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低血糖的原因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导致低血糖的原因,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低血糖的原因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引起低血糖的原因
问题一:低血糖形成的原因,怎样治疗呢?出现低血糖的原因:
吃甜食本来就会使体内血糖升高。但若是空腹吃甜食,有的时候则会使胰岛素过度释放,使血糖快速下降,甚至形成低血糖,从而迫使肌体释放第二种激素―――肾上腺素,以便使血糖恢复正常。这两种激素的作用会使人头晕、头痛、出汗、浑身无力,这就是反应性低血糖症,对症状较轻者可服葡萄糖水或白糖水,以补充生命必需的葡萄糖。荔枝病的实质也是一种“低血糖症”。
还有一种禁食性低血糖症,通常在禁食8小时后发生,症状比反应性低血糖症更严重,包括头晕、记忆力丧失、中风和慌乱。爱美的女士常常因禁食减肥导致低血糖症。在极少的病例中,禁食性低血糖症还可能是严重的身体失常的结果,如胰脏B细胞肿瘤以及全身的肿瘤。
治疗方法:
低血糖的治疗
1.低血糖症发作时的处理
(1)清醒的低血糖患者可以给予2~3块糖果,4~5块饼干或半杯含糖饮料,大多数患者在数分钟内缓解。如果15min仍未缓解,重复上法治疗一次。
(2)昏迷者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应立即抽血作有关检查,并马上供糖而不必等待检查结果,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60~100ml,多数患者能立即清醒,继而进食,未恢复者可反复注射直至清醒。经处理意识完全恢复后仍需继续观察,因为由于口服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症血液中较高的药物浓度仍继续起作用,患者再度陷入昏迷的可能性很大,宜继续滴注5%~10%葡萄糖,根据病情需要观察数小时至数天,至病情完全稳定为止。
②血糖不能恢复,或仍神志不清者必要日寸可选用:a.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推注后视病情需要再以100mg加入500ml葡萄糖溶液中缓慢滴注,一日总量在200~400mg;b.胰顶糖素0.5~1.0mg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一般20分钟内生效,但维持时间仅1~1.5小时。
2.预防措施
(1)合理应用胰岛素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或调整胰岛素,同时进行血糖监测。
(2)选择适当的口服降糖药因格列本脲(优降糖)降糖作用较强,作用日寸间较长,故应慎用,尤其合并肾功能不全或70岁以上患者禁用格列本脲。其他如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美吡达)也可能引起低血糖,应用时需注意。
(3)按日寸进食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一定要进食。做到空腹不饮酒。
(4)适时加餐经常发生低血糖者,宜少食多餐,即将一天的摄入总量分成5~6餐,这样可避免餐前低血糖(中、晚餐前),而晚上加餐可有效预防清晨低血糖的发生。
(5)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消瘦患者空腹时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
问题二:低血糖常见病因,低血糖是什么引起的一、发病原因
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后摄食量过少、活动量相对过度,均可产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应。
磺脲类药物:
这些药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与药物半衰期、代谢速度等有关。当患者有饮食减量、肝肾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均应警惕出现低血糖的可能。
乙醇:
连续大量饮酒而其它食物摄入较少时可产生低血糖。若在长期饥饿状态下大量饮用乙醇,甚至可因严重低血糖导致死亡。
其它:
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大剂量应用醋水杨酸可使血糖降低。应用心得安和其它B-受体阻滞剂也可发生低血糖,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同时应用心得安者更易导致严重低血糖。可诱发低血糖的药物还有巴比妥、戊双脒、甲氧西林、四环素、氟呱啶醇、沙利度胺、PAS及BAL等。此外,对肝脏有毒性的物质如氯仿、辛可芬、扑热息痛、乌拉坦、新胂凡纳明及杀虫剂1605等均可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病因很多,据统计可多达100种疾病,近年来仍在发现其他病因,本症大致可分为器质性低血糖,(指胰岛和胰外原发病变,造成胰岛素,C肽或胰岛素样物质分泌过多所致);功能性低血糖(指患者无原发性病变,而是由于营养和药物因素等所致);反应性低血糖(指患者多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使得胰岛素分泌相应增多,造成临床有低血糖表现)。
10314例尸检中证实44例(0.4%)为胰岛素瘤,正常人血糖受多因素调控,如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肝脏,胃肠,营养,以及运动等因素等,升糖激素有胰高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及一些胃肠激素等,降糖激素仅有胰岛素及C肽,血糖升降还可受很多生理因素的影响,如禁食48~72h,剧烈运动,饮酒,哺乳可致低血糖,新生儿及老年人血糖往往偏低等,低血糖也可由长期糖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引起,肝糖原储备减少,肝糖原分解酶减少,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不足,胰岛素与C肽或其他降糖物质增多,组织消耗血糖过多,以及一些中毒因素如水杨酸和蘑菇中毒等皆可诱发低血糖综合征。
低血糖症不是疾病诊断的本质,它是糖代谢紊乱的一个标志,凡确系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内者,可诊断为低血糖症,但其病因的诊断则比较困难而且较为复杂,常见的低血糖症分为:
1.空腹(禁食性)低血糖症
(1)内分泌代谢性低血糖:
①胰岛素或胰岛素样因子过剩:
器质性胰岛素分泌增多。
A.胰岛素瘤,腺瘤,微腺瘤,癌,异位胰岛素瘤;B.胰岛B细胞增生;胰岛细胞弥漫性增生症;C.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Ⅰ型伴胰岛素瘤;D.胰管细胞新生胰岛。
相对性胰岛素增多: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糖素减少;B.糖尿病肾病和(或)非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晚期;C.糖尿病分娩的新生儿;D.活动过度和(或)食量骤减。
