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如何教育孩子拖拉磨蹭问题,孩子拖拉磨蹭应该如何管教

七月网243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如何教育孩子拖拉磨蹭问题,以及孩子拖拉磨蹭应该如何管教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如何教育孩子拖拉磨蹭问题,孩子拖拉磨蹭应该如何管教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家长应该如何帮着改正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忙改正:

1、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做榜样永远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父母如果是雷厉风行说做就做的性格,孩子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拖拉的。

2、表扬和鼓励。表扬和鼓励对于孩子来说永远是他们改正最好的动力,这远比批评和指责更能够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受到的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家长的批评只能导致孩子紧张的情绪,从而更进一步的出错。

3、用兴趣激发。家长平时可以利用孩子的兴趣来激发他们做事的积极性,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兑现,这样才更有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品格,减少消极的影响。

4、教导基本技能。有的孩子之所以做事情慢,就是因为不熟悉做事的方法,家长可以通过教导孩子基本的技能来让他们加快速度。

扩展资料:

磨蹭的原因:

1、家长反复催促,包办代替。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长的问题。催促只是缓解了家长自己的焦虑,对于孩子来说,催逼将会不断累积负面情绪,催生更磨蹭的性格。

2、孩子时间感知不足,能力欠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磨蹭背后有不同的原因。孩子3岁之前的磨蹭,并不是真的磨蹭,他只是还没有时间的概念。在孩子还不能准确感知时间的时候,去要求他在特定的时间里一定要完成什么事,其实是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家长如何引导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家长如何引导

许多小孩子都有拖拉的毛病,叫他做个什么事情总是要拖拖拖,要叮嘱好几遍才能完成,接下来我整理了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家长如何引导的相关内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招数一:超越畏难情绪

原因:

孩子畏难情绪,认为任务给他的心理压力超过自己的上限。我接触到的7岁孩子玉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让她描红数字,她立马就在那里左顾右盼的说:“太多了太多了。我肯定描不完。”我于是鼓励她说:“你描完了,我就奖励你玩一会你最爱玩的拼图。”

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发觉孩子真的从心理上认为自己完不成任务,于是只让她做其中四分之一就让她玩拼图,她爽快地答应了。后来我又接着让她做另外四分之一,她有了上次成功的经验,更加爽快答应,后来的任务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分配给她。下一次我就鼓励她一次做三分之一,慢慢地二分之一,最后一面全做完。孩子的自觉性越来越强了。

方法:

孩子因为觉得任务太多而迟迟不肯动手时,家长需要把任务分成几个小块,每次只完成其中一个小块就给予孩子一定的休息时间,这样孩子就更有信心开始着手学习。

招数二:关注孩子身体能力

原因:

孩子身体能力不足,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我接触到8岁的麻豆就是如此,坐一两分钟,就会随意走动,左顾右盼。需要动好一会才能安静片刻。导致这样的原因一般是孩子的前庭不稳定,刺激不足,需要通过不停的动来让自己平衡。后来我们让孩子多进行一些拍球、走平衡木、荡秋千等运动,刺激孩子的大脑,让孩子能够安静下来。

方法:

当发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拖拉时,就需要去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尤其是身体能力,让孩子能够安静下来。千万不要训斥孩子。只要做到提醒孩子他们偏离目标就够了。一开始不要对孩子安静下来的时间要求过高,引导孩子渐渐“刷新纪录”。应当让孩子动静结合,在孩子学习15分钟至30分钟后安排活动,这样更能保证安静的“质量”。

招数三:清除环境中的诱惑

原因:

环境中诱惑太多。例如上面提到的乐乐就是环境中有动画片这个诱惑吸引着他。要想让孩子能够把学习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减少环境中的.诱惑是很重要的。

方法:

方法当环境中有太多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一定要去根除。例如,做作业的房间最好不要有电子产品和零食。

招数四:奖惩要明确

原因:

