说道:“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现在,天宫来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们自己多多保重!”说罢,泪如雨下,腾云而去。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织女找回来!这时,那头老牛突然开口了:“别难过!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编两个箩筐装着两个孩子,就可以上天宫去找织女了。”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不过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它的话去做了。

到了天宫,王母娘娘不愿认牛郎这个人间的外孙女婿,不让织女出来见他,而是找来七个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样的女子,对牛郎说:“你认吧,认对了就让你们见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怀中两个孩子却欢蹦乱跳地奔向自己的妈妈,原来,母子之间的血亲是什么也无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没办法了,但她还是不甘心织女再回到人间,于是就下令把织女带走。牛郎急了,牵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头上的金簪一划,在他们中间划出了一道宽宽的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站在银河的两端,遥遥相望。而到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再次团聚。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四: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

民间传说故事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植根于民间,体现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民族性格。那你知道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刘安升仙

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他博学多才,精通儒、道等各家学说,相传《淮南子》这部书就是他撰写的,也喜欢炼丹求仙和星相占卜等方术。虽然贵为诸侯,却能够礼贤下士,广泛接纳有才德的人,因此,四方俊杰纷纷慕名前来投奔,使他收养的门客逐渐达到数千人之多。

一天,又有八位老人来到王府前,要求刘安接见。

门官见他们个个须眉雪白,老态龙钟,就说;“我们大王需要的人才,最好是有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之术的高人;其次是博古通今、悟彻精义的大儒;再就是力能扛鼎、降龙伏虎的壮士。

你们这样的年纪,走路还要人照顾,对大王有什么好处呢?我是不敢去通报的。”

老人们笑着说:“听说大王一向礼贤下士,只要有人来访,他在吃饭时会马上放下饭碗,洗头时也会握着头发出去见客,现在看来并不可信。既然他怕见老朽,那我们就把年纪减轻一些吧!”话音刚落,八个老人一下子都变成了十四五的少年,头上用青丝扎成小辫,脸色个个像嫣红的桃花。

门官见了大吃一惊,马上三脚两步奔进堂内去报告。刘安一听,知道来者不是凡人,慌忙倒趿鞋子赶出去迎接。

这时八位少年又变成了老人。刘安称他们为八公,把他们安排在思仙台中居住,室内宝帐牙床,玉案金几,布置得富丽堂皇,还天天派人送去美酒佳肴,像上宾一样款待他们。八公也将自己所知的各种方术传授给刘安,并且送给他《丹经》三十六卷,其中有炼服九丹成仙的方法。于是,刘安便请八公在思仙台上架起药炉炼丹,准备有朝一日丹成之后,服食升天。

过了几天,八公把升仙的事情一一准备就绪,便陪随刘安和家眷以及一部分亲信门客登上寿春(今安徽寿县)北山,先行祭天之礼,将带去的金器埋入地中。然后,八公取出九丹,给刘安和其他人服食。转眼之间,个个都觉身轻如燕,飘飘地向天空飞升而去。

不久,刘安等来到天界玄洲,只见祥云缭绕,虹彩满天,玉宇琼楼,气象万千。在进入天宫以前,刘安命左吴、王眷、傅生等五人返回人间,去向朝廷报告。

左吴等奉命下凡后,立即前往长安。汉武帝亲自把他们召到前殿,详细询问了淮南王刘安升仙的情景,不由懊丧万分地叹息说:“假如朕也能像淮南王白日升仙的话,那么,我看这个天下就像脱掉脚上的鞋一样!”

后来,人们因为寿春的北山是八公陪随刘安升仙的地方,就把它改称为八公山。相传山上许多石块都留下了人马践踏的印迹。在淮南王府中,八公临走前曾经将炼丹的药炉留在庭院里,鸡、犬都来围着啄舐,结果也跟着升了天。古代俗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就是从这个神话传说概括而来的。

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井下仙国

很早很早以前,记不清是哪个朝代了,在湖北房州竹山县发生一件奇事。

竹山县有个大户人家,主人叫阴隐客,他雇佣工人吴某在庄后打一眼井。吴某干了两年,已挖深一千多尺,但还没有见到水,就对阴隐客说:“老爷,这地方怕是不行了。”

阴隐客回答:

“你继续挖吧,哪有无水之理!”

“下面没有泥土了,尽是坚硬的石头。”

“那就用凿子嘛。”

吴某只好早出晚归继续干下去。他又干了一个多月。这天他凿了一阵,感到累了,便坐下休息。忽然从地底下传来鸡犬鸟雀声。吴某以为是自己耳朵响,但仔细听听,在地底下确实有鸡犬鸟雀声。他不由得跳了起来,自言自语:“奇怪!太奇怪了!”这时,他好像也不累了,左手掌凿子,右手用力挥着榔头,“丁丁当当”地干起来。

吴某一口气凿了五六尺,发现傍连着一个岩洞,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清楚。

“让我进去看看。”

这个小伙子一向以胆大力壮出名。他摸着洞壁,小心地往前走着。不大一会儿就出了山洞。洞口连着一座山。吴某走出洞口便是山顶。他站在山上抬头一看,蓝蓝的天空悬着一轮红日。

“怎么地底下也有天空呢?难道我稀里糊涂地把井凿弯,居然弯出地面了吗?”吴某顾不得想下去,他低头往下看,下面是无数的山峰。山的石头都是碧绿的琉璃色。在数不清的山沟里,都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吴某纳闷道;“没听说哪个皇帝到山沟沟里盖宫殿呀!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呢?”

