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林芝自驾游攻略,林芝自驾旅游攻略

七月网500

林芝上路旅行攻略推荐

西藏林芝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里的风景很美,桃花也很值得一看。那么林芝的自驾游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goonroadtrip,林芝的度假村,以及具体的游玩攻略。

林芝自驾游攻略,林芝自驾旅游攻略

路线推荐

环线:拉萨-朱墨贡嘎-工布江达-八一镇-林芝县-米林县-朗县-加查县-贡嘎-拉萨

错过西藏,就错过了中国一半的美;错过了林芝,就错过了中国最美的春天。

第三次人生太长,不如趁着阳光,和最爱的人牵手,一起走过林芝十里桃花林。

:景点介绍

1.嘎拉村

林芝县嘎拉桃花村,被称为林芝“第一桃花村”。桃花盛开时,美丽的藏寨被野桃花包裹。此外,今年桃花节开幕式在嘎拉村举行。那时候不仅有盛开的桃花,还有动人的风情。

2.波密县

每年三月底四月初,波密县的桃花沟就成了花的海洋。远处白色的雪峰、片片粉色的桃花、绿色的青稞田、美丽的藏式房屋、湾湾的河流,构成了一幅仙境般的画卷。

推荐路线:汝南村-青多镇-许穆乡-波密县-大松宗镇

3.米林县

雅鲁藏布江蜿蜒曲折,使这里的桃花与其他地方的不同。成千上万的桃树诞生在雅鲁藏布江蜿蜒曲折的河道中,它们的花瓣偶尔随风飘入雅鲁藏布江,伴随着升起的雾气,别有一番风味。

推荐路线:八一镇-米林机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索松村。

4.工部江达县

如果3月份出发,海拔较高的工布江达县的桃花一般还没开,但这不能成为她被人们遗忘的理由。直到四月,工部江达县的桃花悄然绽放,让我们感受到繁华中是怎样的片刻宁静,真正体会到与世隔绝的喜悦。

推荐路线:巴河镇-秀巴村-西日村-临泽村-嘎旦村

林芝自驾游攻略推荐

西藏林芝是一处有着秀丽风光的地方,并且这里景色优美,桃花更是非常值得一看,那么林芝自驾游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关于林芝自驾游的胜地以及具体游玩攻略,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路线推荐

环线:拉萨—墨竹工卡—工布江达—八一镇—林芝县—米林县—朗县—加查县—贡嘎—拉萨

错过了西藏,就错过了中国一半的美景;而错过了林芝,就错过了中国最美的春天。

三生三世太长,不如趁着阳光正好,和最爱的人牵着手,一起走过林芝的十里桃花林。

景点介绍

1.嘎拉村

林芝县嘎拉桃花村,被人们称之为林芝“桃花第一村”,桃花盛开之时,美丽的藏族村落被野生桃花包裹。另外,今年的桃花节开幕式在嘎拉村举行。彼时,不仅有怒放的桃花,动人的风情。

2.波密县

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波密县的桃花沟就成了花的海洋。远方连绵的洁白雪峰,成片的粉红桃花,碧绿的青稞田,美丽的藏民居和湾湾的河流构成一副仙境般的画卷。

推荐路线:如纳村—倾多镇—许木乡—波密县城—达松宗镇

3.米林县

雅鲁藏布江蜿蜒而过,使得这里的桃花也与别处不同。千万棵桃树依雅鲁藏布江蜿蜒而生,花瓣偶尔随风飘进雅鲁藏布江,伴着升腾的雾气,别有一番风味。

推荐路线:八一镇—米林机场—雅鲁藏布大峡谷—索松村

4.工布江达县

如果三月出发,海拔较高的工布江达县一带的桃花一般还没开,但这并不能成为她被人们遗忘的理由。待到四月间,工布江达县各地的桃花悄然开放,才能感受到什么是繁华中的片刻宁静,才能真正体会到与世无争的快乐。