非胰岛B细胞肿瘤性低血糖症:A.癌性低血糖症,诸如:肺癌,胃癌,乳癌,胰腺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盲肠癌,结肠癌,肾上腺皮质癌,类癌等;B.瘤性低血糖症,诸如:间质细胞瘤,平滑肌肉瘤,神经纤维瘤,网状细胞肉瘤,梭形细胞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间质瘤,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高恶神经节旁瘤等。
②抗胰岛素激素缺乏:常见脑垂体功能低下,垂体瘤术后,垂体瘤放疗后或垂体外伤后;单一ACTH或生长激素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或黏液性水肿;原发性或继发性,急性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多腺体功能低下。
(2)糖类摄入不足:
①进食量过低,吸收合成障碍。
②长期饥饿或过度控制饮食。
③小肠吸收不良,长期腹泻。
④热量丢失过多,如:妊娠早期,哺乳期;剧烈活动,长期发热;反复透析。
(3)肝脏疾病性低血糖症:
①肝实质细胞广泛受损。
②肝酶系糖代谢障碍。
③肝糖原消耗过度。
2.餐后(反应性......>>
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
低血糖的原因什么是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过2.8mmol/l的现象。此现象只能发生在服用某种药丸或注射胰岛素期间。还有一类是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HI),引起这个病的原因是氨基酸代谢的一个关键酶,谷氨酸脱氢酶(GDH)发生了基因突变。
概述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称为低血糖,但血糖低于更低的水平才会导致一些症状的出现,叫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指,血糖低于一个特定水平,并导致一系列症状出现,诊断标准为:男<50mg/dl(<2.78mmol/L),女<40mg/dl(<2.5mmol/L)(饥饿72小时后正常男性,女性最低值),婴儿和儿童<40mg/dl(2.22mmol/L)。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恶心等);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除早期症状外还出现惊厥及昏迷等)。
低血糖的原因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长期不吃早餐、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9)PZI用量过多。
(10)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危害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
①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严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②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③一过性低血糖反应引起血糖波动,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④反复发生低血糖会动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事实上,低血糖的危害甚至更凶险。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心慌手颤、面色苍白、出冷汗、虚弱无力等症状;葡萄糖是脑组织活动的主要能源,严重低血糖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导致意识恍惚、言行怪异、昏昏欲睡、抽搐惊厥甚至昏迷死亡。不仅如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尤应小心。急性低血糖还可引起脑水肿,长期慢性低血糖可导致智力下降,加速脑痴呆。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出现饥饿症状,就说明发生了低血糖。其实,有饥饿感并不一定发生了低血糖,也可能是高血糖。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饥饿感越是明显,一旦病情稳定了,饥饿感也就消失了。因此,当出现饥饿感时,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施治。还有一种情况是“低血糖反应”,并不是真正的低血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血糖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引起的,令患者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
低血糖为生化异常,并不是一种疾病。凡是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了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本症严重时可导致昏迷。
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胰岛素过多:胰岛素瘤、胰岛细胞增生、胰岛细胞癌、异位胰岛素分泌瘤、降糖药物。临床上内生或外用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症最常见。
(二)反应性低血糖症:早期糖尿病、功能性低血糖、营养性低血糖。
(三)对胰岛素过度敏感。
(四)肝脏疾病。
(五)中毒:药物中毒。
(六)糖类不足。
治疗
(一)一般治疗:确定患者气道是否通畅,必要时做相应处理;有癫痫发作时须防止舌部损伤。
(二)紧急处理:病人尚有吞咽动作时,可喂些糖水,多数可迅速改善症状。已经昏迷者应即刻静脉注射葡萄糖,以每分钟10ml速度静注50%葡萄糖50ml。对大多数病人用20~60ml50%葡萄糖足以矫正低血糖。于快速注入大量糖时,可以产生症状性低血钾症。大多数低血糖病人注糖后5~10min内可以醒转。如果低血糖严重,持续时间较长,神经功能很长时间也不能完全恢复。
病人清醒以后,尽早食用果汁及食物。在病人使用中效胰岛素(低精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或氯磺丙脲时可有低血糖反应,对这些病人,清醒后为防止再度出现低血糖反应,需要观察12~48h。有时进食碳水化合物的同时,加用高蛋白膳食如牛奶以及静点5%葡萄糖是必要的。
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是什么
低血糖即血糖水平过低,与糖尿病的情况正好相反。
低血糖最常见的原因是胰岛素反应,也就是糖尿病患者使用了过多的胰岛素。低血糖也由下列因素引起:肝病、肾病、肿瘤(尤其是胰腺肿瘤)、许多药物的作用、长时间剧烈运动、喝酒过量(尤其是空腹喝酒)。有些人身体健康,却特别容易因喝酒而血糖降低,只喝三杯含酒精的饮料即可导致低血糖,症状是感到软弱、头晕、意识模糊。有些低血糖病例并无明显病因。低血糖目前仍是医学上有一个有争议的项目。一些研究人员声称,每一百人中,即有二十五至五十人患有低血糖。下面这些不明显的症状可能与此有关:软弱、疲劳、头痛、注意力散漫
健忘、嗜睡、焦虑、烦躁、智力减退。有些专家则强调,除非由内科医生作过化验试室,证实出现这些症状时血糖确实过低,否则不要妄下判语,随便断定自己患有低血糖。
关于本次低血糖的原因和导致低血糖的原因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