吴某从山顶走下去,在一座茂盛的树林子面前停住了脚步。

他被这里古怪的大树吸引住了。“我从来不曾见过嘛!”吴某心里嘀咕。你说它是树吧,主干却像竹子,一节一节地拔上去;你说它是竹子吧,那叶子却像芭蕉。这时他觉得头顶有飞行物在盘旋,仰脸一看,见两只蒲扇大的鸟。是什么鸟呢?他细细辨认,不由得惊叫:“好大的蝴蝶!”接着,吴某在树林里看见许多花花绿绿的鸟,百灵鸟竟有仙鹤那么大!

走走看看,看看走走,不知不觉来到一座山峰。山峰上有两眼泉。一眼是清泉,水清如镜,一眼是白泉,水白如乳。这两眼怪泉没有引起吴某的兴趣,因为他的目光投向山沟里的宫殿了。

吴某来到宫殿大门前,从大门两旁的瞭望楼里跑出两个人来。这两人都身高丈余,童颜如玉,红红的嘴唇,洁白的牙齿,青丝似的须发,身上穿的衣服宛如白雾绿烟,头戴金冠,却光着脚。吴某上前打个躬,问道:“请问这是什么地方?”

两个人叫他抬起头看。他抬头一看,只见大门上方有块巨匾,上面有“天桂山宫”四个银色的大字。吴某还是闹不清楚,在中国不曾听说有什么天桂山宫呀。他正要再问,那两个人反问他道:“你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到这里来?”

吴某便把情况说了一遍。话音刚落,只见从大门里跑出十几个人,一见吴某,就说:“怪不得有股混浊气,原来闯进来一个凡人哪!”看门的那两个人连忙解释说:“我们正在盘问呢,所以没有来得及报告。”

那十几个人走进去不久,有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出来,对看门的两个人命令说:“你们客客气气地把这个入送出去。”

两个人说:“知道了。”红衣人便回去了。

两个看门人,一个进去,一个则陪着吴某走了。这个看门人非常热情,他对吴某说:“既然叫我‘客客气气’地对待你,那么,我就领你走—圈开开眼界,然后再送你回去。”

吴某自然求之不得,一连说了好几次“多谢”。

看门人领吴某来到一眼清泉面前,叫吴某在水里洗个澡,然后把衣眼也洗了洗。到了白泉眼,又叫吴某喝几口。这泉水味道好极了,就像牛奶加了糖一样。吴某一连用手掬了好几口,越喝越想喝。

他俩走遍了所有山峰,才用了半天时间。吴某感到奇怪:我们走得并不快,却走遍了这么多地方,真是奇迹!

后来,看门人领吴某来到一座雄伟的古城门前。吴某一见城门上面的题字便知道这里是梯仙国。可是,梯仙国是怎么回事,他却一点也不清楚。看门人告诉他:“梯仙国是刚成仙的人呆的地方。他们被关在这里要修行七十万日……”“多少时间?”

“七十万日。”

“哎呀呀———需要这么长时间哪?”

“你以为当神仙那么便当吗?”看门人眯缝起眼睛望着面前的小伙子,“告诉你,这还不算。等他们修行七十万日后,还得到各地去做好事,走遍普天下,这才能得到仙宫里的职位。”

两个人说着说着,不觉来到吴某从井里出来时那座高山顶上。吴某想从旧路回去,看门人摇摇头说:“你那口井早该塌了,还想从那里出去呀!”

“你这是什么意思?才半天的工夫,哪能塌得这样快呢!”

看门人咕咕笑起来。笑得吴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你笑什么?”

看门人笑着说:“你别看在这里只有半天时间,可在你们人间已经过去几十年了!”

“啊!那我得赶快回去。”

看门人叫吴某不要着急,在这里等一等,他要进梯仙国取来通天关钥匙。不一会儿,看门人拿着一把大钥匙,领着吴某来到通天关前,用钥匙把大门打开,把吴某送出门外。吴某刚想告别,忽被一阵大风卷走。

吴某安全地落在原来凿井的地方。这里哪还有井,只是一个巨坑了。他去找阴隐客,人早就死了。回到家里一看,也没了亲人。原来,从他去神仙世界至今,都换了五六个皇帝,整整过去了八十年之久。

吴某没了家,便决定周游世界,宣传在地底下的见闻,希望人世间也变成干干净净的“神仙世界”。

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冰雹神的传说

冰雹原是一个神,名叫李佑车,家住农村,父亲早已死了,家里只有一个母亲。李佑车是个雹神,走到哪里,哪里就要落冰雹。老百姓受害,他还不觉着。后来,张天师晓得了,把李佑车收服后带回家里,头上套上紧箍,让他当佣人,一直不给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