推荐路线:巴河镇—秀巴村—西日村—林则村—嘎旦村

林芝至拉萨自驾游最佳路线旅游攻略

林芝至拉萨自驾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胆量的,这一段路程并不是很安全,你需要经过雪域高原,穿越冰川和雪山,面对很多险恶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地貌环境,一定需要良好的地理知识和气候学知识,下面给大家分享林芝至拉萨自驾游最佳路线旅游攻略。

早上从林芝出发,因修林拉新公路,有一小段路灰尘特高扬。过了这段路就好走了,沥青路面,路面平整光滑,车也不特别多,基本没有灰,但是一路限速。

一路慢慢走、慢慢悠,恰恰这段路又无甚风景可看,无可描述。

从林芝出发一路沿尼洋河河谷公路前行,道路两边的大山树林稀疏,雪山也只偶尔露出一两个小小的脸蛋。

中午在工布江达县城吃午饭,照例是川菜。

太昭古城坐落于尼洋河左岸,是川藏古道及青藏古道中路、东路交会点(所以又被称为唐蕃古道驿站),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尼洋河对岸就是著名的太昭古城

尼洋河上的大桥遗址现在保存还算完好,河流对岸拥有很多低矮交错的古老房子,唐蕃古道弯弯曲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称为茶马古道,也是极具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古道之一,从这里可以幻想出当年这里的繁华和热闹。

尼洋河上的太昭大桥

过金达镇后我们开始找318国道的4444千米路桩。过了4440千米就一个一个数着,4440、4441、4442、4443都有,恰恰没有4444。这段路刚好修补过,路边的泥土还是新的,不知路桩被扔哪里去了。

318国道4555千米

后来我们在5000米的地方留下了纪念照和全家福。

过4448千米后不久就开始上米拉山。

米拉山5013米,是川藏公路318国道上第二高的山峰。但是尽管海拔比色季拉山高,不知什么原因,整个米拉山和它周围的山脉几乎没有雪,只有极个别的窝窝里还残存着少量积雪。

米拉山

我们分析了一下原因,是来米拉山的人太多?米拉山周围山脉的海拔不一定比色季拉山脉的海拔高,除了米拉山峰?或者风向导引暖湿气流到达米拉山,导致冰雪融化?

米拉山经幡

究竟什么原因,恐怕只有气象专家才能分析得透彻了。

从米拉山开始就没有了植被,完全进入了高原草甸风光。现在草也几乎尚未发芽。

从下山开始就有一条涓涓细流,带领我们一直下一直下,越下它越宽,河谷也越宽,到扎西岗乡以后简直是一条狭长的河谷湿地了。

过墨竹工卡县后,河谷湿地更加宽阔,水流清澈,水草丰茂,林木繁盛,这样沿着左边山脚的公路一直到达了美丽的拉萨。

这条河就是发源于米拉山的拉萨河。

拉萨河谷

松赞干布出生地

在墨竹工卡县与达孜县交界处,公路左边座落着一处著名景点,那就是松赞干布出生地。

大门上,“松赞干布出生地”几个大字刚劲有力,大门外是个大大的水泥平坝。门口左边的圆石上介绍了松赞干布的生平和政绩。

松赞干布出生地

读高中就了解了松赞干布,统治吐蕃政绩卓著。当时正值唐太宗贞观盛世,声威远震,万国来朝。

松赞干布一向渴慕唐朝文化,希望迎娶唐朝公主为妻。经多次请婚,唐太宗感其诚意,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了他。

文成公主为古代的西藏带去了中原的农业、手工业、文化、科学等领域的先进工艺和先进技术。

经询问,还要走10公里才到拉萨,时间已是下午七点多了,为了尽快到达,我们没有进景点参观,只在旁边小卖部买了一小袋奶渣,15元,酸酸的,服务员说可以增加营养,抵抗高原反映。

新林拉公路,拉萨这边也已开始修建。

能看出来,以后的“高等级”林拉公路,虽然不像高速完全封闭,但宽阔笔直,路基就在老路旁边,如高速一般,遇河架桥,遇山穿洞(隧道),直线距离近了许多。

一排整齐的桥墩刚刚修好,路旁的大牌子写着“曲尼帕大桥”,这座曲尼帕大桥切了一个大大的弯。

(现在林拉“高等级”公路应该早就通车了吧?)