奖惩不明确,孩子主动学习和拖拉的代价一样的。就如我们成年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公司的工作,明明提前一个星期就交代了,我们却要拖到最后一天晚上熬夜完成。因为并没有影响到工作,所以很多人就并不会太在意。要是影响到工作了或者公司的制度是越早完成越好,大家的积极性也会更高。孩子也是如此,如果说他们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和积极主动完成,结果都一样,他们可能就会习惯拖到最后一刻。

方法:

鼓励孩子积极主动的学习,奖惩要明确,这样孩子才会更加主动。

招数五:克服学习困难

原因:

孩子学习存在困难。针对这样的情况,那就不用多说,家长先要解决的就是帮助孩子扎实基础知识。

方法:

扎实孩子的基础知识,使孩子学习更轻松自如,孩子学习更主动。所以,想解决孩子的拖拉,一定要先理清孩子拖拉的原因,对症下药,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孩子拖拉磨蹭应该如何管教

很多小孩子无论是在写作业,还是在其他的情况下,总会出现拖拉磨蹭的情况,这些时时刻刻都在惹火家长。

孩子写作业每次都要磨蹭半天

相信很多家长和我遇到过同样的困扰,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不是渴了就是饿了,要么就是想上厕所。

吃喝拉撒问题解决一遍以后,一会扣扣橡皮,一会咬咬笔帽,原本留的作业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写完,他偏偏要用上两个小时。

家长原计划孩子写完作业之后留一些亲子时间,或者让孩子培养阅读习惯和运动习惯,结果全部都用来拖拖拉拉的写作业。

此时的家长多半已经憋了一肚子的火,到了睡觉时,催了几遍孩子也不肯乖乖洗漱,不是在玩玩具就是在看电视,对催促视而不见。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写作业、上床睡觉,甚至连洗个手,穿个衣服都要磨蹭半天,着实让人恼火。

家长对待孩子拖拉磨蹭要注重“边界感”

孩子磨磨蹭蹭的习惯,是存在于大部分家庭的,早上催着起床,晚上催着睡觉。往往这些催促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我们更加恼火。

而对孩子来说,家长的催促也会令他们不知所措,打乱了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够控制的节奏,这样一来又会影响孩子的自控力。

1、对待孩子的拖拉,催促方式不可取

孩子是非常敏感而聪明的,如果家长凡事都要跟在后面不听的催促安排,那么孩子就会形成一个负面的想法:我不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安排负责,只需要通过父母的情绪来判断我接下来应该做什么了。

想到这点,我不禁后怕起来。如果培养成这种思维方式,那么在没有我的情况下,孩子的生活岂不是一团糟?我想,我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把这个问题解决。

有句话说得好,不能改变别人的时候,首先改变自己。于是我不停止唠叨,不再对孩子催促不已。一天晚上,又到了该睡觉的时候,我眼看着时钟一分一分的往前走,内心充满焦虑。

几次想忍不住张口催孩子去睡觉,但是想到之前和自己的约定,我又几次忍了下来。

我也非常好奇,脱离了我的催促,孩子究竟会怎么做?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只比平时规定时间晚了不到二十分钟,孩子自觉的就去准备睡觉了。当时我非常懊悔,想起过往的一幕幕“鸡飞狗跳”,真的是哭笑不得。催与不催仅仅差了十几分钟而已,那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唠叨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2、跳出恶性循环,体验“放权政策”

这时,我开始冷静下来,从自己的内心寻找答案。其实我们对孩子不断的催促,并不是急于十几分钟的时间,这十几分钟并不重要。

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对孩子不信任,家长不相信孩子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认为必须由自己来掌控,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写作业。

想当然的认为,如果自己不在身边提醒,孩子一定无止境的磨蹭到半夜去。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每天都唠叨同一件事,孩子是会产生免疫的。慢慢的,普通的催促对孩子来说已经不管用了,他会等到你发脾气才肯行动。

你反复的唠叨让他觉得,还没发火之前我是安全的,反正爸妈每天都要说上好几遍,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