在离拉萨市20公里左右的公路左边,有一座山名叫吞米岭。在山脚下,将要修建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基地“吞米岭?藏艺文博园”,还未正式动工,才刚开始搭好围墙。

吞米岭

这个藏艺文博园将是集艺术、旅游、文化、购物、学习、参观为一体的民族传统工艺博览园,是将来西藏旅游的又一好去处。

江南“烟花三月下扬州”,我们那里柳絮早已飞过,拉萨六月才杨花迷人眼,一团一团的絮花到处飞滚,如雪球一般。

我们一路向西,追着太阳前进。

自从上了高原,每天下午7、8点钟了,太阳从车窗玻璃正前方或右前方直晒正驾驶和副驾驶的脸庞。拉萨的太阳更甚,从下米拉山,开始晒的人腿、胸、颈、脸生疼,快到拉萨时,时间已8点过了,它还高高的挂在天上,威力绝不亚于我们那里大夏天正午的太阳!

快进拉萨城时,我们在“朗中四方亲友洗车站”洗干净了车。

洗净“马儿”进拉萨

从出门到现在,我们的车驶过了丘陵与平原,翻过了高山与高原,越过了雪山与冰川,早已分不清鼻子眼窝了,让它好好洗个澡,干干净净带我们进美丽的拉萨吧。

晚上住的宾馆,标间180元,三星级,冷热水丰富,被褥爽洁干燥。

晚饭在藏热路甜茶馆品赏了特色藏小吃,物美价廉。

藏面(青稞面加牦牛骨头熬的汤)4元;藏饺(馅是牦牛肉)15元一碗;炒面12元一盘;炸土豆5元一盘;酥油茶3磅15元;酸奶10元一碗。

藏小吃

人说,美景还需配美食与美人,美人就不需要了,我们本次旅行,“美人”已经够多了,一行12人,“美人”有8位之多。

美食,是一定要品尝的。不论到了哪里,欣赏了美景,一定要去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才不枉远天远地的来一趟。

“特色美食”,不一定非是大酒店里的大餐,当地的特色食品都是,比如我们的川菜,不论是荤菜还是素菜,每一道都是特色菜,著名的回锅肉、盐煎肉、鱼香肉丝,大餐馆可以吃,街边小店也可以吃,就是单位食堂,这都是他们最起码的必备菜;就是各家各户,不论男人女人,这些也都是他们从小就跟着大人吃,看着大人炒,所以也是他们最拿手的菜。

还有各地的特色小吃,如成都的小笼包子、龙抄手、夫妻肺片,绵阳的席凉粉,著名的梓潼香碗、许州凉粉、片粉、江油的肥肠等等太多太多了。

即便是我们的泡菜吧,也很著名。正宗的四川人,饭后来一小碟酒红色或者纯白色或者淡黄色的泡菜,可裸味,亦可放点红油与花椒油,酸酸脆脆,比法国大餐的餐后甜点还美味,可解油腻,可解酒醉。哎,那叫一个爽,简直不摆了!

拉萨的特色美食当然是藏餐和刚才的那些小吃了。

藏民居

米拉山商店,我们在里面买了藏民自己做的牦牛酸奶,原味,非常酸,需加很多很多糖。

米拉山之狗。西藏的狗都有些像藏獒,但很温顺,很娴静,像见过大世面似的,对一切都无动于衷。

达孜县介绍

金达镇上的绵阳饭店,上次在这家饭店吃的午饭。

墨竹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