从那时开始,我改变自己的第一步就是不再催促。

接下来我和孩子进行了一次沟通。明确的告诉他,以后不会再提醒他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因为这都是他自己的事,既然他不着急,那我也不会替他着急了。

那么如何来确认这件事是否在他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呢?我给了他一个非常清晰简单的标准——如果这件事的结果需要你自己来承担,那么这件事就属于你自己需要掌握的事。

这样一来,起床、写作业、穿衣服洗漱等等这些日常琐事就都划分为他自己的事,这样不仅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时间观念,更把家长从挣扎中解脱出来。

之后我发现,事情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我不再催促孩子,孩子对我没有了之前的抵触情绪,反而自己学会了规划自己的生活,真的是一举数得。

3、言传身教,让孩子由内而外的改变

在改变的过程中自然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毕竟生活不是模范的教科书,各种情况层出不穷。

比如起床这件事,真的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心思才扭转局面。早上时间紧,起床、洗漱、换衣服、吃饭,孩子难免会出现自制力不强,忘记时间的情况。

我也曾经失控过、吼叫打骂都有过,但是我发现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让本来就忙乱的清晨更加忙乱了。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我发现,言传身教才是教育孩子的一剂良药。我开始尝试每天早上之给孩子规定出门时间,在客厅和洗手间都放了钟表。而我则在孩子之前早早把自己收拾妥当,每天提前五分钟就在门口等待。

即使他迟到了,磨蹭了,我也不发一言,只是站在门口静静的等着。有的家长会说,那上学迟到了怎么办啊?有时候也会迟到,但是迟到的人是孩子不是吗?

既然他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该做的事,偶尔的惩罚也是有必要的,只有家长狠下心来让他自己经历,孩子才会真正明白时间的重要性。

果孩子每天安全的避开迟到的惩罚,却是由家长在背后催促的结果,那么看似孩子规矩守时,实际上是父母打破了边界,拿走了孩子对自己负责的责任心。

4、正确的时间观是一剂良药

既然我们说到了时间观念,就不得不提一下如何才能正确的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大部分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这并不是孩子的错。

首先根据发展规律,孩子建立起时间观念是需要时间的,其次,孩子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可能终身都没有一个良好的时间观念,这是很可怕的后果。

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如果孩子年纪尚小,那么我们不必急于一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渗透给孩子,教给他什么是时间观。

在刚开始时,我们可以借助闹钟这一类小工具,帮助孩子对时间的长短先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比如在孩子想看书时,我们约定好只看15分钟,时间到了之后并不是家长来催促他提醒他,而是闹钟的铃声让他知道,时间到了。

可能孩子会很惊奇的表示,15分钟竟然才这么一小会?慢慢的,孩子就会建立起自己的时间观念。通过闹钟的提醒,他们会清楚5分钟、15分钟、半个小时大概是多长一段时间。

这样也会更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日常生活,不会拖拖拉拉、没完没了的重复一件事。

5、耐心的坚持才会收获好的结果

最后需要我们做的,就是足够的耐心了。其实成年人的世界里也存在拖拉现象,这就是我们口中的“拖延症”。

当我们自身想拖延的时候,多数因为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内心很排斥,不愿意去做,才会磨磨蹭蹭的不肯开始。了解了这一点,就更要对孩子多一份包容和耐心,成年人都尚且如此,何况年幼的孩子呢?

如果再遇到孩子磨蹭的情况,我们不妨耐心等一等,此时的孩子或许正在为自己打气,接下来的事,很可能还是他不喜欢的,他需要力量。

这就是针对孩子磨磨蹭蹭总结下来的经验,看似简单,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耐心。

家长们不仅要学会方法,更要持之以恒,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失去耐心,培养一个好的习惯,会在今后的教育中让我们省去很多麻烦。

如何教育孩子拖拉磨蹭问题和孩子拖拉磨蹭应该如何管教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